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0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4月统一质量检测(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上传人(卖家):青草浅笑
  • 文档编号:609746
  • 上传时间:2020-06-30
  • 格式:DOC
  • 页数:24
  • 大小:98.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4月统一质量检测(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由用户(青草浅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0 山东省 青岛市 统一 质量 检测 语文试题 解析 下载 _高考模拟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 青岛市青岛市 20202020 年高三统一质量检测年高三统一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时下热播的、由作家猫腻网络小说庆余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引发全网热议。除了改编尊重原著、 表演到位、制作精良外,弘优秀传统文化是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原著将千百年的中华传统美德“仁义 礼智信”展现在众人眼前,用文化的力量引发读者深深的情感共鸣。有些精彩篇章,如庄墨韩与范闲“朝 堂斗诗”的情节,直接取用古代诗词的精粹制造故事爽点,在弘扬传统文化之美上有着“点穴”之功。 近年出现的优秀网络文学作品,都注意汲

    2、取传统文化营养,让民族文化精髓成为这些作品的价值基因。 入选“中国网络文学 20 年 20 部”的诛仙是一部东方玄幻仙侠小说,作家以道家文化“天地不仁,以 万物为刍狗”为基本立意, 采用蕴含东方文化神韵的故事来架构。 在人物描写、 氛围营造和语言表达上, 诛 仙吸收和化用了山海经等古代文化典籍元素。作者在创作中又受到蜀山奇侠传 鹿鼎记等现代 仙侠武侠小说影响,将其神韵融入作品血脉,使诛仙对传统文化有独到的理解和艺术阐释。 网络文学创作实践一再表明,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网络作品的艺术魅力,让民族文化中代 代相传的优良传统融为文学的“精神血脉”,网络文学作品才能传承民族精神,构建与人民大众

    3、情感共鸣、 与时代价值共振的“精神家园”。 (摘编自欧阳友权传统文化是网络文学的“精神血脉” ) 材料二: 近年来,网络文学持续高产,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持续深耕,日益向着精细化、多方位、纵 深化发展。日渐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学,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极大地丰富了当代大众文学。 中国网络文学自诞生起便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厚渊源,一些网络文学作品发轫时就模仿经典或戏仿名 作,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一些早期作者,在文学经典指引下,一步步走进网络文学园地。 通过化用和改造的方式致敬经典作品, 是网络文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如莲青漪的 狼 毫小笔 ,模仿唐诗宋词情韵兼备,描绘名胜

    4、古迹形神俱足,演绎历史传说袭故弥新,广受读者喜爱。 还原和再造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意境,也是网络文学的典型创作模式。纵观当红的网络文学作品,如琅 琊榜 鹤唳华亭等,往往营造一种古雅和精致的意境,表现出对民族审美传统和优秀传统美德的认同和 追慕。这些作品的成功固然各有原因,但有一点大致相同,那就是原作者大多是酷爱古典文学之人,他们 对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唐宋诗词中经典意境的巧妙借用和转化,让雅好此道的读者对其作品爱不释手。 许多网络作家想方设法吸收优秀传统文学创作经验,希望能够更为生动形象、更具中国风格地表现当 下中国人的处世方式、生活理念、美学追求,希望能更充分展现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更广

    5、泛凝 聚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生存经验、生活智慧,更深刻容纳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基因。在这些方面,网络文 学拥有观念后来居上和技术上弯道超车的优势。可以说,网络文学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弘扬,已经从写 作技巧和语言修辞等相对表浅的层面,朝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内里更为纵深地开掘。例如, 在众多网络文学作品中,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精神得以更充分、更精彩、更接近青年读者阅读心理的阐发 与呈现。 网络文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还在于其数量的庞大和业转化的日益成熟,这使其在传播上具有巨 大优势。网络文学出现以来,新媒介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在文学生产与消费领域得到充分 发挥,使文学创作、作品传

    6、播和阅读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网络文学的快速发展,给传统文学造成巨大冲 击和强烈影响,网络文学在表现方式、语言形态、创作手段、审美元素、评论手段等诸多方面都与传统文 学有所不同,扩展了文学的表现空间,给传统文学注入新活力,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也是其重要贡 献。 摘编自陈定家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文学开掘宝贵资源打造精品力作 ) 材料三: 中华悠久的历史给网络小说丰富的历史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各个历史朝代都被网络小说当作背景 进行“演义”。 明朝那些事儿尊重历史事实,以现代人的情感讲述明朝故事,在人情事理的基础上还原 历史。 后宫甄嬛传 芈月传等小说,或以真实的历史为依据展开飞驰的想象,或

