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历史核心热点:现代世界经济模式.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年高考历史核心热点:现代世界经济模式.docx》由用户(cbx170117)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高 历史 核心 热点 现代 世界经济 模式 下载 _热门考点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2021 年高考历史核心热点:现代世界经济模式 高考热点与命题方向 高考命题者侧重考查 20 世纪工业化道路的多样性,苏联工业化模式、美国工业化模式等,重点把握 罗斯福新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苏联改革等。从立德树人、家国情怀的高度, 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 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命题选材种类多样,如文字、图表等,设问角度灵活,从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实实证、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的高度把握不同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考生复习备考时应掌握世界工业化为核心的主干知
2、识,同时注意横向与世界政治、文化相联系,多角 度分析世界工业化演变的因素。 真题研究 综合考法 世界工业化 【典例】 (2019 全国新课标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 全国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01980 年部分国家钢产量变化表(单位:万吨) 年份 中国 美国 苏联 日本 1950 年 61 8785 2733 484 1955 年 285 10 617 4527 941 1965 年 1223 11 926 9102 4116 1975 年 2390 10 582 14 134 10 231 1980 年 3712 10 080 14 800 11 141
3、摘编自19491984 中国工业的发展统计资料 材料二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钢产量迅速增长,1983 年达到 4002 万吨,1986 年达到 5205 万吨,至 2002 年 达到 18 224.89 万吨,钢产量已连续 7 年保持世界第一。2002 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 2001 年增长 39.30%,2002 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比 2001 年增长 33.82%。 钢材品种结构继续改善, 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特殊品种和高附加值品种大幅增加。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四个国家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基本原因。 (2)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命题分析】 注重能力和方 法指导 以部分国家钢产量变化表为切入点,考查“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基本原因、 中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体现了“古今贯通”的命题原则 强化比较分析 能力 通过对“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基本原因、中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的比较 分析,增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的认识,体现了高考历史 的育人功能 凸显核心素养 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引导考 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文化观 【答题规范】 第一步:审思设问,明了方向,确定答题范围 来源*:
5、中国教育出版网% 第二步:分析材料,联系所学,确保答全要点 审设问 设问要求 答题范围 答案来源 (1)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基本原因 (2)中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2)中国 (1)世界和中国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 析材料, 明答案 趋势 原因 原因 第(1)问分两个层次,首先通过阅读材料一提取信 息,要分别说明四国的钢产量发展趋势,语言表达 要准确简练;其次要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其原 因,即回归教材所学知识。 第(2)问要求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业发展的 主要原因。根据材料“2002 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 产投资比 2001 年增长 39.30%” 得出投资大幅增加, 根据材料“2002
6、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科技活动 经费筹集总额比 2001 年增长 33.82%。钢材品种结 构继续改善”得出科技水平提高,根据“国民经济 发展需要的特殊品种和高附加值品种大幅增加” 得 出现代化建设加快,需求增大。结合所学知识可概 括出: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 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 第三步:组织答案提示词化、序号化、段落化、要点化,书写工整 趋势 原因 趋势: 美国:产量长期稳步增长,到 20 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出现下降现象。 日本: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到 20 世纪 60 年代末产量增长迅猛,20 世纪 70 年代放缓。 苏联:稳步增长,20 世纪 70 年代中后
7、期放缓。 中国:快速增长。 原因: 美国:国家采取大力干预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受滞胀影响。 日本:采取引进技术等方式促进经济高速发展,20 世纪 70 年代在经济滞胀冲击下,经济发展 减速。 苏联: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后经济发展逐渐停滞。 中国:重视发展重工业。 原因 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现代化建设加快,需求增大;科技水平提高;对外 开放、引进外资;投资大幅增加。 考法一考法一 拓展教材的宽度拓展教材的宽度 【典例 1】 (2020 天津卷)美国总统胡佛为应对经济危机,继续增加联邦政府对公共工程建设的投入,鼓励 各地扩大在修建水坝、桥梁及清除贫民窟等方面的贷款;允许各州银
8、行实行“银行休假”。上述做法与罗 斯福“新政”措施的差异主要在于 A推行的行政力度不同 B追求的根本目标不同 C遵循的法律程序不同 D关注的社会问题不同 【命题分析】 命题视角 宽 考查胡佛的措施与罗斯福“新政”措施的差异,扩大了考查知识面, 拓宽了教材内容 注重能力 素养 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能力,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 国情怀等学科素养 选项分析 A 项, 材料中呈现了胡佛为应对危机采取了政府干预的措施, 但从“继 续增加”“鼓励”“允许”等词可知,其只是有限度的实行,并不同 于罗斯福新政的全面实行,故选 A 项; B 项,二者追求的根本目标都是缓解危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维护
