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硕)医学科研设计全册配套课件合辑(共394页).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科硕)医学科研设计全册配套课件合辑(共394页).ppt》由用户(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硕 医学 科研 设计 配套 课件 394
- 资源描述:
-
1、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如=|X1-X2|, =|X-|, =|p-|; 和 大小 已知 或 单双侧、设计类型、指标类型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 提供病因线索提供病因线索; ; 利用普查或筛检可实现疾病的二级预防利用普查或筛检可实现疾病的二级预防; ; 确定高危人群确定高危人群; ; 进行疾病监测、预防接种效果及其他资料质量的进行疾病监测、预防接种效果及其他资料质量的 评价。评价。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 关心的是某一特定时点或短时期内某一群体中关心的是某一特定时点或短时期内某一群体中 暴露和疾病
2、的状况或联系暴露和疾病的状况或联系; ; 不能确定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不能确定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 对固对固有有的暴露因素可作因果推论的暴露因素可作因果推论; ; 在现在暴露水平与既往变化不大或存在良好相在现在暴露水平与既往变化不大或存在良好相 关性;或已知其变化规律时,可用现在的暴露关性;或已知其变化规律时,可用现在的暴露 状态来代替或估计过去的暴露状态状态来代替或估计过去的暴露状态; ; 定期重复可获得发病率资料。定期重复可获得发病率资料。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 2.2.了解慢性疾病的患病及急性传染性疾病的了解慢性疾病的患病及急性传染性疾病的 疫情
3、分布疫情分布; ; 3.3.了解当地居民健康水平了解当地居民健康水平; ; 4.4.了解人体各类生理生化指标的正常值范围。了解人体各类生理生化指标的正常值范围。 普查普查(Census)(Census)目的目的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 2.2.可以同时调查目标人群中多种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可以同时调查目标人群中多种疾病或健康状况的 分布情况分布情况; ; 3.3.能发现目标人群中的全部病例。能发现目标人群中的全部病例。 普查普查(Census)(Census)优点优点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 2.2.由于工作量大而不易细致,难免存
4、在漏查由于工作量大而不易细致,难免存在漏查; ; 3.3.调查人员涉及面广,技术不一,难于标准化,不调查人员涉及面广,技术不一,难于标准化,不 能保证调查的质量能保证调查的质量; ; 4.4.耗费的人力、物力资源较大、费用高。耗费的人力、物力资源较大、费用高。 普查普查(Census)(Census)缺点缺点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366(20):1891-904 举例: 评价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后的总死亡 和癌症死亡: 林县一般人群营养干预试验随 访研究 背景背景: The General Population Nutrition Intervention Tr
5、ial was a randomized primary esophageal and gastric cancer prevention trial conducted from 1985 to 1991, in which 29,584 adult participants in Linxian, China, were given daily vitamin and mineral supplements. Treatment with factor D, a combination of 50 microg selenium, 30 mg vitamin E, and 15 mg be
6、ta- carotene, led to decreased mortality from all causes, cancer overall, and gastric cancer. Here, we present 10-year follow-up after the end of active intervention. 方法方法: Participants were assessed by periodic data collection, monthly visits by village health workers, and quarterly review of the L
7、inxian Cancer Registry. Hazard ratios (HRs) and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CIs) for the cumulative effects of four vitamin and mineral supplementation regimens were calculated using adjusted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s. 120 RESULTS: Through May 31, 2001, 276 participants were lost to follow-up; 9727
8、died, including 3242 from cancer (1515 from esophageal cancer and 1199 from gastric cancer). Participants who received factor D had lower overall mortality (HR = 0.95, 95% CI = 0.91 to 0.99; P = .009; reduction in cumulative mortality from 33.62% to 32.19%) and gastric cancer mortality (HR = 0.89, 9
9、5% CI = 0.79 to 1.00; P = .043; reduction in cumulative gastric cancer mortality from 4.28% to 3.84%) than subjects who did not receive factor D. Reductions were mostly attributable to benefits to subjects younger than 55 years. Esophageal cancer deaths between those who did and did not receive fact
10、or D were not different overall; however, decreased 17% among participants younger than 55 (HR = 0.83, 95% CI = 0.71 to 0.98; P = .025) but increased 14% among those aged 55 years or older (HR = 1.14, 95% CI = 1.00 to 1.30; P = .047) corrected. Vitamin A and zinc supplementa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11、increased total and stroke mortality; vitamin C and molybdenum supplementation, with decreased stroke mortality. 121 CONCLUSION: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selenium, vitamin E, and beta- carotene on mortality were still evident up to 10 years after the cessation of supplementation and were consistent
12、ly greater in younger participants. Late effects of other supplementation regimens were also observed. 122 Ref: J Natl Cancer Inst. 2009 Apr 1;101(7):507-18. 科研设计的基本要素科研设计的基本要素 123 维生素补充维生素补充 林县成人林县成人 死亡率死亡率 癌症死亡癌症死亡 胃癌死亡胃癌死亡 食管癌死亡食管癌死亡 研究因素研究因素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 研究效应研究效应 其他因素其他因素 其他效应其他效应 (一)研究因素(一)研究因素 1.
