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全集及翻译汇总精编.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礼记》全集及翻译汇总精编.docx》由用户(阳光灿烂杨老师)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礼记 全集 翻译 汇总 精编 下载 _七年级上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礼记全集及翻译礼记全集及翻译 第 1 页 共 129 页 目录 礼记简介 敖不可长 做人治学的准则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 生命与孝道之间 的选择 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 引咎自责的敬业 精神 曾子寝疾 事于小处见精神 子夏其子而丧其明 劝诫忠告是爱心的体 现 子柳之母死 君子不取不义之财 成子高寝疾 生死都要对人有益 晋献公之丧 非礼不听是君子 吴侵陈 师出必须有名目 知悼子卒 进谏规劝的艺术 陈子车死于卫 制止殉葬的“黑色幽默” 卫献公出奔(1) 一碗水难以端平 战于郎 规则也有灵活用时 孔子过泰山侧 从镜子中照见人类的丑恶 鲁人有周丰也者 身教重于言教 礼记全集及翻译礼记全集及翻译 第 2
2、页 共 129 页 齐大饥 做人不食嗟来之食 晋献文之成室 以子之矛,陷子以盾 季孙之母死 借外包装通行天下 阳门之介夫死 最难对付是同仇敌忾 赵文子与叔誉观平九原 为官清廉者有几 多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 圣人的能耐有多大 发虑宪 使人们变聪明的利弊 玉不琢 不成器 学习是为了开发潜能 虽有嘉肴 实践出真知 古之教者 用制度确保教育的是实施 大学始教 做官从上学开始 大学之教也 学习贵在持之以恒 今之教者 对症下药治弊端 大学之法 方法是成功的保证 学者有四失 心理状态是过失的根源 善歌者 鼓动性来自魅力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 选择师长必须慎重 凡学之道 师道何日
3、再尊严 善学者 响鼓不用重捶 记问之学 读死书者不配为师 礼记全集及翻译礼记全集及翻译 第 3 页 共 129 页 良冶之子 循序渐进才匝得下根 古之学者 于平易中见深刻 大德不官 立足根本才可随心所欲 凡音之起 音乐以情感为中心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 音乐表现情感而不 是形象 礼以道其志 音乐是治国安邦的工具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 音乐可以察知世事 人心 乐者,通伦理者也 文艺是一种工具 乐由中出 以礼约取代兵刑 乐者,异文合爱者也 礼乐当随时代而变 化 乐者,天地之和也 以礼乐维护秩序与和 谐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 乐是论功行赏的奖品 天地之道 教化如同春风化雨 乐也者, 圣人之所乐也 音乐能净化
4、人的 心灵 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 音乐随情感的变化 而变化 土敝则草木不长 淫乐如洪水猛兽 礼记全集及翻译礼记全集及翻译 第 4 页 共 129 页 德者,性之端也 不可尽信“乐为心声” 钟声铿,铿以立号 君子听音与众不同 礼乐不可斯须去身 君子以礼乐安身立命 夫乐者乐也 中正和谐是乐的准则 礼记简介 敖不可长 做人治学的准则 【原文】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4)。贤者狎而敬之(5),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 知其善。 积而能散, 安安而能迁迁(6)。 临财毋苟得(7), 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8),分毋求多。疑事毋质(9), 直而勿有(10)。 【注释】 本节选自曲礼上。
5、 曲礼记录了先秦儒家 关于各种礼仪制度的言论, 目的在于继承和发扬礼教, 使人们的言行符合礼教的规范。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讲 做人和治学的态度。敖:同“傲” ,傲慢。从:同 “纵” ,放纵。极:达到顶点。狎(xia) :亲近。 (6)安安:满足于平安的境遇。迁:改变。(7)临: 礼记全集及翻译礼记全集及翻译 第 5 页 共 129 页 遇上,面对。苟:苟且。(8)很:争论,争执。(9)质: 判定,证明。(10)直:明白。 【译文】 傲慢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志向不可自满。 享乐不可达到极点。对于贤能的人要亲近并敬重,要 敬畏并爱戴。对于所爱的人要了解他的恶德,对于憎 恨的人要看到他的优点。能积聚
