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语文浙江高考试卷(含参考答案、详细解析).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年语文浙江高考试卷(含参考答案、详细解析).doc》由用户(阳光灿烂杨老师)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含参考答案、详细解析 2020 语文 浙江 高考 试卷 参考答案 详细 解析 下载 _历年真题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第 1 页 共 50 页 20202020 年年语文语文浙江高考试卷浙江高考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020 分)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 A. 浙江诗路文化带以诗词文化为主线, 结合水系古道, 将各地 旖 (y)旎风光串联成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旅游线路,让游客 徜 (t ng)徉在江南美景中。 B. 历经千年沧桑,觥 (gng)筹交错的场面早已湮 (yn)没 于历史深处, 但留存至今的一件件青铜器足以让人们浮想联篇, 去回味那个钟鸣鼎食的时代。 C. 生态文学应更多创作体现绿色发展理念讴 (u)歌美好生活 的作品,致力
2、于鞭挞 (d )滥杀野生动物、肆意破坏环境的恶 劣行为,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 D. 北方的季节泾 (jng)渭分明,春季的风一寸寸吹向大地, 为山川褪去寒衣,一点点着 (zhu )上春色,东风过处,整个 原野为之一振,草木葳蕤,生机勃勃。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字形的能力。此类 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 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 第 2 页 共 50 页 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 夫。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 辨析的关键。 A项,“
3、徜(t ng)徉”读音错,应为“ch ng”。徜徉,1.犹 徘徊,盘旋往返。2.犹彷徨,心神不宁貌。3.安闲自得貌。 B 项,“浮想联篇”字形错,应为“浮想联翩”。浮想联翩, 联翩:鸟飞的样子,比喻连续不断。 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 现出来。 C 项,“鞭挞(d )”读音错,应为“t ”。鞭挞,原指鞭打, 现多形容无情地指责披露。 故选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屏幕中的剧情风生水起 ,扣人心弦。屏幕上方一行又一行的 字符络绎不绝,争先恐后。某些字符甚至悬浮于屏幕中央,仿 佛不忍退场。 【甲】 “弹幕”是这些字符获得的形象称谓那 些字符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在夜空展开了眼花缭乱的一幕。 弹
4、幕通常是对屏幕中剧情的即时评论,短小精悍 。 【乙】评 论内容五花八门,崇拜、感叹、剧透、调侃、吐槽,也包含了 “前方高能反应”“美爆了”“劝你善良”等弹幕文化的 常用语。 【丙】弹幕文化显示出既丰富又单调的双重特征:一方面群 情踊跃,图文并茂;另一方面彼此重复,似曾相识。不必否认 弹幕文化的狂欢气氛,若干小创意甚至让人耳目一新。然而 , 第 3 页 共 50 页 也不必否认众声喧哗主要不是来自思想的真正激荡 ,是来自互 联网新型文化套餐的事先设计。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 风生水起 B. 短小精悍 C. 然而 D. 激荡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
5、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2. A 3. B 【解析】 【2 题详解】 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首先明确词 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这类题要从三个方面综合 考虑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 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 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A项,风生水起,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比喻事情 做得特别好,一定时间里发展特别快,迅速壮大起来。语境中 是说屏幕中的剧情,应当用“跌宕起伏”,这样也能与后文的 “扣人心弦”呼应。“风生水起”使用不当。 B 项,短小精悍,形容
