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pdf

  •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 文档编号:6736659
  • 上传时间:2023-08-01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968.1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pdf》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北京市 朝阳区 2022 2023 高二下 学期 期末 历史 试卷 答案 下载 _考试试卷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 第1页/共9页 2023 北京朝阳高二(下)期末 历 史 2023.7(考试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本部分共 1515 题,每题题,每题 3 3 分,共分,共 4545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团队提出了判断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不断加剧,出现阶级;权力不断强化,出现王权和国家。依此标准,下列已经进入“文明社会”的是 陕西姜寨聚落遗址 山西陶寺遗址 河南二里头遗址 浙江良渚遗址 A.B.C.D.2

    2、.商代至上神叫做“帝”或者“上帝”,是人王权威的守护神,商王集政治首领与大巫祝双重身份为一体。周代把“天”作为至上神,周王号称“天之元子”,提出了“天命有德”“怀保小民”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A.政教合一体制的不断强化 B.人文理性色彩有所增强 C.宗教神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D.以德治国成为统治思想 3.商王朝将南方铜矿资源北运,同时也将中原青铜冶铸技术带到南方。右图为长江上游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神树”,树分三层,每层三枝,共立九只神鸟。学界主流观点认为神树与山海经所记载的“金乌负日”和“扶桑若木”有密切关联,可视作古蜀先民人神互通意识的形象化写照。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中原文化辐射周边

    3、推动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青铜神树体现了古蜀先民崇尚道法自然的观念 三星堆遗址反映了商朝时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考古材料和传世文献结合有助于了解古代历史 A.B.C.D.4.春秋战国时期,“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这反映出此时 A.私学兴盛促进文化传承 B.君主专制成为学术共识 C.百家争鸣服务现实政治 D.社会动荡推动华夏认同 5.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有事请殴(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这反映了秦朝 A.依

    4、托邮传的文书传送 B.繁缛的国家治理模式 第2页/共9页 C.细密严苛的法律体系 D.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 6.关于都江堰和龙首渠两个著名水利工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它们都体现了大一统国家对水利工程的重视 B.两大水利工程都穿山而过,体现了先民的智慧 C.“恩波浩渺连三楚”赞颂了龙首渠的历史功绩 D.“石渠南北引湘漓”是和都江堰同时代的工程 7.我国古代设立“违犯教令”罪,指的是卑幼违抗家长意志的行为。唐律疏议曰:“祖父母、父母有所教令,于事合宜,即须奉以周旋,子孙不得违犯。”家长有处罚施刑的权力,即使有杀伤子孙者也从轻处罚。这一规定意在 A.赋予家长实施教化的权力 B.推动法律与教化实现合

    5、流 C.体现宗法观念的至高地位 D.利用儒家伦理以维护统治 8.有学者指出,中华文明的伟大在于她以博大的胸怀,吸纳了全世界的各种文明。在这熔炼自我的过程中,7 世纪至 10世纪是中国历史在封建时代的“青春时刻”。以下属于这一“时刻”的文化成就有 涌现出“诗圣”、“医圣”、“画圣”等杰出人物 千金方问世,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 法显西行,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 现存最早、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A.B.C.D.9.下表为中国古代曾经实行的授田法,据此可知 秦国 授田制:每户授田百亩,每年向农户征收其所产粮食的十分之一作为田税。曹魏 屯田制:以军队形式编制流民,分给耕地,用官牛耕

    6、地,收十分之六地租。西晋 占田制:农民可以分到不交租的占田和交纳地租(粮食、绢和帛)的课田。北魏 均田制:授露田不得买卖,授桑田为世业,限制买卖,向农户收取租调。唐初 均田制:口分田一般不得买卖,永业田可以传给子孙,向农户收取租庸调。土地国有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形态 自耕农经济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 第3页/共9页 授田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 均田制从根本上打击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A.B.C.D.10.关于宋代历史,海内外学者著述颇丰,叙述各有侧重,如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 宋史:文治昌盛与武功弱势等,这些书名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特征的理解。下列属于这一时期

