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微型专题重点突破(三) 教案及习题(高中化学 选修4 步步高).docx

  •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 文档编号:683812
  • 上传时间:2020-08-07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758.4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微型专题重点突破(三) 教案及习题(高中化学 选修4 步步高).docx》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中化学 选修4 步步高 微型专题重点突破三 教案及习题 【高中化学 选修4 步步高】 微型 专题 重点 突破 教案 习题 高中化学 选修 步步高 下载 _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_人教版_化学_高中
    资源描述:

    1、微型专题重点突破微型专题重点突破(三三)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弱电解质的电离及其平衡,酸碱溶液中 水的电离,酸碱中和滴定等知识应用的方法思维模型,并运用模型解答相关问题。2.科学探 究与创新意识:知道酸碱中和滴定的主要仪器及使用。知道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数据 处理、误差分析等在氧化还原滴定中的迁移应用。 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比较与判断 例 1 (2018 贵阳质检)甲酸(HCOOH)是一种一元弱酸,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 的是( ) A常温下,1 mol L 1 甲酸溶液中的 c(H )约为 1102 mol L1 B甲酸能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C

    2、10 mL 1 mol L 1 甲酸溶液恰好与 10 mL 1 mol L 1 NaOH 溶液完全反应 D甲酸溶液与锌反应比强酸溶液与锌反应缓慢 答案 A 解析 1 mol L 1 甲酸溶液中 c(H )1102 mol L1,说明甲酸部分电离,所以能证明甲酸 是弱电解质,故 A 正确;甲酸能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说明甲酸酸性强于碳酸,但不能 说明甲酸为弱电解质,故 B 错误;10 mL 1 mol L 1 甲酸溶液恰好与 10 mL 1 mol L 1 NaOH 溶液完全反应,说明甲酸是一元酸,不能证明甲酸是弱电解质,故 C 错误;甲酸和强酸溶液 中氢离子浓度大小未知,不能证明甲酸是弱电解

    3、质,故 D 错误。 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 要证明某电解质是弱电解质,关键在于一个“弱”字,即证明它只是部分电离或其溶液中存 在电离平衡。以一元弱酸 HA 为例,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常用方法有: (1)酸溶液中 c(H )的大小 0 1 mol L 1 HA 溶液中 c(H)0.1 mol L1; 将 c(H)1102 mol L1 的 HA 溶液稀释 100 倍,稀释后溶液中 110 4 mol L1c(H)1102 mol L1。 (2)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 01 mol L 1 HCl 溶液和 0.1 mol L1 HA 溶液,前者的导电能力明显强。 (3)与活泼金属反应速率的大小 相同物质的量

    4、浓度的 HCl 溶液和 HA 溶液,与(形状、颗粒大小)相同的活泼金属反应,前者 的反应速率大。 (4)典型化学反应 将二氧化碳通入 NaA 溶液中有 HA 生成,或 HA 溶液与 NaHCO3溶液不反应。 变式 1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比较稀盐酸和稀 CH3COOH 溶液酸性的相对强弱,设计了如下实 验方案,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略去)。 实验方案:在两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镁条,同时将两注射器中的溶液注入相应试管中,观察 产生氢气的速率和体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方案中有一明显缺陷,该缺陷是_ _。 (2)在缺陷已经得到改正的前提下,反应起始时_(填“a”或“b”)中产生氢气

    5、的速率 较快;最终产生氢气的体积_(填“相等”或“不相等”)。 (3)最终发现,实验中产生氢气的体积比理论值大,可能原因是_ _。 (4)通过比较起始反应速率可得出的结论是_ _。 答案 (1)没有说明两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2)a 相等 (3)反应放热,过量的镁与水反 应产生了部分氢气 (4)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的酸性强于稀 CH3COOH 溶液的酸性 解析 (1)题干中没有指明实验所用稀盐酸与稀 CH3CO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因此无 法通过观察产生氢气的速率和体积判断两种酸酸性的相对强弱。(2)当实验所用两种酸的物质 的量浓度相等时,两种酸的物质的量相等,与过量镁条反应放

