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全册教案.docx

  • 上传人(卖家):金钥匙文档
  • 文档编号:652709
  • 上传时间:2020-07-23
  • 格式:DOCX
  • 页数:117
  • 大小:219.1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全册教案.docx》由用户(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中国古代 诗歌散文 欣赏 教案 下载 _人教版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全册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全册教案 长恨歌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了解白居易生平及其创作成就; 2、把握长恨歌人物形象及主题; 3、理解作品在叙事和塑造人物上运用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分析文中唐明皇与杨贵妃形象 2、诵读全文 3、把握长恨歌的主题;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在叙事和塑造人物上运用的艺术手法。 教学时间:教学时间:2 课时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相传白居易三岁时就开始念诗,五岁就写出许多首诗,至九岁时,已经能掌 握诗的韵律,且善于对句了。十岁生日那天,亲朋好友都来祝贺

    2、。饭后,其舅父 叫白居易到堂上对句: “曹子建七步成诗。 ” 白居易稍一思索,便有了腹稿,但他故意默然不语。舅父以为他对不上来, 取笑他道: “神童神童,今日如虫。 ”白居易笑着说: “我早已对上,只未说出而 已。 ”众人大奇,催白居易快说,白居易便说道: “白居易一时无对。 ”舅父听了 颇为高兴。 白居易长大后,舅父带他到长安向当时年已花甲的名诗人顾况求教。白居易 见到顾况说: “顾大人,我是来向您请教的。我写了一卷诗,请大人指教! ” 顾况一见是乡下来的,很不耐烦。当他看到诗卷上的名字是“白居易”时, 更觉得可笑,说: “长安米贵, 白居不易啊!你还是快回乡下去吧! ” “我是在乡下居住,

    3、很快就要回去。只是听说您是很有学识的人,想请您过 过目。要是您重任在身,来不及看,我可先读一首,请您听一听。 ”说罢,白居 易翻出一首诗,读了起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 生” 当顾况听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他伸过 手去,把诗卷接了过来,并收白居易为弟子。顾况对白居易说: “你能写出这么 好的诗, 居天下何难! ” 二、幻灯介绍白居易及写作背景 白居易,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与元稹并称 “元白” , 与刘禹锡并称 “刘白” 。 文章精切,尤工诗,作品平易近人,老妪能解,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重 视诗歌讽喻功能,强调揭露社会弊端、反

    4、映民生疾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 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 其讽喻诗如 新乐府 、 秦 中吟 ,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长篇叙事诗长恨歌 、 琵琶行有 很高的艺术成就。 唐玄宗李隆基,又称“唐明皇” 。杨贵妃名叫杨玉环,原是玄宗子寿王李瑁 的妃子,后被玄宗看中,度为女道士,号太真,召入宫中。后被立为贵妃,满门 亲族也跟着沾光,堂兄杨国忠位居宰相。李隆基早先励精图治,晚年逐渐松弛。 得杨玉环后,更是沉湎酒色,荒废朝政。加上杨国忠为非作歹,朝政日渐败坏。 公元 755 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与杨贵妃等匆匆逃亡,行至马嵬坡,羽林军 求诛杨氏兄妹以谢天下。迫于情势

    5、,李隆基只得如请, “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 前梨树下。 ” 三、幻灯片展示,检查预习情况 回眸( ) 凝脂( ) 云鬓( )骊宫( ) 鼙鼓( ) 城阙( )千乘( ) 花钿( ) 萦纡 ( ) 旌旗 ( ) 龙驭 ( ) 踌躇 ( ) 马嵬 ( ) 悄然 ( ) 耿耿 ( ) 霜华重 ( ) 衾 ( ) 临邛 ( ) 绰约 ( ) 玉扃 ( ) 参差 ( ) 珠箔 ( ) 仙袂 ( ) 迤逦 ( ) 飘飖 ( ) 凝睇 ( ) 人寰 ( ) 擘 ( ) 四、放录音诵读欣赏,并要求学生概述课文内容 玉环进宫,隆基宠爱:汉皇重色思倾国不重生男重生女 逃难途中,玉环被杀:骊宫高处入青云不见玉颜空死