    7、发展表现的有 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思想界追求个性自由的倾向 社会成员的身份趋向于平等 艺术领域的世俗化和个性化 A.B.C.D.11.欧阳修编撰的新五代史传到辽朝,辽人看到该书把契丹写进“四夷附录”,大为恼怒,“附我朝于四夷,妄加贬訾(诋毁)”,宣称“以赵氏初起事迹,详附国史”。这说明当时辽朝 A.以华夏王朝的正统自居 B.照搬中原王朝政治制度 C.意图灭北宋以完成统一 D.主张汉与契丹地位平等 12.清人储大文指出:元代分省建制“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破一县一府震,破一府一

    8、省震,破一省各直省皆震。”以下对元代“分省建制”的原则解读正确的是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首创“犬牙交错”划界原则 阻碍了区域经济交流 其极端应用导致一定弊端 A.B.C.D.13.2023 年 5 月 21 日,国家文物局发布我国深海考古的重大发现,在中国南海西北陆坡约 1500 米深度海域发现两艘大型古代沉船,其船货分别以外销瓷器和海外输入的木材为主。根据出水文物初步判断分别为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与弘治年间(14881505)。此次考古发掘可用于研究 中国先民利用南海的历史 海上丝绸之路的双向流动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状况 瓷器成为中华文明新象征 A.B.C.D.14.下列历史文献

    9、中与“镇”相关的记载,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 自(孝文)定鼎伊洛,边任益轻,唯底滞凡才,出为镇将,转相模习,专事聚敛 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三镇,而太原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 地要不成州而当津会者,则为军,以县兼军使;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 A.B.C.D 15.百年上下求索,考古发现中国。以下考古成果与历史解释对应不准确的是 考古成果 历史解释 第4页/共9页 A 1972 年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彩绘木鸠杖”,杖高 196.5 米,顶端有鸠鸟横卧。体现了汉朝政府对老人的优抚制度 B

    10、2002 年湖南里耶遗址出土“书同文字”木方,用朴拙的篆书记录了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文字的字形与字体的规范。出土文献中的秦简均以篆书书写 C 2004 年西安发现 734 年逝世于中国的遣唐使井真成的墓志,写有“衔命远邦,驰骋上国。蹈礼乐,袭衣冠,束带立朝”。是唐朝与邻国开展文化交流的例证 D 2013 年洛阳衡山路北魏大墓出土了大量拜占庭帝国的金币,其铸造时间为阿纳斯塔修斯一世时期(公元 491-518 年)。北魏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往来比较频繁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本部分共 5 5 题,共题,共 5555 分。分。16.户籍(5 分)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是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

    11、部分,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社会治理方式。户籍制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始自商周,历经秦、汉、三国、晋、隋、唐、宋、明、清等封建君主朝代。到今天,户籍制度仍然是中国政府实施社会治理和管理的重要工具,其理论、机制和实践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举例说明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5 分)17.边疆(12 分)材料一 唐代天山北麓军政体系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材料二 安西、北庭都护府是唐在西域的最高军事行政机关。军事建制是“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下有烽,烽下有戍”,各级军官都是中央政府任命的。各羁縻都督府、州,有自己的武装,平时镇守封疆,战时则由两都护凭“天子信宝”调遣,参与战事。

    12、贞观中,李靖破吐谷浑,侯君集平高昌,太宗认为“高昌之地,虽居塞表,编户之氓,咸出中国”,“所以置立州县,同之诸夏”。“于是岁调山东丁男为戍卒,缯帛为军资,有屯田资糗粮,牧使以娩羊马”。驻军戍边屯田,在焉耆、龟兹、疏勒、于阗及 第5页/共9页 轮台等绿洲地区征收商税,补充军费。(1)依据材料,简要分析唐代西北军政体系的制度设计。(6 分)材料三材料三 经过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代的开拓,中国疆域达到了内在发展的极致。清朝于北方遏制了沙俄的继续南下,且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了边界;于南方,运用朝贡贸易体制把欧洲列强的权利锁定在规程所允许的范围内。另一方面,作为各国相互关系准则的对于领土、主权与国际法的