    7、虚构一段模糊的历 史,演绎中国式的人情事理与中国智慧,在想象的故事中以中国人当下的社会视角来表达情感,让读者从 中获得愉悦和启悟。 网络文学在作品的文化意蕴、虚拟世界的想象力、人物形象的精气神、作品的类型风格等方面,表达 出鲜明的中华文化立场。那些优秀网络作家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将中华文化的精髓融于精彩的故 事中,以艺术的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网络作家们应对中华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即以现代观念重新观照传统文化。如 木兰无长兄向木兰诗致敬, 将夜中的夫子及其弟子,保持着精神的独立,又有强烈的家国责任 意识。但我们也应看到,网络小说中不乏后宫争宠、厚黑学、封建迷信等文

    8、化糟粕,如梦入神机的小说佛 本是道蕴含着“生命如同蝼蚁”的观念,跳舞的小说弘扬“丛林法则”等。这样的创作动向值得警惕、 并亟待及时纠偏。 (摘编自周志雄网络文学如何传承中华文化 )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网络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们把中华传统文化融入作品,模仿文学史上的经典进行创作,这种文学样式 得以日益繁荣。 B. 许多网络文学作品的成功,离不开原作者对古典文学的酷爱,他们对古典诗词意境的借用和转化,得到 读者的认可。 C. 新媒介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既推动了网络文学的快速发展,又给传统文学注入了新的活 力。 D. 悠久的中华历史给网络文学提供了

    9、丰厚的创作土壤,成为作家们架构故事情节的写作背景,网络文学因 而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2. 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无论诛仙还是将夜 ,都在汲取传统文营养的同时,将现代思想融入其中,对传统文化做出新的 阐释。 B. 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网络作家们不再只关注唯美语言和写作技巧这类浅层的形式,而更加注重对思想 与精神的开掘。 C. 如果网络作家意识不到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创作的重要性,那么他的作品将很难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D. 网络作家应当用现代观念重新观照传统文化,来解决文学创作中的走偏问题,从而表达出鲜明的中华文 化立场。 3. 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

    10、 悟空传在保留原著精神的同时,对故事重新架构,对人物进行重新解读,贴合时代风格,是该作品 的亮点。 B. 大江东去用改革开放四年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题材制造了爽点,剧情错杂,人物有血有肉, 主题发人深省。 C. 巫神纪以传说中的“巫”为对象,结合中国神话传说与史前历史虚构了一个上古世界,是一部颇有 民族文化特色的热血玄幻作品。 D. 明朝那些事儿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以个人观点讲述历史,是网络化历史叙事 的代表性作品。 4.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 传统文化对网络文学影响颇深,那么,网络文学如何“反哺”传统文化?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

    11、B 2. D 3. B 4. 作者采用总分式论证结构,先提出“网络文学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而日益繁荣”这一观点,然后 从模仿经典、改造经典、时代优势三个方面,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证。 5. 继承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传播弘扬传统文化。作家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材料 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再将选项内容与文中内容进行比较。 A 项,“网络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们把中华传统文化融入作品”错误,材料二中说的是“一些网络 文学作品发轫时就模仿经典或戏仿名

    12、作,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文中说的是“一些”,选项以 偏概全; C项,“新媒介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又给传统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错误,材料二第六 段是说“网络文学出现以来,新媒介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在文学生产与消费领域得到充分 发挥,使文学创作、作品传播和阅读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网络文学在表现方式、语言形态、创作手 段、审美元素、评论手段等诸多方面都与传统文学有所不同,扩展了文学的表现空间,给传统文学注入新 活力”,给传统文学注入新活力的是“网络文学的表现方式、语言形态、创作手段、审美元素、评论 手段等”; D 项,“悠久的中华历史给网络文学提供了丰厚的创作土壤,

    13、成为作家们架构故事情节的写作背景,网络 文学因而获得持久的生命力”错误,“因而”强加因果,材料三只是说“中华悠久的历史给网络小说丰富 的历史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各个历史朝代都被网络小说当作背景进行演义”,并没有说网络文学 因而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 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D 项,“网络作家应当用现代观念重新观照传统文化,来解决文学创作中的走偏问题,从而表达出鲜明的 中华文化立场”错误,“从而”强加因果,材料三

    14、中第二段说的是“网络文学在作品的文化意蕴、虚拟世 界的想象力、人物形象的精气神、作品的类型风格等方面,表达出鲜明的中华文化立场”,第三段说的是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网络作家们应对中华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即以现代观念重新观照传统文化”,“用 现代观念重新观照传统文化,来解决文学创作中的走偏问题”与“表达出鲜明的中华文化立场”之间没有 绝对的因果关系。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 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

