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 第二次世界大战ppt课件 (同名4)-(同名部)统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4.15 第二次世界大战ppt课件 (同名4)-(同名部)统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4.15 第二次世界大战ppt课件 同名4_同名部统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 ppt 课件 同名 统编 九年级 下册 下载 _九年级下册_(部)统编版_历史_初中
- 资源描述:
-
1、思考:思考:20世纪由于结盟而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世纪由于结盟而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1.三国同盟(德意奥)、三国协约(英法俄)的建立,引发一战三国同盟(德意奥)、三国协约(英法俄)的建立,引发一战 2.德意日法西斯同盟建立,引发二战德意日法西斯同盟建立,引发二战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1.通过图文资料指出并知道二战的主要进程通过图文资料指出并知道二战的主要进程2.2.通过分析史料了解通过分析史料了解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和雅尔塔会议等 国际会议国际会议3.3.通过学习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艰巨性和胜利原因通过学习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艰巨性和胜利原因易错字书写:易错字书写:
2、1.突突袭袭 2.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 3.诺曼底诺曼底登陆登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直接原因(威胁到世界和平):直接原因(威胁到世界和平):2.催化剂(加速二战爆发):催化剂(加速二战爆发):3.根本原因:根本原因:绥靖政策绥靖政策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一、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P6768)1.19311.1931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2.19372.1937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东方主战场:3.193
3、9.93.1939.94.1940.44.1940.4欧洲欧洲西线战场:西线战场:5.1941.5.1941.欧洲东线战场:欧洲东线战场:6 610106.1941.126.1941.12太平洋战场太平洋战场:亚洲战场:亚洲战场: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中国战场中国战场 (七七事变)(七七事变)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宣战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宣战二战全面爆发:二战全面爆发:德国进攻丹麦、挪威德国进攻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投降荷兰、比利时投降打败法国,意大利对法宣战打败法国,意大利对法宣战轰炸英国轰炸英国苏军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苏军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粉碎了德军不可战
4、胜的神话19411941年日军偷袭珍珠港,年日军偷袭珍珠港,日本还向东南日本还向东南亚等地区发动进攻亚等地区发动进攻,二战达到最大规模二战达到最大规模中国牵制大部分日军陆军,为二战胜利中国牵制大部分日军陆军,为二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作出巨大贡献 在这样的态势下,反法西斯国家在这样的态势下,反法西斯国家怎样做才能尽快打败法西斯国家?怎样做才能尽快打败法西斯国家?为什么二战初期法西斯国家总是屡屡得手?为什么二战初期法西斯国家总是屡屡得手?1.绥靖政策的影响2.被侵略国武器落后、战术思想陈旧3.欧洲国家各自为战,被纳粹德国各个击破1942.11942.1联合联合:1942.71942.7转折点:转折点
5、:1943.91943.9意大利投降:意大利投降:1943.111943.11开罗会晤开罗会晤:1944.61944.6开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辟了欧洲第二战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墨索里尼政府垮台墨索里尼政府垮台美英盟军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诺曼底登陆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建立发表开罗宣言发表开罗宣言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P6869)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夹击之中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夹击之中上部完上部完 1939.8.221
6、939.8.22希特勒在德国高级军事会议上的讲话:希特勒在德国高级军事会议上的讲话:“我明白,迟早会同我明白,迟早会同波兰波兰发生一场冲突,我早在今年春天发生一场冲突,我早在今年春天已做决定已做决定接下来的最近几年里接下来的最近几年里,我考虑应我考虑应首先对付首先对付西方西方,然后,然后才回头对付东方才回头对付东方”1939年8月31日,希特勒签署了关于实施“白色方案”的命令。其中写道:“进攻日期:1939年9月1日。”二战是从何时开始的?二战与一战不同,是逐步打起来的:二战是从何时开始的?二战与一战不同,是逐步打起来的: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中国东
7、北三省,然后又于然后又于1937年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年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1935年入侵埃塞俄比亚,年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正式吞并年正式吞并1938年吞并奥地利;年吞并奥地利;1939.3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据统计在据统计在19391939年年9 9月英法对德宣战前,战争已席卷了月英法对德宣战前,战争已席卷了五亿多人口,蔓延在欧亚非三大洲的土地上。因此确切五亿多人口,蔓延在欧亚非三大洲的土地上。因此确切地说,地说,1939.9.11939.9.1德国突袭波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突袭波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全面”爆发的日子,而不是开始。爆发的日子,而不是开始。1.1.日本
8、:日本:2.2.意大利:意大利:3.3.德国:德国:突袭波兰突袭波兰 英法:静坐战争英法:静坐战争绥靖政策绥靖政策 19401940 1939 1939 1938 1938吞并奥地利吞并奥地利吞并捷克吞并捷克 突袭波兰突袭波兰 A.A.进攻丹挪进攻丹挪 B.B.荷比投降荷比投降 C.C.打败法国打败法国 D.D.轰炸英国轰炸英国 二战初期二战初期,纳粹德国军事家打造的闪电战,攻势凌厉,纳粹德国军事家打造的闪电战,攻势凌厉,2727天内征服天内征服波兰波兰,4 4小时征服小时征服丹麦丹麦,卢森堡不战而亡,卢森堡不战而亡,2323天内征服天内征服挪威挪威,5 5天内征服天内征服荷兰荷兰,1818天
9、内征服天内征服比利时比利时。39 39天内征服号称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欧洲最强陆军”的的法国法国。粉碎了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 莫斯科保卫战1941.12.71941.12.7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美国能避免战争吗?2.20世纪二十年代加剧美日矛盾的事件?12月8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日本还向东南亚地区发动了进攻1.1.原因:原因:2.2.时间、地点:时间、地点:3.3.参加国:参加国:4.4.内容:内容:5.5.标志:标志:6.6.作用:作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P6869P6869)19421942年、华盛
10、顿年、华盛顿美、英、苏、中等美、英、苏、中等2626国国,后又加入后又加入2121国国 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国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反法西斯国家逐渐走向联合人民的愤怒,反法西斯国家逐渐走向联合 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 相互合作,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的发表 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持,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持,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在在1942.
11、71943.21942.71943.2近七个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过程中,近七个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过程中,法西斯共损失法西斯共损失150150万人,万人,350035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辆坦克和强击火炮,1.21.2万万门大炮和迫击炮,门大炮和迫击炮,30003000架飞机。架飞机。苏军苏军开始开始战略进攻战略进攻,并掌握了,并掌握了主动主动权权德军德军元气大伤,由战略进攻转为元气大伤,由战略进攻转为防御防御开罗会晤开罗会晤(P70(P70相关史事相关史事)1.时间、地点:时间、地点:2.与会国:与会国:3.发表的文件及内容:发表的文件及内容:1943年,开罗年,开罗中美英中美英开罗宣言开罗宣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