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环境心理学复习资料.doc

  • 上传人(卖家):刘殿科
  • 文档编号:6101596
  • 上传时间:2023-05-29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33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环境心理学复习资料.doc》由用户(刘殿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环境心理学 复习资料
    资源描述:

    1、环境心理学复习绪言1.环境心理学:研究个体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主要研究环境和心理的相互关系,即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人类经验、活动与其社会环境各方面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揭示各种环境条件下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2.研究内容:交互作用的形式、交互作用的阶段3.环境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起源与早期研究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知觉理论社会心理学:勒温及弟子(巴克、赖特,创立中西田野工作站)的心理生态学。(二)诞生-20世纪70年代“为人的行为而设计”研讨会第一个环境心理学博士环境和行为杂志创办(三)发展:理论的缺陷;本土化研究;解决现实问题(四)发展趋势:重视理论的整合;强调研究内容的

    2、独特性;坚持应用的方向4.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方法(涉及到伦理问题)(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准实验设计时间序列设计相关研究自我报告法:问卷、自我反弹观察法研究场所:实验室研究,现场研究第一章感觉、知觉与认知1.感觉的特点:直接性、个别属性、片面性、即时性、主客观统一性、差异性2.引起感觉的主客观因素:(一)刺激作用于相应的感受器(二)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客观刺激量(三)注意:对一定的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需要目的性,付出意志努力);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一直努力的注意)3.引起注意的因素:刺激物的对比强度;刺激物的状态;刺激物的新异性

    3、;注意的广度;个人特征4.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5.联觉与环境设计色彩的温度感色彩的距离感色彩的轻重感色彩的面积感色彩的动静感不同感觉的补偿感觉是物体个别属性的反应是介于心理与生理之间的活动。知觉是物体整体的反映,是以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纯粹的心理活动。感觉和知觉称为感知知觉定势:个人的知识、经验、兴趣,别人的言语知道和环境的暗示,会促使知觉判断的心理活动处于一定的准备状态而具有某种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称为知觉定势。6视觉研究的深化:1.中央凹:辨别事物精细形态,沿点划线式轨迹扫描。点注视;划扫视2.黄斑和周围视觉:黄斑随同中央凹扫描周围视觉:近周围,远周围和边缘视觉边缘视觉:视力差,运

    4、动感觉强视觉错觉有似动现象,分为自动、闪动、诱动。7.不同感觉相互影响:相互削弱和破坏相互加强或协同补偿或替代8.知觉的基本规律:整体性、相对性、连续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形状恒常、大小恒常、明度恒常)9.环境知觉:概念:个体或群体直接和真实感知环境信息的过程。紧接刺激物发生,并与知识经验相联系。直接即时在场是三个必要和充分条件影响因素:年龄性别,语言文化,经验及其他10.认知的概念:人脑反应客观事物的特性和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人的意义和作用的心理过程。11.环境认识:人对环境刺激的存储、加工、理解及重新组合,从而识别和理解环境的过程。12.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知结构:1.图式:固有的知识

    5、经验2.同化:新经验纳入到固有图式中3.顺应:建立新图式的过程4.平衡:同化与顺化的平衡,心理学上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平衡第二章、环境知觉理论格式塔心理学1912年德国。代表人物:惠太海默、考夫卡、苛勒1.格式塔的组织原则:1.图形与背景:图地关系,易成图形的条件2.群化原则:邻近、相似、连续、封闭原则3.简化原则:良好完型,简洁原则格式塔知觉理论知觉的直觉作用概论知觉理论(布伦斯维克)真实环境中实验得出的结论,重视后天2.生态知觉理论基本观点:(由吉布森提出)(一)、环境提供:生态知觉理论认为,知觉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过程,人感知到的是环境中有意义的刺激模式,并不是一个个分开的、孤立的刺激。对

