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安全生产管理.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矿山安全生产管理.ppt》由用户(hyngb9260)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矿山 安全生产 管理
- 资源描述:
-
1、矿山安全生产管理 第一章 非煤矿山安全管理综述一、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一、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现状:1 1、非煤矿山、非煤矿山:指煤炭以外的所有固体开采矿山的总称。我国现已开发和利用的矿种达181种,资源总量占世界的 12%。目前,全国有各类矿山15万多个,其中,非煤矿山13万多个,占矿山总量的80%以上。全国矿山每年因公死亡人数在一万人左右,占全国工矿企业职工伤亡总数的60%以上,几乎每天都有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发生,平均不到一周就有一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发生。非煤矿山每年死亡人数在17002300人之间,小矿山的 伤亡人数占矿山总人数的2/3以上。二、非煤矿山在安全生产上的特点
2、 1)一般没有瓦斯爆炸的危险;2)井下采矿方法种类多;3)井下爆破所需炸药的 数量多,且频率高;4)井下采矿方法造成的空区体积大,暴露面积大,故地压大;5)某些放射性矿石开采矿山在通风上有特殊要求。三、全国非煤矿山的安全形势的总体表现1)安全生产形势依然非常严峻;2)各行业中,建材矿山死亡人数上升最快,而以采石场事故最为严重;3)非国有小矿山的事故较严重,重大伤亡事故发生率高;4)坍塌事故是发生率最高的重大死亡事故;5)透水事故是每起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事故,危害特别重大;6)职业危害严重,尘肺病大量上升;7)我国非煤矿山每年因事故死亡人数在世界上最高。8)尾矿库和 采空区的危害严重,治理困难,
3、投入大,管理复杂。四、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1)大量的中小非煤矿山无证开采、非法经营、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条件;2)安全投入不够;3)非煤矿山开采工艺技术落后;4)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不完善;5)非煤矿山职工安全培训不够,安全意识差,安全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低;6)安全生产法规建设跟不上形势发展的 需要。第二章安 全 生 产 管 理第一节、安全的定义及概念一、安全的定义及其重要性一、安全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一)安全的定义(一)安全的定义 安全(Safety):“无危则安,无损则全”1、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 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2、安全是指没有死亡、伤害、职业病或财产
4、、设备的损坏或损失或环境危害的条件。3、安全是指不因人、机、媒介的 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损失、人员伤害、任务受影响或造成时间的 损失。综上所述: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安全的概念已经不是传统的职业伤害或疾病,也并非仅仅存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安全科学关注的领域应涉及人类生产、生活、生存活动中的 各个领域。(二)安全的重要性(二)安全的重要性 1、经济损失大 据ILO(国际劳工组织)统计:全球每年发生的各类事故大约为2.5亿起,意味着每天发生68.5万起,每小时2.8万起,每分钟475.6起。全世界每年死于工伤事故和 职业病危害的人数约为110万人(其中25%为职业病引起的死亡),死于交通事故
5、99万人,死于暴力56.3万人,死于局部战争约50.2万人,同时有1500万人受到失能伤害,有35%的 劳动者接触职业危害,各类事故导致的 经济损失高达国民生产总值(GNP)的 5%。2 2、社会影响大、社会影响大 事故的 发生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重大、特别重大事故的 发生,对家庭、企业、国家造成的 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由于事故的 发生,而造成家庭的 破裂、企业解体、企业的 信誉和经济效益遭受损损伤,甚至引起社会的不稳定。3 3、影响周期长、影响周期长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事故的发生所造成的影响绝非短时间内就能消除,往往会在人们心头留下长期的抹不去的烙印,使相关人员心理上
6、的阴影难以拂去。二、职业安全卫生、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二、职业安全卫生、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 1 1、职业安全卫生:、职业安全卫生:指影响作业场所内员工、临时工、外来人员和其他人员安全与健康的条件和因素。2 2、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或控制危险及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设备完好无损及生产顺利进行。3 3、劳动保护:、劳动保护: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在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及职业病等方面所采取的各种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的总称。三、安全性与系统安全三、安全性与系统安全 1 1、安全:、安全:Safety-保护。主要指职业安全、意外伤害、家庭安全等安全问
