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 ppt课件:种群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 -2023新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一轮复习 ppt课件:种群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 -2023新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 一轮复习 ppt课件:种群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 _2023新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一轮 复习 ppt 课件 种群 数量 特征 和数 变化 _2023 新人 2019 下载 _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_北师大版(2019)_生物_高中
- 资源描述:
-
1、专题十二种群和群落考点三十五 种群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必备知识 整体提升考法一 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应用考法二 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析及在生产上的应用考法三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考法四 (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考法一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应用分考点讲解分考点讲解1对种群的认识对种群的认识(1)对种群概念的理解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就是种群。两个要素:“同种”和“所有”。(2)从生态学和进化学的角度看种群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种群是繁殖的基本单位,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从进化学的角度来看,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基
2、因库的最小单位。某地的“鱼”“蛇”“鸟”“草”等指的是一类生物,而不是同一种生物,不能看作种群。种群内的个体既不存在地理隔离,也不存在生殖隔离。考法一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应用分考点讲解分考点讲解2种群各数量特征的分析与应用种群各数量特征的分析与应用(1)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关系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是仅靠这一特征还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其中年龄结构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只是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3、(2)种群各数量特征的应用分析人口变化的原因:城市人口剧增的主要原因是迁入率大于迁出率;中国人口增长的原因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不能单纯地说是出生率高。性外激素的应用:利用性外激素诱捕雄蛾,通过改变性别比例来降低出生率;将性外激素释放到大田里,干扰雌、雄蛾正常交尾以降低出生率。考法一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应用分考点讲解分考点讲解3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比较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比较方法样方法标记重捕法调查对象植物或活动能力弱的动物(如蚜虫)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调查程序确定调查对象;随机取样,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解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即是该种
4、群的种群密度在被调查范围内捕获一些个体,计数并做标记后放回;一段时间后重捕,计数总数及带标记个体数;计算公式:注意事项随机取样;样方的大小适中;样方数量不宜太少;一般选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对位于边界线上的个体,取相邻的两边及夹角上的个体计数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获的概率相等;在调查期内没有新的个体出生和死亡,没有迁入和迁出;标记个体在种群中要均匀分布;标志不能过于醒目;标记物和标记方法必须不会对动物产生寿命和行为上的伤害;标记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段时间,在调查期间不能消失考法一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应用分考点讲解分考点讲解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误差分析的关键是公式中
5、重捕的标记个体数(m)的变化。如:标记物脱落会导致m偏小,动物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导致m偏小,这均会使计算出的种群数量大于实际数量。考法一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应用分考点讲解分考点讲解1 山东202111,2分调查1公顷范围内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5只。标记物不影响鼠的生存和活动并可用于探测鼠的状态,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鼠在重捕前有5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则该区域该种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结果取整数)()A66只/公顷 B77只/公顷C83只/公顷 D88只/公顷
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可以根据重捕到的该种鼠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由于重捕前有5只标记个体死亡,因此第一次实际标记个体数为39534(只),重捕个体数为34只,其中15只带标记,根据公式N第一次标记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中带标记个体数,计算可得N34341577(只),种群密度种群数量面积,即77177(只/公顷)。故选B。0533.0强化模拟限时训练题型一题型一 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应用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应用1河北正定中学2022届月考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多选)()A用标
7、记重捕法调查某种鱼数量时,第一次用大网眼捕捞并做标记,第二次还用大网眼捕捞B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的菌体C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答案】CD【解析】调查某种鱼数量时,用大网眼捕捞实际调查的是大鱼的数量,比实际值偏小,A不符合题意;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种群数量时,除了统计方格内的菌体外,压在方格边上的菌体要计数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若只统计计数室方格内的菌体,则所得数值比实际值偏小,B不符合题意;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选择蒲公英分布较密的区域取样会使计算所得数值比实际值偏大,
8、C符合题意;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在人群中随机调查,若选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所得发病率偏高,D符合题意。题型一题型一 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应用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应用2下列有关动物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别比例不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B根据种群密度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C自然增长率主要由性成熟的早晚、每次产仔数和每年的生殖次数决定D动物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答案】A【解析】性别比例不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雌雄同体或无性别分化的生物种群就不具有性别比例,A正确;种群密度只能在一定时期反映种群的数量,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
9、势,B错误;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而性成熟的早晚、每次产仔数和每年的生殖次数影响种群出生率,不能决定种群增长率,C错误;一般情况下,动物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D错误。题型一题型一 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应用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应用【答案】CD【解析】调查某种鱼数量时,用大网眼捕捞实际调查的是大鱼的数量,比实际值偏小,A不符合题意;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种群数量时,除了统计方格内的菌体外,压在方格边上的菌体要计数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若只统计计数室方格内的菌体,则所得数值比实际值偏小,B不符合题意;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应
10、随机取样,选择蒲公英分布较密的区域取样会使计算所得数值比实际值偏大,C符合题意;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在人群中随机调查,若选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所得发病率偏高,D符合题意。【答案】A【解析】性别比例不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雌雄同体或无性别分化的生物种群就不具有性别比例,A正确;种群密度只能在一定时期反映种群的数量,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B错误;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而性成熟的早晚、每次产仔数和每年的生殖次数影响种群出生率,不能决定种群增长率,C错误;一般情况下,动物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D错误。考法二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析及在生产上的应用分考点