    6、出氢气的体积相等;但 HCl 是 强电解质,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中的 c(H )大于 CH 3COOH 溶液中的 c(H ), 故反应起始时, a 中产生氢气的速率较快。(3)镁在加热条件下能够与水反应,故金属与酸反应放热,导致过 量的镁与水反应产生部分氢气。(4)通过比较起始反应速率可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的 酸性强于稀 CH3COOH 溶液的酸性。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其移动 例2 在0.1 mol L 1 NH 3 H2O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NH3H2O NH3 H2ONH 4OH 。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其中加入少量浓盐酸,盐酸与 NH3反应生成 NH4C

    7、l,使 NH3浓度减小,NH 4浓度增大, 平衡逆向移动 B向其中加入少量 NaOH 固体,OH 与 NH 4结合生成 NH3 H2O,使 NH 4浓度减小,平衡正 向移动 C向其中加入少量 0.1 mol L 1 NH 4Cl 溶液,电离平衡常数不变,溶液中 c(OH )减小 D向其中加入少量 MgSO4固体,溶液中 c(OH )增大 答案 C 解析 A 项,加入少量浓盐酸,首先发生反应 H OH=H 2O,使 OH 浓度减小,平衡正 向移动;B 项,加入少量 NaOH 固体,使 OH 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 项,加入少量 0.1 mol L 1 NH 4Cl 溶液,使 NH 4浓度增大

    8、,平衡逆向移动,溶液中 c(OH )减小;D 项,加 入少量 MgSO4固体发生反应 Mg2 2OH=Mg(OH) 2,溶液中 c(OH )减小。 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电离平衡移动 (1)从定性角度分析:用化学平衡理论分析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问题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有稀 释、改变温度、加入能电离出相同离子的物质等。在分析这类问题时,易出现的错误是认为 平衡移动的方向和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变化总一致。应该深刻地理解勒夏特列原理: 平衡向“削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但移动结果不能“抵消”这种改变。 (2)从定量角度分析:当改变影响电离平衡的条件后分析两种微粒浓度之比的变化时,若不能 通过平衡移

    9、动的方向作出判断,应采用电离平衡常数进行定量分析。 变式 2 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对应点的温度关系为 abc B纯水仅升高温度,可从 a 点变到 c 点 C水的离子积常数 Kw数值大小关系为 bcd D在 b 点对应温度下,0.5 mol L 1 的 H2SO4溶液与 1 mol L 1 的 K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混 合后 c(H )1107 mol L1 答案 C 解析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升高,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根据图中数据得出的水的离 子积常数 Kw数值大小关系为 bcad,温度关系为 bcad,C 项正确、A 项错误; 若纯水仅升高温度,c(

    10、OH )与 c(H)都增大,B 项错误;b 点的 K w110 12,0.5 mol L1的 H2SO4溶液与 1 mol L 1 的 K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显中性,c(H )1 10 6 mol L1,D 项错误。 三、混合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计算 例 3 已知 t 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 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 a mol L 1 的一元酸 HA 溶液 与 b mol L 1 的一元碱 B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 Aab B混合溶液的 pH7 C混合溶液中,c(H ) K w mol L 1 D混合溶液中,c(H )c(B)c(OH)c(A

    11、) 答案 C 解析 溶液呈中性,即c(H )c(OH),结合水的离子积常数可知c(H)c(OH) K w mol L 1, 故 C 项正确。 酸、碱混合后溶液 pH 的判断技巧 已知酸和碱的 pH 之和,判断二者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 pH(25 ): (1)pH 之和为 14 的酸和碱等体积混合 若为强酸与强碱,则pH7 若为强酸与弱碱,则pH7 若为弱酸与强碱,则pH7 规律:谁弱谁过量,谁弱显谁性。 原因:酸碱已电离出的 H 和 OH恰好中和,谁弱谁的 H或 OH有“储备”(有未电离的酸 或碱),中和后还能继续电离。 (2)强酸(pHa)与强碱(pHb)等体积混合 若混合前ab14,则溶液呈