    13、界定,帮助清朝确立了中国领土管辖范围的明确界限,而清朝以前的中国传统王朝对于那些鞭长莫及的疆土,一直满足于模糊不清的分界线,始终处于想象之中。(2)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简述清前中期如何使中国疆域达到“内在发展的极致”。(6 分)18.青史(12 分)史记和资治通鉴所记载的历史有 300 余年的交汇点,其中对“三家分晋”的描述颇有不同。材料一 史记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使命。“三家分晋”作为史记赵世家中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主要从成功者赵国的角度进行讲述,但并未赋予其特殊的政治含义。资治通鉴则删减了赵家的史料,更多从失败者智伯的角度叙事,并把失败原因归于智伯对儒家标准的背离,

    14、即失德与“不仁”。材料二 资治通鉴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开篇,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停笔。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遂定名为资治通鉴。以下为资治通鉴卷首篇节选。(1)阅读读材料,指出史记和资治通鉴对“三家分晋”的叙事有何不同?(4 分)(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开篇?(8 分)19.社会(12 分)材料材料 下表是反映明朝中后期某些地区社会状况的史料 名山藏 食货 当时人皆食力,市廛之民,布在田野,妇织男耕,儿女辈亦携筐拾路遗,挑野菜。而今人皆食人(指工资劳动者),田野之民,聚在市廛,奔竞无赖,张拳鼓舌,诡遇(用不正当手段追求)博货,诮胼胝(老茧,代

    15、指农民)为愚矣。云间据目抄 吾松(指松江府)素称奢淫,黠傲之俗,已无还淳挽朴之机,兼以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伦教荡然,纲常已矣。曹时聘的奏书(苏州)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坊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五杂俎 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钱)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山西)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第6页/共9页 福建通志 泉州枕山负海负山之民,垦辟硗确(土地坚硬贫瘠),植蔗煮糖。地狭人稠,仰粟于外。嘉定县志 其民托命于木棉,因而县不产米,仰食四方。夏麦方熟,秋禾既登,商人

    16、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选择三个角度,概况明朝中后期社会状况的特点并加以说明。(12 分)20.都城(14 分)“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都城选址既是地理选择,也是政治选择。所有选择原则归结为一点,就是保证长治久安。长治久安不仅在于时间,政治上靠近“龙兴之地”、经济上保障供给、文化上拥有根基、军事上控内御外,均在其中。材料一 三河地区古都的朝代及区域分类 注:“三河”指河东、河南与河内三地。河东指今山西省临汾、运城一带;河南指黄河中游东西走向以南的附近地区;河内指黄河中游东西走向以北、太行山东西走向以南的地区。材料二 西周至北宋、南宋至清朝时期主要都城的空间分布格局与

    17、迁移轨迹 第7页/共9页 材料三 燕都地处雄要,北倚山险,南压区夏,若坐堂奥,而俯庭宇也。又居庸、古北、松亭诸关,东西千里,险峻相连,近在都畿,据守尤易。金朝官员梁襄 (1)阅读材料,描述五帝至商朝、西周至北宋、南宋至清朝时期都城的大致迁移轨迹。(6 分)(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元明清三朝定(迁)都北京。(8 分)第8页/共9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C D B D D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D A A B 16.(5分)历史悠久,中国的户籍制度始于商周,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承担

    18、社会治理职能,征发赋役,如汉代“编户齐民”,政府据此征收算赋、口赋;稳定延续,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在继承中不断完善发展,如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明承元制,以职业定户籍。17.(12分)(1)(6分)西北地区疆域辽阔,民族众多,沙漠与绿洲交错,为维护大一统局面,唐朝中央政府在西北实行军政合一的制度,以都护府为最高军事行政机关;行政上,地方州县与羁縻府州并行;军事上,中央驻军和地方武装各有所属、皆听调遣;兵农合一,驻军担负屯垦戍边的双重职责:组织体系完备。这一制度设计有助于唐朝中央政府实现对西北边疆的有效行政管辖,有利于丝路畅通,民族交融,边疆开发。(2)(6分)在蒙古地区,通过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

