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5《杜甫诗三首》课件1.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初中语文)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5《杜甫诗三首》课件1.ppt》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杜甫诗三首 新人 教版八 年级 语文 上册 25 杜甫 诗三首 课件 下载 _其它资料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他的诗多他的诗多沉郁顿挫沉郁顿挫。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故被誉为实,故被誉为“诗史诗史”。他是唐代最伟大他是唐代最伟大现实现实主义主义的诗人。的诗人。后人尊称他为后人尊称他为“诗圣诗圣”。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的年代。世人对于杜甫还有其它哪几种称呼?世人对于杜甫还有其它哪几种称呼?子美(字)、杜少陵、杜工部子美(字)、杜少陵、杜工部 为何称之为杜少陵?为何称之为杜少陵?因为杜甫曾经居于长安城因为杜甫曾经居于长安城南少陵这个地方。南少陵这个地方。为何称之为杜工部?为何称之为杜工部?因杜甫在成都被严武荐因杜甫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为节度参
2、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工部。工部。(一)读书和壮游时期(一)读书和壮游时期(二)长安十年时期(二)长安十年时期(三)战乱流离时期(三)战乱流离时期(四)漂泊西南时期(四)漂泊西南时期 读书、壮游(读书、壮游(3535岁以前);岁以前);长安求职(长安求职(35-4435-44岁):天宝十四载(岁):天宝十四载(755755)十月,)十月,4444岁的杜甫才被任命为河西尉,后改右卫率府曹参岁的杜甫才被任命为河西尉,后改右卫率府曹参军;军;陷贼与为官(陷贼与为官(44-4844-48岁):公元岁):公元755755年年1111月发生安史月发生安史之乱,次年六月长安陷落
3、,杜甫流亡,被判军俘获,之乱,次年六月长安陷落,杜甫流亡,被判军俘获,次年四月,逃归凤翔肃宗行在,被任命为左拾遗,次年四月,逃归凤翔肃宗行在,被任命为左拾遗,不久就因上疏营救房琯而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次不久就因上疏营救房琯而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次年(年(759759)七月,杜甫弃官,先往秦州(甘肃天水),)七月,杜甫弃官,先往秦州(甘肃天水),十二月又往成都。十二月又往成都。漂泊西南(漂泊西南(48-5948-59岁逝世):岁逝世):4848岁岁-50-50岁在成都草堂,岁在成都草堂,后又漂泊,后又漂泊,5353岁又回草堂,友人严武保举他为检校岁又回草堂,友人严武保举他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因
4、称杜工部),次年严武突然去工部员外郎(后人因称杜工部),次年严武突然去世,他到夔州住了近两年,写了很多诗。世,他到夔州住了近两年,写了很多诗。5757岁乘船岁乘船出峡,想回家乡。出峡,想回家乡。5959岁冬天,死在由潭州到岳阳的岁冬天,死在由潭州到岳阳的一条船上一条船上。目标导引目标导引1.知识目标:学习对偶知识目标:学习对偶句,会将诗歌改写成记句,会将诗歌改写成记叙文或剧本叙文或剧本2.人文目标:体会作者人文目标: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增强忧国忧民的情怀,增强忧患意识,培养热爱祖忧患意识,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国的感情。3.能力目标:学习将能力目标:学习将“景、情景、情”结合的表达手结合的表
5、达手法,初步了解杜甫诗歌的创作风格。法,初步了解杜甫诗歌的创作风格。以以“望望”为切入点比较两首诗:为切入点比较两首诗:望岳春望“望望”的的对对象象不同不同“望望”的的视视角角不同不同远望:远望:近看:近看:近看:近看:远望:远望:“望望”中中所所感感不同不同“望望”中中所所寓之情寓之情不同不同高大连绵的泰山,它神高大连绵的泰山,它神奇秀丽、巍峨高大奇秀丽、巍峨高大国都沦陷后的残破城国都沦陷后的残破城池和遍地荒草池和遍地荒草 一脉青色横亘于一脉青色横亘于齐鲁之间,无尽无了齐鲁之间,无尽无了泰山雄伟壮大,令人心泰山雄伟壮大,令人心神激荡,豪情满怀神激荡,豪情满怀表达了建功立业的雄心,表达了建功立
6、业的雄心,洋溢着盛唐的浪漫精神洋溢着盛唐的浪漫精神满城破败,凄凉荒满城破败,凄凉荒芜,使人黯然神伤芜,使人黯然神伤抒发了在战火中对亲抒发了在战火中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国家的人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忧虑,深沉抑郁忧虑,深沉抑郁 山南山北分昏晓,细山南山北分昏晓,细看峰峦层云,决眦目送归鸟看峰峦层云,决眦目送归鸟 城池残破,城池残破,花鸟仿佛也在感伤花鸟仿佛也在感伤 满城荒草丛满城荒草丛生,荒凉一片生,荒凉一片这两首诗风格迥异的原因是什么?这两首诗风格迥异的原因是什么?从写作背景来说:从写作背景来说:从写作题材来说:从写作题材来说:从思想感情来说:从思想感情来说:望岳望岳写于社会繁荣的开元盛世,诗人生活优越
7、,是一写于社会繁荣的开元盛世,诗人生活优越,是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笔端自然洋溢着蓬勃的朝气;个意气风发的青年,笔端自然洋溢着蓬勃的朝气;春望春望写于战乱之中,诗人颠沛流离,字里行间既有对国写于战乱之中,诗人颠沛流离,字里行间既有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又有对家人的牵挂,怎能不沉重?家命运的担忧,又有对家人的牵挂,怎能不沉重?望岳望岳以五岳之首泰山为写作对象,它巍峨、高大、秀以五岳之首泰山为写作对象,它巍峨、高大、秀丽、神奇给人以振奋与昂扬丽、神奇给人以振奋与昂扬;春望春望着眼于沦陷后的国都,荒凉破败的城池、杂乱森着眼于沦陷后的国都,荒凉破败的城池、杂乱森郁的草木,让人内心忧戚愁苦。郁的草木,让人内心