6、财富,但又能分派济 贫;能适应平安稳定,又能适应变化不定。遇到财物 不要随便获得,遇到危难不应苟且逃避。争执不要求 胜,分派不要求多。不懂的事不要下断语,已明白的 事不要自夸知道。 【读解】 古代儒家思想的最大特点是凡事保持中间态度: 既不能不及,又不能太过。这种态度叫作“中庸” 。 做人,保持中庸尤其重要,而且具有很大的实践 价值,也是修身养性的主要内容。内心要庄重矜持, 但又不能过分,过分便成了傲慢。欲望可以得到正当 的满足,过分则走向放纵。在任何时候,在任何事情 上,都不能达到顶点,不能走向极端。这样,才能在 上下左右的关系中和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站稳脚跟,有 所作为。 这种观念体现了儒家对
7、人生的基本态度。它是积 礼记全集及翻译礼记全集及翻译 第 6 页 共 129 页 极的、现实的、进取的,同时又是谨慎的、保守的。 千百年来,它对塑造我们民族的人格心理起过重要作 用,产生过深远影响,是人生修养的重要思想资源。 无论我们现在如何来评价这种人生态度,事实上 它已深入到了我们人格心理的深层结构之中。我们已 习惯于按这种方式来待人接物,习惯于寻找历史的和 现实的例证来证明傲慢、纵欲、自满、享乐的有害, 以及保持中间状态的成功。我们也习惯于以此来品评 他人,要求他人。这种传统,恐怕难以改变。 -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 生命与孝道之间的选择 【原文】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2)。公子重耳谓
8、之曰: “子盖言子之志 于公乎(4)?”世子曰: “不可。君安 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 ”曰: “然则盖行乎?”世 子曰: “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5)。天下岂有无 父之 国哉?吾何行如之(6)?”使人辞于狐突曰(7): “申生 有罪, 不念 伯氏之言也, 以至于死。 申生不敢爱其死。 虽然,吾君老矣,子 少(8),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 图吾君(9)。伯氏苟出而图吾君(10),申生 受赐而死 礼记全集及翻译礼记全集及翻译 第 7 页 共 129 页 (11)。 ” 再拜稽首(12), 乃卒(13)。 是以为恭世子也(14)。 【注释】 本节选自檀弓上。 “檀弓”是前首人物的姓 名, 编者用作篇
9、名。 全 篇内容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 子们讨论丧礼的言论,富有文学色彩,风格独 特 晋献公:春秋战国时的诸侯国晋国国君,姓姬,名诡 诸。世子:太 子公子重(chong)耳:太子申生的 同父异母弟弟。后来当上晋国国 君,称晋文公,是春 秋五霸之一。盖(he):同“盍” ,何不,为什么 不。 弑(Shi):臣子杀国君,或儿子杀父亲叫弑。(6)行: 这里指 逃奔。如;连词。之:往,去。(7)辞:告别, 狐突:申生的师傅,字伯 行,所以又称“伯氏” 。(8) 子:指骊姬的儿子奚齐。(9)图:策划,谋 划。(10) 苟;如果,倘若。(11)赐:恩惠。(12)再拜:连拜两次。 稽 (qi)首:古时叩头敬礼
10、。(13)卒:死去。(14)恭:人 死后按其生前敬顺 的事迹给予的称号,即谥(Shi)号。 【译文】 晋献公想要杀掉他的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告诉申 生说:“你为 什么不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对父亲说呢?” 太子说: “不行。父亲有 骊姬才得安乐,我说出来会 伤他的心。 ”重耳又说: “那么为什么 不逃走呢?”太 子说: “不行。父亲会说我想谋害他。天下哪里有 没 礼记全集及翻译礼记全集及翻译 第 8 页 共 129 页 有国父的国家?再说我能逃到哪里去呢?”于是申生 派人向狐突 告别说: “我申生有罪,没有听从您的忠 告,以至于只有去死。我 不敢贪生怕死。虽然如此, 但我们国君年纪老了, 爱子年纪又小
