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精选高三历史二诊模拟考试试题.doc

  • 上传人(卖家):刘殿科
  • 文档编号:6102327
  • 上传时间:2023-05-29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140.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精选高三历史二诊模拟考试试题.doc》由用户(刘殿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精选 历史 模拟考试 试题
    资源描述:

    1、四川省成都市2017届高三历史二诊模拟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300分第卷 本卷共35题,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4据史记记载,秦“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称颂秦始皇仁、义、圣、德,“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使“尊卑贵贱,不逾次行”。这反映出秦朝A重视人伦秩序和社会教化 B注重维护官僚政治体制 C借法家思想建立君主专制 D以仁义道德来遏制人欲25下图是近年出土的西汉海昏侯(汉武帝之孙刘贺,史称汉废帝)墓葬中的两枚印章。除此之外,还出土了数量惊人的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等珍贵文物,以

    2、及大量竹简、木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从图上文物字体可见篆体依然是当时的主流通行字体 B从墓葬的规格可见当时王国问题对中央集权威胁巨大 C该墓葬出土的精美器皿大多出自官营手工业工匠之手 D该墓葬的竹简木牍有可能记载着儒家和佛教思想精髓26.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 B政治中心实现了南移 C西汉时的疆域比西晋小 D经济中心实现了南移27(明)景泰三年,皇帝想通过廷议(法定的议事程序)更换太子,由于惧怕朝臣反对,于是赐予陈循等人重金,收买人心,最终达到目的。这反映出 A廷议制度提高了朝廷议决效率 B明代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廷议制度确保了朝廷公正法治 D明代中央决策趋于制度化28

    3、开平煤矿在甲午战争前每天产煤不过七八百吨,1894年日产量已超过一千吨,而1898年年产量增至七十三万吨,大大超过了战前水平,其他洋务企业类似此情况者尚多。由此可见 A甲午战争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中国已经赶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浪潮C洋务企业在甲午战争后仍然持续发展 D清政府被迫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29清末预备立宪时,“尤为可笑者,法部与大理院两署,常争论权限,又皆无精当之主张,而两署皆分途秘求梁先生代为确定主张及解释权限,甚至双方辩释之奏议公函,均出于先生一人之手”。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顽固派反对变革 B司法机关相互制衡 C民主思想指导实践 D对立宪政治认识不清30全面抗战时期,日本

    4、把夺取武汉作为其解决中国事件的战略决策,倾其全力以摧毁中国军队主力并夺取武汉。然而当时的国际舆论在会战结束后认为:武汉的失陷于中国无重大影响。这反映出 A武汉会战粉碎了日本的速战速决计划 B日本进攻武汉是侵华军事行动上的重大失误 C中国抗战获得了国际舆论的广泛支持 D中国通过武汉会战实现了原定战略计划31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农业社会化的步骤,必须和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的发展相适应。”这表明建国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A是国家经济建设优先发展的重心 B符合当时国家经济战略的要求C超越了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 D推动了新中国经济的均

    5、衡发展32雅典城邦官员在任职期间需经历五百人议事会十次信任投票,如未通过,需提交陪审法庭,若判其无罪,可官复原职;若判其有罪,则会被判处相应的刑罚,并在离任时向陪审法庭报告帐目,接受审计监督。这体现了 A陪审法庭职能的多样化 B雅典立法和司法机构相互牵制 C陪审法庭取代公民大会 D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雏形产生33美国宪法规定:总统接到国会提交的法案后十日之内,如遇国会休会而无法将该法案退还时,该法案不得成为法律。据统计,历届美国总统使用这种特殊的否决方式700次以上。由此可见,美国 A存在行政干预立法 B成功实践权力制衡 C总统权力大于国会 D法律体系日益完备34“这一体制的关键问题是教条主义的

    6、理解、照搬马克思主义,没有认识到苏联社会主义的特殊性,忽视苏联社会发展阶段的落后状态,盲目追求纯粹的社会主义,在经济上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上忽视民主”。材料中这一体制 A是取得国内战争胜利的保障 B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C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D开创了全新的工业化模式35启蒙主义宣示的“价值”和浪漫主义者所追求的“理想”并未实现,人们必须以新的冷静的眼光重新看待现实并思考自己的命运,逐渐形成了一种社会思潮。下列文学作品反映这一思潮的是 A巴黎圣母院 B寂静的春天 C人间喜剧 D西风颂第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46题为选考