13、1. 概念概念 研究因素研究因素是指人为施加或者研究对象自身存在 (如曾经接触过某些因素,或具备某些特征, 或处于某种状态)的可能使观察效应发生改变 的因素。 干预性研究(实验性研究): 实验因素或处理因素实验因素或处理因素( (Treatment) ); 非干预性研究(观察性研究): 暴露暴露( (Exposure) )。 124 (一)研究因素(一)研究因素 2. 分类分类 物理性因素: 高温、低热、辐射、噪声等; 化学性因素:如药物、毒物、有害化学品等; 生物性因素: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遗传性因素:如染色体与基因异常或变异等; 地理因素:如碘缺乏、高氟、自然疫源地等; 社会心
14、理因素:如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心理状况等; 行为、生活方式因素:吸烟、饮酒、营养状况、体 力活动缺乏等。 125 3. 3. 区分研究因素与非研究因素区分研究因素与非研究因素 研究因素研究因素 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期望研究的因素,在 实验性研究中,则是对研究对象施加的外界干预。 例如:动物的染毒与否,给药与否,给药的不同 剂量。 注意注意:一次研究的目的因素不宜太多,否则会使 分组以及所需受试对象的数目众多,整个研究难 于控制;但若研究因素过少,又难于提高研究的 深度和广度。 126 非研究因素非研究因素 指对试验结果有影响,但又客观存在的 因素,如试验动物的雌雄、体重,患者的年龄、性别等。
15、 非研究因素会干扰效应与所研究因素间的关系,表现为 混杂效应和修饰效应混杂效应和修饰效应。 例如:例如:在吸烟与肺癌发生关系的研究中,若吸烟与不吸 烟组人群的年龄分布不同,则年龄会干扰肺癌与吸烟相 关程度的分析,成为一个混杂因素。所以,在设计时, 应考虑如何设立对照组,选择合适的分组方法,尽可能 地使非研究因素在各研究组中分布均衡。 127 4. 研究因素的标准化 研究因素在整个研究中始终保持恒定。 更易在实验性研究中实现,包括处理因素的施加方法、 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等。 例如:在临床试验中,药品的性质、成分、批号、保 存方法等应该完全相同;手术或操作的熟练程度都应 该自始至终保持恒定,否则
16、会影响结果的稳定性。 128 5. 研究因素的水平和测量 研究中,如果只有一个研究因素,则称为单因素,两个 及以上称为多因素。 每个因素在数量上或强度上可有不同,这种数量或强度 上的不同就称为水平。 129 依据研究因素与水平的不同,有四种组合: 单因素单水平单因素单水平 某药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 单因素多水平单因素多水平 如吸烟量的不同水平,孕产次的分级; 多因素单水平多因素单水平 比较不同药物或疗法对某病的治疗效果; 多因素多水平多因素多水平 比如临床上探索某肿瘤的联合化疗方案。 130 (二)研究对象 131 研究对象(Subjects)也称为观察对象或受试对象观察对象或受试
17、对象。 医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人、动物、离体组织、细胞等。 根据研究对象类型的不同,其选择的标准和要求也各 不相同。 根据研究目的选择研究对象 举例:吸烟与肺癌的关联 明确对象的范围与时间 纳入的研究对象:624例肝细胞癌都是来自暨 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的1982年1月到 2002年12月期间。 132 133 134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年龄45岁以上;以前没有冠心病、 脑血管疾病、癌症(除外非黑色素皮 肤癌)、以及其他的严重慢性疾病; 没有使用阿司匹林后不良反应的历 史;阿司匹林或非甾体抗炎药使用 不超过一周;没有用过抗凝药;维 生素A、E、Beta胡萝卜素的使用不 超过一