    6、处 乱后回京,痛思玉环:君臣相顾尽沾衣魂魄不曾来入梦 道士施法,寻觅玉环:临邛道士鸿都客梨花一枝春带雨 玉环送钗,天人永隔:含情凝睇谢君王此恨绵绵无绝期 五、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分层赏读,内容把握 第一层:汉皇重色思倾国尽日君王看不足 内 容: 玉环超凡姿色和李对她极度恩宠入宫、得宠、杨家显赫交代长恨之 因,讽刺唐明皇荒淫误国 思 考: 1、作者用“汉皇重色思倾国”开头有什么作用? 答:这句话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统领全诗,起提纲挈领的作用。 2、哪一句集中描写了杨玉环的美貌?运用了什么手法?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运用夸张和对比,反衬出杨玉环倾国倾城的美貌。 3、

    7、作者重墨渲染玉环受到的专宠意在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批判统治集团因腐朽荒淫而招致祸乱 第二层:渔阳鼙鼓动地来魂魄不曾来入梦 补充材料:马嵬兵变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范阳,六郡附之。次年长安失守。玄宗率 1300 人 和 24 名宫女出逃,大将陈元礼护驾。西行至马嵬驿,将士们怨恨杨氏兄妹不肯 前进。诬说杨国忠通敌谋反而杀之,陈又对皇帝说“既然杨国忠通敌,杨贵妃也 不宜留下”李隆基无可奈何,用白绫让其自缢。时 38 岁,已追随皇帝 17 年。 内容: 马嵬兵变 贵妃缢死 入蜀及归途的思念 睹物思人,触景生情 揪心的“恨” 回京后的思念之苦 第三层:临邛道士鸿都客此恨绵绵无绝期 内容:方士招魂 仙山寄

    8、情 浪漫主义手法 深化、渲染“长恨”主题 解题: 长恨歌 A、谁恨? 李隆基和杨贵妃 B、恨什么? 他们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最终杨贵妃身死,而李隆 基退位。 C、为什么恨?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至“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 不足。 ”皇之重色、求色,杨女之美貌、娇媚,皇杨之间缠绵悱恻的宫闱之欢, 杨之得宠,不仅自己“夜专夜” 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 。恨之内因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至“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 和流。 ”杨女之死。恨之直接原因(悲剧的制造者成了悲剧的主人公) D、怎么表现恨? 入蜀道上归途的思念玄宗回京后的思念之苦 思考:分析玉环被杀

    9、后李隆基的感情是用什么手法表现出来的?(景物描写) 1、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秋景凄凉,以凄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 ) 2、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面对青山绿水,朝夕不能忘情,表现了玄宗内心的痛苦。 ) 3、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用月色和铃声给予玄宗的特殊感觉表现玄宗悲痛的心情。 ) 4、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这两句景物描写刻画了人物什么心理? 景物依旧,物是人非,从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了贵妃的 容貌,展示了人物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表现了怀念之情。 5、夕殿萤飞

    10、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此处景物描写又表现了玄宗什么感情? 从黄昏到黎明,集中表现了玄宗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鲜明 地表现了玄宗的冷落孤寂、彻夜相思。 6、闻到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逦迤开。云 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摇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 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三个连贯而为的动作,描摹她得悉汉皇派来使者后的震惊、激动和惶惑、焦 急与迫切、内心的悲哀、凄伤、酸楚、痛苦、委屈、感激贵妃凄美寂寞哀怨 的情态 7、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 令心似金钿坚,天

    11、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 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把“钿盒金钗寄将去” ,以表心迹,并表示“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 相见” 。又恐怕皇怀疑不信, “殷勤重寄词” ,以两人在七夕之夜于长生殿立下 的密誓作证。托物寄情。 (叙事见情) 8、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作结尾有何用意? 一方面点明了杨玉环和唐玄宗的天人永隔之恨, 另一方面暗示了正是唐玄宗 自己的重色轻国造成了这个无可挽回的终身恨事。 用此句结尾有点明题旨的作用。 二、主题分析 1、教师提供写作背景,然后再分析主题。 长恨歌主题的三种典型观点: 你认为本诗的

    12、主题是什么? 附录:写作背景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 ,当时 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 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 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 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 着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 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 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