7、题。Security-保卫。主要涉及国家安全、刑事犯罪、防抢防盗等安全问题。2 2、安全性:、安全性:是系统在可接受的最小事故损失条件下发挥其功能的 一种品质。安全是系统的状态或条件,安全性是系统的一种性能。3 3、系统安全:、系统安全:在系统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和成本为约束条件,应用工程和管理的原理、准则和技术,使系统获得最佳的安全性。第二节、安全管理的 定义及概念 一、安全管理的定义一、安全管理的定义 1、管理的定义 1)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职能活动。(科学管理学派)2)管理就是做人的工作,它是以研究人的心理、生理、社会环境影响为中心,激励职工的行为动机,
8、调动人的积极性。(行为科学学派)3)管理的重点是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现代管理学派)目前,管理学者比较一致的意见:管理是为实现预定目标而组织和管理是为实现预定目标而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物质资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物质资源的过程。源的过程。2 2、安全管理的定义:、安全管理的定义: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实现安全生产而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种物质资源的过程。3 3、安全管理的中心问题:、安全管理的中心问题:保护生产经营过程中人的 安全与健康,保护国家和集体的财产不受损失,保证生产顺利进行。二、安全管理的原则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2、安全生产人人管理、
9、自我管理的原则3、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4、“三同时”原则5、“四不放过”原则三、安全管理的特殊性1、安全意识是安全工作永恒的主题;2、安全管理决策必须慎之又慎;3、事故致因理论是指导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 理论。四、安全管理的对象四、安全管理的对象1、人的 系统2、物质系统3、能量系统4、信息系统五、安全管理的性质1、人为性 2、效益性3、强制性4、长期性5、科学性6、层次性7、预防性8、专业性9、群众性10、社会性六、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1、系统原理2、人本原理3、能级原理4、整分合原理5、反馈原理6、弹性原理7、动力原理七、主要安全管理制度七、主要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生产责任制 2、安全教育
10、和培训制度 3、交接班制度 4、点检制度 5、安全确认制度 6、出入井挂牌制度八、安全检查 1、安全检查的分类 1)日常安全检查 2)转业性安全检查 3)季节性安全检查 4)不定期的特殊检查 2、安全检查表 3、安全检查应注意的事项 1)自查和互查相结合 2)检查与整改相结合 3)制定和建立安全档案第三节、影响我国安全工作形势的因素一、社会舆论二、人的价值三、人员素质四、法律的 完善五、总体管理水平第四节、安全生产的权利和义务第四节、安全生产的权利和义务 一、企业负责人的责任 1、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所需资金的投入 2、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3、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4、督
11、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二、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二、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 1、知情权 2、建议权 3、批评、检举和控告权 4、拒绝权 5、紧急避险权 6、劳动保护权 7、接受教育权 8、享受工伤保险和伤亡赔偿权三、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三、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1、遵章守纪、服从管理 2、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3、接受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 4、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第五节、第五节、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基本知识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基本知识第一、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基本知识 一、生产活动中主要危险、
12、危害因素的类别 (一)危险、危害因素的产生 1.能量、有害物质 (1)能量就是做功的能力。(2)有害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损伤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正常代谢功能,破坏设备和物品的效能,也是主要的危险、危害因素。2.2.失控失控 (1)故障(包括生产、控制、安全装置和辅助设施等故障)(2)人员失误 (3)管理缺陷 (4)环境因素3 3、事故、事故 1)事故的定义 (1)事故是可能涉及伤害的、非预谋性的事件。(2)事故是违背人的意志而发生的 意外事件。(3)事故是造成伤亡、职业病、设备或财产的损坏或损失或环境危害的一个或一系列事件。2 2)事故的特点)事故的特点 (1)事故是一种发生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的
