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语文高考复习讲义-第3部分 文言文考点突破 课时35 理解文言虚词-结合语境虚“虚”实“实”.pdf

  • 上传人(卖家):教师相关
  • 文档编号:6222277
  • 上传时间:2023-06-13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850.1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语文高考复习讲义-第3部分 文言文考点突破 课时35 理解文言虚词-结合语境虚“虚”实“实”.pdf》由用户(教师相关)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语文高考复习讲义-第3部分 文言文考点突破 课时35理解文言虚词结合语境,虚“虚”实“实” 语文 高考 复习 讲义 部分 文言文 考点 突破 课时 35 理解 文言 虚词 结合 语境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课时课时 35理解文言虚词理解文言虚词结合语境,虚结合语境,虚“虚虚”实实“实实”课堂讲义课堂讲义复习任务1.梳理并总结五类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重点掌握高频虚词的意义。考情微观年份卷别题干表述(翻译)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1全国甲每纵游骑剽掠,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志。虚词:每、小、辄虚词全部放在翻译中考查。不考用法,只考虚词的意义。虚词重点放在高频虚词及副词上。2019全国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虚词:数、或、稍2018全国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虚词:以、以为;以、素知识图要活动一活动一梳理总结

    2、五类虚词梳理总结五类虚词一、代词代词分三类:(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代词有:吾、余、予。第二人称代词有:女、汝、尔、而、乃、若。第三人称代词有:之、其、厥、彼。(2)指示代词。近指的有:此、斯、之、是、兹。远指的有:彼、夫、其。虚指的有:某、或、莫。(3)疑问代词。有:孰、何、奚、胡、恶、安、焉。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善刀而藏之杳不知其所之也B.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其为惑也,终不解矣C.焉用亡郑以陪邻犹且从师而问焉D.或取诸怀抱或师焉,或不焉答案D解析D 项均为“有的、有人”。A 项它/到、去。B 项它/那些。C 项哪里、怎么/他、他们。二、副词1副词是用来修饰或限制动词

    3、、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语气等的词。主要种类有:(1)表程度。表示“稍微”的副词有:少、稍、略等。表示“更加”的副词有:益、弥、愈、更、滋等。表示“非常、尤其”的副词有:最、极、甚、至、尤、良、绝、特、颇等。(2)表范围。表示“全、都”的副词有:悉、皆、咸、俱、举、凡等。表示“只、不过”的副词有:唯、特、徒、独、直、第、但、止、则、仅、顾等。(3)表时间。表示“曾经、已经”的副词有:既、已、曾、尝、向、初、曩、始、昔等。表示“经常、一向”的副词有:常、素、雅、恒、向等。表示“不久”的副词有:寻、旋、既而、未几、无何等。表示“正、恰好”的副词有:会、正、适、方、属等。(4)表语气。表示“

    4、的确、实在”的副词有:必、诚、信、良、固、果等。表示“大概、恐怕”的副词有:其、盖、殆、庶、得无、无乃、庶几等。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度我至军中,公乃入B.其孰能讥之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不出,火且尽户口逃亡且尽答案D解析D 项均为“将要”。A 项竟然/才。B 项难道/一定。C 项却/用于加强判断,就是。2“相”字特殊用法理解“相”多兼指两方,互相,但有时偏指动词一方,有称代作用,可根据语境译为“你”“我”“他”“它”等。请指出下列句中“相”的用法,如是偏指一方,则要指出具体的称代。(1)母、孙二人,更相为

    5、命:相互(2)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相互(3)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偏指“我”(4)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偏指“你”(5)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偏指“他”(6)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相互三、连词连词是连接词语、短语或句子并表示它们之间某种关系的词。主要表并列、递进、承接、选择、假设、转折、因果、目的等关系。其中,表示选择关系的连词有:如、抑、或、其其等。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有:若、如、即、使、苟、今、而、纵、令、诚、假令等。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B.而母立于兹而青于蓝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臣死且不避,卮酒安

    6、足辞D.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欲速则不达答案A解析A 项均为“因为”。B 项同“尔”,你的/然而。C 项况且/尚且。D 项就/然而。四、介词介词是指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面,合起来表示时间、地点、原因、方式、对象的词。主要有:于、以、为、与、乎、因等。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君因我降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B.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C.多于九土之城郭而耻学于师D.为击破沛公军为天下笑者答案B解析B 项均为“在”。A 项通过/于是。C 项比/向。D 项替/被。五、助词助词是古汉语中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只能在句中起某种辅助作用的词。主