6、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 发言简短而有力。语境中是说弹幕对剧情的评论简短有力,使 用正确。 C 项,然而,连词。指从另一方面来说-表示转折关系。语境中 前句说“不必否认弹幕文化的狂欢气氛,若干小创意甚至让人 第 4 页 共 50 页 耳目一新”,后面说“也不必否认众声喧哗主要不是来自思想 的真正激荡,而是來自互联网新型文化套餐的事先设计”,前 句说优点,后句说问题,两句形成了转折关系,“然而”一词 使用正确。 D项,激荡,指事物受到激发而产生的震动状态;受到冲击而 动荡。语境中指思想因受到其他人的启发而处于活跃状态,使 用正确。 故选 A。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
7、号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 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 点有误的一项是”, 然后根据自己对常见标点符号用法的识记, 浏览选项,加以对照分析,排除标点有错误的句子即可。 B 项,乙处,“也包含了前方高能反应美爆了劝你 善良等弹幕文化的常用语”一句中,列举后面出现了省 略号,表示列举未完,省略了一部分,后面就不再用“等”字 了。也就是说,“省略号”和“等”只用一个即可,都用显得 多余、啰嗦。 故选 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 严重威胁全人类的健康与福祉, 也 暴露了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上的短板,推进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
8、系改革的必要性。 第 5 页 共 50 页 B. 长征五号 B 运载火箭自从首次飞行任务展开以来, 各参研参 试单位和全体同志团结拼搏,经历严峻考验,克服重重困难, 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C.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新思路, 各地广 泛开展的网络扶贫活动,让扶贫工作受益范围更广,使更多的 群众有了存在感。 D. 汽车影院以停车空间为电影放映场地,通常设置超大银幕, 观众坐在私家车内就可以看到大银幕上清晰稳定的图像和车内 收音机上接收的电影原声。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段中的病句可通 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 提
9、;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 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 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 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 A项,“推进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改革的必要性”一句谓语 残缺,应在该句前面加上“凸显”。 B 项,结构混乱,中途易辙,“长征五号 B运载火箭自从首次 飞行任务展开以来”主语是“长征五号 B运载火箭”,此句没 有说完,后面又说“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同志团结拼搏”。 可将“自从”调整到句子最前面,让“自从长征五号 B运载火 第 6 页 共 50 页 箭首次飞行任务展开以来”做状语
10、。 D项,“就可以看到大银幕上清晰稳定的图像和车内收音机上 接收的电影原声”一句中,“看到电影原声”搭配不当, 可在“和”字后面加“收听到”。 故选 C。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 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在出生 20 天左右, 比目鱼的眼睛开始搬家, 一只眼睛向上移动, 越过头部上缘到身体另一侧。 眼睛之所以能够这样, _。 比目鱼的头骨,不是坚硬的骨头,而是软骨。眼睛移动时,双 眼间的软骨会被身体吸收,眼睛的移动失去了障碍,移动也就 更加自如了。除了身体的构造发生改变,_。比目鱼刚 出生的时候,是在水面附近活动;当眼睛同处一侧时
11、,比目鱼 就转而在海底活动了。比目鱼一般是侧着身子游泳,而且经常 平卧在海底。为了能够更快地发现敌人,两只眼睛长在一起无 疑是最好的选择。所以说,比目鱼发育过程中的这些改变,其 实是_。 【答案】 (1). 是借助了比目鱼独特的身体构造 (2). 比 目鱼生存的环境也不一样了 (3). 自然选择(或自身演化) 的结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情境补写能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 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 第 7 页 共 50 页 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 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 这段内容讲的是比目鱼的