11、。 国家有许多忧 患, 您又不肯出来为国君出谋划策。 如果您肯出来 为 国君出谋划策,我就得到了您的恩惠,甘愿去死。 ”申 生再拜叩 头行礼,接着自尽身亡。因此,人们送他溢 号称“恭世子” 。 【读解】 太子申生在父王欲杀自己时,既不愿对父王表露 心迹,又不愿逃走,最后自尽以成孝道。这事在古代 儒生看来可歌可泣,值得赞美,但在今天看来,自尽 并非最好的选择。 杀身以成仁,为了某种理想和价值追求而献出自 己的生命,这本身的确值得赞颂。它体现了人类超越 肉体生命的一种追求, 体 现了古人对生命存在的一种 深刻领悟: 肉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 仅仅在于肉体本 身,更在于它与某种精神意义的联系。换句话说
12、, 活 着应当有意义和价值一不管这种意义和价值的具 体内涵是什 么。 申生所看重的是人伦纲常中的孝道。他的角色定 位是儿子, 是 本可以继承王位的特殊的儿子太子。 礼记全集及翻译礼记全集及翻译 第 9 页 共 129 页 他由此而来的职责和义 务是无条件地服从父亲和国 君,不能有超越角色和职责义务的言 行举止。对此, 他有高度的意识和自觉性, 所以不惜生命的代价 、 来 换取他所笃信的价值和理想。对于他来说,可谓是生 命诚可贵, 孝道价更高。若为孝道故,生命可以抛。 如今恐怕很少有人会这样去做,因为我们不仅看 重生命本身, 价值取向已全然不同。 我们也可以做到 献出生命, 但不会为孝也 无论是
13、父母还是别的什么人, 我们可以尊重他们, 认真听取他们 的意见和建议。 如 果出现意见分歧, 可以通过对话的方式来解决, 也可 以寻求第三方的调解。 即使到了矛盾不可调和的地步, 也完 全没有交出生命的必要。 传统孝道的大部分内 涵早已失去了存在的必然根据,除了敬 重长辈之外, 所剩无几。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 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1) 引咎自责的敬业精神 【原文】 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2),县贲父御,卜国为 右(4)。马惊,败绩(5)。公队(6),佐车授绥(7)。公曰: “末之(8),卜也! ”县贲父曰: “他日不败绩,而今败 礼记全集及翻译礼记全集及翻译 第 10 页 共 129
14、 页 绩,是无勇也! ”遂死之。圉人浴马(9),有流矢在白 肉(10)。 公曰:“非其罪也。 ” 遂诔之(11)。 士之有诔(12), 自此始也。 【注释】 本节选自檀弓上。鲁庄公:春秋战国时 的诸侯国鲁国国君, 姓姬,名庄公。宋:春秋战国时 诸侯国国名,子姓。乘丘:鲁国地名。 (3)县(xuan)贲 (ben)父:人物姓名,县是姓,贲父是名。御:驾驭车 马。 (4)卜国:人名。右:战车的右边。败绩:失 败。这里指翻车。 (6)队(zhui):同“坠” ,坠落。(7) 佐车:副车。绥(sUi) :挽住手上车 的绳子。(8)末: 这里的意思是软弱无力。 (9)圉(yu)人; 养马的人。 (10)
15、 流矢。飞箭。白肉;大腿内侧的肉。(11)诔(lei):追述 死者功德的 悼念文章。(12)士:古代处在人大和庶民 之间的阶层。 【译文】 鲁庄公和宋国人在乘丘交战,县贲父为鲁庄公驾 车, 卜国在 车右边护驾。 拉车的马受惊, 将车翻 倒。 庄公摔下车来。 副车上 的人递下绳子, 拉庄公上了副 车。庄公说: “卜国啊,没有勇力呀! ” 县贲父说: “以 前没有翻过车, 今天却车翻人坠, 这是我们没有勇 气! ” 于是两人殉职而死。事后马夫洗马时,发现马大腿内 礼记全集及翻译礼记全集及翻译 第 11 页 共 129 页 侧中了 飞箭。庄公说: “原来翻车不是他们的罪过。 ” 于是庄公作文追述 他
16、们的功德。 为士作文悼念的风习, 就是从这开始的。 【读解】 有句古话说, “士为知己者死。 ”我们不知道鲁庄 公是否是县 贲父和卜国的 “知己者” , 但他们是随从, 负有保护国君的责任。 由于失职 (事后才知道并非他 们的过失) ,二人引咎赴死,战死在 沙场之上。 无论县贲父和卜国同鲁庄公的私人关系如何,他 们忠于职守 的一个“忠” ,却是感人至深的。出了事 故,不是左推右塞,竭力 寻找客观原因,而是挺身而 出,大胆承担责任,并以生命为代价来表白自己的忠 诚和献身精神。能够这样做的人,古今往来大概并不 多,如今尤其罕见。 认真想起来,不管社会如何变化,不管事现代、 后现代,还是超现代、超超
17、现代,只要人性还在,恐 怕不能不讲一个“忠”字。最起码的,要忠于自己, 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然后要对得起自己的职责、 父母、 家庭、社会等等。如果现代化连这点做人的最起码的 准则都化掉了, 那还不如不要这样的现代化。 活著不 容易,做人更难,做忠诚的人难上加难。 - 礼记全集及翻译礼记全集及翻译 第 12 页 共 129 页 曾子寝疾(1) 事于小处见精神 【原文】 曾子寝疾(2), 病, 乐正子春坐于床下(4)。 曾元、 曾申坐于足(5),童子隅坐而执烛(6)。童子曰: “华而 睆(7)。大夫之箦与(8)?”卜也! ”子春曰: “止! ”曾 子闻之。瞿然曰(9): “呼(10)! ”曰: “
