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5-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检测技术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实验5-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检测技术课件.ppt》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 蚕豆 根尖 细胞 检测 技术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实验实验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检测技术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检测技术一一 原理原理二二 目的目的 学习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制片与检测技术,了解该技术在诱变作用检测上的应用。微核(Micronucleus,MCN),也叫卫星核,是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是染色体畸变在间期细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微核是各种理化因子,如辐射,化学药剂对分裂细胞作用产生的。在细胞间期,微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游离于主核之外,大小应在主核1/3以下。其折光率及细胞化学反应性质与主核一样,也具有合成DNA的能力。一般认为微核是有丝分裂后期丧失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产生的。这些断片或染色体在分裂过程中行动滞后,在分裂末期不能进入主核,便形成
2、了主核之外的核块。当子细胞进入下一次分裂间期时,它们便浓缩成主核之外的小核,即形成了微核。微核率的多少与和作用因子的剂量或辐射累积效应有正相关。微核测试用于辐射损伤、辐射保护、化学诱变剂、新药试验、食品添加剂的安全评价,以及染色体遗传疾病和癌症前期诊断。三三 材料材料 蚕豆根尖(新鲜的固定材料)四四 步骤步骤 1 蚕豆浸种催芽 2 待测液对根尖的处理 3 根尖细胞的恢复培养 4 根尖的固定5 根尖的酸水解:将固定的幼根放入青霉素瓶中,用dH 2 O 浸洗2次,除去水后加入5N HCL 将幼根泡住,放入30OC水浴中水解28 min 左右(水解时间与水温有反相关关系),待幼根软化(同时变为半透明
3、)即可取出,用dH 2 O 浸洗幼根2次,5min/次。6 制片:将幼根放在擦净的载片上,用解剖针截下4mm左右的根尖部分,捣碎,加入1-2滴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染色10分钟左右,然后加盖片,压片。7 镜检:先在低倍镜下找出具微核的细胞,再转入高倍镜进行仔细观察。五五 作业作业 绘出一个具微核的蚕豆根尖细胞图。附微核识别标准附微核识别标准:1、凡是主核大小的1/3以下,并与主核分离的小核;2、小核着色与主核相当或稍浅;3、小核形态可为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等。凡符合以上3条的小核就是微核(micronucleus,MN)微核形成机制:微核形成机制:附:实验数据的处理和污染程度的划分将微核观察记
4、录于表上片号镜检日期镜检者各次观察的细胞数与微核数微核数/细胞数总计微核千分率(MN%o)平均值1)各测试样品(包括对照组)微核千分率(MN)的计算为:MN=某测试样点(或对照)观察到的微核数/某测试样点(或对照)观察的细胞数)MN 在10以下的为基本污染10-18 区间为轻度污染18 -30 区间为中度污染30 以上为严重污染注:每个处理观察3个根尖,每个根尖记数1000个细胞,统计其中含微核的细胞数然后平均,即为该处理的微核千分率。2)污染指数(pollution index)污染指数(PI)=样品实测MN 平均值/标准水MN 平均值PI在 0-1.5 区间为基本无污染 1.5-2.0区间
5、为轻度污染 2.0-3.5区间为中度污染 3.5以上为严重污染注:1)对严重污染的水环境,监查处理时造成根尖死亡,应稀释后再做测试;2)如RT 35,MN本底会增高,但可经污染指数数据处理,不会影响监测结果。In an individual heterozygous for a paracentric inversion,the chromosomes form an inversion loop during pairing in prophase I.后期后期染色体桥染色体桥后期后期染色体桥和染色体断片染色体桥和染色体断片二分体时期微核二分体时期微核倒位的细胞学特征:倒位的细胞学特征:粗线
6、期倒位圈;后期桥和断片;微核粗线期倒位圈;后期桥和断片;微核倒位的遗传效应:倒位的遗传效应:改变重组率;基因重排改变重组率;基因重排 微核试验自70 年代初产生以来的近30 年的时间里,在环境物质遗传毒理检测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以经济、简便、快速、敏感、特异、准确等特点,已成为检测染色体损害的致突变剂和环境污染物的快速初筛试验,已广泛用于筛检具有染色体损伤作用的致突变剂(Mutagens)和环境污染物(Environmental Pollutants)。微核(micronucleus,MN)是指位于生物细胞的细胞质中独立于主核,直径小于主核1/201/3,完全与主核分开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微小
7、核。它可以是整条染色体,也可以是染色体断片,染色性与主核一致,其中部分微核具有DNA 复制能力。微核是由于外界损害因素使染色体发生断裂,细胞进入下一次分裂时,染色体不能随有丝分裂进入子细胞,而导致染色体丢失或断裂,从而形成一个或数个小核.微核试验的产生与发展微核试验的产生与发展 微核试验创建于20 世纪70 年代初,首先由Heddle 和Schmid 利用啮齿类骨髓细胞建立了微核测定方法。1970 年Schmid 及Heddle 用中国金黄地鼠观察了抗肿瘤药三亚胺醌,观察骨髓与外周血细胞学的变化。并且提出用本来无核的外周血嗜多染红细胞中MN 发生率来作为微核试验的基本指标,并正式命名为MNT。
8、此后至70 年代中期,该研究小组的工作,全面奠定了MNT 的理论及应用基础。经Heddle 等人30 多年的发展,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已将其规定为新药、食品添加剂、农药、化妆品、环境化学物质等毒理安全性评价必做的实验。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不断渗透到微核研究中,使微核试验的检测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现已发展成为能同时检测染色体断裂、染色体丢失、分裂延迟、不分离、DNA 损伤修复障碍、Hprt 基因突变、细胞凋亡、细胞分裂不平衡等多种遗传损害终点。自20 世纪70 年代Heddle 和Schmid 利用啮齿类骨髓细胞建立了微核试验检测方法以来,各国都在不断研究探索微核试验技术。主要从三个方面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