    7、要有:(1)结构助词:之、者、所等。(2)语气助词。表示陈述语气的有:也、矣、焉、耳等。表示疑问语气的有:哉、乎、邪、为等。句首语气词:夫、唯、盖等。(3)音节助词:之、其、有、言等。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盘盘焉,囷囷焉犹且从师而问焉C.夫晋,何厌之有客亦知夫水与月乎D.哙曰:“此迫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答案D解析D 项均为“了”。A 项的样子/比。B 项的样子/之。C 项不译/那。复音虚词和文言兼词1复音虚词在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常常两两结合在一起使用,其中一部分结合得相当稳固,因此,人们把两个结合得稳固的虚词称为“固定结构”。这

    8、类结合稳固与非稳固的虚词统称为“复音虚词”。复音虚词的意义一般都是固定的,必须牢牢掌握。这样的词语有:奈何、无乃、有以(无以)、所以、是故、既而、而况、俄而、无何、相与、至于、于是、孰与等。2文言兼词所谓文言兼词,是指古代汉语中某一类词兼有互相结合的两个字的意义和用法,这种词的读音有的是它代表的两个字的声音的拼合,例如“诸”是“之”与“于”(“于”古音 w)的合音。但不是所有的兼词都是合音词。兼词虽数量不多,但遍贯古籍,长盛不衰。常见的有:焉(“于之”或“于是”的合音)、诸(“之于”或“之乎”的合音)、盍(“何不”的合音)、曷(通“盍”,“何不”的合音)、叵(“不可”的合音)、旃(音 zhn,

    9、“之焉”的合音)。活动二活动二重点掌握高频虚词重点掌握高频虚词一、以“以”是在翻译中设点考查最多的虚词,且往往都要译出义项。下面的“以”字均出自六国论,请解释其意义。例句解释(可译出的义项)不赂者以赂者丧苟以天下之大以地事秦以有尺寸之地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举以予人以趋于亡答案因为凭借用,拿才用把以致二、因“因”既有虚词性,同“以”一样也有实词性,也是翻译中设点的高频虚词。请结合课文,填出下表。例句解释(可译出的义项)因人之力而敝之因击沛公于坐蒙故业,因遗策于今无会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答案凭借,依靠趁机,趁此遵循,沿袭原因,缘由,机缘因为经由,通过于是,就

    10、随堂练习随堂练习解释下面文段中加点的词语。吾郡以诗名天下,至嘉靖间最;嘉靖中诸名能诗者,独皇甫氏最;皇甫氏昆季四人,独子循先生(指文中人物皇甫百泉,字子循)最。先生既负才,有重名,然秉执劲节,多所抵牾。以故从虞部郎始谪佐黄州,稍迁南司勋部郎,辄又谪佐开州,量移婺州。当事者虽不能尽知先生,其所以处先生,雅亦已胜唐(超过唐代对待贬谪官员的方式);而先生亦不以谪故,遂厌薄其吏道。其为吏,亦竟不肯缘饰时好而诎其诗,其诗之工不待言。盖先生之诗之工,取工于穷者也,非用其工于穷者也。吾不知其后先于风人(诗人),第于所谓兴与群与怨者,盖三复而略得之矣。节选自(明)王世贞皇甫百泉三州集序答案以(凭借)者(的人)

    11、然(然而)以(因为)始(开始)稍(逐渐)辄(就)虽(虽然)尽(完全)所以(用来的)雅(平素,平常)以(因为)遂(于是,就)其(他自己的)其(他)竟(最终)其(他的)盖(大概)之(的)于(从)21于(在)22于(比)23第(只是)24略(略微)参考译文我们郡县凭借诗歌闻名于天下,到嘉靖年间达到顶峰;嘉靖年间众多号称能作诗的人,又独以皇甫氏为尊;皇甫氏兄弟四人,又独以皇甫子循先生为最。先生既身负才华,有盛名,然而依然秉执刚劲的节操,多受他人抵触。因此从虞部郎开始贬谪辅佐黄州,逐渐升迁为南司勋部郎,就又贬谪去辅佐开州,遇赦酌情调迁婺州。当地主政的人虽然不能完全了解先生,(但)他们用来对待皇甫先生的方