    6、人而言,不需要从环境刺激引起的感觉经过重建和解释的中介去建立意义,这种意义已经存在于环境刺激的模式中环境知觉是环境刺激生态特征的直接产物。(二)、知觉反映的先天本能:吉布森认为,感知觉十机体在环境中进化适应的结果。凭本能的知觉就能发现与生存密切相关的“提供”。应该不需要学习,或者不需要花很多努力就能学会。3.生态知觉与情感反应:愉悦、恐惧、艺术欣赏、信息控制4.基本理论模型:个人在知觉中起主动作用,为了应付从环境到达我们感觉线索的不定性和不一致性,个人必须建立起对环境加以判断的全部有关概率论点。这些概率论点,是从大量环境场景的感觉线索取样中得到的。5.布化斯维克概率知觉理论:(透镜模型)P40

    7、将接受到的一组刺激,经过过滤、重组、聚焦为一个整体的知觉感觉信息不可能正确反映真实世界,它在本质上是模糊的,人们所生活的环境很大程度上是无法预见的,即使那些看起来很必然的联系,实际上也是一个复杂的行为过程的获得结果,它包含着建立在生活经验基础上的一系列判断过程。个体必须利用这些可能有错误或歪曲的信息对环境的真实性质作出几率判断。第三章、认知地图1.认知地图:是格式塔派心理学家托尔曼创造的术语2、最早研究者:美国城市规划师林奇城市的意向,介绍了波士顿、洛杉矶、泽西市市民的认知地图。其中有两种方法:画地图草图、言语描述3.五大组成要素:路径、标志、节点、区域、边界4.特点:(1)、多维信息的综合(

    8、2)、模糊性和片段性(3)、个人差异:当地居民和外来者、活动区域、性别差异、年龄差异、人格化地图如何形成认知地图:模拟观点、命题观点5.功能:(1)、解决空间问题(2)、接受新环境信息的基础(3)、交往功能6.特征:(1)、组织与结构(2)、同一性(3)、意义(功能意义、文化历史意义)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一感知运动阶段0-2;二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2;形式运算阶段12-15儿童认知成图能力四个连续发展阶段:1) 首先注意和记住空间标志物2) 识别和熟悉特定标志物之间的路径3) 将彼此临近的标志物和路径结合成子群4) 将各种环境要素综合组织为统一的整体环境第四章、环境行为关系

    9、的理论1.各个理论:唤醒理论、环境负荷理论、适应水平理论、行为约束理论、行为场景理论2.唤醒与绩效:耶尔克斯多德森定律绩效的最佳状态是中等的唤醒水平、任务绩效与唤醒之间是倒U形曲线关系。当唤醒高于或低于最佳水平点时,都不能获得理想的效率。对于复杂任务,较低的唤醒水平是操作的最佳状态;对于简单的任务,最佳唤醒水平偏高。3.环境应激:令人不愉快的刺激引起的紧张反应称为应激。引起应激反应的环境刺激称为应激物。应激包括主观反应和客观刺激两个方面。应激包括生理反应(塞利)、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拉扎勒斯)。生理反应有三个阶段:警戒阶段、抗拒阶段、衰竭阶段。心理反应的评论取决于一人的心理素质二是人在特定刺激

    10、情景下的认知应激源分为三种:灾变事件、个人应激源(个人的生活事件)、背景应激源(持续重复的日常干扰)4.唤醒理论在刺激作用下通过脑干的网状结构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同时增加肌肉的紧张状态。环境心理学家梅拉比安和拉塞尔提出“三因子论”:快乐与不快乐、屈从与控制、唤醒与睡眠柏莱恩:复杂性、不一致性、新奇性、意外性卡普兰:复杂性、连贯性、易识别性、神秘性5.适应水平理论(1)适应水平:沃尔威尔提出,每个人基于过去经验所形成的最习惯的刺激,即环境改变时,个体对环境的反应的改变。(2)人与环境的平衡:环境顺应人的需要;人顺应环境的需要(3)基本观点:环境提供的刺激有一个最佳水平,由于每个人过去经验的不同,

