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简谱)四下音乐-第6课 演唱 摇篮曲(张友珊词 汪玲 杨存德曲)-教案、教学设计-市级优课-(配套课件编号:c1067).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音版(简谱)四下音乐-第6课 演唱 摇篮曲(张友珊词 汪玲 杨存德曲)-教案、教学设计-市级优课-(配套课件编号:c1067).docx》由用户(小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音版简谱四下音乐_第6课 演唱 摇篮曲张友珊词 汪玲 杨存德曲_教案、教学设计_市级优课_配套课件编号:c1067 人音版 简谱 四下 音乐 摇篮曲 张友珊词 杨存德曲 教案 教学 设计 下载 _四年级下册_人音版(2024)_音乐_小学
- 资源描述:
-
1、摇篮曲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1、欣赏: 摇篮曲勃拉姆斯 2、演唱: 摇篮曲汪玲,杨存德 3、资料补充欣赏:东北民歌摇篮曲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聆听或演唱中外名家的“摇篮曲” ,初步感受摇篮曲的风格特征, 体会音乐所蕴含的情感; 2、用合适的力度,音色来表现歌曲; 3、学习八六拍的打拍。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1、勃拉姆斯摇篮曲 这是他在两百余首歌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 在古今摇篮曲中颇负 盛名。歌曲具有民歌风格,曲调温柔美丽,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亲切 祝愿。 歌曲采用二段体结构,每个乐段都由两个 4 小节乐句组成。前乐 段曲调比较平稳,柔和恬静;后乐段则在两个乐句句首使用了八度大 跳,抒发
2、出母亲面对孩子而产生的幸福,激动的心情。 歌曲的伴奏部分自始至终贯穿着切分节奏, 生动地模仿了摇篮摆 动的律动。 2、 摇篮曲 汪玲、杨存德作曲。 这是一首由六个乐句加结尾的一段体歌曲,八六拍,F 宫调式。 这首歌曲曲调流畅,婉转动听,六拍子的节奏更增强了摇晃的感 觉, 在轻柔二稍慢的歌声中, 生动地描绘出一幅 “我” 轻轻摇动摇篮, 哄宝宝入睡的幽静画面。 歌唱注意:摇篮曲这类歌曲的特点是优美抒情。演唱时要控制要 气息,歌声要轻柔二优美,注意唱好椅子多阴的歌词,并注意曲调中 多次出现的变化重复;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感受摇篮曲的风格特征,体会音乐所蕴含的情感; 2、音高训练,节奏训练;
3、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1、二部和声训练; 2、用合适的速度歌唱。 教教 具:具: 多媒体、琴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课堂常规的养成 1、每课一歌红蜻蜓 目的:1)歌曲开声 2)回忆旧知 3)调节氛围 2、唱音高表 本堂课唱音3 2 1 6 5 目的:建立音高序列 掌握柯尔文手势 操 作:师指音,生构唱。 目 的:建立音高序列。 第二环节:训练和声听觉第二环节:训练和声听觉 1: 第一步,师指音,生唱音; 2、生唱第二声部,师加入唱第一声部; 要求:学生注意聆听第一声部。 3、师生互换声部进行合作唱; 要求:注意唱好自己声部的同时,聆听另一声部。 4、选择两个学生进行合作唱; 5、两小组合作唱。 第三环节:节奏训练第三环节:节奏训练 1、正确念出节奏; 2、手打拍念节奏; 3、竖笛吹奏节奏; 第四环节:唱谱训练第四环节:唱谱训练 1、两分钟,试着唱一唱; 2、师弹琴生模唱; 3、游戏:分段接龙唱,选两个学生进行; 4、齐唱 5、游戏:两生接龙唱,其他同学打拍; 第五环节:歌唱及欣赏第五环节:歌唱及欣赏 1、填词唱; 2、表演唱; 3、介绍摇篮曲体裁。 4、欣赏勃拉姆斯摇篮曲 5、欣赏中国东北民歌摇篮曲 结结 课: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摇篮曲,感受了摇篮曲的特点和风格,柔柔的是歌, 暖暖的是爱。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619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