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三要素等高线地形图全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地图三要素等高线地形图全课件.pptx》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图 三要素 等高线 地形图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地图三要素地图三要素v1 1、比例尺、比例尺 2 2、方向、方向 3 3、图例和注记、图例和注记(1 1)数字式:)数字式:如如1 1:500 000 500 000 即:图上即:图上1 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0 000 500 000 厘米。厘米。(2 2)线段式:)线段式:(3 3)文字式:有文字说明,)文字式:有文字说明,如: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如: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100千米千米.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实际距离0 0100100200200300300400400千米千米1 1、比例尺概念、表示方法、比例尺概念、表示方法【注意】:比例尺只表示
2、比例尺只表示距离距离缩小的程度,缩小的程度,而不表示而不表示面积面积缩小的程度;缩小的程度;比例尺的本身是没有单位的,比例尺的本身是没有单位的,数字式比例尺中的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均以厘米数字式比例尺中的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均以厘米 为单位为单位(1:500000).).直线式比例尺的实地距离一般以千米为单位;直线式比例尺的实地距离一般以千米为单位;学会应用比例尺的变形公式。学会应用比例尺的变形公式。即图上距离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比例尺;0200km1001002 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比例尺大小的比较:(1)(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3、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练习:下列各种不同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小的是:练习:下列各种不同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小的是:()A、1:4000000 B、图上距离、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厘米表示实地距离30千米千米 C、50 0 50千米千米 D、1:2000000C(2)(2)图上图上1 1厘米代表的实际距离越长,比例尺就越小;厘米代表的实际距离越长,比例尺就越小;(3)(3)根据经纬网比较比例尺大小根据经纬网比较比例尺大小262625253 34 4A A11112626C C111125252525303025252929252520200 05 5D D练习练习3 3、下列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中,
4、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下列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10105 51010B B1515C 在数张图幅在数张图幅相同的地图上,相同的地图上,地图上表示的实地图上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比地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例尺越小;反之,表示的反之,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实地范围越小,比例尺就越大。比例尺就越大。读图读图1.1.7经纬网示意图,据此回答题目经纬网示意图,据此回答题目 1.1.图中甲、乙、丙三个阴影区图中甲、乙、丙三个阴影区 ()A.A.面积相同,比例尺不同面积相同,比例尺不同 B.B.比例尺相同,面积不同比例尺相同,面积不同C.C.面积:甲面积:甲 乙乙 丙丙 D.D.比例尺
5、:甲比例尺:甲 乙乙 丙丙D 3 3、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1 1)图幅大小相同时)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大的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比例尺。(2 2)实地范围相同时)实地范围相同
6、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规律总结规律总结3 3读下图,两幅图表示的区域实地范围相同,图甲比读下图,两幅图表示的区域实地范围相同,图甲比例尺为例尺为1100 0001100 000,则,则 ()()A A图乙的比例尺为图乙的比例尺为1200 000 1200 000 B B图乙的比例尺为图乙的比例尺为1400 0001400 000C C图乙表示的地理事物较图甲详细图乙表示的地理事物较图甲详细D D图甲比例尺是图乙的图甲比例尺是图乙的4 4倍倍C比例尺放大:比例尺放大
7、:用原比例尺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放大到的倍数。比例尺缩小: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4 4、比例尺的放大和缩小、比例尺的放大和缩小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 =原图面积原图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 =原图面积原图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4 4某测绘局要绘制新开发镇的平面图,采用某测绘局要绘制新开发镇的平面图,采用2 2种比种比例尺绘制,其中甲图比例尺是乙图的例尺绘制,其中甲图比例尺是乙图的
8、3 3倍,下列说法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正确的是 ()()A A如果甲图比例尺为如果甲图比例尺为130 000130 000,则乙图比例尺为则乙图比例尺为110 000110 000B B甲图的图幅面积一定是乙图的甲图的图幅面积一定是乙图的9 9倍倍C C乙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比甲图详细乙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比甲图详细D D甲图中甲图中1 cm1 cm表示的距离是乙图的表示的距离是乙图的3 3倍倍B1 1、一般情况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一般情况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3 3、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练习练习8 8:(1 1)图中村庄)图中村庄A A大致在大致在村庄村庄B B的的