    13、 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 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长恨歌 的主旨是什么?历来聚讼纷纭。 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意见: (1)讽喻说。就是只把唐玄宗当作皇帝写。认为此诗是借李、杨之情事, 讽刺李隆基贪色误国,以致引发“安史之乱” 。告诫最高统治者应引以为戒,免 蹈覆辙。至于诗歌后半部分对绵绵长恨的描绘,也不是对李、杨表示同情,更不 是歌颂,而是通过李隆基晚年失去一切的狼狈景象,隐晦而曲折地讽刺他荒淫误 国而终于苦果自尝。说明作为一个皇帝,爱美人首先要爱江山,失去江山,美人 也会失去。爱美人更要爱江山。 (2)爱情说。把唐玄宗当作凡人写。

    14、(白居易说过这是人间罕事)认为此诗 的前半部分中,对李、杨荒淫无度、废弃国事诚然有所讽刺和不满,但这不是主 旨。全诗以大部分篇幅描写了两人的爱情遭遇,歌颂了他们之间的爱情。论者还 认为, 诗中所写的李、 杨爱情, 实际上已超越了历史事实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作者通过这一爱情悲剧,歌颂了人们对爱情的坚贞和专一,反映出人们对美满爱 情的追求和向往。尽管李、杨身为帝王贵妃,但他们的这种爱情与人民的生活、 与人民的感情是一致的。 (3)双重主题说。是皇帝也是普通人。认为这首诗一方面对李、杨荒淫无 度招致祸乱作了明显讽刺, 另一方面对两人的爱情悲剧及彼此间的诚焉相思赋予 了深切同情,而且更偏重于后者。

    15、整首诗,自始至终贯穿着两重性,贯穿着李、 杨身兼爱情悲剧的制造者与承担者之间的冲突。 冲突的体现者主要是两个人物本 身,而冲突的必然结果是人物的长恨。 2、三种说法中,你怎么看?为什么? 提示:分析长恨歌的主题思想,首先必须注意:这是一首叙事诗,叙述 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李、杨早先的逸乐和后来的长恨,都是这个故事不可缺少 的组成部分。而且,这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早先的逸乐是导致后来贵 妃丧生、彼此长恨的显著原因,而长恨则是李、杨荒淫误国、终于殃及自身的必 然结果。所以,任意突出或忽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将损害故事的完整性,将 割断前后情节的内在逻辑和因果联系而使这一故事失去它本有的特殊

    16、意义, 其评 论当然也就难以符合作品实际和作者原意。 其次还应注意:这是一出经作者艺术处理过了的爱情悲剧,作为悲剧中的两 个主人公,李、杨具有特殊的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俩的荒淫逸乐引发了安史之 乱,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是悲剧的制造者;另一方面,安史之乱的发生使他们死 生异处,相见无期,自食其果,因而又是这一悲剧的承受者。评论长恨歌的 主旨,必须顾及这一点,因为它是我们分析、理解作者对这一悲剧的是非态度和 感情倾向的必要前提。 再次, 也是最为重要的, 是必须注意作者对这一悲剧的是非态度和感情倾向。 长恨歌是一首叙事诗,但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在叙述李、杨爱情始末的过 程中,作者融进了自己的感情,通

    17、过感情的媒介,表现了他对这一悲剧的是非评 判。对李、杨之娱乐误国,作者显然是意在批评而语含讥讽的,这从“汉皇重色 思倾国” 、 “从此君王不早朝” 、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 “缓歌慢舞 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等语句中可明显看出。然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 悲剧的发生,作者对李、杨的态度也由批评讽刺转向怜悯同情。这从“君王掩面 救不得” 、 “宛转蛾眉马前死” 、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到此踌躇 不能去” 、 “不见玉颜空死处” 、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 “夕殿萤飞 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等等等等大量饱含感情的描述中,可以获得非常明显 而强

    18、烈的感受。诚然,作为悲剧的承受者,作者对李、杨深抱同情;作为悲剧的 制造者,作者对李、杨又有所谴责。 三、布置作业 1、熟读全诗 2、选背喜欢的句子 3、课外阅读长生殿或梧桐雨 湘夫人湘夫人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 1、注意几个意思为“水边”的字,积累文言词语,并背诵全文。 2、把握男女水神悲欢离合之情,理解本文的主旨。 3、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 理解文中大段虚幻景象描写的用意。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体会男女水神在生死契阔后欢会难聚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把握景物描写中反映水神的情绪。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 2 课时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 朗

