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 模拟试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 模拟试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 模拟试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2024 年高 语文 一轮 复习 文学 文本 阅读 模拟 试题 汇编 Word 答案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 模拟试题汇编(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燕食记葛 亮在此之前,我为了采访“同庆楼”的荣师傅,足足准备了两个月。但在三天前,荣师傅离开了。这个消息对我不啻惊雷。很快,媒体就发出了消息,说九十六年的老店同庆楼要易主了,改了个名叫“同庆茶室”。谁接了盘?就是店里原来的八个老伙计。我心里一阵颓然。说起来,跟这个茶楼文化的研究项目,是我一个夙愿。祖父四十年代时,曾经短居粤港,在他一篇旧文里,确切而生动地写过广式的点心,难得文字间竟有不少机趣。在我看来,面目严肃如他,定是受了许多的感染,甚以为是,方落笔成趣。其中呢,他
2、又重点地写了同庆楼。一个谈不上是老饕的人,竟在莲蓉包上盘桓了许多笔墨,这足以让我好奇。难得的是,竟还有许多的考据。我初来香港读书,姑祖母为我接风,便在同庆楼。那也是我第一次领略广东的“茶楼”。“饮茶”的阵仗,热闹得不像话。人头攒动,茶博士穿梭其间,眼观六路。竟好像与所有人都十二万分的熟稔。这份眼力见儿,一个熟客刚坐下来,他便拿起一个钩杆,利索索地将来客的鸟笼挂到天花板上去,下一刻便去了另张桌子收拾招呼。我当时瞠目,浑然不觉身处香港闹市,仿佛进了某个民国戏的摄影棚。小时候,与外公也去过老式茶馆。外公手里捧着那把老朱泥,一喝便是一个下午。安安静静地,喝到夕阳西下,人的胃口喝淡了,心也清淡了。这份清
3、淡,于一个儿童却很不相宜。跟了几次,我就再不要去了。而同庆楼的满目烟火,却让我一下子就爱上了。过了一会儿,便见后厨摇摇晃晃地走出了一个胖大身形的人。满面红光。他很灵活地在人群中闪身而行,一路拱手,和每座的食客贺着新年。而似乎人人也都认识他。走到我们这一桌,他喜气洋洋地说,钟太,恭喜发财。姑祖母看看我,说,师傅,有人赞你的包点好好味呢。荣师傅看看我,说,谁家的年轻人,好靓仔。姑祖母说,你倒是认一认,像是谁?荣师傅认真地看了一会,摇摇头,说,熟口面,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姑祖母说,这是我小哥的孙。荣师傅的笑凝在脸上,似乎心思游离在回忆里,方才一惊,说道,是毛教授的后人?姑祖母说,所以说,这舌头是跟着
4、血脉生的。过往我们两兄妹,为了你这口莲蓉,从广州的得月阁,跟到香港同庆楼。荣师傅哈哈大笑,笑得很开怀。我就这么和荣师傅认识了。荣师傅是同庆楼的行政总厨,从老字号迁港。历经三朝。在店里的威望足够,对我总像是个爷爷辈的人,笑得如同他手打的莲蓉。温软厚糯。后来,发现了爷爷的这本笔记,我更觉得如冥冥中有所示。思量再三,我便申请了一个关于粤港传统文化的研究项目,打算好好地和荣师傅谈一谈。谁知苦心孤诣,准备了两个月,待到要和荣师傅见面,却碰到了同庆楼“政变”。我在荣师傅家里见了他。他见了我,似乎十分高兴,拿出一整个“金枕头”,叫身边的人劈开来给我吃。作为同庆楼的行政总厨,辛苦了几十年,荣师傅住得不算宽敞,