    12、碱性,pH混7 若混合前ab14,则溶液呈中性,pH混7 若混合前ab14,则溶液呈酸性,pH混7 其依据为 cH cOH 10 a 10 14b1014 ab。 (3)强酸(pHa)与强碱(pHb)混合后溶液呈中性 若ab14,则V酸V碱11 若ab14,则V酸V碱10a b141 若ab14,则V酸V碱11014 ab 依据为 10 aV 酸10 (14b)V 碱 V 酸 V碱10 ab14。 变式 3 已知在 25 和 100 时,水溶液中 c(H )与 c(OH)的关系如图所示: (1)表示 25 时的曲线应为_(填“A”或“B”),请说明理由:_ _。 (2)25 时, 将 pH9

    13、的 NaOH 溶液与 pH4 的 H2SO4溶液混合, 若所得混合溶液的 pH7, 则 NaOH 溶液与 H2SO4溶液的体积比为_。 (3)100 时, 若 100 体积 pHa 的某强酸溶液与 1 体积 pHb 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 性,则混合前,该强酸的 pH 与强碱的 pH 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_。 (4)在曲线 B 对应的温度下,pH2 的 HA 溶液和 pH10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 溶液的 pH5。请分析原因:_ _ _。 答案 (1)A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降低时,电离程度减小,c(H ) c(OH)减小 (2)101 (3)ab14 (4)曲线 B 对

    14、应的温度是 100 ,此时水的离子积为 110 12,HA 若为强酸,最后应为 pH 6,现 pH5,说明 HA 为弱酸,HA 中和 NaOH 后,混合溶液中还剩余较多的 HA,可继 续电离出 H 解析 (2)25 时所得混合溶液的 pH7,溶液呈中性,即酸、碱恰好完全反应,n(OH ) n(H ),则 V(NaOH)105 mol L1V(H 2SO4)10 4 mol L1,V(NaOH)V(H 2SO4)101。 四、中和滴定 pH 曲线 例 4 (2018 泉州质检)常温下,用某浓度的 NaOH 溶液滴定 20.00 mL 等浓度的 CH3COOH 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

    15、的是( ) Aa 点醋酸溶液的浓度为 1.010 3 mol L1 Ba、b 两点对应的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ab Cc 点溶液中 c(Na )c(CH 3COO )11 D升高温度,d 点溶液 pH 不变 答案 C 解析 a 点醋酸溶液的 pH3,c(H )1.0103 mol L1,但醋酸不完全电离,所以醋酸溶 液的浓度大于 1.010 3 mol L1,A 项错误;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 时,a、b 两点对应的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相等,B 项错误;c 点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 ) c(H )c(CH 3COO )c(OH),因 c 点对应溶液的 pH7,c(H)c(O

    16、H),所以 c(Na) c(CH3COO ),即 c(Na)c(CH 3COO )11,C 项正确;d 点溶液是醋酸钠溶液,升高 温度,促进 CH3COO 水解,溶液 pH 增大,D 项错误。 酸碱中和滴定 pH 曲线分析的关键点 (1)起点:利用起点可确定酸、碱的强弱和谁滴定谁。 (2)恰好反应点(中和点):利用此点可确定酸碱的体积和浓度。 (3)中性点:溶液的 c(H )c(OH),利用中性点和中和点确定酸、碱的强弱。 变式 4 (2018 北京昌平调研)常温时,用 0.10 mol L 1 NaOH 溶液滴定 25.00 mL 0.10 mol L1 一元弱酸 HX 的溶液,滴定过程中