    19、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步骤教学步骤: : 一、导入新课 洞庭湖有着独特的美景以及瑰丽的神话传说以及一些古代文人的赞美和歌 颂,因而闻名天下。洞庭湖中有君山,又叫洞庭山。山上有二妃墓和湘妃寺,在 二妃墓和湘妃寺周围生长着高低起伏、郁郁葱葱、苍翠茂盛的斑竹,在这些竹子 上长满泪痕似的斑点,有人说这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景观。大家知道这 种斑竹是怎么来的吗? 根据山海经 、 尚书的记载,在传说的三皇五帝时代,尧考察他的接班 人舜,用了二十年的时间,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后来舜外出 巡行生了重病,娥皇、女英就赶去看望他,当她俩赶到洞庭湖中君山的时候,那 边传来消息说大舜已经崩于

    20、苍梧之野,娥皇女英悲痛哭泣,然后就投江而死。她 们投江而死之前哭泣的泪痕就化成了现在的斑竹。 当地把这个美丽的传说编成歌 舞, 而湘君和湘夫人就成为传说中湘江的一对恋人神,屈原则根据这个美丽的传 说写作了一首诗歌湘夫人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作家简介 1、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屈原 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 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 纵则楚王。 ” 屈原因出身贵族, 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 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 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

    21、, 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 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 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 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 278) ,秦将白起攻破 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2、屈原的作品有离骚 、 天问 、 九歌 (11 篇) 、 九章 (9 篇) 、 招 魂 ,凡 23 篇。其中,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 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 苍天提出了 172 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

    22、许多领域,表现了诗 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 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3、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 实录。 “美政” 就是屈原理想中的完美政治, 它包括诗人的一切政治主张, 如振兴楚国、 统一天下,以民为本、施行德政,斥逐奸佞、举贤授能,修明法度、依法治国等 等,它是屈原毕生的追求,也是诗人爱国主义情感的具体体现。 4、屈原诗歌名句: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屈原的人格理想和影响: (1) 砥砺不懈、特立独行的节操。

    23、(2) 在逆境中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反抗黑暗统治的精神。 (3) 以其卓越人格力量和深沉悲壮的情怀,鼓舞并感召后世志士仁人,培养中 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 (4) 屈原精神发展成为安顿历代士子的痛苦心灵的家园。 6、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 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 突破了 诗经 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 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 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 到汉赋的形成。 三、背景介绍

    24、 正因为这个故事太感人了, 再加上我们的社会是一个以男性作家为创作主体 的社会,所以后代以这个神话传说创作的作品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在以男性作家 为主的文坛上,这样的题材多少寄予了作者对社会、对人生、对婚姻爱情的一种 期待、理解和渴望,所以这个题材历久不衰。 九嶷、斑竹、娥皇、女英、二妃墓、大舜等,这都和九歌中的湘君、湘 夫人神话传说有关,是屈原创作这两首诗的原型和背景。屈原没有流于这个题材 的这样的一个悲剧故事传说,而是在此原型和背景上,进行了再创造,虚拟了两 位湘水配偶神的约会,从而创作出优美的诗篇。北京大学的林庚教授曾经讲过, 湘君、湘夫人的神话传说完全可以把它故事化,但在屈原的笔下完全被

    25、诗化了。 在湘君 湘夫人中,只有一个瞬间的情节一个约会的片段,别的都是 丰富的内心活动。屈原正式截取这个悲剧故事的一个片段,凭着精神的流动而创 作了这两首优美的诗篇。 湘君是写湘夫人到达约会地点没有见到湘君而对湘 君的思念; 湘夫人是写湘君前来和湘夫人约会儿没有见到湘夫人而对湘夫人 的思念。 四、课文诵读 1、示范朗读 2、诵读指导 (1) 湘夫人由男神的扮演者演唱,表达了赴约的湘君来到约会地北渚,却不 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其基调是幽怨、哀婉的。 (2)诗中“兮”字是衬字,无实义。在句中,将五言句分为前三后二两个节拍, 或将四言分为前二后二两个节拍。 3、学生齐读 五、字词梳理 1、读准下列