5、甚至可说是简朴。四十年的老唐楼,两室一厅。年久失修,空调轰隆作响。我的目光,在窗前被经年烟火熏得发黑的神龛流连。荣师傅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便说,家有房屋千栋,睡觉只得三尺。我终于问,荣师傅,您真的不做啦?荣师傅本已黯然的目光,闪动了一下。我说,您那打莲蓉的手艺,是撑住了同庆楼的。荣师傅笑一笑,问,毛毛你倒说说,要打好莲蓉,至重要是哪一步?我自以为做足功课,便说,挑出莲心?挑走了才没有苦味。荣师傅叹口气,说,至重要的,其实是个“熬”字。我就说说自己这颗老莲子吧。自我在得月阁,由学徒做起,如今已经七十年。这七十年,同庆楼风里浪里,多少次要关门的传闻。我呢,都当它是雨打窗,只管在后厨打我的老莲蓉。去
6、了莲衣,少了苦头,深锅滚煮,低糖慢火。这再硬皮的湘莲子,火候到了,时辰到了,就是要熬它一个稔软没脾气。九十六年的老店啊,捱过一九九七年的金融风暴,撑过二OO三年的非典,他们说关,就关?!听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了过来,说,所以这店,让那八个老伙计盘下来了。荣师傅愣一愣,笑了,说,是特许经营权,一次过三年期租。那帮老家伙。哪来这么多钱?一月租金就是四十万啊。这不是遇上了大金主了吗?哈哈哈。我嗫嚅了一下,荣师傅,莫不是?荣师傅还是笑,他摆摆手,不说了,不说了,都是身外物。这同庆楼啊,熬过了所有的人,连同我这把老骨头,也熬到了今天。你说说,是不是合该和它同生共死,总得帮它熬到百岁整啊。4. 下列对本文相
7、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小说开篇设置悬念,“我”用两个月时间准备采访的“同庆楼”前朝元老荣师傅,竟在三天前离开了,媒体的消息也为悬念助力,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 小说写祖父旧文相关情节时三用“竟”字。第一处写出“我”对面目严肃的祖父写广式点心富有机趣的惊讶,后两处与第一处所写内容不同但情感相近。C. “我”小时候陪外公去喝茶的老式茶馆,与广东的茶楼形成对比,一个冷清,一个热闹,写出“我”对满目烟火的广东茶楼的喜爱和对老式茶馆的不喜。D. 小说有些内容看似矛盾却意味深长,比如荣师傅做了几十年的行政总厨却住着简朴老旧的住字,最后却是接手同庆楼的大金主,小说读
8、起来曲折有致。5. 小说插叙了发现祖父旧文和姑祖母为初来香港读书的“我”接风的情节,请分析其作用。(6分)6. 葛亮说:“在这部小说里,我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常与变放在了一个制点心的师傅身上。”请结合文本分析这种“常与变”的表现。(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识字的蠢人(节选)【俄】契诃夫帕莫耶夫是一个退役的骑兵少尉,他正戴着眼镜、皱着眉头在读一份公文:“某地某区民事调解法官等等,等等请您以被告的身份出席法庭,去参加因暴力侮辱农民格利高利伏拉索夫一案民事调解法官彼舍斯基克雷洛夫。”“这是谁发来的信?”帕莫耶夫抬起头问送信的人。“是调解法官彼得谢尔盖伊
9、奇发来的也就是舍斯基克雷洛夫老爷”“哦原来是彼得谢尔盖伊奇发的。他邀请我去做什么呢?”“大概是受审吧那公文上不是写着吗,老爷”帕莫耶夫又读了一遍传票,诧异地看着送信人,然后又耸了耸肩膀说:“去他妈的!让我以被告的身份出庭这个彼得谢尔盖伊奇可真是会戏弄人!哼,好吧,你就回去告诉他说,我会去的!不过你要让他好好给我准备一顿早饭”“帕莫耶夫先生!”调解法官垂下了眼睛,然后开口说道,“您被指控这个说是您以暴力侮辱了您的仆人也就是说侮辱了格利高利伏拉索夫。您承认您所犯的罪吗?”“瞧你说的!你从什么时候起变得如此严肃了?嘿嘿!”“难道您不认为自己有罪?”法官打断了他的话,他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伏拉索夫,