8、忧戚愁苦。望岳望岳中的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展现的是不怕困展现的是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气概;难、敢于攀登绝顶的气概;春望春望中的中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是因为烽火遍是因为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所以离乱伤痛。地、家信不通,所以离乱伤痛。由此可见,诗人的个人境遇、诗歌的写作题材、主题思想都可以影响诗歌的风格。逾()吏()邺()戍()咽()妪()逾:无完裙:一何:泣幽咽:前致辞:老妪:戍:且偷生:已:更无人:yshynyy越过;翻过 何其、多么 低微断续的哭声 老妇人 防守,这里指服役 苟且活一天算一天 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再没有别的(男
9、)人了 上前说没有完好的衣服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我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来抓人。老翁越墙逃走,老妇走出来查看情况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差役吼得多么凶狠啊!老妇人啼哭得多么可怜啊!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邺城服役。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最近刚刚战死。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我
10、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改嫁,(他母亲)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老妇我虽然年老力衰,但请让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打仗,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好像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天亮后,我踏上前行的路,只能同老翁一个人告别 三男邺城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
11、归。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犹得备晨炊。服役惨况服役惨况家中困境家中困境自请应征自请应征妇啼一何艺术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通过这首诗是作者通过“耳闻耳闻”。道出的一个真实的故。道出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仅用事。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仅用120字就讲故事发生的字就讲故事发生的整个经过描写得栩栩如生。全诗采用一明一暗的形式整个经过描写得栩栩如生。全诗采用一明一暗的形式来对人物进行刻画,题目是写官吏,但诗中并没有直来对人物进行刻画,题目是写官吏,但诗中并没有直接描写,而只是通过接描写,而只是通过“吏呼一何怒吏呼一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来点出他的威势。明写老妇,让其尽情倾
12、诉内心的愁苦,差吏的明写老妇,让其尽情倾诉内心的愁苦,差吏的“怒怒”“”“呼呼”贯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中,其凶横残贯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中,其凶横残暴显而易见,表现出百姓生活的困顿和悲惨。诗歌首暴显而易见,表现出百姓生活的困顿和悲惨。诗歌首尾叙事,中间采用对话形式,从差吏夜间捉人,到老尾叙事,中间采用对话形式,从差吏夜间捉人,到老妇随往;老翁逾墙逃走,事后潜归;诗人日暮投宿,妇随往;老翁逾墙逃走,事后潜归;诗人日暮投宿,天明登程告别,故事情节完整,有始有终,结构完整天明登程告别,故事情节完整,有始有终,结构完整紧凑,层次清晰。紧凑,层次清晰。本诗语言朴实,符合人物身份,言有尽而意无穷,本诗语言
13、朴实,符合人物身份,言有尽而意无穷,高低抑扬的韵致,使沉郁顿挫达到极致。高低抑扬的韵致,使沉郁顿挫达到极致。公元公元755年至年至763年发生在唐朝的一次地方割据势年发生在唐朝的一次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反叛。因叛乱是由安禄山和史思力对中央集权的反叛。因叛乱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所以历史上称这次叛乱为明发动的,所以历史上称这次叛乱为“安史之安史之乱乱”.。“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在战是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在战争中,人民群众特别是黄河中下游争中,人民群众特别是黄河中下游 人民遭到了空人民遭到了空前的浩劫,北方经济受到很大破坏。前的浩劫,北方经济受到很大破坏。“洛阳
14、四面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为丘墟数百里州县,皆为丘墟”,“汝、郑等州,比屋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荡尽,人悉以纸为衣”,出现了千里萧条,人烟,出现了千里萧条,人烟断绝的惨景。社会阶级矛盾加深了。同时,唐朝断绝的惨景。社会阶级矛盾加深了。同时,唐朝中央的中央的力量削弱了,各地出现了力量削弱了,各地出现了40多个大小军阀,多个大小军阀,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如何学习诗歌如何学习诗歌?多读多读 第一招第一招读出诗韵杜甫读准下面的字,读准下面的字,并理解它的含义并理解它的含义溅(溅()抵(抵()搔(搔()浑(浑()胜(胜()簪(簪()jijin ndsosohnshng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