    17、pH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若忽略反应过程中因液体密度变 化而导致的体积变化,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弱酸 HX 的电离常数 Ka1.010 4 BV(NaOH 溶液)12.50 mL 时,混合溶液相当于等量的 NaX 和 HX 的混合液 C溶液 pH7 时,HX 和 NaOH 恰好完全反应 DV(NaOH 溶液)25.00 mL 时,c(Na )c(X)c(HX)0.10 mol L1 答案 B 解析 由图像可知,0.10 mol L 1 HX 溶液的 pH2,即 c(H)0.01 mol L1,故 HX 的电离 常数 KacH cX cHX 0.010.01 0.100.011.1110

    18、3,A 项错误;V(NaOH 溶液)12.50 mL 时, 溶液中一半的 HX 参与中和反应,即为等量的 NaX 和 HX 的混合液,B 项正确;溶液 pH7 时,V(NaOH 溶液)25.00 mL,HX 未反应完,C 项错误;V(NaOH 溶液)25.00 mL 时,溶 液体积为 50.00 mL,故 c(Na )c(X)c(HX)0.05 mol L1,D 项错误。 相关链接 滴定曲线解题方法 (1)注意纵横坐标含义:一般横坐标为滴加酸碱溶液的体积,纵坐标为溶液的 pH。 (2)注意起点时的 pH:可以通过起点时的 pH 判断溶液的浓度。 (3)注意“滴定终点”“恰好中和”“呈中性”的不

    19、同。 滴定终点:指示剂变色时即“达到了滴定的终点”,通常与理论终点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允 许误差),而指示剂变色点都不是 pH7 的情况。 恰好中和:指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时刻,此时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呈中性: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常温下 pH7)。 五、滴定原理的迁移应用 例 5 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既有利于节约资源,又有利于保护环境。实验室利用废旧电池的铜 帽(Cu、Zn 总含量约为 99%)回收 Cu 并制备 ZnO 的部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铜帽溶解时加入 H2O2的目的是_ 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铜帽溶解完全后,需将溶液中过量的 H2O2除去。除去

    20、H2O2的简便方法是_。 (2)为确定加入锌灰(主要成分为 Zn、 ZnO, 杂质为铁及其氧化物)的量, 实验中需测定除去 H2O2 后溶液中 Cu2 的含量。实验操作: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含有 Cu2的溶液于带塞锥形瓶中, 加适量水稀释,调节溶液 pH34,加入过量的 KI,用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上 述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2Cu2 4I=2CuI(白色)I 2 2S2O2 3I2=2I S 4O 2 6 滴定选用的指示剂为_, 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为_。 若滴定前溶液中的 H2O2没有除尽,所测定的 Cu2 含量将会_(填“偏高”“偏低” 或“不变”)。 答案 (1)

    21、CuH2O2H2SO4=CuSO42H2O 加热(至沸腾) (2)淀粉溶液 蓝色褪 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偏高 解析 (1)铜与稀硫酸不反应,加入 H2O2可以将铜氧化为 CuO,CuO 与稀硫酸反应。H2O2不 稳定,受热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氧气逸出。(2)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性质,可用淀粉溶液作 指示剂。在锥形瓶中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为蓝色,滴入 Na2S2O3标准溶液至溶液的蓝色褪 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即证明 I2全部反应。若溶液中的 H2O2没有除尽,H2O2具有强 氧化性, 会氧化 I 生成 I 2, 导致 Na2S2O3标准溶液使用量偏多, 从而使算出的 Cu 2含量偏高。

    22、 氧化还原滴定的原理及应用 (1)原理 与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相似,氧化还原滴定的原理是以氧化剂(或还原剂)为滴定剂,直接滴 定一些具有还原性(或氧化性)的物质。 例如:酸性 KMnO4溶液作氧化剂常用于滴定含 H2C2O4、HC2O 4、Fe 2的溶液,其反应原理 分别是 2MnO 45H2C2O46H =2Mn210CO 28H2O 2MnO 45HC2O 411H =2Mn210CO 28H2O MnO 45Fe 28H=Mn25Fe34H 2O 又如,测定碘盐中碘含量的反应原理是 5KIKIO33H2SO4=3K2SO43I23H2O I22Na2S2O3=2NaINa2S4O6 (2)