10、还是由您来讲讲事情的经过吧。”“事情是这样的,老爷!您是知道我是在他们家当差的,可是实际上就跟奴才差不多那天一早,他老人家让我给他穿衣服,我通常都是随叫随到的我给他穿上了衬衫,又穿上了裤子,最后穿上了皮靴一切都做得妥妥当当的当我接下来给他穿坎肩时他老人家开口说道:格利什卡,你去拿一把梳子,就在我上衣旁边的口袋里。好吧,他说拿,我就去拿我在他上衣旁边的口袋里摸了摸,真是见鬼,并没有梳子!我摸呀摸,接着告诉他说: 这儿没有梳子呀!他老人家则皱着眉头走到上衣的跟前,一伸手就掏出了梳子,可是他并不是从他吩咐的口袋里掏出来的,而是从胸口前边的小口袋里掏出来的。 你看这是什么?难道这不是梳子吗?说着就用梳
11、子扎我的鼻子,结果梳子齿儿就在我的鼻子上划来划去,以致我的鼻子整天流血不止。老爷您看,直到现在我的鼻子还肿着呢我是有证人的,当时大家都看见了。”“您还有什么话要为自己辩解吗?”调解法官抬起头来,用眼睛盯着帕莫耶夫说。帕莫耶夫用疑问的目光先看了看法官,又看了看格利高利,然后又看了看法官,他的脸涨得通红,嘟嘟囔囔地说: “我应该怎么理解这件事情呢?你是在开玩笑吗?”“我没有一点儿跟您开玩笑的意思,”格利高利说, “您应该凭良心说话的,不能动不动就随便打人。”“你给我住嘴!”帕莫耶夫用手杖敲打着地板说, “你个笨蛋!真是一个蠢货!”调解法官急忙从桌子后跳了起来,跑到自己的办公室里去了。他一边跑一边大
12、声喊: “审讯暂停五分钟!”帕莫耶夫抬腿就去追他。“你给我听着,”调解法官一拍双手,开口说道, “你想让我今天当众出丑,是不是?还是你十分乐意听那些厨子和听差的糟践你的供词?你真是一个蠢驴!你为什么要来啊?你以为缺了你我就不能判决了吗?”帕莫耶夫的双手一摊,“是你自己安排了这场滑稽戏,还反过来冲我生气!你早干什么了,你把这个格利什卡关起来不就得啦!”“把格利什卡关起来?我呸!过去你是一个傻瓜,现在依然是一个笨蛋!你告诉我,我怎么可能把格利什卡关起来呢?”“把他关起来就万事大吉!反正该关的又不是我!”“怎么,你还以为现在的时代还停留在从前吗?格利什卡被打了,还要把格利什卡关起来!这真是奇怪的逻辑
13、!你究竟对当代的诉讼程序有没有一点儿概念?”舍斯基克雷洛夫走进了审讯室,着手进行审问。帕莫耶夫则坐在舍斯基克雷洛夫的办公室里的一张小桌旁边。他听见了调解法官对格利高利的劝告,可是,格利高利却长时间地固执己见。不过,最后他还是同意了和自己和解,让帕莫耶夫出十个卢布作为他所遭受的屈辱的补偿。舍斯基克雷洛夫宣读完判决词,然后走进了办公室,他庆幸地对帕莫耶夫说: “真是谢天谢地,案子总算了结啦。只要你交给格利什卡十个卢布,你就可以平安无事了。”“让我给格利什卡十个卢布?”帕莫耶夫吃惊地张着嘴说, “你是不是疯了啊?”“好,算啦,算啦,还是由我替你出这笔钱好啦,”舍斯基克雷洛夫皱着眉头把手一挥,然后说,
14、 “就算为你出一百卢布,我也心甘情愿,只要没有惹出什么麻烦就好了。”十分钟后,他们坐在调解法官的住所里吃着红烧鲫鱼。三杯酒下肚后,帕莫耶夫开口说道: “嗯,好!你判给了格利什卡十个卢布,那么你准备要把他关多少天呢?”“我并没有关押他。我怎么能关押他呢?”“什么怎么能?”帕莫耶夫瞪大了眼睛说, “就为他不该胡乱地告状!他有什么理由去告我啊?”调解法官耐心地劝说着帕莫耶夫,但说来说去,帕莫耶夫就是不明白,他仍然固执己见地认为是格利什卡的错。6. 下列对-处文句中省略号使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处的省略号表示帕莫耶夫读公文时不耐烦,也不仔细,浮光掠影,跳过了太多文字。B.处的省略号表示帕