9、 方向。方向。(2 2)图中公路)图中公路CDCD的的走向大致是走向大致是 .正北正北西南西南东北,西东北,西东东CDAB2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N N例题:例题:A A处潜水的流向为()处潜水的流向为()A A自西向东自西向东 B B自北向南自北向南 C C自东北向西南自东北向西南 D D自南向北自南向北C图中河流流向为:图中河流流向为:自东向西自东向西三、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三、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图例:符号图例:符号 注记:数字和文字注记:数字和文字考点二:等高线地形图考点二:等高线地形图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绝对高度(海拔)绝对高度(海拔
10、)相对高度相对高度等高线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200300山体的不同部位山体的不同部位山山脊脊鞍部鞍部山山谷谷陡崖陡崖缓坡缓坡陡坡陡坡山山脊脊山顶山顶山山谷谷山顶山顶(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考点二:等高线地形图考点二:等高线地形图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用以指示斜坡降低的方向。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用以指示斜坡降低的方向。示坡线通常绘在沿山脊及山谷线的方向上。示坡线通常绘在沿山脊及山谷线的方向上。与等高线相连的一端指向上坡方向,另一端指向下坡方向。与等高线相连的一端指向上坡方向,另一端指向下坡方向。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
11、也叫做降坡线。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图图1 1是某种地貌的等高线图,该种地貌最有可能是是某种地貌的等高线图,该种地貌最有可能是 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2 2、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3 3、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1 1、该区域地势起伏状况、该区域地势起伏状况A4 4、判断、判断A A地的高度范围地的高度范围(一)等高线的判读方法(一)等高线的判读方法1 1、数值范围和极值:、
12、数值范围和极值:表示区域海拔最大与最小情况,显示该区表示区域海拔最大与最小情况,显示该区域地势起伏的大小。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大小存在三种可能域地势起伏的大小。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大小存在三种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一个等高距)。(大于、等于或小于一个等高距)。2 2、延伸方向:、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为地形走向。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是水流方向。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是水流方向。3 3、疏密程度:、疏密程度:线愈密则坡度愈陡,水流愈急。线愈密则坡度愈陡,水流愈急。若某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则为凹坡,反之为凸坡。若某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则为凹坡,反之为凸坡。4 4、
13、弯曲弯曲形状:形状:一组等高线如向地势低的方向凸,则此处地形为一组等高线如向地势低的方向凸,则此处地形为山脊;相反则为山谷。山脊;相反则为山谷。5 5、看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看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表示其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内,新表示其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内,新增等高线的数值必定等于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之一,等高线增等高线的数值必定等于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之一,等高线内的高度特点是:内的高度特点是:“大于大的大于大的”或或“小于小的小于小的”。(1 1)根据等高线的分布特征,判断基本地形单元)根据等高线的分布特征,判断基本地形单元 山顶、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山顶、盆地、山脊、山谷、鞍部、
14、陡崖、缓坡、陡坡、峡谷等缓坡、陡坡、峡谷等结合等高线数值、比例尺和地形特征,结合等高线数值、比例尺和地形特征,判断地貌类型。判断地貌类型。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1 1、等高线的形状特征的判断、等高线的形状特征的判断1 1、等高线的形状特征的判断、等高线的形状特征的判断 E EY YX XN NM M100300300200200100400400图2鞍部鞍部100300200米米100300200米400XYXYMNMN 盆地盆地(洼地)(洼地)峡谷峡谷300300400400河流5001 1、等高线的形状特征的判断、等高线的形状特征的判断 在下列四幅等高线(
15、单位:米)示意图中,能在下列四幅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中,能 体验体验到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境的是意境的是 ()解析:解析:正确解答本题要认真体会诗句的含义,尤正确解答本题要认真体会诗句的含义,尤其是其是“一览众山小一览众山小”的含义。这就需要在图的中间有的含义。这就需要在图的中间有一座海拔相对较高的山,周围山峰较之矮。本题一座海拔相对较高的山,周围山峰较之矮。本题中中A A所示是一处悬崖,所示是一处悬崖,B B所示是鞍部,所示是鞍部,C C所示是山顶,所示是山顶,同学们在做这一题时,首先要搞清楚等高线地形同学们在做这一题时,首先要搞清楚等高线地形图所表示的地
16、形。图所表示的地形。答案:答案:D D读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的点是读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的点是 ()AA点点 BB点点 CC点点 DD点点 A1 1、等高线的形状特征的判断、等高线的形状特征的判断 知识点归纳知识点归纳:(1 1)各种地形(小地形)的等高线形态各种地形(小地形)的等高线形态山峰:闭合曲线中间数值最大。山峰:闭合曲线中间数值最大。小盆地:闭合曲线中间数值最小。小盆地:闭合曲线中间数值最小。山谷:等高线弯向数值大的区域。山谷:等高线弯向数值大的区域。山脊:等高线弯向数值小的区域。山脊:等高线弯向数值小的区域。鞍部:位于山顶两山顶之间山脊的最低处山谷的最高处。鞍部:位
