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两个标准及案例参考模板范本.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两个标准及案例参考模板范本.doc》由用户(林田)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 中国古代 诗歌散文 鉴赏 两个 标准 案例 参考 模板 范本
- 资源描述:
-
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两个标准及案例中国古代诗歌欣赏部分【效益标准】1、 通过阅读欣赏,把握诗歌抒发的感情。2、 通过欣赏积累,了解我国古代诗歌抒发的情感类型。包括:怀乡思亲、羁旅愁思、离愁别绪、春感秋思、寄情山水、隐逸情怀、爱国忠君等。3、 通过欣赏积累,把握古代诗歌常见的抒情方式。包括:直抒胸臆;写人抒情,叙事抒情,写景抒情,状物抒怀,咏诗抒怀。4、 通过精读赏析,把握古代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段。包括: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诗歌叙事的方法,写景的方法、体物写志的方法,咏诗抒怀的方法。5、 把握我国古代诗歌的原型意象6、 把握诗歌意象的常见组接方式。7、 掌握我国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和常见的表现手法。
2、8、 学会诵读诗歌的技巧:节奏、平仄、速度、押韵。9、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10、 把握中国诗歌“温柔敦厚、含蓄蕴藉”的民族风格。【行为标准】1、坚持在诵读中把握诗歌抒发的感情。阅读鉴赏诗歌,需要从讽诵开始,读准诗歌的节奏,读对诗歌的韵律,读出诗中的辞气。诗歌吟诵,一般讲究三读。即:一读声韵,要求读准字音,读稳韵脚,读出轻重缓急,形成诗句的回环之美;二读节奏,要求把握节拍,读好停顿,读出抑扬顿挫,形成诗意的缠绵之美;三读辞气,要求读准语调,读对语气,读出喜怒哀乐,形成诗情的奔放之美。通过三读欣赏诗歌,由表及里,由实而虚,感受诗歌的旨趣,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2、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3、”,结合作品的形象和作家生平以及时代社会背景把握诗歌抒发的感情。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以及创作背景,这样才能全面并准确把握诗歌的内容和主旨。3、 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感知形象,借助想象和联想进入诗歌意境,充分感知诗歌文本。要反复诵读,置身诗境,借助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和诗人取得共识,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人所描绘的境界,获得新奇的审美体验。4、借助想象和联想,还原诗歌的创作情景和诗人的生命形态,感受诗歌抒写心灵的审美本质。诗歌鉴赏中的意象分析,一般需要沿着“象意情”的路径来进行。鉴赏之初需要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中的景物人事,并让
4、这些景物人事活跃起来,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鲜活的画面。随后,要善于联系相关的社会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反复思考画面传达的意义。最后,要从这些画面和意义中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感情倾向。这是鉴赏诗歌意境的基本方法。4、 通过对诗句,文辞的准确解读,窥见作品的意旨、作者的情感。尤其要注意对古典诗歌中常用语词的特定含义的理解。5、我们还要根据作品中意象的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有些作品篇幅短小,意象常见,且通篇基调一致,意境浑成,我们在欣赏时,只需将诗中简单排列的意象连缀起来,就可以在一个简约、明净的画面中,体会到作者的诗思。有些作品意象之间跳跃性
5、大,且色彩不一,情绪起伏,出语新警,我们在欣赏作品时,就要根据诗中的“一鳞半爪”“断帛裂锦”,用自己合理的想象来补充,连缀,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已经,然后才能体会作者的思路和情感。7、对有些写景佳句多加涵咏、玩赏,品出其精微的诗艺。对那些以景语作结的作品,切不可以单纯的景语视之,而以揣摩、感悟其中蕴涵的诗情。8、 对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作出准确的审美判断。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赏析诗歌的艺术形式和技巧。9、借助诗歌欣赏,发展学生积极进取的情感。10、诵读、背记、默写一部分经典的诗歌文本。在积累基础上,指导学生创作浅易的诗歌作品。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效益标准】1、 学会从作品整体出发,
6、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2、 正确字义、词义,更要注意对古典诗歌中常用语词的特定含义的理解。3、 抓取典型意象,理解作者感情。4、 运用主观感受、生活体验来欣赏古典诗歌。5、 利用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评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6、 结合特定时代的社会风气和时代精神,深入欣赏和把握其中的内容和旨趣,洞察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情志和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行为标准】1、古典诗歌的欣赏应当遵循由微观到宏观的规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应当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深切感受其中所包孕的意蕴美和情感美。2、积累诗词中常见语词和意象,举一反三,触类旁通。3、学
7、生在阅读诗歌作品时,学会检索和查阅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学会联系的方法,知人论世,从而准确把握诗歌的主旨情感。4、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既有其相同性,也有细微的差异,学会运用纵、横向比较的方法,同中求异。5、引导学生感受、理解古诗文的表达艺术,咀嚼经典词句,帮助形成高尚的审美趣味。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效益标准】1. 了解古代诗词的基本知识,把握古诗词的韵律和节奏。背诵夜归鹿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登岳阳楼菩萨蛮(韦庄)。2. 把握意象,发挥想象,置身诗境,体会和品味中国古代诗歌特有的意境美。3. 通过春江花月夜夜归鹿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古诗的赏析,掌握“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方法。