    23、指示剂的选择 氧化还原滴定的指示剂有三类。氧化还原指示剂;专用指示剂,用 Na2S2O3溶液滴定含 I2 的溶液时,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自身指示剂,用 KMnO4溶液滴定 H2C2O4溶液或含 Fe2 的溶液时,不需另加指示剂。 (3)计算 依据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或关系式列比例式,或运用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 恒等列式进行计算。 (4)应用 氧化还原滴定广泛地应用于溶液浓度的测定、物质纯度的测定、食品和药品成分的检测等定 量分析。 变式 5 (2017 全国卷,28)水中的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某课外小组采 用碘量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

    24、 .取样、氧的固定 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 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度。 将水样与 Mn(OH)2碱性悬浊液(含有 KI)混合, 反应生成 MnO(OH)2,实现氧的固定。 .酸化、滴定 将固氧后的水样酸化,MnO(OH)2被 I 还原为 Mn2,在暗处静置 5 min,然后用标准 Na 2S2O3 溶液滴定生成的 I2(2S2O2 3I2=2I S 4O 2 6)。 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样时应尽量避免搅动水体表面,这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 _。 (2)“氧的固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 (3)Na2S2O3溶液不稳定,使用前需标定。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试 剂瓶和_

    25、;蒸馏水必须经过煮沸、冷却后才能使用,其目的是杀菌、除_及二 氧化碳。 (4)取 100.00 mL 水样经固氧、酸化后,用 a mol L 1Na 2S2O3溶液滴定,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终点现象为_ _; 若消耗 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 b mL,则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_ mg L 1。 (5)上述滴定完成时,若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会导致测定结果偏_(填“高”或 “低”)。 答案 (1)使测定值与水体中的实际值保持一致,避免产生误差 (2)2Mn(OH)2O2=2MnO(OH)2 (3)量筒 氧气 (4)当最后一滴标准液滴入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无变化 80ab (5)低

    26、 解析 本题采用碘量法测定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属于氧化还原滴定。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Mn(OH)2被氧气氧化为 MnO(OH)2,由此可得化学方程式 2Mn(OH)2O2=2MnO(OH)2。 (3)加热可以除去溶解的氧气,避免实验结果不准确。 (4)该实验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液滴定 I2,因此终点现象为当最后一滴标准液滴入时,溶液由蓝 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无变化; 根据关系式 O22MnO(OH)22I24Na2S2O3 可得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ab 10 3) mol 4 32 103 mg mol1 0.1 L80ab mg L1。 (5)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气泡占据液体应占有的

    27、体积,会导致消耗的 Na2S2O3体积偏小,最终 结果偏低。 1(2018 浙江名校联考)室温下,下列有关两种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序号 pH 12 12 溶液 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 A.两溶液中 c(OH )相等 B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两溶液分别加水稀释 10 倍,稀释后溶液的 pH: D等体积的两溶液分别与 0.01 mol L 1 的盐酸完全中和,消耗盐酸的体积: 答案 C 解析 pH 相等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A 项正确;氨水和 NaOH 溶 液中水的电离均受到抑制,当两溶液 pH 相等时水的电离程度相同,B 项正确;pH 相等的氨 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加水

    28、稀释时,NaOH 溶液 pH 减小得多,C 项错误;等体积、pH 相等的氨 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一水合氨的物质的量大于氢氧化钠,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中和时消 耗盐酸的体积:,D 项正确。 2(2018 潍坊一中期中)硼酸(H3BO3)溶液中存在反应:H3BO3(aq)H2O(l)B(OH)4 (aq) H (aq)。已知硼酸、碳酸、醋酸的电离常数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弱酸 电离常数(298 K) 硼酸 K5.710 10 碳酸 K14.410 7 K24.710 11 醋酸 K1.7510 5 A.将一滴碳酸钠溶液滴入硼酸溶液中一定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B将一滴醋酸溶液滴入碳酸钠溶液