    26、加红字的字音。 渚_ 眇_ 罾_ 潺_ 袂_ 汀_ 遗_ 搴_ (答案提示:zh、mio、zng、chn、mi、tng、wi、qin) 2、理解下列句中加红词语的含义。 帝子降兮北渚_(水边的浅滩) 与佳期兮夕张_(张设罗帐) 罾何为兮木上_(鱼网) 蛟何为兮水裔_(边) 朝驰余马兮江皋_(边) 葺之兮荷盖_(编草盖房子) 时不可兮骤得_(轻易) 3、说说下列诗句的含义。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我听说湘夫人啊在召唤着我,我将驾车啊与她同往。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用荪草装饰墙壁啊用紫贝壳铺砌庭坛,四壁撒满香椒啊满屋都有芳香。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编织薜荔啊做成帷幕,析开

    27、蕙草做的幔帐也已支张。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机会啊不可多得,我姑且逍遥,舒闲自在。 六、整体感知 1、第一段 (1)齐读: (2)译文: 湘夫人快降落啊在北洲之上,望眼欲穿啊使我忧伤。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 洞庭起波啊枯叶纷扬。 踩着白薠啊纵目四望, 与佳人相约啊我在傍晚张设了罗帐。 鸟儿为什么聚集在水草之处?渔网为什么挂结在树梢之上? (3)分析: 第一段写湘君思念湘夫人,意中人似乎已经飘然降临到小洲上,但又倏忽不 见,只看到秋风萧瑟,洞庭波起,秋叶飘飘,于是感到无限惆怅。已经做好了佳 人到来准备,却见到世事颠倒,真担心约会要失期。 2、第二段 (1)齐读: (2)译文: 沅水芷草绿

    28、啊澧水兰花香, 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 神思恍惚啊望着远方, 只见江水啊缓缓流淌。 (3)分析: 第二段写湘君把思念的感情埋在心中,急切地等待恋人而不见来到,神思恍 惚地向远方张望,迷惘地看着缓缓不断的流水出神。 3、第三段 (1)齐读: (2)译文: 麋鹿为什么在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清晨我打马在江畔奔 驰,傍晚我渡到江水西岸。我好像听说湘夫人啊在召唤着我,我将驾车啊与她同 往。我要把房屋啊建筑在水中央,还要把荷叶啊盖在屋顶上。用荪草装饰墙壁啊 用紫贝壳铺砌庭坛,四壁撒满香椒啊满屋都有芳香。桂木作栋梁啊木兰为屋椽, 辛夷装门楣啊白芷饰卧房。编织薜荔啊做成帷幕,析开蕙草做的幔帐也

    29、已支张。 用白玉啊做成镇席,各处陈设石兰啊一片芳香。在荷屋上覆盖芷草,用杜衡缠绕 四方。汇集各种花草啊布满庭院,建造芬芳馥郁的门廊。九嶷山的众神都来欢迎 湘夫人,他们簇簇拥拥的象云一样。 (3)分析 第三段写湘君又看到事物错位, 担心心愿不可能实现。 早上驰马于江边高地, 傍晚渡过西面水涯,湘君到各处寻找湘夫人。在幻想中,似乎听到佳人召唤,要 他吩咐车驾,与她一同前往。于是湘君在水中建造高贵的宫室,打算同湘夫人一 起过美满、幸福的生活。从室内到室外,从摆设到器具,新房子都布置得高雅、 华贵、精巧,表现出对湘夫人的一片深情。这时,九嶷山的神仙纷纷出动,与湘 君一起迎接湘夫人,但湘夫人并没有来。湘

    30、君的一切等待和祈助,一切准备和幻 想,全都化成了泡影。 再来看第三段,我请一位同学阅读这一段。 我们通过湘夫人第三段中描写所涉及到的建筑学上的术语,可以说明他 所建的房子也就是一般的房子,但又是建给最心爱的、 盼望已久的人住的,用我们 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迎新用的房子,所以用料考究,装饰精美,用花草装饰了一层又 一层。如果说第一段是通过情节来描写,第二段则是通过行动来描写。这里面的 情绪是暗隐其间,仅仅是个背景。 这一段中没有直接写自己是如何地失望和难过, 而是用建筑速度之,料之精美,装饰之考究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思念和爱慕,用筑 室这种行动来表达对湘夫人的迎接。 大家注意数数这一段一共选取了多少种