11、讲解分考点讲解1运用数学模型分析运用数学模型分析“J”形曲线形曲线种群“J”形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t,N0是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为时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不是增长率。(1)1时,种群密度增大,如图中AB段(不包括B点)。(2)1时,种群密度保持稳定,如图中B、D点。(3)1时,种群密度减小,如图中BD段(不包括B、D点)。考法二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析及在生产上的应用分考点讲解分考点讲解2对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分析对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分析“J”形曲线和“S”形曲线的比较,如图所示。(1)“J”形曲线代表理想状况下种群数量的增长情况。判断依据:理想
12、条件下;实验室条件下;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几个条件同时满足;外来物种入侵的早期阶段;无环境阻力的情况下。(2)“S”形曲线代表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的增长情况。(3)图中阴影部分代表环境阻力,也可表示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被淘汰的个体。考法二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析及在生产上的应用分考点讲解分考点讲解(4)增长率与增长速率分析“J”形曲线的增长率是不变的,而增长速率是不断增大的。“S”形曲线的增长率是逐渐下降的;增长速率先上升,后下降,2(K)时最大。考法二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析及在生产上的应用分考点讲解分考点讲解增长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种群中增加的个体数占原来个体数的比
13、例,种群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增长速率是单位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即种群增长速率时间(本次调查总数上次调查总数)。3“S”形曲线中关于K值和K/2的分析及应用(1)K值和K/2的几种表示方法考法二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析及在生产上的应用分考点讲解分考点讲解增长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种群中增加的个体数占原来个体数的比例,种群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增长速率是单位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即种群增长速率时间(本次调查总数上次调查总数)。3“S”形曲线中关于K值和K/2的分析及应用(1)K值和K/2的几种表示方法 图中A、B、C、D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值,A、C、D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2(K)。(2)K值的变动K值不是固定
14、不变的,而是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当种群数量偏离K值时,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使种群数量回到一定范围内。环境遭到破坏,K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后,K值会上升,如图所示。考法二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析及在生产上的应用分考点讲解分考点讲解图中A、B、C、D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值,A、C、D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2)K值的变动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当种群数量偏离K值时,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使种群数量回到一定范围内。环境遭到破坏,K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后,
15、K值会上升,如图所示。考法二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析及在生产上的应用分考点讲解分考点讲解(3)K值与K/2在实践中的应用考法二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析及在生产上的应用分考点讲解分考点讲解最大捕捞量最大日捕获量,及时捕捞可持续获得最大捕捞量;种群密度最大时,可获得最大日捕获量。环境容纳量种群数量能达到的最大值。种群数量能达到的最大值是种群在某一时间点的数量,可能大于环境容纳量。考法二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析及在生产上的应用分考点讲解分考点讲解2 全国20196,6分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
16、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 h、10 h、23 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B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C在培养到23 h之前,a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D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 h时,种群增长不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考法二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析及在生产上的应用分考点讲解分考点讲解【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着重考查种群增长的“J”形曲线与“S”形曲线的区别和联系。由于细菌甲是异养生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A正确;培养基更换越频
17、繁,相当于环境资源越丰富,B正确;据图分析,在23 h前,a组呈J形曲线增长,说明这段时间内a组的营养和空间条件是充裕的,C正确;由图示可知,三组细菌的增长曲线初期是重合的,说明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 h时,初期种群也会出现J形增长阶段,D错误。0533.0强化模拟限时训练题型二题型二 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析及在生产上的应用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析及在生产上的应用3图1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图2为(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t1t2与图2中ab时期种群的年龄结构都是衰退型B图2中a、c时期种群的出
18、生率均与死亡率相当C图1和图2中K值出现时间分别是t2和dD图1和图2可分别表示种群的“S”形和“J”形增长过程题型二题型二 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析及在生产上的应用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析及在生产上的应用【答案】B【解析】图1中t1t2时期,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减小,但大于0,说明种群数量在增长,因此该时期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图2中ab时期,1,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因此该时期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A错误。图2中a、c时期1,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当,B正确。图1中K值出现的时间是t2,图2中没有K值,C错误。图1可表示种群的“S”形增长过程,图2中种群数量先不变,接
19、着减少,而后增加,不能表示种群的“J”形增长过程,D错误。题型二题型二 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析及在生产上的应用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析及在生产上的应用 4湖南师大附中2022届月考生物学家研究某草原中西北狼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R)的曲线,如图所示。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西北狼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被捕杀,则调查值偏低B该西北狼种群增长方式为“S”形增长,c时种群密度最小C西北狼种群数量在ad时间段先上升后下降,其中cd期间一直在下降Da时种群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b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题型二题型二 种群数量
20、变化的曲线分析及在生产上的应用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析及在生产上的应用【答案】C【解析】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西北狼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被捕杀,则再次捕获个体中有标记的个体数减少,将使调查值偏高,A错误;据图分析,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先大于1后小于1,说明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d时种群密度最小,B错误;西北狼种群数量在ad时间段先上升后下降,其中cd时间段R1,种群数量一直在下降,C正确;a、b两时间点R1,种群数量都在增长,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则a、b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均为增长型,D错误。题型二题型二 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析及在生产上的应用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析及在生产上的应用 5假设某
21、些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图中a、b1、b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空间充足,则种群数量增长一定如曲线a所示B当某害虫种群数量达到2(K)时,进行杀虫效果最佳C若曲线b1变成曲线b2,则说明该种群生存环境变得恶劣D据曲线b1推测,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将不再发生变化题型二题型二 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析及在生产上的应用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析及在生产上的应用【答案】C【解析】曲线a为“J”形增长曲线,是种群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无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理想条件下的数量动态变化,A错误;2(K)时害虫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进行杀虫不利于防治虫害,对于害虫的防治应在2(K)之前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6499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