    7、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4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所谓“西学中源”,亦称“中源西流”。即西方文化源出中国,近代西方文明,中国“古已有之”。这是中国人早期认知西方文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是“西学东渐”过程的产物。明清之际,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中国传统文明的停滞与落后,希望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乃至制度,但是,传统文明的强大惯性却使他们的心理处在一种矛盾当中加之时人昧于世界,只能将新生事物与自己熟知的知识相比较,从中寻求认识的依据,所以,“西学中源”说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了。摘自中华书局清史资料材料二 “中体西用”是在保持文化优越感的前提下保守派和务实派都认可的“自强

    8、”方式,是对“西学中源”的继承与超越“中体西用”解决了保守派只看到“百年变局”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收拾人心、重修政治却轻视外部威胁的问题上。“中体西用”解决了务实派只看到“千年变局”而没有意识到在缺乏对传统文化自信心基础上学习西方也可能引起对传统文化冲击,以及由此引起大一统内部涣散的问题。摘自陆勇从“西学中源”到“中体西用”传统“中国”观念的调适(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学中源”和“中体西用”学说产生的不同历史背景,并指出“中体西用”对“西学中源”有何超越。(13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学中源”和“中体西用”对中国产生的共同影响,并谈谈你对“中学”和“西学

    9、”的认识。(12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英重大改革 比较中英两国改革的内容或结果,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分析出现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请考生在第44、45、46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方框涂黑。4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1906年10月,张荫棠以候补五品京堂、副都统、驻藏帮办大臣身份抵拉萨“查办藏事”,开启了涉及藏族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教育、民俗等各个方面的大规模改良维新运动。针对当时藏区存在的诸多“陋习”,

    10、张荫棠组织编写了训俗浅言与藏俗改良。 训俗浅言根据儒家伦理文化的精要,详细讲述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处理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间的五伦关系,以及如何提升个人文化素质和进行必要的道德修养,同时强调藏区各民万众一心,外敌自无由侵入;要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切勿同室操戈。还要“开办和振兴实业以救济贫弱”,切勿只思日诵经典,望神庇佑,望人布施。 藏俗改良则涉及婚配、丧葬、卫生、客礼、穿戴、迷信以及识字、练武、经商、种植、开办实业、开发矿产等方面存在的固有偏见及生活陋习的改良。 张荫棠还提出,藏民之所以愚昧,因其既不识藏文也不识汉文,因此,藏区所设学堂“应汉藏文兼教,使藏民人人能读书识字”。几年

    11、中,西藏地区开办了新式学堂22所。学堂的教学科目亦基本按照清朝政府1904年初颁发的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设置。摘编自余仕麟晚清藏区“藏俗改良”运动述评(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藏区“藏俗改良”的背景。(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藏区“藏俗改良”的意义。(8分)45.【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 1940年7月底,德国秘密制定侵略苏联的计划如何摆脱来自东方日本的威胁,重新成为苏联必须严重考虑的外交问题还在1940年7月,日本大本营与政府联席会议通过了适应世界形势演变处理时局纲要,规定调整苏日关系以适应南进之需。1941年4月13日,苏联、日本达成了苏日中立条

    12、约。条约除了肯定双方保持和平友好关系,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完整,在一方与第三国发生军事冲突时保持中立以外,还特别声明:“日本须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即外蒙古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苏联须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中国自然成为这两个国家相互妥协的最直接受害者不过同时由于国际形势并未按苏联领导人的意志发展,苏联对华援助并未停止,延续到苏德战争爆发。条约稳定了苏联的东部边界,但激化美、英同日本的矛盾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抗日战争的外援主要依赖美英。改编自李嘉谷论的签订及其对中国抗战的实际影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日中立条约签订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日中立条约