    19、古的控制,在西北,通过军事斗争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叛乱,设伊犁将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在西藏地区,册封五世达赖与五世班禅,在青海、西藏地区设西宁办事大臣、驻藏办事大臣;在西南,沿袭土司制度,后来逐渐进行“改土归流”;在东南,清军收复台湾,设府;维护朝贡贸易体制,限定欧洲列强的权利;在东北,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中俄边界,运用外来的领土主权和国际法的概念帮助清朝确立了领土管辖范围的明确界限。18.(12分)(1)(4 分)叙事目的:史记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资治通鉴为探索治国之道;叙事体例:史记为纪传体;资治通鉴为编年体;叙事定位:史记把“三家分晋”定位为一个重要

    20、历史事件;资治通鉴则把其定位为划分时代界限的标志性事件;叙事角度:史记主要从成功者赵国的角度进行讲述;资治通鉴更多从失败者智伯的角度叙事。(2)(8 分)时代背景:宋初鉴于唐末五代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有效巩固了国家统一和安定,也形成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和北宋中期的统治危机。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儒学复兴运动,力图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希望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写作意图:维护传统秩序,强调名分、尊君抑臣,强调社会稳定和中央集权。叙事标准:资治通鉴遵循儒学的叙史标准坚持儒家的价值观、秩序

    21、观与制度观。司马光认为“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意味着“三家分晋”正式得到周天子的认可,是“礼崩乐坏”合法化、周朝传统统治秩序完全遭到破坏的标志,影响深远,因此以其为开篇,开宗明义地表达治国应“以礼为之纲纪”的写作宗旨。第9页/共9页 19.(12分)特点一: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 说明:明朝中后期,出现新的经营方式,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生产;出现区域化社会分工,如苏州成为纺织业生产中心,新安以鱼盐为业、规模巨大;商业资本聚集,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新安商人有几十万到上百万的商业资本。特点二:传统自然经济结构进一步受到冲击 说明:明朝中后期,江南

    22、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材料中的甘蔗和木棉都属于经济作物;很多农民还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以获取更多收入;形成区域化种植经济作物而舍弃粮食作物的种植,泉州、嘉定依赖种植甘蔗、木棉,形成专业化生产。特点三:传统社会风俗受到冲击 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白银货币化,不仅使轻商思想淡化,更造成追逐财富的社会风气,部分商人用不正当手段竞争,扰乱市场秩序,冲击诚信道德之风;松江府豪门贵室奢靡成风,纲常伦教遭遇冲击。20.(14分)(1)(6 分)五帝至商朝,围绕三河地区频繁迁移,由河东南迁至河南,再由河南东移至河内;西周至北宋,沿西安洛阳开封一线,呈东西向波动迁移;

    23、南宋至清朝,沿杭州南京一北京一线,呈南北向波动迁移。(2)(8 分)答案示例 金朝迁都燕京,是北京成为王朝都城的开始,为此后历代定都北京奠定历史文化基础;北京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战略位置突出,便于统治全国,又紧靠元、清两朝的发源地,方便保持与本民族区域的紧密联系;此外,北京靠近渤海,便于统治者控制海疆;京杭大运河和长途海运航线,可以将江南财赋顺利运抵北京,保障都城供应;元、清两朝建立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辽阔,北京的地理位置不再过于偏北,甚至近乎“天下之中”。对明成祖而言,北京是其赖以起家的根据地,不仅政治上安全可靠,且以天子坐镇边疆,有利于抵御蒙古的侵扰。元明清三朝定(迁)都北京,有利于推动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巩固北方边防,加强北方少数民族与内地的联系,从而促进了民族交融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北京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今天北京的中心区域;保留了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如明清皇宫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总之,元明清三朝定(迁)都北京,是政治、经济、军事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主动适应民族交融趋势的表现,深刻影响了后世的都城布局和历史发展,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过程,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治理做出了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pdf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673665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