17、于山顶两山顶之间山脊的最低处山谷的最高处。陡崖:等高线的重合处,山谷处的陡崖有瀑布。陡崖:等高线的重合处,山谷处的陡崖有瀑布。凹坡:高处密,低处疏是凹坡,视野好。凹坡:高处密,低处疏是凹坡,视野好。凸坡:低处密,高处疏是凹坡,视野不好。凸坡:低处密,高处疏是凹坡,视野不好。1 1、等高线的形状特征的判断、等高线的形状特征的判断 1 1、等高线的形状特征的判断、等高线的形状特征的判断 (山东文综卷)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山东文综卷)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右上方小图是图中右上方小图是图中C地实测高程点分布图地实测高程点分布图(单位:(单位:m)。读图回答)。读图回答指出图中指出图中主要的陆主
18、要的陆地地形类地地形类型及其形型及其形成的主要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外力作用。(4分)分)低山丘陵低山丘陵 流水侵蚀流水侵蚀上图为上图为“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读图回答1-21-2题:题:1 1图中等高线所表示的景观是(图中等高线所表示的景观是()A A小溪小溪 B B平原平原 C C沙滩沙滩 D D梯田梯田2 2该景观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该景观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A A青藏高原青藏高原 B B江南丘陵江南丘陵 C C黄土高原黄土高原 D D四川盆地四川盆地 DB 知识点归纳:知识点归纳:(2 2)结合等高线数值、比例尺和地形特征,判断地貌类型。结合等高线数值、比例尺和地形特征,
19、判断地貌类型。0 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线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线平原:平原:海拔低于海拔低于200M200M,等高线分布稀疏,等高线分布稀疏,广阔平坦广阔平坦。山地:山地:海拔海拔500M500M以上,区内高差大,等高线分布密集。以上,区内高差大,等高线分布密集。丘陵:丘陵:海拔海拔500M500M以下以下200M200M以上,区内高差相对较小。以上,区内高差相对较小。高原:高原:海拔高度大,但相对高度小,海拔高度大,但相对高度小,等高线边缘密集,中部稀疏。等高线边缘密集,中部稀疏。盆地:盆地:中间低四周高,等高线闭合状。中间低四周高,等高线闭合状。1 1、等高线的形状
20、特征的判断、等高线的形状特征的判断 2 2、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计算和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计算和判断(1 1)推算等高线的值:)推算等高线的值:(2 2)计算相对高度:)计算相对高度:(3 3)计算两地之间的气温差:)计算两地之间的气温差:影响因素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 垂直相对高度垂直相对高度tan坡度角坡度角=水平距离水平距离(4 4)坡度大小的判断与计算:)坡度大小的判断与计算:(5 5)等高线图中风向的判别)等高线图中风向的判别(6 6)等高线图中河流流向的判别)等高线图中河流流向的判别 在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在同一幅等高线图上
21、,等高距是相同的,相邻两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差为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差为0 0(如在鞍部)或相差一个等(如在鞍部)或相差一个等高距。高距。知道任一条等高线和等高距,可推算出该图上知道任一条等高线和等高距,可推算出该图上其他等高线的值。其他等高线的值。300300200200400400例例1 1、如图,判断图中、如图,判断图中A A、B B的海的海拔范围各是多少?拔范围各是多少?A A:100米米HA150米;米;B B:0米米HB50米。米。(1 1)推算等高线的值:)推算等高线的值:若、若、C两地都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两地都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就是两地的海拔差度就是两地的海拔差求城
22、镇求城镇A与与D地的相对高度地的相对高度HAD取值范围?若相对高度最取值范围?若相对高度最大值为大值为H,则,则H为多少?为多少?499m 499m H 500m500mBC城镇城镇A河河流流100400200300(2 2)计算相对高度:)计算相对高度:D:若点在等高线上,点不在等高线上,两地若点在等高线上,点不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点的海拔点海拔估计值的相对高度:点的海拔点海拔估计值HAB?HBC=?:两两D、A地都不在等高地都不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h:(n-1)dh(n+1)d,其中其中n n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的条数,d d为等高
23、距为等高距200mHAB200m300m300m 300m H AD500m500m13图中图中a、b水位差可能水位差可能是是()A0.8 m B1.2 mC1.4 m D1.6 m14关于湖泊所在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关于湖泊所在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深居内陆,全年干旱少雨深居内陆,全年干旱少雨B地势高、气温低是该地区最主要的特点地势高、气温低是该地区最主要的特点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山环水绕,沃野千里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读读“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单位:米),其中虚线,其中虚线a、b分别为一年中不同季节的两个极
24、值湖泊水位,完成分别为一年中不同季节的两个极值湖泊水位,完成1314题。题。AD50100300A3 3、陡崖的相对高度:、陡崖的相对高度:1.1.陡崖顶的海拔:陡崖顶的海拔:50100150200250300100250250 H 3005千米千米012、陡崖相对高度:陡崖相对高度:2.2.陡崖底的海拔:陡崖底的海拔:50100300A501001502002503001002505千米千米0123 3、陡崖的相对高度:、陡崖的相对高度:1.1.陡崖顶的海拔:陡崖顶的海拔:250 H 3002.2.陡崖底的海拔:陡崖底的海拔:50 H 100150H 250、陡崖相对高度:陡崖相对高度:(3
25、)(3)陡崖的相对高度陡崖的相对高度h:(n-1)d h(n+1)d,其中其中n为相交的等高线的条数,为相交的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为等高距(1)(1)陡崖顶处海拔高度的取值范围陡崖顶处海拔高度的取值范围:AHA+d (A (A为崖顶重合等高线海拔最大的为崖顶重合等高线海拔最大的)(2)(2)陡崖底处海拔高度的取值范围陡崖底处海拔高度的取值范围:B-d HB (B (B为重合等高线海拔最小的为重合等高线海拔最小的)、陡崖相对高度:陡崖相对高度:读图读图1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题。题。1、图中、图中P-Q两地间有两地间有一座桥梁,该桥梁和其一座桥梁,该桥梁和其下溪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