    29、中一定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溶液和硼酸溶液比较,pH:前者后者 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溶液和醋酸溶液比较,pH:前者后者 答案 D 解析 由电离常数可知酸性:CH3COOHH2CO3H3BO3HCO 3。A 项中生成 HCO 3;B 项中 CH3COOH 少量,也生成 HCO 3;C 项中碳酸溶液 pH 较小;D 项中醋酸溶液 pH 较小。 故选 D。 3 (2018 平顶山高二检测)pH3 的两种一元酸 HX 和 HY 溶液, 分别取 50 mL 加入足量的镁 粉,充分反应后,收集到 H2的体积分别为 V(HX)和 V(HY),若 V(HX)V(HY),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

    30、是( ) AHX 可能是强酸 BHY 一定是强酸 CHX 的酸性强于 HY 的酸性 D反应开始时二者生成 H2的速率相等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了强、弱酸的判断及溶液酸性大小的比较。据题意,Mg 粉足量,酸不足, 应根据酸的物质的量来计算 H2的体积,由 V(HX)V(HY),知 pH 相等时,HX 的物质的量浓 度比 HY 的大,即 HX 是酸性比 HY 弱的酸,而无法判断 HY 是强酸还是弱酸,故 A、B、C 项错误;反应开始时生成 H2的速率取决于 c(H ),因为开始时 c(H)相等,故 D 项正确。 4(2018 潍坊月考)常温下,0.1 mol L 1 某一元酸(HA)溶液中cO

    31、H cH 110 8,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该一元酸溶液的 pH1 B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H )11011 mol L1 C该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为 110 22 D用 pH11 的 NaOH 溶液 V1 L 与 V2 L 0.1 mol L 1 该一元酸(HA)溶液混合,若混合溶液的 pH7,则 V1V2 答案 B 解析 将 c(OH ) Kw cH 代入题中关系式,可得110 14 c2H 110 8,解得 c(H)1 10 3 mol L1,所以该溶液的 pH3,A 项错误;酸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看 c(OH),c(OH) 110 14 110 3 mol L 111011 m

    32、ol L1,所以由水电离出的 c(H)11011 mol L1,B 项 正确;温度一定,水的离子积常数一定,常温下 Kw110 14,C 项错误;由于 HA 是一元 弱酸,二者若等体积混合,酸过量,溶液呈酸性,当 pH7 时,应有 V1V2,D 项错误。 5(2018 广西钦州一检)常温下,体积相同、浓度均为 1.0 mol L 1 的 HX 溶液、HY 溶液,分 别加水稀释,稀释后溶液的 pH 随稀释倍数的对数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X 是强酸,溶液每稀释 10 倍,pH 始终增大 1 B常温下 HY 的电离常数约为 1.010 4 C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 点大于 b

    33、点 D消耗同浓度的 NaOH 溶液体积:a 点大于 b 点 答案 B 解析 题图中 1.0 mol L 1 的 HX 溶液 pH0,说明 HX 为强酸,加水稀释,溶液 pH 最终接 近 7,溶液每稀释 10 倍,pH 增大不一定始终是 1,A 项错误;常温下,1.0 mol L 1 HY 溶液 pH2.0, c(H )102 mol L1, 则 HY 的电离常数 KcH cY cHY 10 2102 10.01 1.010 4, B 项正确;HX 为强酸,HY 为弱酸,加水稀释相同倍数,a 点 HX 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 b 点 HY 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 点小于 b 点,

