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1届高考地理知识大汇总(必背简答题答题模板):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docx

  • 上传人(卖家):cbx170117
  • 文档编号:689467
  • 上传时间:2020-08-10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42.5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届高考地理知识大汇总(必背简答题答题模板):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docx》由用户(cbx170117)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1 高考 地理知识 汇总 必背简 答题 模板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下载 _三轮冲刺_高考专区_地理_高中
    资源描述:

    1、 高中地理简答题答题方法总结 一一、自然地理自然地理 1.地理位置的描述方法地理位置的描述方法 相对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临近山川、河流、湖泊、国家、交通线、城市等) 绝对位置: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热量带) 、板块位置等 2.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描述方法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描述方法 分布均匀状况 分布总体趋势(*多*少;由*向*递增/递减) 分布规律(沿河、沿海、沿交通线等) 数值范围与极值状况(*区域为极大/极小区域) 3.影响航天器发射与降落地选址的因素影响航天器发射与降落地选址的因素 (1)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 气象条件: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

    2、踪 纬度因素: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 地形因素: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 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 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 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 (2)回收基地选址的条件)回收基地选址的条件 地形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 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保证安全 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能见度高 地质条件好 无大河、湖泊,少森林的地区 4.地形特征的描述方法地形特征的描述方法 地形以*地形为主(最多写出 2 种) 主要地形(区)分布位置及延伸方向 地势

    3、*高*低 起伏大小(地势落差) 海岸线曲折/平直/漫长; (特殊地貌描述:如喀斯特地貌) 5.影响(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的因素影响(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的因素 天气:阴雨天气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晴朗天气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 大气:洁净、稀薄、干燥的大气条件下,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反之则较少 纬度: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的路径越短,能量集中度越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 下垫面:颜色越浅的下垫面(如冰雪) ,反射较多的太阳辐射,使得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 6.气温特征的描述方法气温特征的描述方法 最热月气温(28为炎热,22-28为高温,10-22为凉爽) 最冷月气温(15,年较

    4、差大,大陆性强;10,年较差小,海洋性强) 年均温(寒带、亚寒带、热带地区需描述;区域年均温有明显差异时需描述) 7.降水特征的描述方法降水特征的描述方法 年降水量(大于 800mm 为丰富,400-800mm 为多雨,200-400mm 为少雨,200mm 以下为稀少) 最大/最小月降水量(大于 100mm 为丰富,100-50mm 为多雨,50-10mm 为少雨,10mm 以下为稀少) 降水季节变化 雨季长短(大于 100mm 持续的月份) 8.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纬度(奠定全球气温格局) :影响太阳高度(继而影响太阳辐射能量集中度与大气削弱路径) 、昼长 大气环流:季风

    5、环流、气压带与风带 地形:当地地形:阴坡、阳坡与海拔;周围地形:高大山脉、低缓山地、盆地、平原等 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差异 洋流: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云雨削弱太阳辐 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 ;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9.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降水形成的条件:水汽、降温、凝结核)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降水形成的条件:水汽、降温、凝结核) 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洋流:暖流增湿;寒流减湿 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6、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10.河流补给类型及其特点河流补给类型及其特点 季节性积雪融水:多出现于春季,多与分布于山区于寒温带、亚寒带、地区,水量补给较稳定,有明 显的日变化与季节变化 永久性积雪与冰川融水:多出现于夏季,多分布于高山、高原、高纬地区,水量补给较稳定,有明显 的日变化与季节变化 雨水:多出现于雨季,水量补给较大 地下水:河流枯水期时补给河流,水量较小,稳定 湖泊水河流枯水期时补给河流,水量稳定 11.河流水文特征及其描述方法河流水文特征及其描述方法 水量与水位季节变化(大/小) 汛期(是否有汛期;汛期时间;汛期长短;是否有凌汛) 结冰期(是否有结冰期;结冰期长短) 含沙量(

    7、大/小) 流速与水能(快/慢;丰富/贫乏) 12.河流水系特征及其描述方法河流水系特征及其描述方法 流程与流向(长/短;自*向*流) 水系形态(扇形、树枝状、羽毛状、向心状、放射状等) 流域面积(大/小) 河道形态(宽/窄;曲/直;深/浅) 河网密度与支流数量(大/小;多/少) 13.影响河流航运价值高的条件影响河流航运价值高的条件 (1)自然条件)自然条件 水量大,水位高且季节变化小 无结冰期或结冰期短 含沙量小 流速慢 流程长 流域面积宽阔,支流众多 河面宽阔,河道平直 (2)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流域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航运需求量大 河流流向与人口、资源流向一致 支流与人工运河交