18、华而睆,大夫之 箦与?”曾子曰: “然。斯季孙只赐也(11)。我未之能 易也。元,起,易箦。 ”自此始也。曾子曰: “夫子之 病革矣(12),不可以变(13),幸而至于旦(14),请敬易 之。 ”曾子曰: “尔之爱我也不如彼(15),君子之爱人 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16)。吾何求哉?吾得 正而毙焉(17),斯已矣(18)。 ”举扶而易之(19),反席未 安而没(20)。 【注释】 本节选自 檀弓 上。 曾子: 孔子得弟子, 名 参,字子舆。寝疾:病倒,卧病。 (3)病:意思事病 情严重。 (4)乐(le)正子春:曾子的学生。曾元、曾 申:曾子的儿子。 (6)隅:墙角。(7)睆(huan
19、):光泽。 (8)箦(ze): 席子。 与: 表示疑问的语气词。 (9)瞿(ju)然: 惊惧的样子。 (10)呼(xv):同“吁” ,叹息声。(11)斯: 礼记全集及翻译礼记全集及翻译 第 13 页 共 129 页 这。 季孙: 季孙氏, 鲁国的大夫。 (12)革(ji): 危急。 (13) 变:意思是移动。(14)幸:希望。(15)尔:你。彼:他。 这里指童子。(16)细人:小人。(17)得正:合于正礼。 (18)已:意思是可以。(19)举:起,抬起。(20)反:同 “返” 。没:同“殁“,死去。 【译文】 曾子病倒在床上, 病情严重。 乐正子春坐在床下, 曾元、曾申坐在脚旁,童仆坐在墙角,
20、手拿烛火。童 仆说: “席子花纹华丽光洁,是大夫用得席子吧?”乐 正子春说: “住口! ”曾子听到了,突然惊醒过来说: “啊! ”童仆又说到: “席子花纹华丽光洁,是大夫用 得席子吧?”曾子说: “是的,这是季孙送给我的,我 没有力气换掉它。元啊,扶我起来,把席子换掉。 ”曾 元说: “您老人家的病已很危急了,不能移动,希望能 等到天亮,再让我来换掉。 ”曾子说: “你爱我不如爱 那童仆君子爱人是用德行,小人爱人是姑息迁就。我 现在还要求什么呢?我只盼望死得合于正礼罢了。 ” 于 是大家扶起曾子,换了席子,再把他扶回到床上,还 没有放安稳,曾子就去世了。 【读解】 儒林外史中的严贡生临死前伸出
21、两个手指, 示意为节省灯油要掐灭一根,露出十足的守财奴的嘴 礼记全集及翻译礼记全集及翻译 第 14 页 共 129 页 脸,吝啬的本性至死不改。曾子临死前要求换掉华丽 的卧席,却不是出于悭吝,而是以言行维护他所信奉 的“礼”不是大夫的身份不得受大夫的饿礼遇。 曾子的举动与严贡生的守财奴有着质的不同。为了维 护自己的信念,他慎终如始,严于律己,直至去世。 曾子换席子的做法不可仿效,但他的精神大可借 鉴的。常言说: “正人先正己。 ”要求别热做到的自己 首先要做到,否则便不会有说服力。做人的严谨应当 体现在遵守规则之上,尤其是细小的事,更能见出真 精神。 精神源于信念,信念事对自己所确认的价值和意
22、 义的执着追求。没有信念做支撑,可能凭兴之所至地 做一些事,却不可能始终如一,不可能在大大小小的 事上都表现出完全的一致性。 局外人, 营营苟苟的人, 事不可能理解这一点的。 人在生活中的确应当有精神,不管这种精神的具 体内容是什么,它都会使我们的言行有所归依,有轨 可循。 - 子夏其子而丧其明(1) 劝诫忠告是爱心的体现 礼记全集及翻译礼记全集及翻译 第 15 页 共 129 页 【原文】 子夏其子而丧其明(2)。曾子吊之,曰: “吾闻之 也:朋友丧明,则哭之。 ”曾子哭,子夏亦哭,曰: “天 乎!予之无罪也! ”曾子怒曰: “商!女何无罪也? 吾与女事夫子于洙泗之间(4),退而老于西河之上
23、(5), 使西河之民疑女于夫子(6),尔罪一也。丧尔亲,使民 未有闻焉,尔罪二也。丧尔子,丧尔明,尔罪三也。 ” 而曰:“女何无罪与?” 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过矣! 吾过矣!吾离群而索居(7)。亦已久矣! ” 【注释】 本节选自 檀弓 上。 子夏: 孔子的弟子, 春 秋 末期卫国人,名叫卜商,子夏是字。 (3)女(ru): 同“汝” ,你。 (4)事:侍奉。夫子:孔子弟子对孔子 的尊称。 洙泗: 古时鲁国的两条水名。 西河: 地名, 在今陕西东部黄河西岸地区。 (6)疑: 同 “拟” , 比拟。 (7)索居:独居。 【译文】 子夏因儿子死了而哭瞎了眼睛。曾子前去吊唁并 说: “我听说朋友的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