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历史核心热点:近代中国政治.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年高考历史核心热点:近代中国政治.docx》由用户(cbx170117)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高 历史 核心 热点 近代中国 政治 下载 _热门考点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1 2021 年高考历史核心热点:近代中国政治 高考热点与命题方向 高考命题者侧重考查近代中国的屈辱史,不同阶段列强侵华的不同特征,重点考查近代中国人民的抗 争探索史,如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抗争探索等。同时也会重点考查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 精神与革命文化,近代中国外交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以弘扬民族精神等重要问题等。从立德树人、家国 情怀的高度,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近代中国屈辱、抗争探索的基本概况、认识中国革命复杂性、曲 折性,认识只有社会主义救中国的道理,形成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 命题选材种类多样,如文字、图表、地图等,设问角度灵活,从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实实证、
2、历 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的高度把握不同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考生复习备考时应掌握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为核心的主干知识,同时注意横向与中国经济、思 想文化相联系,多角度分析近代中国社会演变的因素。 真题研究 综合考法综合考法 近代西方殖民扩张近代西方殖民扩张 【典例】 (2014 全国新课标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 人”的状况。清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 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
3、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 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捕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 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 1689 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 ,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至 19 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 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 1 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 京条约 , 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 新来移民与当地满、 蒙古等族通婚、 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市镇。仅十余年,呼兰地
4、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富饶,商贾因之糜(群) 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 1904 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 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 三省。1908 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 1100 万人。1911 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安边章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 2 【命题分析】 注重能力和方 法指导 以清朝东北地区移民政策为切入点,考查“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移民 东北的历史作用”,体现了“古今贯通”的命题原则 强化概括分析 能力 通
5、过对“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的概括分析,增强 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体现了高考历史的育人功能 凸显核心素养 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引导考 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文化观 【答题规范】 第一步:审思设问,明了方向,确定答题范围 第二步:分析材料,联系所学,确保答全要点 第三步:组织答案提示词化、序号化、段落化、要点化,书写工整 特点 特点: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移民 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从 非法移居到合法定居、生产。 作用 作用
6、:缓解关内人口压力;增加政府收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 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审设问 设问要求 答题范围 答案来源 (1)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 (2)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 (2)清朝 (1)清朝 析材料, 明答案 特点 作用 从材料一“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 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和“清廷对东北地 区时开时禁”及材料二“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 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可知清政府对东北 地区的政策由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从材料一 “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 盛, “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 。他们“不但不 肯回籍,抑且呼朋引
7、类,日积日多” ”可知开放之前的 移民特点是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结合材料 一、二总结移民的特点是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 为主;从非法移居到合法定居、生产;移民主要来自 邻近省份;结合材料二清政府开放东北的原因可总结 特点是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 结合东北地理位置、 人口来源及东北人口增加的影响等 相关史实总结移民东北的作用,即缓解关内人口压力; 增加政府收入; 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 促进民族融合、 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促 进东北开发。 3 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促进东北开发。 考法一 拓展教材的宽度 【典例 1】 (2020 新课