    12、式,平素(待他)也已经超过唐代(对待贬谪官员的方式)了;而先生也不因为自己贬谪的缘故,就厌恶轻视他为官的责任。他做官吏,也最终不肯为了文饰当时而让自己的诗歌屈心抑志,他的诗歌工整自然不必说。大概先生诗歌的精巧,是从其窘迫取得的佳妙,而不是在其窘迫处境中使用他巧妙的诗词。我不知道他之后优秀超过众多诗人,只是对于所说的兴与群与怨的原因,大概读了三遍而略微领会了一些。巩固训练巩固训练一、高频虚词专练解释下面文段中加点字的意思。1乃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乃读之。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句,大为感佩,乃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乃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乃不得已而谢。原

    13、其言,炒作乃尔,无乃自高耳。答:_答案连词,表承接,于是。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你的”。副词,表判断,相当于“是”“就是”。副词,表转折,相当于“竟然”“却”。副词,相当于“才”。复音虚词,相当于“样子”。复音虚词,表猜测,相当于“恐怕是”。参考译文曾经听说陆放翁的节操气节,全都表现在示儿这首诗里,于是读了读它。读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深深地感动并佩服他,(陆放翁)真是忠诚正直的臣子啊!然而也有人瞧不起他,竟然说:“这只是沽名钓誉罢了。”大家用道理质问他,他无话可说,才不得不道歉。推究他说的话,恐怕是想用炒作来抬高自己(的名气)吧。2其狐谓狼曰:“羊肉其鲜乎!君其有意,叼其

    14、一而啖之,得饱其口福。”狼曰:“其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其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无闻邪,其畏主人邪?及其嬉逐,愿为一雪其耻。君其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无辞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漫漫其修远矣,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答:_答案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或许。或表感叹语气,多么、真。连词,表假设,如果。指示代词,其中的。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又。第三人称代词,它们的。连词,连用,表选择,是还是。第三人称代词,它们。指示代词,这些。副词,加强祈使语气,表希望、要求,相当于“一定”“还是”。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怎么。音节助词,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参考

    15、译文狐狸对狼说:“羊肉真鲜美啊!您如果想尝一尝,叼来其中的一只吃掉它,就能够一饱自己的口福了。”狼说:“又能把猛犬怎么样呢?”狐狸就到猛犬那里离间说:“羊好多次说你坏话,它们说的话不堪入耳,您却一点儿不生气,是没听到呢,还是害怕主人呢?等到它们嬉戏打闹的时候,我想为您把这些耻辱全部洗刷掉。希望您答应我!”猛犬笑着说:“想要给它加上罪名,难道还怕没有借口吗?”猛犬于是明白了狐狸的野心,知道守护羊群的道路很漫长,守护羊群更加谨慎。狐狸与狼就离开了。3且“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此岂石壕一地?中晚唐王朝尽然耳。若此,帝尚每日笙歌,且委政奸佞之人,则李唐且亡,必矣。且夫志士且如河水清且涟矣,于斯世则

    16、无进身之途。纵有“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之豪气,无用武之地,亦何用?答:_答案副词,暂且、姑且。连词,表递进,而且、还。副词,将要。复音词,用在句首,表示下文要进一步议论,况且、再说。复音词,就像。连词,表并列关系,又。连词,表让步关系,尚且、还。参考译文“活着的人姑且苟活着吧,死去的人就永远逝去了。”这难道只是石壕一个地方的现象吗?中晚唐王朝全都这样啊。(国家治理得都)像这个样子(了),皇帝仍然每天玩乐,而且把朝政委托给奸佞的人,因此李唐将要灭亡,(是)一定的了。再说有志之士就像河水那样清澈见底,在这样的世道上就没有入仕做官报效国家的道路了。纵使他有“连死都不躲避,一杯酒怎么值得拒绝”的勇气