9、资 本主义制度,并非不同,排除 B 项; C 项,作为总统,二者都要遵守宪法,采取各项措施也要遵循相同的法 律程序,排除 C 项; D 项,二者都关注金融、就业、公共工程等社会问题,并非不同,排 除 D 项。 【典例 2】 (2020 年山东卷)下表为 1928 年和 1932 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不同播种方式的情况。这反映 出苏联 方式 时间 手播 (%) 马拉播种机 (%) 拖拉机牵引播种机 (%) 1928 年 744 254 02 1932 年 517 283 200 A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影响有限 B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C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 D工业化发展阻力较大 【命题分析】 命题
10、视野宽 以“1928 年和 1932 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不同播种方式”为切入命 题,而这一现象在教材中很少涉及 能力立意高 考查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 的解读能力;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的 能力 素养考查广 时空观念:1928 年和 1932 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不同播种方式 史料实证:通过表格数据呈现出苏联农业集体运动中仍以手播为主 历史解释:考查“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 选项分析 A 项,1928 年后新经济政策已逐步被废除,排除 A 项; B 项,材料仅涉及农业播种方式,未涉及“工农业比例”,排除 B 项; C 项,
11、根据表格可知,1928 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传统手播和马拉播 种分别占 744%、254%,拖拉机牵引播种机占 02%,到 1932 年手 播比例依然最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总体不高,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 故选 C 项; D 项,根据表格可知,1928 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传统手播和马拉播 种分别占 744%、254%,拖拉机牵引播种机占 02%,到 1932 年播 种方式变化不大,手播比例依然最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总体不高,农业 集体化发展阻力较大,并非“工业化发展阻力较大”,排除 D 项。 考法二考法二 延展知识的长度延展知识的长度 【典例 3】 (2015江苏高考)“20 世纪 50
12、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 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 1/10 到 1/5,因而被 28 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 1980 年,苏联自身只有 11% 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 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 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 D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 【命题分析】 注重时空观念 20 世纪 50 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但直到 1980 年,苏联自身只有 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 强化比较分析能力 通过对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的比较分析,考查计划经济 制约技术转化 呼应社会热点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13、,加快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延展知识长度 从更长的时间、更广的视野看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 选项分析 A 项,“20 世纪 50 年代”已经是斯大林模式,没有制度变革,故 A 项错误; B 项,“20 世纪 50 年代”的先进发明“被 28 个国家买去专利。但 直到 1980 年,苏联自身只有 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与 苏联模式的僵化有关,故 B 项正确; C 项,在长期的“冷战”过程中,美苏两国采用了除战争以外的一 切手段,展开了激烈的角逐,科技交流不可能不受影响,否则会远 不止“28 个国家买去专利”,故 C 项错误; D 项,在斯大林模式下“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
14、钢法”,但也 是在斯大林模式下“苏联自身只有 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 产”,影响了科研成果的转化,故 D 项错误。 考法三考法三 挖掘认知的深度挖掘认知的深度 【典例 4】 (2019新课标全国卷高考35) 表 1 苏联 1970 年计划完成情况(单位:吨) 类别 1961 年对 1970 年的预测或计划任务 1970 年实际产量 钢 145 亿 115 亿 煤 39 亿 335 亿 肉 2500 万 1230 万 蔬菜与瓜类 4700 万 1300 万 表 1 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 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 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 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 【命
15、题分析】 考查主干知识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注重能力和方法 指导 通过“1961 年对 1970 年的预测或计划任务”等信息,考查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发 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凸显核心素养 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深度 选项分析 A 项,由材料得出 1970 年煤钢的生产目标基本实现,但肉、蔬菜瓜果关系民生的 产量远未达到预期,可知斯大林模式下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衡,凸显了经济发 展存在的问题,故选 A 项; B 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发展指标而非经济政策,排除 B 项; C 项,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将重点放在农业,而勃列日涅夫改革将重点放在工业上, 排除 C 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