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二轮复习 专题八 小切口专题 ppt课件-(部)统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pptx

  • 上传人(卖家):Q123
  • 文档编号:6547802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PPTX
  • 页数:65
  • 大小:2.24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二轮复习 专题八 小切口专题 ppt课件-(部)统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历史 二轮复习 专题八 小切口专题 ppt课件_部统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 二轮 复习 专题 切口 ppt 课件 统编 九年级 下册 下载 _二轮专题_中考专区_历史_初中
    资源描述:

    1、专题八专题八 小切口专题小切口专题角度1初高中衔接相关考点初高中衔接的知识点很多,限于篇幅,此处仅列举部分内容增加的表述。秦统一中国的意义: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南方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自南宋起,江浙一带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人物看到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为了挽救国家的颓势,他们推行了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中华民国成立的意义: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诞生

    2、。角度1初高中衔接相关考点辛亥革命的局限性:(1)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2)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广大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土地改革的背景:克服经济上的巨大困难,应对美国发动的侵朝战争给国家带来的安全危害。(续表)角度1初高中衔接相关考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的目的:为中

    3、国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文艺复兴的背景:意大利拥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中国印刷术的传入。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更多地关注人本身和现实世界。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的影响;西班牙、葡萄牙希望通过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高产作物的传入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日本与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续表)角度1初高中衔接相关考点资本原始积累带来的影响: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

    4、因:资金支持;英国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工业革命后,需要广阔的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推动了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一战的影响: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二战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从以欧洲为中心走向以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续表)1.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史学界存在分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14世纪之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使近东地区战争连年不断。1453年土

    5、耳其人占领了君士坦丁堡,不仅控制了地中海的商业通道,致使北路交通基本断绝。欧洲商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西欧国家组织多次探险,希望找到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材料二:材料二:如果从整体上讲,他们(土耳其人)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出于他们的声名狼藉的消极和保守主义而增加向东方交通的困难葡萄牙海外探险先于奥斯曼帝国的崛起,被威尼斯商人和阿拉伯商人排挤的热那亚和佛罗伦萨商人转而支持西葡两国开辟新的航路,因此推动葡萄牙寻找向亚洲的绕好望角之路。王三义“土耳其人阻断商路”说与西方的近东殖民材料三:材料三:由于土耳其在陆上和海上对欧洲造成的军事威胁,使欧洲人对穆斯林产生普遍敌意。从15世纪80

    6、年代起,西欧就渲染土耳其人反基督教文明的暴行,夸大土耳其人的野蛮,制造反抗土耳其的舆论。由于奥斯曼帝国的“威胁”,再加上列强间的争夺,使荷兰、英、法、俄等国控制东地中海的愿望长期难以实现,“土耳其人阻断商路”顺理成章成为殖民者争夺近东利益的借口。王三义“土耳其人阻断商路”说与西方的近东殖民(1)指出材料一、二对于“新航路开辟动因”的观点存在的分歧。你同意哪一观点?说明理由。分歧:分歧:材料一认为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商路,迫使西欧人寻找新的航路。材料二认为新航路开辟并非因奥斯曼土耳其阻断传统商路。认同材料一。14世纪之后,西欧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人们对财富充满渴求

    7、。而奥斯曼帝国兴起,不断对外扩张,对传统商路构成威胁,造成了西欧的商业危机。认同材料二。葡萄牙海外探险早于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威尼斯商人和阿拉伯商人控制东地中海的商路;热那亚和佛罗伦萨商人支持西葡两国开辟新航路。(2)材料三从哪些视角拓展了我们对这一分歧的认识?(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影响历史解释的要素有哪些?视角:视角:地区冲突、宗教冲突、国家利益。要素:要素:解释的立场;研究的视角;历史研究的深入等。角度2粮食生产/粮食安全相关考点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生产工具的进步、兴修水利、农作物品种的引进;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及其措施;中国近现代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解决土地问题的方式;苏