    17、,(却)没有用武之地,又有什么用呢?4若“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奇哉!若人之思,若天惊石破,花开铁树,非若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恐吾辈但堪为其鱼之一鳞,若龙之一爪也。若夫常人思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若柳子厚则不然,以超人之思,抒难抑之情,绝矣。答:_答案连词,表假设,如果。指示代词,此、这个。动词,好像。第二人称代词,你们。连词,相当于“或”。复音虚词。句首语气词,用在一段或一层意思开头,表示转换,有“再说”“至于”的意思。连词,表示另提一事,相当于“至”“至于”。参考译文“如果能够化身为千亿个自我,那就散到那无数的山峰上眺望故乡。”(真是)奇妙啊!这个人的想象,(就)像石破

    18、天惊,铁树开花一样,并不是你们这些平常的人能够赶得上的。我也是这样。恐怕我们这些人只能够做鱼的一片鳞,或龙的一只爪了。至于一般人思念家乡,常常是眺望明月怀念远方,(或者)登上高处吟诗作赋,至于柳子厚就不这样,(他)凭借超过一般人的思路,抒发难以抑制的感情,绝妙啊。5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此为至理,当为世人言之,切勿使之为巫所惑。巫者,以诡为业,其所为皆为利也。故为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为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为?答:_答案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原因,相当于“因为”。非虚词用法,动词,是。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对”。介词,与“所”构成固定结构“为所”,

    19、表被动,相当于“被”。动词,作为。动词,做。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原因,相当于“为了”。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相当于“当”“等到”。介词,给、替。句末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呢”。参考译文“上天的运行有一定的规律,不会因为圣君尧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暴君桀就灭亡。”这是真理,应当对世人说明,千万不要让他们被巫师迷惑。巫师,拿骗人当职业,他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利益。所以当他来到的时候,就用这个道理斥责他,揭露他的用心。替社会清除坏的风气习俗,(这是)我们的分内之事,为何推辞拒绝呢?6以“秉烛夜游,良有以也。”若以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以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以书卷为伴,弃

    20、险以远则不敢至之怯,慕“拥火以入深穴”之勇,醉“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畅游书海以极夫天地之乐。如此,以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以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以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吾虽以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以权贵交。以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之叹。答:_答案名词,原因。动词,认为。介词,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依据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凭借。介词,把。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介词,可译为“因”“因为”。连

    21、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介词,引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可译为“在”。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跟”“和”。助词,与“上”组合,表界限或范围。动词,两句互文,与“用”同义,可译为“任用”。参考译文“(古代的人)秉烛夜游,的确是有原因的啊。”如果认为自己比潘安还英俊潇洒,那么出来走走也没什么妨碍;否则,凭借我这副面容出现在街市上,就恐怕要吓到人了。所以我自己应当把书卷作为伙伴,消除掉因为危险且遥远就不敢到达的怯懦,仰慕“拿着火把进入深穴(探险)”的勇气,陶醉在“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的美景之中畅游于书海之中来穷极那天地之间的快乐。像这样,(即使)把皇帝的位子给我,我也会

    22、弃之不顾的,难道(我会)因为一顶皇冠的缘故就抛弃精神的悠然闲逸吗?(正)因为我有这样的志向,所以才能够长久地享受闲逸和快乐。我虽然在康熙六年(就)到京城(了),但是始终没有跟权贵交往。以上就是我内心的表白,希望你能体察,因此没必要有“忠臣贤士未必会为世所用”的感叹。7因因能授官,不以门第取人,且不因旧制,此乃曹操成大业之因。其常因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此一役,动摇袁绍军心,因乘势击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因许攸之力而得。途经绍墓,因守冢至前拜祭。其量岂常人可比?因此其得众人之心,以成大业。因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业。答:_答案介词,根据、依靠、凭借。动词,沿袭。名词,原因。介词,趁着、

    23、趁此。副词,于是、就。介词,凭借。介词,经由、通过。介词,因为。连词,连接分句,用于因果关系复句的前一个分句,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参考译文根据才能授予官职,不依据出身高低录用人才,而且不沿袭旧制度,这就是曹操成就大业的原因。他常常趁敌人没有准备,突袭击败他们,例如乌巢火烧粮草。这一次战役,动摇了袁绍的军心,于是(曹操)就趁着有利的时机打败了袁绍,取得官渡一战的大胜。这一战的胜利也是凭借许攸的帮助而取得的。后来曹操路过袁绍的坟墓,通过守墓人来到坟前拜祭他。这气量难道是一般人能比的?因为这些他得到大家的拥戴,从而成就大业。因为曹操有非同一般的胸怀气量,所以他能够成就非凡的事业。二、对点综合练