    31、植物?你认为诗人极力渲染其所住的 场所有何用意? 提示:可以根据前面几句“鸟何萃兮频中,罾何为兮木上”理解,一般来说景 物常常会反映一个人的心境 我们学习离骚知道,屈原诗歌有个重要的特 点,就是喜欢用香草美人的意象,试找出诗中出现的香草意象?(白薠 白芷 兰草 辛夷 薜荔 杜衡 杜若 石兰)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为什么要写这么多香草,为什么要采香草 送给姑娘?(对爱情坚贞不渝,对理想执着追求。) 不错,这里流光异彩华丽眩目的外部环境主要用来烘托和反映人物内心的欢 乐与幸福。大家写作文时要学会这种方法的运用,不要为写景而单纯写景! 4、第 4 段 (1)齐读: (2)译文: 我把那衣

    32、袖抛到江中去, 我把那单衣扔到澧水旁。 我在小洲上啊采摘着杜若, 将用来馈赠给远方的姑娘。机会啊不可多得,我姑且逍遥,舒闲自在。 (3)分析: 第四段表现湘君因与湘夫人相约不逢而产生的无限惆怅, 但仍流露了藕断丝 连、依依不舍的深情。 小结: 这首优美的诗歌,主要写湘君求合于湘夫人,因思念深切、神情恍惚而产 生种种幻觉,希望和绝望交织在一起,从而更显得他们的爱情缠绵哀怨、深挚执 著。这是一首爱情的绝唱。 七、问题探究 1、思考下面的问题,理解作品的主题。 (1)有人说,屈原在湘夫人中所表现的男女水神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 情悲剧, 实际上是他自己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悲剧的曲折反映 (参见 “相关

    33、链接” 中王、刘勰语) 。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试查找有关资料,用“以意逆志,知人论 世”的欣赏方法阐述你的理由。 明确:同意。 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者, 他有崇高的理想。 为实现理想, 他苦苦追求, 尽管饱受打击,还是坚持不懈,九死而未悔。他的忧愤深广,富于悲剧精神。这 一切, 都体现在 湘夫人 中。 这首诗写到湘君为追求理想和爱情, 是多么执著, 多么痴情,一再遭到挫折却决不退缩。但在失望多于希望情况下,又透露出来不 可抑制的、惆怅、焦虑之情。这一切,不正折射出屈原的身世悲剧吗? 加工祭祀乐歌必须适应祭祀仪式的需要,但同时也是一个自我感情宣泄和精 神补偿的过程。 当时屈原正被楚王流放在荒蛮的沅、

    34、湘一带,处境艰难,心情忧伤, 但仍然时时挂念国事,执着理想,期盼楚王能回心转意。 社会人生中,一切执着追求而始终虚幻难得的种种现实境况,一切由虽执着 追求却始终虚幻难得所引发的忧愁、懊恼、惆怅、失望,似乎都可以在这里得到 同构感应和精神寄托。 (2)第三段详细描绘了湘君为湘夫人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和步骤,表现 了他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诗中详细描绘了湘君为湘夫人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这表现了湘君 对湘夫的执著、 深挚的爱情, 共同过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写得越铺张, 越细致, 就越能表现湘君对湘夫人的如海深情。 (3)此诗开头所渲染的气氛对全诗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首诗的开头四句,写湘

    35、君眺望洞庭,仿佛湘夫人飘然而降,但又倏忽不 见,心中充满愁思。以景物衬托情思,以幻境刻画痴情人的心理,尤其动人。第 三、四句写沅湘秋景,清丽如画。开头四句渲染的环境气氛与人物心理交融在一 起,这凄凉、冷落的景色,正衬托出人物的怅惆、幽怨之情。这种环境气氛贯穿 全诗,为全诗定了感情的基调。 2、比兴是诗经等民歌体作品常用的艺术手法,此诗中也用了一些即景起兴 的问句,如“鸟何萃兮中,罾何为兮木上?” “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这些问句和主人公要表达的爱情是什么关系? 明确:这些问句都是用自然现象的错位、颠倒,比喻诗中主人公的爱情不顺利, 愿望得不到实现。 3、这首诗具有鲜明的楚国地方特色,试