    8、俄(苏联)农业政策的调整;新航路开辟后全球物种的交流等。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1)人口增加和工业化,粮食需求增加;(2)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减少;(3)粮食分配与消费的严重不均;(4)消费结构升级加剧粮食供给压力;(5)蝗虫灾害、气候变暖、洪涝旱灾、暴力冲突等。2.(2022雅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一:宋神宗时大搞农田水利。北宋中期在南方修复并兴建了许多圩(围)田和其他水利设施。宋太宗曾令江南、两浙等诸州长吏,劝谕百姓种植北方的粟、麦、黍、豆等作物。宋真宗时,将从越南引进、原在福建种植的占城稻,下令推广到长江和淮河流域。南宋时,太湖地区便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9、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朝为促进粮食生产发展采取的措施。分析这些措施产生的影响。措施:措施:兴修水利;统治者引导种植粮食作物;引进和推广新的粮食作物。影响:影响:促进粮食产量的增加和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材料二:材料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虽然保证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却使苏俄出现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农民不堪忍受越来越严厉的粮食无偿征集,有意缩减生产,1921年的播种面积就比1920年减少了690万公顷,而1920年的粮食产量也只有1913年的一半。在许多产粮区发生农民骚乱和暴动。摘编自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2)根据材料二,指出战时共

    10、产主义政策导致的问题。为此苏俄在农业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问题:问题: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缩减;出现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发生农民骚乱和暴动。调整:调整: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材料三:材料三: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等(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粮食生产的成就,并指出这些成就取得的主要政策因素。成就:成就:粮食产量不断提高;粮食稳定高产;人均占有粮食大大增加。政策:政策: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材料四: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从生产形势看,农业生产成本仍在攀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趋紧,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抗灾减灾能力

    11、有待提升,在确保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的同时,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压力较大。摘编自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2019年10月)(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提出一条建议并对其进行说明。(要求:建议的观点明确,说明的内容具体,逻辑严密,表述清晰。)建议:建议:统筹粮食价格,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论述:论述: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是解决粮食问题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的发展,化肥、农药、灌溉等的费用在不断上涨,但粮食的价格却一直变化不大,但是收获不多。因此,很多农民开始撂荒,外出打工。因而,适当提高粮食价格,让农民能够从种粮中看到希望,回归农村,对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但在提高粮食价格的

    12、同时,也要为消费者考虑,尤其是城乡当中的低收入群体,他们的生活成本尤其是饮食成本会相应提高,价格过高反而会伤害他们的利益,所以粮食价格一定要定在合理的水平之上,做到统筹兼顾。角度3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管辖相关考点东北:秦设辽东郡;唐册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元设辽阳行省;清康熙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西北:秦朝收复河套地区,设陇西郡;汉朝设西域都护;唐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元设北庭都元帅府;清乾隆平定准噶尔及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左宗棠收复新疆。东南:秦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元设澎湖巡检司;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西南:唐玄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元朝宣政院管辖西藏;清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

    13、大臣,确立金瓶掣签制度。【认识】中国疆域的形成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不断开拓进取和巩固发展的结果;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发展;要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3.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是一部各民族共同推动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奋斗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汉武帝时期,西汉在修复秦长城的基础上继续向西北大规模修筑长城。“北边自敦煌至辽东万一千五百余里,乘塞列隧(匈奴)攻之,而不能害。”“自敦煌西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往往起亭,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汉两将军大出围单于,所杀虏八九万是后,匈奴远遁,而慕南无王庭。”据史记汉书整理材料二:材料二:元

    14、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并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的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材料三:清朝政府在继承中国历代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对边疆地区行使主权,进行有效的管辖,将一个清晰完整的中国边疆展现在世界面前,在近代以前奠定了中国疆域的版图。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上)(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时期向西北地区拓展的重大事件。事件:事件: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在河西走廊设陇西郡;派张骞出使西域。(2)根据材料二,分析元

    15、朝行省制度有何创新?除行省制度外,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元代对吐蕃、西域、台湾是如何管理的?创新:创新:派中央官担任行省长官。管理:管理:设宣政院管理吐蕃地区;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加强对西域的管辖;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前期巩固疆域的主要措施,以及清朝疆域奠定的历史意义。主要措施:主要措施:统一台湾并设台湾府;反击沙俄,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平定蒙古准噶尔部和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册封“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设驻藏大臣;确立“金瓶掣签”制度。意义:意义: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行政管辖,推动了边疆地