    8、织成网 14.影响河流水量的因素影响河流水量的因素 (1)来水量)来水量 河流补给量(积雪融水、冰雪融水、地下水、湖泊水、雨水) 支流补给 调入水源 (2)去水量)去水量 蒸发(光照强,气温高、风力强、气候干旱、液体表面积大,蒸发较旺盛) 下渗(土质疏松,无地下冻土,下渗较快) 径流(地形平坦,径流排水较慢;地形起伏大,径流排水较快) 为人引水(生活、生产用水) 15.影响河流含沙量大的原因影响河流含沙量大的原因 (1)自然原因)自然原因 气候:降水多且集中,雨水冲刷地表严重 地形:地形起伏大,地表物质迁移速度快 植被:植被覆盖率低,水土保持作用弱 土壤: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土壤易被侵蚀 支流

    9、众多,来沙量大 (1)人为原因)人为原因 植被破坏、毁林开荒、过度放牧、工程建设、开矿活动等 16.影响内流区形成的因素影响内流区形成的因素 海陆位置与分布:离海远,河流无法入海;陆地面积广阔 地形:受地形阻挡,河流无法入海 气候: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河流水量少 土壤:土质疏松,河流下渗量大 人类活动(生产、生活用水) 17.渔场形成的条件渔场形成的条件 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发生搅动,营养物质上泛,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 上升流海区:营养物质上泛,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 河流入海口:河流带来营养物质,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 浅海大陆架:大陆架海区,光照充足,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

    10、 18.海雾形成的洋流条件海雾形成的洋流条件 寒暖流交汇处多雾:暖流提供充足水汽,寒流带来降温条件 中高纬暖流多雾:暖流流经带来充足水汽,中高纬海区气温低,水汽遇冷凝结成雾。 中低纬寒流多雾:中低纬海区纬度低,水汽充足,寒流流经使气温降低,水汽遇冷凝结成雾。 19.影响土壤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影响土壤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成土母质(分残积母质与运积母质) :影响土壤的矿物养分与质地 气候:气温高,有机质分界速度快;降水多,雨水淋溶作用强,土壤多呈酸性,且土壤肥力较低。 地形:地形起伏大,地表物质迁移速度快,土壤厚度小,有机质含量高;阳坡土壤温度条件好,阴坡 土壤水分条件好。 生物:动植物残体、动物粪便

    11、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土壤动物的活动增加土壤的孔隙度;草原土较森林 土肥沃 20.物种丰富(生物多样性好)的原因物种丰富(生物多样性好)的原因 (1)自然原因)自然原因 自然条件优越:水热条件好,光照充足等 自然条件多样:东西、南北、海拔跨度大 (2)人为原因)人为原因 地处偏僻,人类活动影响小 人为建立自然保护区 二二、人文地理人文地理 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人类移居到自然环境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 因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引起的人口迁移 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而出现的人口迁移 (2)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最主要的因素最主要的因素):追求

    12、更高的经济收入;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人口迁移 (3)政治因素:政治因素:政策、战争 (4)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婚姻、教育、宗教 2.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1)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 有利影响:弥补劳动力不足,促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发展;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人才 不利影响:加剧生态环境问题;给城市造成巨大压力:就业困难、交通拥挤、居住困难、治安问题等。 (2)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 有利影响:加强与外界的联系;缓解当地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收入 不利影响:造成劳动力和人才的流失

    13、 3.城市区位因素城市区位因素 (1)自然地理区位因素)自然地理区位因素 气候:气温适中,降水适度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方便,且利于节省建筑投资而成为城市分布的理想地区 河流:提供水源 (2)经济地理区位因素)经济地理区位因素 交通:交通便利处、交通线沿线、交通枢纽位置以及交通运输的改善和发展,对城市的形态、空间格 局变化及兴衰具有深远的影响 自然资源:靠近矿产资源产地,有利于形成工矿城市 其他:商品农业基地、边境通商口岸处 (3)政治文化地理区位因素)政治文化地理区位因素 政策、宗教、旅游、科技等 4.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与解决措施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与解决措施 (1)城市环境问题

    14、的表现)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 城市环境趋于恶化:大气污染、水污染、固废污染、噪声污染 人口密集,交通拥堵 地价、房租昂贵 就业困难、社会不安定 (2)解决措施)解决措施 合理布局工业企业,建立绿化隔离带,治理城市环境 建立卫星城和开发新区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 合理布局城市道路,改善城市交通条件 加快住房建设,改善城市居住条件 加快经济发展,提供就业岗位 5.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 地形:平地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园艺业、林业与畜牧业 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温差 水源:水质、水量 土地:土地面积、土地质量(土壤肥力、酸碱性、透气性、保水性等) 病虫害:炎热