    2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令狐楚,字殻士,德棻之裔也。逮()冠,贡进士,京兆尹将荐为第一。既及第,桂管观察使王拱爱其材,将辟楚,惧不至,乃()先奏而后聘。德宗喜文,每()省太原奏,必能辨楚所为,数()称之。俄()出为华州刺史。镈既相,擢楚河阳怀节度使,代乌重胤。始,重胤徙沧州,以河阳士三千从,士不乐,半道溃归,保北城,将转掠旁州。楚至中,以()数骑自往劳之。众甲而出,见楚不疑,乃()皆降。楚斩其首恶,众遂定。敬宗立,拜楚为河南尹,迁宣武节度使。汴军以骄故,而韩弘弟兄务以峻法绳治,士偷于安,无革心。楚至,解去酷烈,以()仁惠镌谕,人人悦喜,遂()为善俗。入为户部尚书,俄拜东都留守,徙天平节

    25、度使。始,汴、郓帅每至,以()州钱二百万入私藏,楚独辞不取。久之,徙节河东。召为吏部尚书、检校尚书右仆射。故事,检校官重,则从其班,楚以吏部自有品,固辞,有诏嘉允。楚外严重不可犯,而中宽厚,待士有礼。为政善抚御,治有绩,人人得所宜。(选自新唐书令狐楚传)8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答案等到于是每次屡次不久带领才用于是,就把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汴军以骄故,而韩弘弟兄务以峻法绳治,士偷于安,无革心。译文:_故事,检校官重,则从其班,楚以吏部自有品,固辞,有诏嘉允。译文:_答案因为汴军骄横的缘故,(所以)韩弘弟兄着力用严峻的刑法来约束他们,但士人只图眼前的安逸,没有变革的心思。(得分点:以、绳治、偷

    26、、革,句意通顺)按照先例,检校官位高权重,就依从检校官的位次,令狐楚认为吏部官员自有品阶,坚决辞让,皇帝下诏嘉许(他)。(得分点:故事、班、以、固,句意通顺)参考译文令狐楚,字殻士,是(初唐十八学士)令狐德棻的后代。等到二十岁,地方向朝廷举荐进士,京兆尹将要举荐他为第一名。考中进士科后,桂管观察使王拱喜爱他的才能,打算征召他,害怕他不来,于是先上奏举荐而后聘请。德宗喜爱文学,每次阅览太原的奏章,一定能分辨出令狐楚所写的,多次称赞他。不久出任华州刺史。皇甫镈任宰相后,提拔令狐楚为河阳怀节度使,代替乌重胤。起初,乌重胤迁任到沧州,让河阳三千士卒跟随,士卒不愿意,半道溃散往回跑,据守北城,打算调转方

    27、向掠夺附近的州县。令狐楚赶到中,带领数名骑兵亲自前往慰劳劝说他们。众人穿着铠甲出来,见令狐楚没起疑心,于是都投降了。令狐楚斩了他们中的罪魁祸首,众人就安定了。敬宗即位,任命令狐楚为河南尹,升任宣武节度使。因为汴军骄横的缘故,(所以)韩弘弟兄着力用严峻的刑法来约束他们,但士人只图眼前的安逸,没有变革的心思。令狐楚到任后,废除残暴的刑罚,用仁惠劝诫训谕,人人欢喜,于是形成了良好的习俗。入朝任户部尚书,不久被任命为东都留守,改任天平节度使。当初,汴、郓帅往往一到任,就把州府的二百万钱作为私有,唯独令狐楚推辞不要。很久之后,改任河东节度使。召入朝廷任吏部尚书、检校尚书右仆射。按照先例,检校官位高权重,就依从检校官的位次,令狐楚认为吏部官员自有品阶,坚决辞让,皇帝下诏嘉许(他)。令狐楚外表严肃持重,但心地宽厚,对待士人有礼有节。他为政善于安抚和控制,治理也很有成绩,人人各得其所。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语文高考复习讲义-第3部分 文言文考点突破 课时35 理解文言虚词-结合语境虚“虚”实“实”.pdf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6222277.html
    教师相关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