    36、举例加以说明。 全诗所描写的对象和运用的语言, 都是楚化了的, 具有鲜明的楚国地方特色。 诸如沅水、湘水、澧水、洞庭湖、白芷、白薠、薜荔、杜蘅、辛夷、桂、蕙、荷、 麋、鸟、白玉等自然界的山水、动物、植物和矿物,更有那楚地的民情风俗、神 话传说、特有的浪漫色彩、宗教气氛等,无不具有楚地的鲜明特色。诗中所构想 的房屋建筑、陈设布置,极富特色,都是立足于楚地的天然环境、社会风尚和文 化心理结构这个土壤上的,否则是不可能作此构想的。 语言上也有楚化的特点。楚辞中使用了大量的方言俗语, 湘夫人也不例 外,如“搴” (动词) 、 “袂” 、 “褋” (名词)等。最突出的是“兮”字的大量运 用 全诗每句都有

    37、一个“兮”字。这个语气词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啊”字。它的 作用就在于调整音节,加大语意、语气的转折、跳跃,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湘 夫人以方言为主,兼有五七言。句式变化灵活。这种“骚体”诗,是继诗经 后新出现的自由诗,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是一次了不起的创新。 归纳楚辞的特点: 作为一种诗体,楚辞的想象力丰富。楚地巫风盛行,祭祀时往往以巫师扮演 诸神,表演一些神话传说故事,以娱乐神人。这些都培育了楚人丰富的想象力, 使作品带有想象丰富、 文辞华美、 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 如 离骚 、 九歌 等均是如此。楚辞“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 ,具有浓郁的地方色 彩。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

    38、常用语助词“兮” 、 “些”等。并且结构一般比 较宏大,篇幅一般比较长。 即: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 。 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 。 语句参差,富有变化,常用语助词“兮” 、 “些”等。 结构一般比较宏大,篇幅一般比较长。 八、作业 背诵湘夫人 。 拟行路难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 3、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珍惜人尽其才的大好时代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对诗歌的反复诵读和联想比较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对鉴赏诗歌的学习方法理解性地掌握,并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教学方

    39、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学生预习;搜集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 湘夫人为我们讲了一个苦恋的故事,抒写了与佳人相会而不得的烦恼,下面 我们来学习鲍照的拟行路难 ,看看他烦恼的是什么,(人生之路难行,无才难 行,有才亦难行。) 板书标题拟行路难 。 二、读懂大意 要求:明确体裁、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1、读懂大意之体裁:联想比较学过的诗歌体裁和乐府古诗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 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本文 是第四首。 2、读懂大意之读音、节奏; 3

    40、、同位合作,根据大意试背诵 三、知人论诗 1、联想比较,就全诗或自己感受最深的某句诗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并通过朗读 体现自己的理解。 2、示范诵读,引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交流有关鲍照的生平经历和写诗的背景 鲍照(?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山东东海(治所在今郯城) ;一 说山西上党(可能是指东海鲍氏的祖籍) 。他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 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鲍照 20 多岁时,为了谋求官 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刘义庆在这一 年任江州刺史,他也在同年秋到江州赴职。元嘉二十一年(444),刘义庆病逝,

    41、 他也随之失职, 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 后来, 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的侍郎, 在刘和太子刘劭一起谋杀宋文帝之前,他已离去。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平定刘劭 之乱后,他又出任过中书舍人、秣陵令等小官。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做了临 海王刘子顼的幕僚, 次年, 子顼任荆州刺史, 他随同前往江陵, 任刑狱参军等职。 孝武帝死后,明帝刘杀前废帝子业自立,子顼响应了晋安王子勋反对刘的斗 争。子勋战败,子顼被赐死,鲍照亦为乱兵所害。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 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 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

    42、学的一个特色。 领悟诗歌主旨: 问题导入:诗人的人生之路难吗?是怎样的难? 钟嵘诗品说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 ,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 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四、领悟情感 1、领悟作者的剧烈情感变化,把握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 问题探究:诗人认命不认命? 结论:处在“认命”与“不认命”的矛盾中。先似乎“认命”了,后又似乎“不 认命” ,最后似乎还是“认命”了。 2、具体品味诗人是如何表现这种矛盾的思想情感的? 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 引 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

    43、各方一样,人 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 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 “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 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这里只是表面上认命了,实是对不公平社会发出愤怒的 控诉。 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 (提示:酌 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 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 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 ,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 何等

    44、悲烈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 郁了。 第七、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明确: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 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问 的句式, 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 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表达了诗人的抗争。 第八句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 “岂无感”越是激昂, “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 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 得淋漓尽致。 总结: 乍读之下,似乎诗人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现实。其实,他是用 反嘲的笔法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