    34、C 项错误;a 点和 b 点分别 为相同浓度和相同体积的 HX 和 HY 溶液分别稀释相同的倍数后所得溶液,则中和时消耗同 浓度的 NaOH 溶液体积相同,D 项错误。 6(2017 全国卷,12)改变 0.1 mol L 1 二元弱酸 H2A 溶液的 pH,溶液中的 H2A、HA 、 A2 的物质的量分数 (X)随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 (X) cX cH2AcHA cA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H1.2 时,c(H2A)c(HA ) BlgK2(H2A)4.2 CpH2.7 时,c(HA )c(H 2A)c(A 2) DpH4.2 时,c(HA )c(A2)c(H) 答案 D

    35、解析 A 项,根据图像,pH1.2 时,H2A 和 HA 曲线相交,则有 c(H 2A)c(HA ),正确; B 项,根据 pH4.2 点,K2(H2A)cH cA2 cHA c(H )104.2,正确;C 项,根据图像,pH 2.7 时,H2A 和 A2 曲线相交,则有 c(H 2A)c(A 2),正确;D 项,根据 pH4.2 时,c(HA) c(A2 ),且c(HA)c(A2)约为0.1 mol L1,而c(H)104.2 mol L1,可知c(HA)c(A2) c(H ),错误。 7 (2018 北京海淀区期末)如图曲线 a 和 b 是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 下列 叙述

    36、正确的是( )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 L 1 BP 点时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 C曲线 a 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定曲线 D酚酞不能用作本实验的指示剂 答案 B 解析 当曲线 a 所表示的中和反应刚开始时,溶液的 pH1,说明原溶液是盐酸,所以曲线 a 表示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盐酸的滴定曲线,故 c(HCl)c(H )101 mol L10.1 mol L1, A、C 项错误;P 点时二者恰好完全中和,生成氯化钠,则溶液呈中性,故 B 项正确;酚酞 的变色范围是 8.210.0,且变色现象较明显,所以该中和滴定实验可以用酚酞作指示剂,故 D 项错误。 8(2018 长沙调研

    37、)某兴趣小组同学用 0.100 0 mol L 1 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试样中的 过氧化氢,反应原理为:2MnO 45H2O26H =2Mn28H 2O5O2。 (1)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_ _。 (2)用移液管吸取 25.00 mL 试样置于锥形瓶中,重复滴定四次,每次消耗酸性 KMnO4标准溶 液的体积如表所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体积/mL 17.10 18.10 18.00 17.90 计算试样中过氧化氢的浓度为_ mol L 1。 (3)若滴定前尖嘴中有气泡, 滴定后消失, 则测定结果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答案 (1)锥形瓶内溶液颜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

    38、紫色,且 30 s 内溶液不褪色 (2)0.180 0 (3)偏高 解析 (1)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锥形瓶内溶液颜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 30 s 内溶液不褪 色。 (2)由于第一次数据误差过大, 故舍去; 其他三次的体积平均值为18.00 mL, 根据反应2MnO 4 5H2O26H =2Mn28H 2O5O2,n(H2O2)2.5n(MnO 4)2.50.100 0 mol L 1 0.018 00 L,c(H2O2)0.180 0 mol L 1。(3)滴定前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消失导致读取的消 耗的标准液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题组一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比较与判断 1下列能说

    39、明 CH3COOH 是弱电解质的是( ) ACH3COOH 溶液的导电能力比盐酸的弱 BCH3COOH 溶液与碳酸钙反应,缓慢放出二氧化碳 C0.1 mol L 1 的 CH3COOH 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约为 0.001 mol L 1 DCH3COOH 溶液用水稀释后,氢离子浓度降低 答案 C 解析 电解质的强弱在于是否完全电离,与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无必然联系,强电解质的稀 溶液中溶质虽完全电离,但离子浓度小,导电能力也会很弱,A 项错误;放出二氧化碳的快 慢取决于氢离子浓度的大小,而不取决于酸的强弱,B 项错误;0.1 mol L 1的 CH 3COOH 溶液 中,氢离子的浓度约为 0.