    13、签订的影响。(9分)4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爱新觉罗善耆是清末政治舞台上一个比较活跃的皇亲贵族,从戊戌变法起,善耆就一直支持光绪帝进行维新,被称为“帝党”光绪二十六年(1900)十月,善耆出任崇文门监督,开始担任实缺并着手整顿崇文门税务。光绪三十三年(1907)五月,善耆任民政部尚书(责任内阁成立时,为民政大臣),掌握民政大权,成为满清贵族中具有实权的开明派人物。 善耆在新政建设过程中,严于律己,雷厉风行,大胆任用新知识分子,着力整顿巡警,从而奠定了京师近代警察的基本规模;参与编订报律、著作权律、出版律和禁烟条例等一系列律令条文,使执法者有法可依,守法者有法可循;同时积极筹办京

    14、师自治,推动立宪运动的发展;还对海军建设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善耆的这些措施是清政府新政举措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北京的近代化建设和社会变革。摘编自孙燕京善耆与清末新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善耆推行新政的有利条件。(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善耆的新政活动。(9分)历史参考答案24.A 25.C 26.A 27.D 28.C 29.D 30.D 31.B 32.A 33.A 34.D 35.C40(1)背景:西学中源明清之际出现“西学东渐”;海禁及闭关锁国导致国人保守愚昧,助长国人妄自尊大的心理;中国传统文明的深远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商品经济发

    15、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经世致用学说的兴起。(任答三点即可,6分)中体西用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先进的军事、生产技术被认可;传统文化的优越感得到传承。(每点2分,第三点必答,4分)超越: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经济管理经验;借鉴西方近代教育制度;创立近代海军(一点2分,两点3分)(2)影响:承认西学的“合法”地位,打破了“华夷秩序”,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打破中西文化对立,融会中西,反思传统文化;有利于推动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近代化进程;没有冲破“中体”的束缚,带有浓厚的封建纲常色彩。(每点2分,共8分)认识:中学与西学体现不同性质的文明;中学与西学可以相互吸收借鉴;

    16、中学与西学都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言之成理,符合题意即可。任答两点,4分)41.评分说明:不同之处:指出的不同之处表述明确清楚。(4分)分析原因:观点正确;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角度,分析合理充分。(8分)示例一:内容:中国政治改革围绕扩大资产阶级参政权,尝试建立君主立宪制。(2分)英国议会改革围绕调整议席分配,扩大选举权范围,推进政治民主化。(2分)原因: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不断加深;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4分)英国工业革命后阶级结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完善代议制,发展民主;民众民主意识增强。(4分)示例二:结果:中国政治改

    17、革失败;英国议会改革成功。(4分)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薄弱;封建势力强大,清政府缺乏对政体变革的诚意;改革措施缺乏连续性;改革的外部环境恶劣。(4分)英国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自由主义思想广泛传播;改革措施、实施过程渐进有序;英国政治环境稳定。(4分)44(1)背景:藏区习俗与文化落后,同汉族地区的文化与价值观差异较大;晚清政府对藏区管辖与治理的薄弱;晚清“新政”在全国的推行;西方列强入侵藏区的野心。(最后一点必答,答出三点得7分)(2)意义:强化了中央政府在西藏地区的权威;(2分),一定程度遏制了西方列强分裂与侵吞西藏的野心;(2分)打破了藏族地区长

    18、期以来的文化封闭落后状态,推进了藏区社会的文明进步;(2分)促进了汉藏文化交融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分)45(1)二战初期,德日法西斯占上风,试图扩大战争;苏联面临德国战争威胁,安全形势严重;日本试图调整苏、日关系以实施南进。(每点2分,共6分)(2)有利于苏联稳定远东,避免两线作战;推动了日本南进,加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和二战规模的扩大;美英与日矛盾激化,推动了美英援华;严重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中国抗战;推动了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每点2分,答出4点得9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46(1)条件:出身权贵,手握实权;思想开明,敢用新人;廉洁自律,不惧权贵。(6分)(2)评价:是清政府新政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北京的近代化建设和社会变革;其新政主观上是为了消弭革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任答三点,9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精选高三历史二诊模拟考试试题.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610232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