8、标全国卷)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 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 清帝委任组织。”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 A是否赞同共和体制 B政府组建的主导权 C是否进行社会革命 D临时大总统的人选 【命题分析】 命题视角 宽 考查辛亥革命清帝退位, “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 ”扩大了 考查知识面,拓宽了教材内容 注重能力 素养 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能力,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 国情怀等学科素养 选项分析 A 项,据材料可知双方都强调共和制度,排除 A 项。 B 项,据材料“袁世凯以全权
9、组织临时共和政府”和“共和政府不能由清 帝委任组织”可知双方争论的是由谁组建政府,即政府组建的主导权, 故选 B 项。 C 项,材料提及共和政府的组织属于政治革命,不是社会革命,社会革 命是实现平均地权,排除 C 项。 D 项,材料强调的是共和政府的主导权,据所学孙中山同意只要袁世 凯赞同共和,中华民国政府的总统就让位给袁世凯,排除 D 项。 【典例 2】 (2020 年山东卷) 五四时期, 中国知识界掀起了“平民教育运动”。 图 1 为 1919 年 4 月北京大学“平 民教育讲演团”成员许德珩对一群小商人、人力车夫和店员演说的内容摘录。这反映出知识界已初步认识 到 图 1 A平民阶层贫困落
10、后的根源 B新文化传播必须与劳工运动相结合 兄弟这回谈话的题目是“勤 劳与知识” ,各位劳动的精神,我 们是很佩服的,若是再能求点知识, 做个有知识的劳动家,莫终日做那些 有钱人的机器、富贵人家的牛马,这 是我们所盼望的。 4 C觉醒民众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D团结工农是革命的当务之急 【命题分析】 命题视野宽 以“1919 年 4 月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成员许德珩对一群小商人、人力车 夫和店员演说的内容摘录”为切入命题,而这一现象在教材中很少涉及 能力立意高 考查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能力;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的能力
11、 素养考查广 时空观念:五四时期,中国知识界掀起了“平民教育运动” 史料实证:兄弟这回谈话的题目是“勤劳与知识”,各位劳动的精神, 我们是很佩服的,若是再能求点知识,做个有知识的劳动家,莫终日做那些有 钱人的机器、富贵人家的牛马,这是我们所盼望的。 历史解释:考查“觉醒民众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选项分析 A 项,近代中国平民阶层贫困落后的根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并非 “平民教育运动”的背景,排除 A 项。 B 项,新文化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与材料主旨“平民教育运动”不符,排除 B 项。 C 项,根据材料“若是再能求点知识,做个有知识的劳动家,莫终
12、日做那些有 钱人的机器、富贵人家的牛马,这是我们所盼望的”可知这反映出此时知识界 已初步认识到觉醒民众,促进其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故选 C 项。 D 项,根据材料“若是再能求点知识,做个有知识的劳动家,莫终日做那些有 钱人的机器、富贵人家的牛马,这是我们所盼望的”可知这反映出此时知识界 已初步认识到觉醒民众是革命的当务之急,并非“团结工农”,排除 D 项。 考法二 延展知识的长度 【典例 3】 (2020 天津卷)1894 年, 点石斋画报刊登了描绘甲午海战的时事画。1931 年末,上海良 友画报重刊此画并配文写道:“国难日亟,甲午惨剧重现目前国人当如何造成光荣之历史,供后世 读史者之
13、回忆乎!”良友此举意在 A以史为鉴呼吁和平 B借助时事鼓动变革 C抵制战争避免惨剧 D激励民众共御外侮 【命题分析】 注重时空观念 1894 年, 点石斋画报 ,1931 年末,上海良友画报 强化比较分析能力 通过对画报内容的分析,考查上海良友画报激励民众共御外侮 呼应社会热点 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 5 延展知识长度 从更长的时间、更广的视野看民众共御外侮的民族精神 选项分析 A 项,甲午海战中中国海军的顽强抵抗体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据 材料“国人当如何造成光荣之历史”可知, 良友此举意在渲染这 种民族精神,号召民众积极抵抗,而非呼吁和平,排除 A 项; B 项,
14、据所学抗日战争的知识可知,抗战期间中国并未出现变革的 思潮, 良友此举并非鼓动变革,且甲午海战发生于 1894 年,已 不属于时事,排除 B 项; C 项,据所学甲午中日战争的知识可知,“甲午惨剧”出现的原因之 一在于清政府的消极抵抗,因此良友此举意在呼吁国人只有积 极抵抗才能避免惨剧,而非抵制战争,排除 C 项; D 项,据材料“1931 年末”“国难日亟”可知,此事的背景是日本侵华 发动九一八事变,再据“甲午惨剧重现目前国人当如何造成光 荣之历史”可知,其意在呼吁民众共同抗日,不要让甲午海战惨剧 重现,故选 D 项。 考法三 挖掘认知的深度 【典例 4】 (2020 新课标全国卷)1937
15、 年,陕甘宁边区组织民主普选,参选率达 70%,其中延长等 4 个县 当选县参议员中各阶层所占比例如表 1 所示 表 1 延长等 4 县县参议员各阶层所占比例 单位:% 工人 贫农 中农 富农 商人 知识分子 地主 4 65 25 1 1 2 2 表 1 反映出当时边区 A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实践中推广 B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根本改变 C各阶层参加的联合政府的建立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落实 【命题分析】 考查主干知识 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注重能力和方法 指导 通过“1937 年,陕甘宁边区组织民主普选”等信息,考查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 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凸显核心素养 考查时空
16、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深度 选项分析 A项,新民主主义理论提出于 1940 年,排除 A 项。 B项,抗日民主政权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政权,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团结一切赞成抗日的民主 6 人士, 对汉奸和反动派实行专政,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人民民主专政, “根本改变” 不符合史实,排除 B 项; C 项,1945 年 4 月毛泽东发表论联合政府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并未建立 联合政府,排除 C 项。 D 项,由材料信息“1937 年陕甘宁边区组织民主普选,参选率达 70%”,涉及工人、 农民、商人、知识
17、分子、地主等多个阶层,结合时间信息可知民族矛盾加深,国 共两党合作抗日,民主政权落实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故选 D 项。 考法四 转换思维的角度 【典例 5】 (2018 新课标全国卷)19 世纪 70 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 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 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命题分析】 材料新颖 琉球国向中国进贡作为命题素材 角度新颖 从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
18、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折射出近代 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呼应热点 正确运用国际法与外交手段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树立大国形象 选项分析 A 项,由材料“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可知是中国希望借助西方势 力而非日本借助西方列强,故 A 项错误; B 项,由材料“琉球国向中国进贡”、“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可知中国与琉球 国为朝贡贸易,传统朝贡体系并没有解体,故 B 项错误; C 项,材料强调的是地方督抚的外交建议而非干预朝廷的外交决策,故 C 项错 误。 D 项,由材料“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可知地方督抚希望借助国际公法解决 日本干涉中国和琉球的事务,已经具有近代外交的观念,故 D 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