12、眼睛为什么会移动到身体的一侧。第 一空,前面介绍比目鱼出生二十天左右眼睛开始“搬家”,紧 接着说“眼睛之所以能够这样”,由“之所以”可知下面应当 说原因;再根据后文的“比目鱼的头骨,不是坚硬的骨头,而 是软骨”“除了身体的构造发生改变”,说明这个原因应当与 比目鱼独特的身体构造有关。据此填写答案。 第二空,根据前面的“除了身体的构造发生改变”中的“除 了”, 说明还有一个变化; 再根据后文“比目鱼刚出生的时候, 是在水面附近活动;当眼睛同处一侧时,比目鱼就转而在海底 活动了”,这是比目鱼生活环境的改变。据此填写答案。 第三空,根据前面的“为了能够更快地发现敌人,两只眼睛长 在一起无疑是最好的选
13、择”,说明比目鱼的这些变化是自然选 择的结果;再结合“所以说,比目鱼发育过程中的这些改变, 其实是”,说明这是总结比目鱼眼睛移到一侧的根本原因,那 就是“是自然选择或自身演化的结果”。 6.阅读下面宣传抗疫防疫的图片,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第 8 页 共 50 页 (摘编自文汇报 ) (1)为图 1 或图 2 拟标题。不得照抄图片中的原文,不超过 10 个字。 选择图( ) ,标题:_ (2)分别简要评价图 1、图 2 的创意。图 1:_ 图 2: _ 【答案】 (1). (1)示例:图 1 (2). 凝聚力量,抗击疫 情(图 2 新门神) (3). (2)图 1:由多个小心形组成大 心形,戴着
14、外形像船头的口罩,用“万众一心”“同舟共济” 点明主题。简洁凝练,号召有力。 (4). 图 2:借用传统民 俗的门神年画,名字替换为“霍去病”“辛弃疾”,表达人们 去病、弃疾的愿望。翻新传统,巧妙贴切。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图文转换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 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分析 漫画,分析漫画的题目主要有概括画面的内容,分析漫画的寓 意,给漫画添加标题和解说词等题目,答题时首先立足于漫画 的内容,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概括,然后注意漫画的劝诫意义, 劝诫意义要从漫画夸张的手法中获取。 (1) 要求给漫画拟标题。 给漫画拟标题一般可以从漫画的主体 或
15、讽刺的对象, 漫画中人或物的关系, 漫画的主题等角度拟题。 这两则漫画都是宣传性质,没有讽刺对象,因此可以从漫画主 体或者主题的角度思考。比如图 1,根据文字部分“万众一 第 9 页 共 50 页 心”“同舟共济”以及“大心”“口罩”可以看出主题是抗击 疫情的,由无数“小心”组合成“大心”意思是凝聚力量。据 此拟题即可。而图 2 是由“霍去病”和“辛弃疾”组成的“门 神”,直接从这个主体拟题为“新门神”即可。 (2)要求评价漫画的创意。解答时要先描述漫画的画面,找出 构成要素,进而分析出主题。评价时不仅要评价主题,还要分 析其“创意”,即创新之处,比如图形,图形体现主题的巧妙 之处等。 图 1
16、构成要素有“小心”“大心”“船型口罩”以及文字“万 众一心”“同舟共济”。创意点在于用“无数小心构成大心” 表示“万众一心”;用“船型口罩”表示“同舟共济”抗击疫 情。整体构思简洁形象,号召力强。图 2 构思最巧妙的地方是 用传统的“门神”的方式表达对健康的守护;利用“霍去病” 和“辛弃疾”名字中的“去病”“弃疾”表达抗击疫情的心 愿。利用传统又翻出新意,巧妙贴切。 二、现代文阅读(共二、现代文阅读(共 3030 分)分) (一) (一) (101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一般来说,阅读是和文字相关联的。当然,人们有时也会把 欣赏一幅好画说成“读画”。用在这里的“读”
17、,强调的是欣 赏的深度了, 就此也微妙地点出了看画与读画间的差异。 但是, 在网络时代,在网页挤占书页,读“屏”多于读书,纸和笔逊 第 10 页 共 50 页 位于光和电,机器的规则代替着汉字的规范,数字的操作颠覆 了铅字的权威, “输入”代替着书写的潮流中, 在“拇指文化” 无限深入人群的今天,在消费的欲望热烈拥抱大众的背景下, “读”和“看”的界限似乎日渐模糊起来。入“网”者众,正 如一位著名诗人的著名短诗:“生活网。”技术的战车把 新媒介数码技术送进人间,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 术的神圣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看图被称为 “读图”,而这里的“读”已不再意味着欣赏的深度。眼睛
18、在 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替代着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 读,这应该说是一种阅读的革命。 (摘编自铁凝阅读的重量 ) 材料二: 与文字阅读不同的是,人们在阅读图像出版物时既不需要在 “既有的轨道”中理解文本的意义,也不需要遵守传统逻辑的 同一律、矛盾律与排中律。久而久之,人类便形成了一种“读 图的逻辑”:整体观看。事实上,阅读文字与阅读图像的视线 投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当人们在阅读文字时,习惯于将视线 聚焦到每一个字词上,然后按照从左到右或由上至下的顺序移 动视线,在字与字、句与句的联结中获取信息,这就是我们所 说的“逐字逐句地读”。但是,当人类面对图像时,其视线往 往不会聚焦到某一个点,而