    16、区的发展;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等。角度4教育问题相关考点中国史:古代私学(春秋时期)和古代官学(以汉武帝创办太学为典型代表);科举制的诞生、发展与废除;明清时期八股取士;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北洋西学堂、南洋公学、京师大学堂;黄埔军校的创办;高考制度的恢复;科教兴国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制定等。世界史:大学的兴起;彼得一世改革;明治维新;大众教育等。4.近代以来,我国教育在探索中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为了满足当时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洋务派兴办了一批实务学堂,这是中国最早的职业学校(具体见以下洋务派所办学堂表)。类

    17、别.年份学堂名称地点创办人外语学堂1862京师同文馆北京奕1863上海广方言馆上海李鸿章军事学堂1886广州鱼雷学堂广州张之洞1889威海水师学堂威海丁汝昌技术学堂1876福州电气学塾福州丁日昌1894招商局驾驶学堂上海盛宣怀王哲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兴起与中国近代化材料二:材料二:1938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在昆明联合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民族存亡之际,他们赓续文化,弦歌不辍在这里,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832名从军的英雄无论是投笔从戎走上抗战前线,还是在校园继续刻苦学习,都是一种爱2015年7月29日中国教育报西南联大:抗

    18、战烽火中的不辍弦歌材料三:材料三:中国政府大力普及义务教育,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在20世纪末已基本实现普及义务教育,扫除了青壮年文盲。中等教育取得长足进步,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并举,满足多种教育需要。高等教育也有了很大发展,建成一批重点高校,师资雄厚,学科、专业丰富,培养了大批人才。(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洋务派创办的职业学堂的特征。从地点来看,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从类型来看,主要是翻译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学堂。(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西南联合大学成立的背景及其成立的积极作用。背景:背景:日军全面侵华。作用:作用:培养了优秀科学技术人才;为抗战输送良好的兵源;弘扬爱国

    19、主义精神。(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主要成就。基本普及了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高等教育获得了跨越式发展。角度5歌曲/音乐相关考点长征;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拿破仑称帝;巴黎公社等。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于2017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材料一:早在西周时期,“其王朝会,必陈设仪仗,奏国乐”,而且不同等级、不同场合所演奏的“国乐”有着严格的规定。作为一种宫廷的仪式音乐,虽然在春秋战国时期经历“礼崩乐坏”,但却随着皇权不断强化被后世历代王朝所效仿和传衍。魏晋南北朝时期,“谣俗”和“四夷杂

    20、歌”成为宫廷音乐的重要来源。两宋时,大量民间歌伎、乐工成为宫廷乐师,使统治者参照“雅正之乐”的标准,作出形式和内容上的规范和取舍。明清时期的“国乐”则都交由道士或僧人主持演奏,以满足统治者利用宗教祈福的要求。近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国乐”应该是体现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音乐作品,“国歌”就是最典型的表现。洪学明论术语“国乐”材料二:材料二:马赛曲(1792年诞生,1795年被定为国歌):“前进!法兰西祖国的男儿,光荣的时刻已来临,专制暴政压迫着我们,祖国大地在痛苦呻吟我们渴望珍贵的自由,决心要为它而战斗!”国际歌(1871年诞生于巴黎公社失败后,1917年后被苏联定为国歌,1944年被定为苏联

    21、共产党党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诞生,1949年被定为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国乐”发展的特点。深受礼乐制度的影响;主要服务于统治阶级;主要用于宫廷祭祀等官方活动;与时俱进;具有继承性和延续性;融合民间、民族、宗教等多种因素;代表古代音乐最高水平。(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首国歌,分析其创作的历史背景。马赛曲:法国大革命爆发

    22、,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启蒙思想的影响。国际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巴黎公社的失败;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义勇军进行曲:日本加紧侵华,先后制造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3)请简要说明国歌立法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国歌是宪法确立的国家重要象征和标志。通过国家立法对国歌的奏唱场合、奏唱礼仪和宣传教育等进行规范,对于保证宪法的有效实施,增强国歌奏唱的严肃性和规范性,维护国家尊严,提升公民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意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激