13、特殊事件,人类的任何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事故。(2)事故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出乎人们意料的意外事件。(3)事故是一种迫使进行着的生产、生活活动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4)事故这种意外事件除了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顺利进行之外,往往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物损失或环境污染等其他形式的后果。3 3)事故种类)事故种类(1 1)未遂事故)未遂事故 未遂事故是指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但由于其偶然因素,实际上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2 2)二次事故)二次事故 二次事故是指由温饱事件或事故引发的事故。(3 3)非工作事故)非工作事故 职工在非工作环境中,如旅游、娱乐、体育活动及家庭生活等诸方面活动中发
14、生的人身伤害事故。4 4)事故的基本特性)事故的基本特性 (1)普遍性 (2)随机性 (3)必然性 (4)因果性 (5)突变性 (6)潜伏性 (7)危害性 (8)预防性(二)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二)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 1、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4)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6)其他危险、有害因素:2、参照事故类别分类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可将危险、危害因素分为20类。1)物体打击:
15、落物、滚石、砸伤、碎裂等。2)车辆伤害:积、压、撞、颠覆。3)机械伤害:铰、碾、割。4)起重伤害:各种起重作业引起的伤害。5)触 电:电流流过人体或人与电体间发生放电引起的 伤害,包括雷击。6)淹 溺:各种作业中落水及非矿山透水引起的溺水伤害。7)灼 烫: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物质灼伤、射线引起的皮肤损伤等。8)火灾:造成人员伤亡的企业火灾事故。9)高处坠落:包括由高处落地和由平地落入地坑。10)坍塌:建筑物、构筑物、堆置物倒塌及土石塌方引起的事故。11)冒顶片帮:矿山开采、掘进及其他巷道作业时发生的顶板冒落、璧侧垮落。12)透水:,矿山开采及其他坑道作业时因涌水造成的伤害。13)爆破:
16、由爆破作业引起,包括因爆破引起的中毒。14)火药爆炸:生产、运输和储藏过程中的 意外爆炸。15)瓦斯爆炸:包括瓦斯、煤尘与空气混合形成的混合物的爆炸。16)锅炉爆炸:指适用于工作压力0.07MPa以上,以水为介质的蒸汽锅炉的 爆炸。17)容器爆炸:包括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18)其他爆炸:可燃性气体、蒸汽、粉尘等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炉膛、钢水包、亚麻粉尘的爆炸等。19)中毒和窒息:职业性毒物进入人体引起的 急性中毒、缺氧窒息性伤害。20)其他:上述范围之外的伤害事故,如冻伤、扭伤、摔伤及动物咬伤等。二、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分析方法(一)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 主要内容 1、厂址 2、
17、厂区平面布局 3、建(构)筑物 4、生产工艺过程 5、生产设备、装置 (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1、重大危险源 1)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设备、设施或场所都可称为重大危险源。2)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 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2 2、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 1)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2)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 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三)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方法(三)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方法 1、经验法 1)对照法 2)类比法 2、
18、系统安全分析法第二、危险、危害因素控制的基本知识 一、事故预防对策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一)事故预防对策的基本要求 (1)预防生产过程中产生危险和危害因素。(2)排除工作场所的危险和危害因素。(3)处置危险和危害物并降低到国家标准规 定的限值内。(4)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5)发生意外事故时,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施救条件。(二)选择事故预防对策的原则 1、事故预防技术措施 (1)直接安全技术措施 (2)间接安全技术措施 (3)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2、选择事故预防对策的原则 (1)消除 (2)预防 (3)减弱 (4)隔离 (5)连锁 (6)警告(三)事故预防对策应具有针对
