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8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19~2020学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8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docx》由用户(tdj2000)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8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2019 2020 学年 部编版二 年级 上册 语文 古诗 教学 设计 下载 _二年级上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 资源描述:
-
1、8 古诗二首古诗二首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1.认识“楼、依”等 12 个生字,会写“楼、依”等 10 个生字,认读生字组 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展开想象,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壮丽。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壮丽。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认识“楼、依”等 6 个生字,会写“楼、依”等 5 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 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
2、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具准备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理解题意。 1.小朋友,你们喜欢背古诗吗?谁来背两首听听。 2.今天我们要来学一首新的古诗,看老师写课题。 (师板书课题:登鹳雀楼) 3.小朋友,课题上哪个字你已经认识了?(结合学生回答教学生写“楼“, 并指导书写)题目应该怎么读才能读准节奏?(登/鹳雀楼) 4.课题还有不理解的吗? 5.结合学生的疑问,教师讲述(课件出示 2) :鹳雀楼名称由来:鹳雀,是一 种鸟, 形状像鹤。 在山西永济县的黄河边上, 有一座楼经常有鹳雀停在上面休息, 所以人们给它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鹳雀楼。 大家看, 这就是鹳雀
3、楼。(师贴图)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 读之前, 我们先来看看要求。 (课件出示 3) 要求: 借助拼音自由读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看看从这首里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你没有读懂? 数一数这首诗有几句。 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注意倾听,感受古诗诵读的节奏和停顿。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指名读古诗,检查读的效果。 (教师点评) “尽”是前鼻音, “层、黄、穷”是后鼻音, “依、欲”是整体认读音节。 3.领读、齐读。 三、图文结合,细读品味。 过渡:有一天,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很多美丽的风景,他看到了什 么呢?咱
4、们一起去看看。 1.请小朋友打开书,自由地读诗,看看图,想一想:诗人王之涣登上楼以后 看到了什么? 2.交流:你和王之涣在鹳雀楼上看到了什么呢? (白日、群山、黄河、大海) 在交流过程中相机地送一些词语帮助他们积累。 (课件出示 5)如:连绵起 伏的群山、奔流不息的黄河等。 (板书:群山 黄河) 3.作画:假如老师想把你们看到的画下来,你能帮帮我吗? (1)白日依山尽。 “白日”在诗中指傍晚落山的太阳。 在师生共同的作画中达成一致:太阳要和山靠得近些,并且在一点一点往下 落。 结合诗句猜一猜哪个字是太阳和群山靠得近的意思, (依)再猜猜,最后太 阳躲在大山背后不见了。 (板书:夕阳)哪个字告诉
5、我们太阳不见了。 (尽) (板 书:依 尽)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挥想象: 小朋友, 见过夕阳西下的景象吗? (学生描绘) 看到这么美的情景你会情不自禁地说些什么呢? 教师动情地以描绘作结: (课件出示 6:夕阳落山图)太阳渐渐收起刺眼的光 芒,连绵起伏的群山披着夕阳的余晖,显得十分壮丽! (指导学生朗读) 继续作画:我们在楼上还看到了黄河,黄河是怎样的一条河呢?(学生自由 谈,把你们搜集到的资料和大家分享。 ) (课件出示 7)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流 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全长 5464 公 里,流域面积 75
6、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 574 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 79 米。但 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汇集有 35 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 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两岸缺乏湖泊,黄河 下游流域面积很小,流入黄河的河流很少。黄河的入海口河宽 1500 米,一般为 500 米, 较窄处只有 300 米, 水深一般为 2.5 米, 有的地方深度只有 1.21.3 米。 (2)想象黄河流向大海的景象,并指导朗读诗句二:黄河入海流。 小朋友,站在鹳雀楼上,你还能看到什么? (课件出示 8) :出示文中插图。 (看看文中的图,想象一下) 如:归舟、小岛等,教师用画笔将画
7、面变得更为丰富。 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又想到了什么呢? (3) (课件出示:诗人登楼图 9)出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你有没有登高的经历呢? 学生畅谈:自己站在高处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经历。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是什么呢? 这两句诗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板书:站得高 看 得远) 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怎么样呢? 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还要不断努力。 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过渡语:我们把整首诗有感情地读一读。 2.指导朗读 (1)注意诗句的节奏,体会作者的心情。 (2)朗读。先试读,再指名读,读后评议。 (3)有感情朗读。 登鹳雀楼
8、这首诗虽然只有短暂的四行,却向我们展示 了一幅美丽的风景,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交流读后的感受) 3.当堂背诵 4.教师小结:学习了这首诗,我们明白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五、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听到同学们动听的读书声, 课文里的生字很想跟我们交朋友。 看, 它们是谁? 1.交流识记字形。 (1)字源识记: “川” ,是象形字,教学时可以出示甲骨文字形对照识记。 (2)形声字构字特点识记: “楼、依” , “木、亻”分别表意,右半部分表音。 (3)组词扩展法识记: “欲” ,可组词为“欲望、食欲” 。 (4)熟字相加的方法识记: “谷”加“欠”是“欲” 。 2.教师指导书写。 (课
9、件出示 11) “楼”左窄右宽, “木”横笔在横中线上方, “米”的横笔与“木”的横笔大 致持平,撇笔伸向“木”侧,捺收笔于横中线; “女”的撇点的折点在横中线, 撇短点长,末笔长横比“米”略宽。 “依”左窄右宽, “亻”两笔在横中线上侧相接; “衣”的首笔点在竖中线右 侧,长撇从横笔中部起笔,撇至“亻”侧,竖提的竖段在竖中线左侧,末笔从竖 中线起笔。 教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上板演,并让学生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比划书写。提 醒学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3.学生练习写字。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个别作业展评。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群山 黄河 夕阳 依 尽 课外作
10、业新设计 1.看拼音写汉字 lu y jn hung cn 高( ) ( )傍 ( )头 ( )河 云( ) 2.用自己的话把登鹳雀楼的意思说一说。 3.说说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答案: 1.楼 依 尽 黄 层 2.太阳渐渐收起刺眼的光芒,连绵起伏的群山披着夕阳的余晖,显得十分壮 丽!滔滔的黄河水奔向大海。要想看到更远的地方,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3.白日:傍晚落山的太阳。 依:靠着。 尽:完,指太阳落下去了。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认识“瀑、布”等 6 个生字,会写“照、炉”等 5 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 词语。 2 展开想象,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
11、中描述的画面,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壮丽。 教具准备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正确读诗。 (课件出示 13:庐山风光图) 师:庐山美吗?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庐山的美? 生:烟雾缥缈、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山青水秀 师:是呀!庐山的美是说不尽的,喜欢画画的人来到庐山会情不自禁地拿起 画笔;喜欢作诗的人来到庐山更会脱口而出吟诵诗歌。1300 多年前,唐代伟大 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第二次上庐山时,被庐山瀑布的壮美深深陶醉了,于是写下 了一首望庐山瀑布 ,想读读这首脍炙人口的不朽名作吗?(板书: 望庐山瀑 布 ) 生:想! (学生翻书,迫不及待地小声读起古诗来)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