19、是整体性地投射至全部视觉元素, 在各个视觉元素的结合、互动与交融中领会图像意义。倘若说 文字阅读是字与字“相加”,那么图像阅读便是元素与元素的 第 11 页 共 50 页 “相乘”。视觉形象远远不止于对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 针对现实赋予观者一种创造性的领悟,这种领悟蕴藏着丰富的 形象力、创新力。正是由于阅读逻辑的转化,图像在人类思维 活动中的比重才得以提升,视觉思维也在读图的实践中慢慢壮 大,促进了读者的灵感闪现和意义顿悟。 (摘编自刘晓荷、董小玉读图时代的阅读嬗变与出版调 适 ) 材料三: 语言是线性的、抽象的和思考性的,语言的阅读不但给读者 以反思的可能性,而且为读者自己的想象提供了更
20、多空间。相 比之下,影视图像的传递是单向的,是从影视作品到观众,它 培育了观众的被动型接受;另外,影像的动感超越了文字的静 态特性,提供了感性直观的当下体验,同时也取消了观众掩卷 沉思的契机。显然,文字性的静观体验被影像动态的感性直观 所取代。视觉文化时代的法则是: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 道理很简单,看图是直觉的、快感的和当下的;与文字相比, 图像显然更具诱惑力。我们似乎正在冷落那种独自沉思的阅读 状态,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这便使得图像的狂欢成为新的 文化仪式! (摘编自周宪重建阅读文化 7. 下列对材料中“文字阅读”的相关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 A. 文字阅读习惯于将视线聚焦
21、于文字, 按照文字排列的先后顺 第 12 页 共 50 页 序,移动视线。 B. 文字阅读是字与字“相加”, 从字词与字词、 句子与句子的 关系中获取信息。 C. 语言是线性的、抽象的,可引人深思,文字阅读给读者以想 象空间和反思的可能。 D. 文字阅读是单向的,需要遵循传统逻辑、安安静静地体验、 细嚼慢咽、掩卷沉思。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 ( ) 。 A. 网络时代,读“屏”多于读书,“输入”代替书写,图像阅 读和文字阅读变得越来越相似,“读”和“看”的界限似乎日 渐模糊起来。 B. 有一位著名诗人早就预见了网络时代的到来, 他写了一首著 名短诗,“生活网”,
22、明确告诉我们上网的人越来越多, 生活已然网络化。 C. 技术的战车把新媒介送进人间,不断颠覆和碾轧印刷媒介; 印刷媒介长期积累起来的权威性和神圣性,正在逐步被网络媒 介所消解。 D. 视觉文化时代, 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 正在失去对文字 阅读的热爱,而转向对图像阅读的狂欢,甚至要为此举行一种 新的文化仪式。 9. 概括材料二和材料三有关图像阅读的不同特点。 (1)材料二:_ (2)材料三:_ 【答案】7. D 8. C 第 13 页 共 50 页 9. (1). 材料二说明图像阅读的特点:整体性(“互动与 交融”或“元素与元素的相乘”) ,有一种创造性的领悟。 (2). 材料三突出影视图像
23、阅读的特点:被动接受,感性直 观的当下体验(或“直觉的、快感的和当下的”) 。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词语或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要做好这种题, 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看看选项有无答非所问或题干与选项信 息不同类的情形,若是这类问题选项本身一般没有错误,却按 照对照原文寻找表述错误或者曲解文意的方法等于缘木求鱼, 费力不讨好;本题四个选项可谓开门见山紧紧扣住题干“文字 阅读”而言,可见并非上述问题,接下来就按照提取文本信息 与选项对照的思路进行分析即可。 D 项,“文字阅读是单向的”表述错误。原文信息是“语言是 线性的、抽象的和思考性的,语言的阅读不但给读者以反思的 可能性,而且
24、为读者自己的想象提供了更多空间。相比之下, 影视图像的传递是单向的,是从影视作品到观众,它培育了观 众的被动型接受”,可见选项曲解文意,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文字阅读是双向的”“影视图像的传递是单向的”。 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做这种题,通常 是先整体把握文意,获取作者的观点或态度;然后根据选项的 第 14 页 共 50 页 表述,仔细地推敲和琢磨。要做好此类型,平时应该积累易错 类型及常见问题,比如判断绝对,时态有误,杂糅、遗漏、多 余信息,偷换概念等等。 A 项,“图像阅读和文字阅读变得越来越相似”表述有误。原 文信息是“我们似乎正在冷落那种独自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