    11、所要求的最佳水平也不一样。该理论用以解释人们如何适应环境的改变,以及预测什么样的环境刺激最适7.行为场景理论:巴克和莱特研究真实场景对行为的影响。(1) 场所的环境特征:封闭、开放、环境本身(2) 行为场所的人员配置最小维持量:维持场所需要的最少人员的数量容量:场所能容纳的最多人员数量申请者:试图成为行为场景一员的人人员配置不足、过剩、适当第五章噪声、拥挤和空气污染1.噪声:令人烦躁的、使人不愉快的以及不需要的声音。与音乐相对影响噪声评价的因素响度、预见性、控制感2.拥挤理论包括:(一)生态理论模型(二)超负荷理论模型观点:在高密度的拥挤条件下,个体接受高负荷的刺激,导致压力和唤起水平,个体往

    12、往采取退避的方式(三)密度-强化理论模型弗里德曼(四)行为约束理论对拥挤的理论解释信息超载、行为约束、生态心理学措施策略:分隔减少与他人的接触唤起和注意中心日常生活经验3.空气污染的来源汽车尾气、煤烟、工业废气、餐馆与街头烧烤、室内污染第六章个人空间、私密空间和领域性1.个人空间:(1)定义:当相互作用时,个体试图保持围绕身体周围看不见的空间范围,也就是心理学上的最小空间范围。是针对来自情绪和身体两方面的潜在危险的缓冲圈,起着自我保护作用(2)作用:自我保护功能、调整的功能、沟通的功能避免接收过多刺激、防止应激造成的过度唤醒、弥补私密性的不足、防止身体受到他人攻击(3)人际距离:霍尔隐藏的向度

    13、(4)测量(测试)方法:模拟研究:基西(投射法);实验室研究;现场研究(5)影响因素:个人因素:年龄、性别、教育社会因素:人际关系、合作与竞争、社会地位文化人际距离(霍尔):密切(0-0.45m)个人(0.45-1.2)社会(1.2-3.6)公共(3.6-7.6)2.人际空间定位:个人交往时的作为选择、公共场合的座位尊卑、国际会议上的座位排列3.私密性:概括为行为倾向和心理状态两方面:退缩和信息控制信息控制包括:匿名、保留、不愿交往阿托尔曼的定义:对接近自己或自己所在的群体的选择性控制。4.领域性: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有一个场所或一个区域,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5.动物的

    14、领域性行为:功能:保护功能;减少冲突(主体效果现象);控制交配动物保护领域性的方式:消灭敌害,自我显示6.人类的领域性行为:个人化和做标记领域的防卫:侵入、骚扰、污染防卫的阶段:预防、反应领域的层次:奥尔特曼环境和社会行为主要领域:使用者具有绝对支配权次要领域:不居核心地位公共领域:任何人可以暂时使用,无支配权领域的功能:有助于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组织有助于保证个体独处类似于动物的防卫功能,优先居住效应控制和传递个人认同感安定和家的感觉7.影响领域性行为的因素:个人因素:年龄、性别、个性社会环境和文化城市环境的体验的特点1综合性2指向性和选择性3差异性4直觉性5具有与审美相关的情感意义第九章外部

    15、空间中的行为习性1动作性行为习性(1)抄近道(2)靠左(右)侧通道行走(3)逆时针转向(4)依靠性2体验性行为习性(1)看人也为人所看(2)围观(3)安静与凝思3行为习性的差异(1)情境差异(2)群体差异(3)文化和亚文化差异环境心理学的特点1把环境行为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强调环境行为关系是一种交互作用的关系2几乎所有的研究课题都以实际为取向即都计划用来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其基础理论和内容都是直接来源于实际研究。3具有浓厚的多学科性质4以现场研究为主,采用来自多学科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折中研究方法。感觉的特点城市环境影响的理论假设:超载假设、城市环境应激、行为约束和多场所分析建筑学中环境对行为的影响:建筑决定论、建筑可能论、建筑或然论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环境心理学复习资料.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610159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