    15、湿润地区病虫害较多 自然灾害 (2)技术经济因素)技术经济因素 劳动力:劳动力素质与经验 种植方式:单作、套作、混作、连作等 耕作制度:又称熟制 技术装备: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生产技术:良种培育、耕作技术、作物栽培、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 (3)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劳动力:数量、价格 市场:农产品消费状况、市场的远近、市场的规模等 政策 交通 6.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分布地与特点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分布地与特点 农业地 域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特征 主要农产品 热带种 植园 农业 东南亚、南美洲、非洲 以大种植园和农场为主,专门生产热带 经济作物,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专 业化和商品

    16、化程度很高 橡胶、咖啡、可可、油棕、 剑麻、香蕉、菠萝等热带 经济作物 商品谷 物农业 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新开 发地区。如美国中部平原;中国 东北和西北地区 耕地面积广阔,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 度高,耗费能源多;经营方式相对粗放, 农产品价格较低,商品率很高 小麦和玉米 水稻种植业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降水较为丰 富的地区;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 地区和南美洲北部 生产规模小,精耕细作,劳动投入多, 单产较高,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 水稻 大牧场 放牧业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 廷、南非等国的半干旱、半湿润 气候区 天然草场面积较大,生产规模大;专业 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牧牛:美国、阿根

    17、廷; 养羊:澳大利亚、新西兰、 南非 乳畜业 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和 中欧地区、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和 新西兰等地。多分布在大城市周 围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集约化程度高; 商品率高。市场远近和饲料供应是影响 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牛奶及奶制品,如奶粉、 黄油和奶酪等 混合 农业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珠江 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农场成为良性的 生态系统;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小麦、羊毛等(澳大利亚) 地中海 式农业 南欧、西亚、北非地中海沿岸及 其他地中海气候区 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的混合农业 优势农作物有小麦、大麦 等,葡萄、柑橘、橄榄等 园艺作物也较多

    18、7.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 原料:数量、质量、远近、价格 燃料 水源 土地:面积 (2)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地价、集聚、技术、资金、工农业(经济)基础、配套产业、基础设施 (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 工业对环境的要求:高新技术产业多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区域 工业污染程度:无工业污染的企业,可有组织地布局在市区;有中轻度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郊区; 有重度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远郊 工业污染种类: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最大风频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有水体污染 的企业,应远离河流或者布局在河流下游;有固废污染的企业,应远离农田与居民区

    19、。 8.工业集聚的好处工业集聚的好处 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成本 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耗,集中处理废弃物 开展协作,促进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9.各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及其货物运输方式的选择各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及其货物运输方式的选择 公路运输:灵活性好,连续性差,适宜短途运输 铁路运输:运速快,运量大,适宜长途运送大宗、笨重的货物 航空运输:运速快,运费高,运量小,适宜长途运送“轻贵急”的货物 海运:运量大,运费低,速度慢,适宜长途运送大宗、笨重、时效性要求低的货物 河运:运量大,运费低,速度慢,适宜长途运送大宗、笨重、时效性要求低的货物 管道运输:连续性好,受自然影响小,适宜运送

    20、气态、液态的货物 10.影响交通线布局的因素影响交通线布局的因素 区位因素 主要影响 自 然 因 素 地形 平 原 地形平坦,有利于交通建设,但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 系 山 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 越 气候 工程设计应避开极端天气频发区:如暴雨、暴雪大风频发地 土壤 尽量避开冻土 季节性冻土的冻融易导致路基变形 经济因素 沟通城市(镇) 、乡村,促进沿

    21、线经济发展。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 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 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等 技术因素 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障碍等 11.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 自然 因素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优越:航线中点,离市场近等 水域 港阔水深:航道深、宽、海岸线长 位于港湾:背风、避风浪的条件好 无冰期(结冰期短):利于常年通航 暖流:不冻港或封冻期短 陆域 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开阔,筑港条件好(地基坚硬) 经

    22、济 因素 经济腹地 运输物资多、范围广,经济发达 市场广阔经济腹地广阔 依托城市 以城市为依托,依托城市等级高 多种交通 河流入海口,海河联运;河流交汇处;河运起始点,陆河联运;水陆交通便利。 12.交通线修建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交通线修建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交通布局 完善当地交通网络,使交通便利通达,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状况 经济意义 加快物资流通,促进当地相关产业(旅游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促进商业繁荣和对外开放 有利于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和相互交流,缩小地区经济差异 促进科技创新和进步 社会意义 提供就业;巩固国防,促进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区域繁荣 13.资源跨区域调配

    23、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工程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南水 北调 输出区 可能出现水资源紧缺、水文情势变动、生态环境破坏、海水倒灌等问题 输入区 有利影响:水量增加,有利于缓解供水压力,可有效遏制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 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不利影响:灌溉区出现土地次生盐碱化 西气 东输 输出区 有利影响:促进天然气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改善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 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环节因砍伐森林、破 坏植被而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 不利影响: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 生态