19、性、可操作性(三)事故预防对策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和经济合理性 1、针对性是针对行业的特点提出对策。2、提出的对策在经济、技术、时间上应是可行的,能够落实和实施。3、经济合理性是指不应超越项目的经济、技术水平提出事故预防对策。二、控制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措施 (一)实行机械化、自动化 (二)设置安全装置 (三)增强机械强度(四)保证电气安全可靠(四)保证电气安全可靠 1)安全认证 2)备用电源 3)防触电 4)电气防火防爆 5)防静电措施(五)按规定维护保养和检修机器设备(五)按规定维护保养和检修机器设备(六)保持工作场所合理布局(六)保持工作场所合理布局(七)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20、七)配备个人防护用品第三、第三、应急预案的基本知识应急预案的基本知识 一、应急预案的概念和分类 (一)概念 (二)分类 1)根据预案主体的 性质不同分:(1)企业预案 (2)政府预案 2)根据事故影响范围不同分:(1)现场预案 (2)场外预案 二、应急预案的文件结构 1、总预案 2、程序文件 3、指导说明书 4、应急行动记录三、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1、总则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3、预警和预防机制 4、应急响应 5、后期处置 6、保障措施 7、附则 8、附录四、应急预案的编制方法四、应急预案的编制方法 (一)组建编制队伍 (二)危险与应急能力分析 1、法律法规分析 2、风险分析 3、应急能力分
21、析 (三)预案编制 (四)预案的评审与发布 (五)预案的实施五、应急培训与演习五、应急培训与演习 (一)应急预案培训的原则和范围 1、原则 加强基础、突出重点、边练边战、逐步提高。2 2、范围、范围 1)政府主管 2)社区居民 3)企业全员 4)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二)应急培训的基本内容(二)应急培训的基本内容 1、报警 2、疏散 3、火灾应急培训 4、不同水平应急者培训(三)训练和演习类型(三)训练和演习类型 1、基础训练 2、专业训练 3、战术训练 4、自选科目训练第六节、第六节、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安全生产事故调查第一、事故调查的程序 一、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 1、成立事故调查小组
22、2、事故的现场处理 3、物证搜集 4、事故事实材料的 搜集5、证人材料搜集6、现场摄影7、事故图绘制8、事故原因分析9、事故调查报告编写10、事故调查结案归档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一)事故调查小组 1、轻伤、重伤事故:2、死亡事故:3、重大死亡事故:(二)事故调查小组成员条件:1、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 专长;2、与所发生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三)事故调查组的职责:(三)事故调查组的职责:1、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2、确定事故责任者;3、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4、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三、三、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
23、行规定 (一)事故调查小组 (二)事故调查小组成员条件:1、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专长;2、与所发生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三)事故调查组的职责:(三)事故调查组的职责:1、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2、查明事故的 性质和责任;3、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4、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 处理建议;5、检查控制事故的应急措施是否得当和落实 6、写出事故调查报告。四、四、关于做好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关于做好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有关工作的通知有关工作的通知 1、加强特大、特别重大事故调查处理工作;2、加强未遂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3、加强对事故调查处理情况的监督检查;4、加
24、强事故信息的管理工作;5、做好事故信息的披露与报道工作;6、建立并不断完善事故通报制度。第二、事故调查的组织 一、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和任务 (一)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和任务 1、组成:2、任务:(二)事故报告的内容 1、背景信息 2、事故描述 3、事故原因 4、事故教训及预防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建议 5、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建议 6、事故调查组的成员名单 7、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二、事故调查常用的技术方法二、事故调查常用的技术方法 1、故障树分析方法 2、故障类型和 影响分析方法 3、变更分析方法第三、事故调查取证一、事故现场处理二、事故有关物证收集三、事故事实材料收集 (一)与事故鉴别、记录有关的 材料
25、;(二)事故发生的有关事实四、事故人证材料收集记录五、事故现场摄影、拍照及事故现场图绘制 (一)事故现场摄影、拍照;(二)事故现场图绘制第七节、第七节、安全生产事故分析安全生产事故分析第一、事故原因分析 一、事故原因的分析 (一)事故原因分析的 基本步骤 1、整理和阅读调查材料;2、分析伤害方式;3、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4、确定事故的间接原因;(二)事故直接原因(二)事故直接原因 A A、定义:、定义: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又称一次原因。B B、事故直接原因的分析、事故直接原因的分析 1 1、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