    23、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具有重大意义,十分必要。角度6口号/标语相关考点明末农民起义李自成“均田免赋”;亚历山大东征“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洋务运动自强、求富;维新变法救亡图存;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辛亥革命三民主义;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北伐战争打倒列强,除军阀;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解放战争“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以钢为纲,全面跃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向雷锋同志

    24、学习”;改革开放“联产承包好”“要想富,先修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十月革命“一切权力归苏维埃”;明治维新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等等。6.(2022赤峰)口号标语等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口号标语第一组“自强”“求富”“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主”“科学”第三组“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第二组“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第四组“联产承包好”“要想富,先修路”“发展才是硬道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25、银山”(1)写出第一组口号标语反映出的中国近代前期的时代主题。(2)在第二组、第三组两组中任选一组,写出该组口号标语出现的历史时期;并分析其在当时所起的作用。近代化的探索。选第二组:抗日战争;号召国共两党合作,全体国民团结一致打败日本帝国主义。选第三组:解放战争;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等。(3)第四组口号标语体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哪些决策、战略和理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优先发展交通和教育事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等。角度7周年事件相关考点中国史:中国史:383年淝水之战;1853年天朝田亩制度;1913年二次革命;1923年中共三

    26、大;1953年三大改造开始,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63年“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1993年汪辜会谈;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获得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2013年习近平同志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208年赤壁之战;618年唐朝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1898年戊戌变法;1928年井冈山会师;1938年台儿庄战役;1948年三大战役开始;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08年北京奥运会。角度7周年事件相关考点世界史世界史:1653年,克伦威尔自任“护国主”;1783年,英美签订巴黎条约,英国承认美

    27、利坚合众国独立;1853年,日本“开国”;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1933年,罗斯福“新政”;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9月,意大利法西斯投降,同年冬天,德黑兰会议召开;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1973年,美国结束越南战争;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1688年,光荣革命;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1918年11月,一战结束;1928年,苏联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1938年,慕尼黑会议;1948年以色列建国。(续表)7.近代以来、欧洲的发展起伏跌宕,对人类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二:“191

    28、4年秋,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到,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欧洲霸权的削弱这一过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宣告完成。这一削弱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衰落、政治危机和对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减弱。”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材料三:欧洲联盟(欧盟)于1993年在欧洲共同体基础上成立,向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迈进。到2013年,欧盟包括28个成员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主张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欧盟的独特作用,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中外历史纲要(下)(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西欧主要国家的发展趋势。(2)材料二中“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开始于哪一战争?据材料写出二战

    29、后欧洲霸权削弱的三个方面的表现。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第一次世界大战。破坏了欧洲经济;国内人民革命运动高涨,政局动荡;殖民地民族民主运动高涨,殖民体系走向崩溃。(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盟实力的增强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角度8社会现象/社会习俗变化相关考点北方民族大交融;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辛亥革命后:剪辫子、易服饰、禁缠足;废跪拜礼;改称呼;吃西餐、西式糕点成为时尚;新式婚丧礼节出现。新文化运动时期:倡导思想自由、男女平等;提倡白话文。五四运动期间:学生示威游行、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北伐战争时期: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社

    30、会生活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前后、改革开放以来)。工业革命与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8.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民生问题与经济的发展或政治变革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刘辰翁宝鼎现春月“笑筵歌席连昏昼,任旗亭、斗酒十千。”柳永看花回二之二大石调材料二:材料二: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有一位八十多岁的盐商,专程从外地赶到南京,想看一看大总统的风采。见面的时候,孙中山正准备和他握手,他已放下手杖,跪下去恭恭敬敬地行起了三跪九叩大礼。孙中山先生连忙拉他起来,请他坐下,亲切地和他谈话盐商高兴地说:“今天我总算见到民主了。”材

    31、料三:材料三:中国城镇居民拥有电器统计(台/百户)(1)材料一反映了宋代城市居民怎样的生活情景?其深刻的经济根源是什么?(2)据材料二,孙中山对盐商的态度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在哪方面的变化?热闹繁荣,幸福祥和。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商业繁荣,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为提高。废除跪拜礼,代之以鞠躬、握手礼(或变礼节)。(3)依据材料三,说出1985年后中国城镇居民拥有电器数量(台/百户)呈现什么趋势。结合所学,分析其主要原因。逐年增加(上升)。原因: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角度9人口迁移/人口增长相关考点少数民族内迁、北民南迁、回族形成、历史上的治