    40、001 mol L 1,说明 CH 3COOH 没有完全电离,即 CH3COOH 为弱电解 质,C 项正确;无论强酸还是弱酸,其溶液用水稀释后,氢离子浓度均会降低,D 项错误。 2 c(H )相等的盐酸(甲)和醋酸(乙), 分别与锌反应, 若最后锌已全部溶解且放出气体一样多,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的速率:甲乙 B反应结束时 c(H ):甲乙 C反应开始时,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甲乙 D反应所需时间:甲乙 答案 D 解析 A 项,盐酸(甲)和醋酸(乙),两种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相等,所以开始反应速率相等,错 误;B 项,若最后锌全部溶解且放出气体一样多,可能是盐酸恰好反应而醋酸过量,也

    41、可能 是盐酸和醋酸都过量,如果盐酸恰好反应而醋酸过量,则反应后溶液的 c(H ):乙甲,错 误; C 项, c(H )相等的盐酸(甲)和醋酸(乙), 醋酸是弱电解质, 氯化氢是强电解质, 所以 c(HCl) c(CH3COOH),错误;D 项,反应过程中,醋酸电离导致醋酸中氢离子浓度减小的速率小 于盐酸中氢离子浓度减小的速率,所以盐酸反应的速率小于醋酸,所以反应所需时间:甲 乙,D 正确。 3(2018 衡水调研)已知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弱酸 CH3COOH HClO H2CO3 H2SO3 电离平衡常 数(25 ) Ka1.75 10 5 Ka2.95 10 8 Ka14.40

    42、10 7 Ka24.7010 11 Ka11.5410 2 Ka21.0210 7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少量 CO2通入 NaClO 溶液中:CO2H2O2ClO =CO2 32HClO B少量 SO2通入 Ca(ClO)2溶液中:SO2H2OCa2 2ClO=CaSO 32HClO C少量 SO2通入 Na2CO3溶液中:SO2H2O2CO2 3=SO 2 32HCO 3 D相同浓度 NaHCO3溶液与 NaHSO3溶液等体积混合:H HCO 3=CO2H2O 答案 C 解析 由表格中电离平衡常数数据可知,Ka(HClO)Ka(HCO 3),故 CO2通入 NaClO 溶液中 生

    43、成 HCO 3,A 错误;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 SO2的离子方程式为 Ca 2ClOSO 2 H2O=CaSO4Cl 2H,B 错误;K a(HSO 3)Ka(HCO 3),故少量 SO2通入 Na2CO3溶液 中生成 HCO 3,C 正确;H2SO3为弱酸,故 NaHSO3在水溶液中主要电离出 HSO 3,而不是 SO2 3和 H ,D 错误。 题组二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其移动 4在 0.1 mol L 1 NH 3 H2O 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NH3 H2 4OH 。对于该平 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加入水时,溶液中 cOH cNH3 H2O增大 B加入少量 NaOH 固

    44、体,平衡逆向移动,电离平衡常数减小 C加入少量 0.1 mol L 1 HCl 溶液,溶液中 c(OH)增大 D降低温度,溶液中 c(NH 4)增大 答案 A 解析 加水能促进 NH3 H2O 的电离, 溶液中 n(OH )增大, 而 n(NH 3 H2O)减小, 即 cOH cNH3 H2O 增大,A 项正确;加入 NaOH 固体,电离平衡常数不变,B 项错误;加盐酸促进 NH3 H2O 电 离,但 OH 被中和,溶液中 c(OH)减小,C 项错误;降温抑制电离,溶液中 c(NH 4)减小, D 项错误。 5下列措施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并使溶液中的 c(H )c(OH)的是( ) A向纯水中投入少量 Na2O2 B将水加热煮沸 C向水中通入 CO2 D向水中加入 NaCl 答案 C 解析 A 项,生成 NaOH,使 c(OH )c(H);B 项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微型专题重点突破(三) 教案及习题(高中化学 选修4 步步高).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683812.html
    四川天地人教育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