8、4. 揣摩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理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生活态度。5. 感悟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6. 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行为标准】1. 反复吟诵,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在诵读中品味是个有没、奇妙的意境。2. 通过意象分析进入诗歌营造的意境,领悟诗中传达的思想感情。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一首融景、物、情、理为一体的佳作,它以“月”为中心,描绘了“春”“江”“花”“月”“夜”几个典型意象,整首诗仿佛笼罩着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中,构筑了一种幽美而邈远的意境。透过这几个意象的分析,便可以感悟大自然的奇丽美景,人间的纯洁爱情以及源自宇宙浩瀚无边的人生哲理。3. 顺着诗人的
9、思路,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中的奇妙情景。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描写了在美丽如同仙境的天姥山梦游的情景,鉴赏时就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在头脑里重现诗人梦游天姥山的奇特神妙的情景,进而领悟作者醒来后不禁产生入山寻仙访道念头的缘由。4. 借助是个精彩片段的赏析,体会诗歌意境的深邃性。如春江花月夜中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时出照人?”的诗句,诗人由江月,写到人,写到人生,缘景生情,以景照人,引出来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披文入理,便可以看出诗人已跳出来一般文人见江月之无穷而生个人生命之短暂的哀叹,而升华为人类存在绵延不绝、悠远无穷的深邃意境。又如杜甫的登岳阳
10、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仅仅十个字,便将洞庭湖水势浩大、瀚淼无际的雄伟气象描绘出来了,意境开朗壮阔,浑然一体,为后文抒发个人凄凉落寞、忧国伤时的情怀作反衬。5. 抓住诗中的主要场景,透过场景的特点,进而把握整首诗的意境。如鉴赏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就可以理清本诗的时空顺序,重点描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江边渡头,人们争渡归家,山中日昏月照,鹿门烟树,寂寥宁静,如同一幅江村月色图,组成了一个和谐、安宁的意境。6. 抓关键词语,仔细品味,领悟诗歌的意境,把握诗人寄寓诗中的思想感情。如:夜归鹿门歌中“任随沙岸向江村”的“向”、“鹿门月照开烟树”的“开”,“惟有幽人自来去”的“自”,都各尽其妙,
11、耐人寻味。7. 划分若干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研究学习。每个组探究一个小课题,如:王维“诗中有画”的唯美主义风格、孟浩然诗歌自然朴实的山水田园风格、李白的豪迈飘逸的浪漫主义风格、杜甫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风格、比较陶渊明和孟浩然诗歌风格的异同点。8. 根据一些经典诗句描写画面,展现诗歌的美丽而深刻的意境。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高中语文新课标对古诗文朗读背诵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可见,诵读是诗歌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学生读懂诗歌、把握内涵、体味情感的重要方法。本单元即试图让学生通过对古诗声律特点的把握,
12、【效益标准】1 能够初步把握中国古典诗歌的声律特点。2 感受诗的节奏,根据声韵的特点,把握诗的精神。3. 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咏,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4. 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4. 理解“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理论内涵。5. 掌握运用“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理论分析鉴赏诗歌的方法。【行为标准】本单元的教学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讲论结合,析品结合 讲(概念理解)+读(概念读解)+析(作品分析)+论(作品讨论)+悟(融会贯通)在上述几个环节中,读是重中之重。在诵读诗歌的时候,应该从哪些方面加以注意,来达到“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目的,进而促进对诗歌美感的把握、对思想感情
13、的领悟呢?1、定准基调基调在音乐作品中是指主要的高低长短配合成组的音,通常用以贯穿作品的全过程。诵读中的基调是根据感情而确定的气息、音色。一般说来:爱的感情“气徐声柔”;憎的感情“气足声硬”;悲的感情“气沉声缓”;喜的感情“气满声高”;惧的感情“气提声凝”;欲的感情“气多声放”;急的感情“气短声促”;冷的感情“气少声平”;怒的感情“气粗声重”;疑的感情“气细声粘”。2、展示韵律诗文的韵律音乐性首先体现在音顿的疏密、音尾的长短、音高的抑扬、音量的强弱几个方面有明显的对比,吟诵时应该有所变化。一般来说,每个节拍的后一个字遇到平声时,可适当延长,遇到仄声时宜作停顿,可以达到抑扬顿挫的效果。疏密对比。
14、五言诗的节拍:“23、212、221”。 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白日依山尽,黄河从海流。七律或七绝一般是四三分,即前面四个字为一顿,后面三个字为一顿。七言诗的节拍:“2221、2212、223” 。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乱花渐欲迷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词曲的诵读,一般比较复杂,但总体上要根据情感的需要来进行节奏的把握,节拍的划分。五字句中有上122式的。如李清照的醉花阴中“有暗香/盈袖”;七字句中还有上322式的,如周邦彦满庭芳中“不堪听急管/烦弦”;八字句中有1223式的,如辛弃疾木兰花慢中“正江涵/秋影/初雁
15、飞”;九字句中有2223式的,如李煜虞美人中“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十字句中有343式的,如李白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总之,节拍的划分要根据诗歌韵律的特点,更要根据内容和诗意表达的需要来进行,要特别注意不可“读破句”!长短对比。朗读时,每个字声音的长短也表现出朗读者对诗歌的理解;而正确地使用延长音,又能促进对诗意的准确把握。下面是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请按自己的理解,标上延长音: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磐声。在正常的朗诵或诵读中,长短对比主要体现在停顿或延长的时间长短上。一般来说,停顿或延长的时间比较长,可以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