    24、环境较为脆弱 输入区 可缓解当地能源紧缺的压力,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提高生活品质 西电 东送 输出区 有利影响: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加快电力开发和建设,带动相 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缩小东西部差距,维护社会稳定与民族团结 不利影响:水电建设易破坏生态环境,坑口火力电站会加剧环境污染 输入区 缓解电力不足的压力,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改善环境质量;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14.产业转移对转入区和转出区的影响产业转移对转入区和转出区的影响 (1)对转入地的影响)对转入地的影响 优化产业结构 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促进产业分工与合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

    25、期阶段的产业,注重产品设计、营 销 (短时间内)就业岗位减少,失业人口增加 (2)对转出地的影响)对转出地的影响 优化产业结构 加重区域环境污染 促进产业分工与合作: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发展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阶段的产业, 注重产品的加工 就业岗位增加,就业压力缓解 15.湿地的成因以及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湿地的成因以及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 (1)湿地的成因)湿地的成因 来水多:雨水(积雪、冰川融水,地下水、湖泊水)补给量大;河网密布、支流众多 去水少:下渗、蒸发较少,排泄能力较弱 (2)湿地的价值)湿地的价值 生态价值: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净化水体、维护生物

    26、多样性 经济价值:航运、灌溉、提供农副产品 16.森林的生态价值森林的生态价值 净化空气 调节气候 维护生物多样性 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防风固沙 美化环境 17.荒漠化(沙漠化、石漠化、盐碱化)的成因与防治措施荒漠化(沙漠化、石漠化、盐碱化)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1)沙漠化)沙漠化 成因 a.自然原因:降水稀少,光照强烈,蒸发旺盛,气候干旱,水源不足;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大风频繁, 风蚀强烈 b.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防治措施 a.合理利用水资源:如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条件,推广节水农业;干旱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 游水资源。

    27、b.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封沙育草、植树造林等 c.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退耕还林、还草 d.禁樵禁采,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 e.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适当生态移民 (2)石漠化)石漠化 成因 a.自然原因:地表物质疏松,植被稀少,山石裸露,石多土少,土层很薄;地形破碎,旱涝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 重 b.人为原因:人口快速增长增加对土地的压力,导致滥垦坡地、滥伐森林和超载放牧等 防治措施 封山育林、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移民等 (3)盐碱化)盐碱化 成因 a.自然原因: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地形平坦,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土质疏松,水分易 蒸发 b.人

    28、为原因:大水漫灌、只灌不排;过量施用化肥等。 防治措施 发展节水灌溉:喷灌、滴灌;排灌结合;井灌井排;引淡洗盐;农田覆盖(减少蒸发) ;植树造林等。 18.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1)生态可持续)生态可持续 通过一系列措施,治理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以及林木的乱砍滥伐等现象,为农业 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经济可持续)经济可持续 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业的比重;重视发 展第二、三产业(如旅游业) ,增加农民收入。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以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

    29、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 附加值,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依: 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培育新品种, 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采用保护性的耕作方式,如免耕、休耕、限耕等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用地,如采用轮作等方式 完善交通、加强宣传、打造品牌,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完善保护政策,加强监督执法 (3)社会可持续)社会可持续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良不利于农业耕种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威胁的土地,改 善水源灌溉条件,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19.工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工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

    30、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调整工业布局,合理规划,保证各行 业平衡发展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提高区域开放程度 发展科技,更新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 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控制工业污染的排放,实行清洁生产 20.鲁尔区早期兴起的原因与衰落以及重振的原因鲁尔区早期兴起的原因与衰落以及重振的原因 (1)早期兴起的原因)早期兴起的原因 丰富的煤炭资源 离铁矿区较近 充沛的水源 便利的水陆交通 广阔的市场 (2)衰落的原因)衰落的原因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世界性的钢铁过剩 生产结构单一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环境污染 严重 (3)重振的原因)重振的原因 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合并钢铁

    31、、煤炭企业,减少企业数量,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生产效率 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调整工业布局;美化环境 发展交通 21.梯级开发的综合效益梯级开发的综合效益 防洪、灌溉、发电、旅游、航运 22.影响大坝选址的区位因素影响大坝选址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 河流水量丰富 河流地势落差大,流速快 地质稳定 峡谷地形或口袋形地形 (2)社会因素)社会因素 市场需求、资金、技术、劳动力、经济基础、基础设施、库区移民、政策等 23.某人类活动的意义、作用、好处、效益、对可持续发展影响类答题方法某人类活动的意义、作用、好处、效益、对可持续发展影响类答题方法 经济:促进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居民经济收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 工业化进程 社会: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安定;促进城市化进程 生态:减轻环境问题:促进资源合理、充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生态破坏等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届高考地理知识大汇总(必背简答题答题模板):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68946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