15、莫耶夫对公文内容深感诧异,对受审之事无法接受,因而有些语塞。C.处的省略号表示法官因为审问对象是熟人而感到尴尬慌乱,说话结结巴巴,语无伦次。D.处的省略号表示格利高利既想讨公道,又对对方心存畏惧,因此话语之间有些犹疑。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格里高利在帕莫耶夫家当差像奴才,这样的生活处境固然让人觉得可怜,然而他精神上的奴性亦让人觉得可悲,“老爷”“他老人家”的称谓即奴性的明证。B.小说通过描写帕莫耶夫在发现自己真的在受审之后“脸涨得通红”的肖像、“用手杖敲打着地板”的动作和“笨蛋”“蠢货”等用语,表现了他内心的愤怒。C.调解法官“从桌子后跳了起来
16、,跑到自己的办公室里去了”,目的是引开帕莫耶夫,这一行为颇为夸张,却真实地表现出他担心法庭失控、害怕惹出麻烦的心理。D.调解法官并不纯然是公理、正义的化身,但他毕竟有基本的是非判断,有对“当代的诉讼程序”的遵守,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与帕莫耶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8. “识字的蠢人”指的是小说主人公帕莫耶夫,从全文看,他的“蠢”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9. 小说大量使用对话描写,除刻画人物外,还起到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张氏月洲村南帆父亲为我取名的时候肯定没有想到,“张帆”遭遇如此之多的重名。多年前,正是因为某天
17、突然发现另一些“张帆”也在杂志上发表文章,我立即决定赐予自己一个笔名。干脆把“张”字拿掉,取名“南帆”。本名也罢,笔名也罢,无非称呼个人的符号,不必大惊小怪,我似乎从未真正将名字视为家族的徽号。那个时候,“家族”这个概念没有在心里留下印记。背起一副行囊,独自浪迹江湖,大漠风沙,长河落日,我意识不到身后存在一个张姓的家族直到月洲村的出现。月洲村之行是一次例行的公务拜访,它位于福州市区几十公里外的永泰县。汽车沿着盘旋的山路驶向月洲村时,我丝毫未曾意识到与这个村庄的血缘关系。下车之后,周围有人告诉我,这是张姓聚居的村庄,而福州的张姓多半是从这儿出来的。我正忙着看河滩上摇曳的芦苇和路边李树上密密麻麻的
18、粉白花朵,对这句话充耳不闻。一伙人说说笑笑地走到了张氏宗祠门口,一阵鞭炮突然炸响。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村长郑重地送给我一部沉甸甸的张氏族谱。这本精装书籍握在手中的重量,突然让我意识到,周围这些面孔黝黑的农民都是我的宗亲,我们的身躯之中流淌着相同的血脉。一种异样的感觉掠过内心。所有的人都这么说,月洲村之名来自桃花溪。一条清澈的溪流进入村庄后绕了个弯,仿佛在地面写了一个“月”字,溪流两旁绿树杂沓,竹林婆娑,树荫之中小鸟啁啾;离开村子的时候、溪流又在村子边缘从容地围出一片沙洲:一脚踩下去,沙子柔软而温润。只有张姓的人才能发现如此清幽的地方,月洲村之称始于唐末,当然是我们老张家祖先取的名。我曾经见过一