18、周。 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同质性和代表性同质性和代表性 135 非研究因素/影响因素的识别和控制 均衡、匹配均衡、匹配 对象的依从性 伦理学问题 研究对象的具体选择研究对象的具体选择 同质性和代表性同质性和代表性 在研究进行前,必须对研 究对象作严格的规定。有相应的纳入标准和 排除标准,以保证及其同质性和代表性,从 而使所得结果具有普遍性和推广价值。 136 敏感性和反应稳定性基本条件 例如:研究某药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 I期高血压患者? II期高血压患者? III期高血压患者? 137 宜选用II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因I期 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较大,而III期高血压
19、患 者对药物不够敏感。 可获得性 研究对象必须具有可获得性,不仅易于取到一定数量符 合条件的受试对象,而且应以有利于整个研究为原则。 受试对象的纯化 受试对象的疾病应该是确诊的,且表现具有典型性。 非典型的特殊病例不宜作为受试对象,因为特殊病例 提示机体或致病因素与一般病例存在差异。 受试对象的依从性 按照预定计划接受处理因素的合作程度。不依从会干 扰试验计划的完成,因此在设计时应做好病人的思想 工作,以取得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其次,应控制 实验的时间以及制定一套针对不依从情况的补救措施。 138 样本含量估计 影响样本量大小的主要因素:研究组与对照组目的观 察率的差异;第类错误概率; 检验
20、效能(即把 握度);单/双侧检验;试验设计方法;合并标准 差或合并阳性率的值。如无过去经验作参考,可用较少 试验对象先做一个预试验。两个率或平均数间显著差 别时最小相差数。 139 连续变量样本大小的计算 140 成组比较:在成组比较中,当n1=n2时,试验效率 最高。 其中Z 为水平相对应的标准正态差,Z为水平 相对应的标准正态差,为估计的标准差,d为两 组连续变量均值之差,以上公式适用于N30。 举例 141 例如,假设合理膳食可以使干预组的血清胆固醇水平较对 照组降低15mg/dl,已知从其他资料获得血清胆固醇平均基 线为215mg/dl,胆固醇的标准差为25mg/dl,本设计为双侧 检
21、验, 水平为0.05, 为0.05。 本例中为25,d为15,查表得Z为1.96,Z为1.64,代入公式 得样本量: (三)研究效应(三)研究效应 研究因素作用于研究对象所显示出的结果被称为效应,是研究因 素作用强弱的标志,是研究的目的变量。 效应通过具体的指标来体现,即所谓的效应指标,也就是统计学 上的应变量。 指标的分类 142 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 计量、等级和计数指标 绝对效应与相对效应指标 绝对效应绝对效应 相对效应相对效应 二分类资料 如发病、复发、疾病并发症、 低于或者高于标准测试结果。 发病率差 累计发病率差 流行率差 (所有这些通称为风险差) 发病率比 累计发病率比 流行率比
22、(所有这些通称为风险比) 连续性资料 如血压、血糖、身高、体重 均数或中位数差异 回归系数 均数或中位数之间比值 143 144 关联性 客观性 有效性 精确性 指标选择的原则指标选择的原则 145 精确性精确性 包括准确度和精密度 准确度准确度或真实性:或真实性:观察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受系统 误差的影响(如灵敏度、特异度)。 精密度精密度或可靠性或重复性:或可靠性或重复性:重复观察时观察值与其均 值的接近程度,受随机误差的影响(如一致率、Kappa 值)。 有效性有效性 包括灵敏度灵敏度(sensitivity)(sensitivity)和特异度特异度(specificity)(speci
23、ficity) “真阳性”“真阴性” 举例:准确度和精密度 146 147 误差一般可分为三类:(1) (1) 抽样误差抽样误差; (2) (2) 过失误差过失误差;(3) (3) 系系 统误差统误差。 抽样误差:抽样误差:抽样误差是由机遇所致,是客观存在且难以 避免的,由抽样本身造成。 减少抽样误差方法: (1)扩大样本数;(2) 改进抽样技术。 抽样误差是可以定量描述的,大小可用标准误来表示。 附: 过失误差:过失误差:在调查或实验过程中可用质量控制方 法加以克服。 系统误差:系统误差:不是因随机抽样造成的一类极为常见 的误差,有一定的方向性,其大小往往相同。 在实验室研究中,测量仪器不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