    32、世与盛世;中国古代、近代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与民工的流动;新航路开辟、印第安人的减少、三角贸易;经济全球化与劳动力的全球流动;人口政策的变化。(1)中国人口迁移的原因:人地矛盾;政府政策(税收优惠/税收政策调整);社会环境(战乱等);经济重心南移。(2)世界人口迁移的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殖民地开发和发展需要;工业革命,交通、通讯条件改善;世界市场的形成等。9.(2022汕头模拟)人口迁移问题,城市规划问题,一直是影响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和民生的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17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取消了对圈地运动的限制,议会通过数以千计的圈地法,使圈地运动达到前所未

    33、有的规模。原来亦工亦农的手工业者因在圈地运动中失去了土地,丧失了在农村生存的另一个重要生活来源,他们光靠手工业再也难以独立支撑下去了。同时,农业技术革命和19世纪农业生产开始机械化,使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使农业所需劳动力减少。王章辉英国工业化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材料二:材料二:英国农村人口从18世纪下半叶起就开始大量向城市和工矿区流动,到19世纪二三十年代,流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从50年代开始,全国农村人口的绝对数开始下降,城市和工矿区的人口数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却迅速上升。针对这种情况,1846年、1865年议会先后通过的济贫法案对在城市的贫民不再进行遣返,并扩大了救济贫民的范

    34、围和居住区。王章辉英国工业化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材料三:材料三:19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国家城市中各种问题和矛盾集中爆发,各种新的城市规划理论应运而生。欧文、傅立叶等社会改革者提出了以财产公有为基础的全新城市规划。霍华德主张在进行系统的社会改革前提下,建立城乡交融、环境优美的分散的城镇群。盖迪斯则把生物社会学、教育学和城市规划学融为一体,创造了“城市学”的概念。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1719世纪英国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英国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原因:原因:圈地运动;技术革新和生产机械化;工矿企业对工人的需求。影响:促进了城市

    35、化;为工矿企业提供大量的自由劳动力;造成了城市各种问题和矛盾;颁布济贫法,促使国家治理水平提高。(3)根据材料三指出,对于西方国家城市的规划,当时的学者们关注了哪些问题?关注的问题:关注的问题:生产资料的分配;社会改革;城市环境;不同学科的融合。角度10近现代报刊相关考点近代,在中华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报刊成为各阶级、阶层宣传救国思想、救国道路的平台,推动着中国近代政治、思想文化、民主革命的发展。1872年创办的申报: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比较翔实地记载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变化的曲折历程,保存了大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史料。1896年创办的时务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36、。1905年创办的民报:同盟会的机关报,宣传三民主义。1915年创办的青年杂志(新青年):宣传民主、科学。1941年创办的解放日报: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认识】中国近现代报刊的发展与中国近现代政治经济变动、社会变革紧密联系,体现了近现代不同时期的社会特征。10.报刊是社会生活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中国近代报刊大事年表材料二:材料二: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自新闻纸出,而凡可传之事无不遍播于天下矣;自新闻纸出,而世之览者,亦皆不出户庭而知天下矣,岂不善哉?本馆告白(申报1872年4月30日)材料三:材料三:近代中国改革之先驱者,为报纸中国之衰,极于甲午,至庚子而濒于亡。海内志士,用是发愤呼号,期自强以救国。张季鸾大公报一万号纪念辞(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后期以来中国近代报刊发展的新变化。(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概括影响中国近代报刊发展的因素。变化:变化:由外国人创办报刊到中国人创办报刊;宣传政治主张、扩大政治影响。读者需求;政治因素。(3)综上所述,分析中国近代报刊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思想宣传,推动了社会进步;使中国的印刷出版、大众传媒以及整个文化事业迅猛发展;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二轮复习 专题八 小切口专题 ppt课件-(部)统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6547802.html
    Q123
         内容提供者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