19、张月洲村芦川桥的相片。夕阳之中,一座三孔桥倒映在水面上,如同一张油画。那一天驾车进月洲村的时候曾经从桥上经过,桥面似乎显得狭窄。车子从公路拐进来,驶到它跟前时,还得稍稍倒车一下,否则角度太小,无法通行。我迟迟没有意识到,芦川桥的“芦川”与张元幹的芦川词芦川归来集之中的“芦川”是同一个词。而作为宋词大师,这个张元幹,就是月洲村人。许多人津津乐道,宋、明、清三个朝代,月洲村出了一个状元、两个尚书、近五十个进士;对于张姓的子弟说来,这算不上什么,而宋朝的张元幹,却是一个实实在在为月洲村增添重量的大人物。张元幹的词风激昂豪迈。许多人觉得、苏轼与辛弃疾之间就醒目地站着一个张元幹。他的两首贺新郎“梦绕神州
20、路”和“曳杖危楼去”不仅名垂词史,而且张贴在月洲村的墙上。站在村委会门口默诵张元幹的句子“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内心忽然涌过一阵热浪。以前读过几首张元幹的词,从未想到他或许是一个亲戚。当然,如同苏轼一般,这个亲戚也会有卿卿我我的缱绻,也写得出“寒犹在,衾偏薄,肠欲断,愁难著”“想小楼、终日望归舟,人如削”这种缠绵。“百忍堂”是张姓祖上一个著名的典故。大约是河南濮阳的一户张家九代同堂,九百多口人和睦相处,穿统一制作的服装,共享相同的餐饮。开饭的时刻击鼓号令,男女分席,长幼有序。治家犹如治国,唐高宗李治慕名到张家视察,向家长张公艺询问治家方略。张
21、公艺写了一百个“忍”字:一切纠纷,忍让为重,这即是“百忍堂”的来历。温良恭俭让是张家性格的组成部分。唐高宗想考一考张公艺,御赐张家两个梨子,看看九百人如何公平分享。张公艺命家人将梨子放在石臼中捣烂,而后置于水缸之内,注满一缸的清水,鸣鼓召集全家,每人舀一小匙。不患寡而患不均,张公艺家长清楚世事人心的症结所在。儿时曾经听父亲说过这个典故,不怎么喜欢。如果张姓的人只能如此隐忍地生活,唯唯诺诺,那么,又有什么必要兢兢业业地维持那个“九世同堂”的躯壳?因此,张元幹慷慨悲凉、落拓不羁的词风让我大为宽慰:张氏性格之中仍然存在血性与浪漫的基因,这或许是一个比文学史排名远为重要的事情。据说张元幹身材矮小,其貌
22、不扬,但是,他性情刚烈,嫉恶如仇。张元幹投身于李纲一个闽籍宰相的麾下,竭力主张抗金御敌;李纲遭受宋高宗的罢免,张元斡怒不可遏,赋词石州慢已酉秋吴兴舟中作。“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是倾出一腔壮志的长啸。宋高宗退避临安之后,秦桧当政,张元幹愤而辞官返回闽地。绍兴八年,秦桧再度筹划向金国议和纳贡,李纲上疏反对,张元幹的“曳杖危楼去”一词即是对李纲的声援。几年之后,另一个秦桧的政敌胡铨被贬途经福州,张元幹再度出面饯行,并作“梦绕神州路”一词,直陈抑塞磊落之气。这些举动彻底得罪了秦桧,张元幹被捕入狱,除名削籍。多年之后出狱,张元幹已经是一个白发苍鬓的老者。他没有再回月洲村,而是在江浙一带漫游,不知所终
23、。张元幹的词赢得了诸多志士仁人的激赏,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我想说的是,月洲村的张氏拥有另一份额外的庆幸:他遗传给我们一份大丈夫的血脉。(有删改)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从作者的姓氏谈起,写自己一开始对张姓家族的认识不深,“我意识不到”“我丝毫未曾意识到”,后又写“突然让我意识到”,突出强调了张氏月洲村给“我”的情感冲击。B作者不吝笔墨写张元幹投身于李纲麾下、主张抗金御敌、遭秦桧打压等,意在说明张姓的人也具有慷慨激昂的一面。C“他遗传给我们一份大丈夫的血脉”,既是对张元幹一扫张氏软弱怯懦家风的赞扬,也是作者对张氏月洲村和家族感情的升华。D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