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习题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习题课件.ppt》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始农耕生活 最新 部编人教版 历史 年级 上册 原始 农耕 生活 习题 课件
- 资源描述:
-
1、1.1.掌握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掌握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2.2.了解原始农业的产生过程及意义;了解原始农业的产生过程及意义;3.3.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4.4.比较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认比较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认识中国南北原始农耕文化的异同。识中国南北原始农耕文化的异同。1.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到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到:现在常说的现在常说的“新石器新石器”与与“旧石器旧石器”时代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以人类生产食物来
2、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石器时代生产食物。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A.天然火的运用天然火的运用B.打制石器的使用打制石器的使用C.群居生活出现群居生活出现D.原始农业的兴起原始农业的兴起答案答案D根据材料中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可知,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原始农业的兴起。2.(2021广东广州明珠教育集团期末)“神农教耕生谷,以致民利”,中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其中长江中下游的先民栽培的世界最早的“谷”指的是()A.稻B.粟C.黍D.豆
3、答案答案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稻。3.(2021内蒙古通辽霍林郭勒五中第一次月考)在陕西出土的一处古人类遗址中,发现有石斧、石锄、石刀、粟粒和蔬菜籽粒,以及窑穴、墓葬等。据此可知,当时此处居民已经过着原始()A.农耕定居生活B.海上捕捞生活C.游牧迁徙生活D.采集狩猎生活答案答案A根据题干中的“发现有石斧粟粒和蔬菜籽粒,以及窑穴”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此处居民已经过着原始农耕定居生活。4.(2019内蒙古赤峰中考改编)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4、下列位于长江流域的原始农耕文明代表是()A.红山遗址B.大汶口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答案答案D根据所学可知,红山遗址位于辽河流域;大汶口遗址、半坡遗址位于黄河流域;河姆渡遗址位于长江流域。故选D。5.(2020江苏南京中考)某遗址考古发现中,最引人注目的稻作生产工具是骨耜。该遗址可能是()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答案答案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骨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C符合题意。6.(2019黑龙江绥化中考)迄今为止,考古学者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是在()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
5、顶洞人遗址D.河姆渡遗址答案答案D在河姆渡遗址,考古学者发现了木结构水井,这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故选D。7.歌谣“骨木石陶,种植水稻,猪狗水牛,定居不移”反映了哪一原始居民的情况()A.山顶洞人B.半坡居民C.河姆渡居民D.北京人答案答案C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是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其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骨耜耕地,种植水稻,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8.(2021河北唐山遵化期中)粟脱壳后的粮食因其粒小,故称小米,而小米粥是人们常吃的食物。下列古人类中最早有可能享受到这种食物的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
6、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答案答案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北京人、山顶洞人没有进行农业生产,河姆渡居民种植的是水稻。故选C。9.(2020广东深圳中考)中华文明主要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诞生的。如图所示的文物出土于()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A.长江流域B.珠江流域C.黄河流域D.辽河流域答案答案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面鱼纹彩陶盆出土于半坡遗址,半坡遗址位于黄河流域。10.(2021江西南昌期中)“他们先在地表下挖出一个方形或圆形的穴坑,在穴坑中埋设立柱,然后沿坑壁用树枝捆绑成围墙,最后架设屋顶。”这段材料最可能是对下列哪一先民生活状况的描述()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
7、渡人D.半坡人答案答案D据材料“方形或圆形的穴坑,在穴坑中埋设立柱,然后沿坑壁用树枝捆绑成围墙,最后架设屋顶”可知,此种房屋是半地穴式房屋。生活在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原始居民,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11.(2019甘肃定西期末)绘制思维导图是学生需要培养的能力之一。以下是关于“原始农耕时代”的思维导图,图中“?”应该是()北京人半坡人山顶洞人河姆渡人A.B.C.D.答案答案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原始农耕文化,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半坡人和河姆渡人是原始农耕时代的代表。12.识读下列图片:请回答:(1)图1、图2分别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农业生产为他们的定
8、居生活提供了条件。他们种植的农作物分别是什么?(2)从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环境的差异角度,分析出现图1、图2房屋结构特征的原因。(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3中的骨耜是在哪一原始居民遗址中出土的?图4中的骨制箭头等又是在哪一原始居民遗址中出土的?(4)图3、图4工具的用途分别是什么?答案答案(1)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2)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南方,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所以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北方,气候较干燥,冬季寒冷,所以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3)图3所示工具是在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中出土的。图4所示工具是在半坡原始居民遗址
9、中出土的。(4)图3所示工具用于开垦耕地;图4所示工具用于打猎捕鱼。解析解析此题考查了识图及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第(1)问属于基础性问题,根据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的相关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认真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分析两地居民生活环境的差异即可。第(3)问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4)问联系两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来回答即可。13.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史料一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周易史料二(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长屋。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梅福根、吴礼贤主编七千年前的奇迹(1
10、)写出两例“穴居而野处”的远古人类。史料一说明人类的居住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史料二中的“他们”应该属于哪一原始居民?这种房屋属于什么类型的房屋?(3)史料二中的房屋与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在结构上存在差异,请说出这两种房屋各自的优点。导致这两种房屋的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答案(1)北京人、山顶洞人。由居住在洞穴到盖房定居。(2)河姆渡原始居民。干栏式房屋。(3)优点:干栏式房屋通风防潮,下面还可以养殖家禽、家畜。半地穴式房屋冬暖夏凉,节省材料。原因:自然环境的不同。解析解析(1)“上古穴居而野处”说明当时人类居住在洞穴之中,如北京人、山顶洞人等;“易之以宫室”说明当时人类居住在
11、房子里,过上定居生活。所以史料一说明人类居住情况的变化是由居住在洞穴到盖房定居。(2)根据史料二中“木构长屋”“桩木构筑”“七千年前”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史料二所说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干栏式房屋。(3)第一小问根据所学说出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干栏式房屋和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的优点即可;第二小问,导致干栏式房屋与半地穴式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的不同。14.(2021山东滨州五校第一次段考,5,)中国农业历史悠久,早在原始农耕时代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农业生产格局,这一格局主要指()A.以水稻为主B.以小麦为主C.以粟为主D.南稻北粟答案答案D结合所学可知,由于不同的地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