    45、度:地,岂是平的?泻水于地,难道不是依照 各自高下不同的地势而流向各方吗?一个人的遭际如何,犹如泻水置地,不是也 被出身的贵贱、家庭社会地位的高低所决定了吗! “泻水” 四句言不当愁; 接下去写借酒浇愁:“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 ” 满怀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诗人击节高歌唱起了凄怆的行路难 。面 对着如此不合理的现实,诗人“心非木石岂无感”?理的劝慰、酒的麻醉,难道 就能使心如槁木吗?当然不能。全诗的感情在这句达到高潮。紧接着却是一个急 转直下: “吞声踯躅不敢言。 ”诗情的跌宕,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 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赏析技巧 此诗的语言近似口语,明白晓畅。诗

    46、歌的情感时而压抑,时而奔放,将复杂 的心理历程表现的曲折婉转。 六、拓展:读出搜集的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体会他们对待人生之路的艰 难有怎样不同的态度。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苏轼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 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王勃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七、总结全文 鲍照的人生的道路,充满着悲剧色彩,这悲剧色彩来源于他生存的时代、出 身和他的志向的冲突。 两晋南北朝,实行的是士族门阀制度,但是鲍照出身寒微,这两者之间的冲 突只是鲍照悲剧形成的前提, 形成鲍照悲剧的决定性因素是他个人的抱负和志向, 鲍照是一个性格和人生欲望都

    47、非常强烈的人,毫不掩饰自己对富贵荣华、及时享 乐、建功立业等种种目标的追求,并且认为以自己的才华理应得到这一切。老庄 哲学中一切消极遁世,委顺求全的东西,都与他的思想格格不入。 他不顾一切地要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 而当他的努力受到社会现实 的压制、世俗偏见的阻碍时,心灵中就激起冲腾不息的波澜,表现出愤世疾俗的 深沉忧愤。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他诗歌独特风格。 个人的命运与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雅士, “才秀”而 “人微” ,有才而无望, “英雄无用武之地” 。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这是千古 的悲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在了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华的大好时代,只患己 之不能, 不患人之不己知, 我们要做的, 只剩下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 “德美才秀” 的人,我们的时代,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板书设计 认命不认命认命 抨击 悲愤 无奈 蜀相教案蜀相教案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杜甫对“蜀相”诸葛亮的仰慕和惋惜之情,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诗歌颔联所表现的意境, “空” 、 “自”两字的作用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诗中有关蜀相的典故;诗歌的尾联 教学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全册教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652709.html
    金钥匙文档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相关资源 更多
  •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一单元-蜀相(共38张PPT).ppt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一单元-蜀相(共38张PPT).ppt
  •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一单元-+越中览古(共19张PPT).ppt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一单元-+越中览古(共19张PPT).ppt
  •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一单元-拟行路难(共23张PPT).ppt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一单元-拟行路难(共23张PPT).ppt
  •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一单元-长恨歌(共53张PPT).ppt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一单元-长恨歌(共53张PPT).ppt
  •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一单元-湘夫人(共78张PPT).ppt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一单元-湘夫人(共78张PPT).ppt
  •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一单元- 越中览古(共19张PPT).ppt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一单元- 越中览古(共19张PPT).ppt
  •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一单元-书愤(共48张PPT).ppt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一单元-书愤(共48张PPT).ppt
  •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一单元- 杂诗十二首(共17张PPT).ppt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一单元- 杂诗十二首(共17张PPT).ppt
  •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3单元第5课 《苏幕遮》(教案)新人教版选修系列.doc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3单元第5课 《苏幕遮》(教案)新人教版选修系列.doc
  •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4单元第1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案)新人教版选修系列.doc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4单元第1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案)新人教版选修系列.doc
  •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第5课 《书愤》(教案)新人教版选修系列.doc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第5课 《书愤》(教案)新人教版选修系列.doc
  •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共70张PPT).ppt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共70张PPT).ppt
  •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五单元-祭十二郎文(共50张PPT).ppt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五单元-祭十二郎文(共50张PPT).ppt
  •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一单元- 咏怀八十二首(共31张PPT).ppt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一单元- 咏怀八十二首(共31张PPT).ppt
  •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