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历史核心热点:农耕文明下的古代中国经济.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年高考历史核心热点:农耕文明下的古代中国经济.docx》由用户(cbx170117)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高 历史 核心 热点 农耕 文明 古代 中国经济 下载 _热门考点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2021 年高考历史核心热点:农耕文明下的古代中国经济 高考热点与命题方向 高考命题者侧重考查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精耕细作技术、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 业、古代货币、城市职能演变、朝贡贸易及对外政策等。从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的高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国情、认识中华农 业文明的领先性,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力。 命题选材种类多样,如文字、图表、图片等,设问角度灵活,要把握不同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考生复习备考时应掌握古代中国土地制度及经济重心南移问题,同时注意横向与政治、文化重心南移 的问题,多角度分析经济
2、南移的社会因素,正确认识经济重心南移与人口布局、民族融合、生态环境问题。 真题研究 研究一:综合考法 中西方大豆交流 【典例】 (2018 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 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 先秦时期, 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 “豆 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 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 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 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 白。 1765 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
3、为饲料或绿肥。19 世纪 60 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 19 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 1910 年,美国已经拥有 280 多个大 豆品种。1931 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 原料。1954 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15 亩为 1 公顷)。大豆在南北美 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
4、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 【命题分析】 注重能力和方 以中外历史上的大豆种植、物种交流问题切入,考查“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 法指导 豆的特点和作用、 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 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 体现了“中 外关联”的命题原则 强化比较能力 通过对“中国、 美国历史上大豆的种植情况”的比较, 强调“物种交流对文明发展的 影响”,增强民族自信力、自尊心,体现了高考历史的育人功能 凸显核心素养 考查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 养,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文化观 【答题
5、规范】 第一步:审思设问,明了方向,确定答题范围 第二步:分析材料,联系所学,确保答全要点 第三步:组织答案提示词化、序号化、段落化、要点化,书写工整来 特点特点:我国人民最早培育、驯化;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开发出各种豆制品;农书对劳动 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审设问 设问要求 答题范围 答案来源 (1)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 (2)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 (3)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 (3)中国、美国 (2)美国 (1)中国 第二步:分析材料,联系所学,确保答全要点 析材料, 明答案 特点 历史条件 影响 第(1)问的第一小问,可以根据材料“中国是大豆的故 乡,甲骨文先秦时期唐宋”等
6、得出我国人 民最早培育、 种植和利用大豆,历史悠久;根据“黄河中 游地区推广到江南及岭南” 可以得出种植范围从中 原扩展到南方;根据“ 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 期的实践经验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 可以得出 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推广;根据“朝廷调 集大豆送至南方”可以得出政府的提倡和支持;根 据“各式各样的豆制品”可以得出开发出多种豆制品。 第二小问,由材料“改良土壤轮种”等得出推动农 业技术发展;由“救灾”得出大豆是备荒物资;由“豆制 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 白” 得出大豆是食物的主要来源,改善了国人饮食结构。 第(2)问,根据材料“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7、得出大豆适 应性强,种植范围广;根据材料时空信息“1765 年 19 世纪 60 年代”并联系教材知识得出新航路开辟、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推动大豆传播到美国并大量种 植;由“固氮功能1910 年280 多个大豆品 种1931 年人造蛋白纤维食品工业、轻工 业及医药工业”等得出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推动使 大豆的用途更广泛。 第(3)问,以文明史观为出发点,从物种交流的本质、物 种交流对经济和社会文明的贡献等角度进行分析、说 明。 特点作用 原因 积极意义 作用 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政府推动。 作用:是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备荒物资。 历 史 条
8、件 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大豆是一种优良作物品种,适宜种植;科学技术进步使 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 影响 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考法一 : 拓展教材的宽度 【典例 1】 (2020 全国卷)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 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 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 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 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 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命题分析】 命题视野宽 以东汉末年的屯田制为素材切入命题,而这一现象在教材中很少涉及 能力立意高
9、 考查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能力; 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的能力 素养考查广 时空观念:东汉末年 史料实证: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 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 历史解释:考查屯田制的意义 选项分析 A 项,大土地所有制是相对于小土地私有制而言,就是一个地主、领土或贵族私人 掌握大量土地,据材料“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可知是军屯,结合所学军 屯属于国家所有制,排除 A 项。 B 项,材料“解决军粮供应”说明粮食不是用来销售,排除 B 项。 C 项,材料“解决流民问题
10、。”说明屯田制有利于减少南迁,排除 C 项。 D 项,据材料“解决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可知流民问题得到 一定的解决,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故选 D 项。 【典例 2】 (2020 年全国卷)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 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 宋代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 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 【命题分析】 命题视角 通过宋代农作物的引进与推广种植,考查宋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及精耕细 作技术,扩大了考查知识面,拓宽了教材内容。
11、注重能力素养 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能力,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等学科素养。 选项分析 A 项,材料占城稻的引入和推广种植,大、小麦在南方的推广种植都增加了 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故选 A 项。 B 项,曹魏时已经改进翻车,且材料与灌溉工具的改进无关,排除 B 项。 C 项,粮食作物的推广种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没有体现出均衡发展,排 除 C 项。 D 项, 粮食作物的推广种植影响民众饮食结构, 但没有根本改变, 排除 D 项。 考法二 :延展知识的长度 【典例 3】 (2020 全国卷)图 5 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商周贝币 春秋
12、战国布币 汉五铢钱 图 5 A铸铁技术的进步 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 D国家统一的推动 【命题分析】 注重时空观念 商周、春秋战国和汉代货币的发展演变为命题材料 强化比较能力 通过商周、春秋战国和汉代货币的发展演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进 行解读 呼应社会热点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币走向国际化问题 延展知识长度 从更长的时间、更广的视野考查货币演变的原因 选项分析 A 项,据所学春秋战国布币是铜币,而商周是贝币,与铸铁技术进 步无关,排除 A 项; B 项,据材料可知货币由自然货币(贝币)向人工货币(布币)转 变,由杂乱形态(春秋战国布币)向统一形态(圆形方孔)转变, 自然货币无法
13、满足商品交易扩大的需要,杂乱货币不利于贸易的开 展,因此随着商品交易的需要,货币形制发生变化,故选 B 项; C 项,材料中货币形制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商品交易发展的需要,与 审美观念不同无关,排除 C 项; D 项,春秋战国社会战乱不断,国家并没有统一,排除 D 项。 考法三 :挖掘认知的深度 【典例 4】 (2020 全国卷)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 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这反映了 A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 B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 C民营手工业发展受挫 D官营手工业的地位遭到削弱 【命题分析】 考查主干知识 通过探究明代
14、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的演变,考查官营手工业的地位遭到削弱 注重能力和方法 指导 考查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 解读的能力 凸显核心素养 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 选项分析 A项,材料并未提及市场流通的货币形式,“已取代”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A 项 B项,明中后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雇佣劳动并未发展为主要的用工 方式,排除 B 项; C 项,材料强调的是官营手工业而非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排除 C 项。 D 项,由材料“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可知随着生 产力的发展,国家用货币征收取代了对工匠的实物征收,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