    15、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 点的一项”。材料二是总分结构,第一段即提出观点“日渐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学,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滋养,极大地丰富了当代大众文学”。 B.项,“大江东去用改革开放四年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题材制造了爽点”没有体现出受到中华 传统文化的滋养,所以不能作为材料二的论据。 故选 B。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结 合材料,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然后回顾论述类文本的结构特点,接着梳理材料二的内容,重点 关注每段文字的开头和结尾句,最后按照首先然后最后的思

    16、路进行概括。 首先回顾论述类文本的结构特点,如总分总结构,如总分结构,如分总结构等等。 然后梳理材料二的内容。材料二共六段文字,结合出处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文学开掘宝贵资源打 造精品力作和第一段最后一句“日渐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学,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极大地丰富了 当代大众文学”可知,材料二的观点是“网络文学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而日益繁荣”,开篇即提出 观点;由第二段“中国网络文学自诞生起便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厚渊源,一些网络文学作品发轫时就模仿 经典或戏仿名作”和第三段“通过化用和改造的方式致敬经典作品,是网络文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 途径之一”可知,这两段为第一个层次,是从模仿经

    17、典方面来阐述观点;由第四段“还原和再造传统文化 中的经典意境,也是网络文学的典型创作模式”和第五段“许多网络作家想方设法吸收优秀传统文学创作 经验,希望能够更为生动形象、更具中国风格地表现当下中国人的处世方式、生活理念、美学追求,希望 能更充分展现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更广泛凝聚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生存经验、生活智慧,更深 刻容纳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基因”可知,这两段为第二个层次,是从改造经典方面论证观点;由第六段开 头“网络文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还在于其数量的庞大和业转化的日益成熟,这使其在传播上具有巨 大优势。网络文学出现以来,新媒介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在文学生产与消费领

    18、域得到充分 发挥,使文学创作、作品传播和阅读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可知,这是第三层,是从时代的优势方面阐述 观点。由此可知,材料二采用总分结构进行论证。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结合材料提出自己观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 求,如本题“传统文化对网络文学影响颇深,那么,网络文学如何反哺传统文化?请结合材料谈谈你 的看法”,然后浏览材料,到材料中圈出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化的“反哺”内容,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 所谓“反哺”,即网络文学在传统文化的弘扬方面起到什么作用。 浏览三则材料的出处可知,首先可以到材料三中寻找答案,因为材料三的出处网络文学如何传承中华文 化

    19、明确说明这则材料是重点讲述网络文化对传承中华文化的价值,由此可以找到第二段“那些优秀网络 作家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将中华文化的精髓融于精彩的故事中,以艺术的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和第三段“对中华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即以现代观念重新观照传统文化”,这就可以概括出第一 点和第二点;接着浏览材料二,可以找到“原作者大多是酷爱古典文学之人,他们对诗经楚辞、汉魏乐府、 唐宋诗词中经典意境的巧妙借用和转化,让雅好此道的读者对其作品爱不释手”“网络文学对传统优秀文 化的传承弘扬”“网络文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些内容,可以概括出第三、四点。 (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

    20、列小题。 回家 马兰莲 火车像一条长龙,穿行在连绵不断的山脉中,雪花零零散散地从天空飘落下来,像飞,像蝉翼,清澈 洁净,晶莹剔透。 肖锦云坐在靠窗的座位,怀里抱着一个大大的包裹。她表情淡漠,甚至有些木然,她的眼睛里流出一 种奇妙的神色,说不上是喜悦还是忧伤。她一动不动,静静地坐着,像一尊雕塑。 她的对面坐着一对年轻夫妻,好像刚结婚不久,女人依偎在男人的怀里,甜甜地睡着了。从她嘴角露 出的微笑,足以证明,她正做着美梦。男人一手楼着女人,一手拿着手机,拇指不停地在手机屏幕上滑动 着,女人动了一下,盖在身上的衣服掉了下去。男人放下手机,捡起衣服盖在女人的身上。 肖锦云看着他们,脸上呈现出一种复杂的表

    21、情,说不出是羡慕还是嫉妒,男人抬起头,刚好与她的目 光相撞,便问道:“大姐,你去哪?” 肖锦云显然没想到男人会跟她搭讪,怔了一下,淡淡地说:“回家。” 男人还想说话,肖锦云却把目光移向了窗外。 火车转过一个弯儿,“呜呜”地鸣叫着,钻进一个隧道里,闹哄哄的车厢里安静了许多。肖锦云的脑 子里开始翻江倒海了 六年前一个飘雪的日子,肖锦云接到男朋友打来的电话,筹备了大半年的婚事又要推后。这已经是第 三次了。肖锦云知道男朋友的工作性质特殊,她决定自己去南方把婚事办了。下了半个月的雪丝毫没有停 下来的意思,肖锦云被两家的父母送上了南下的火车 “呜”火车发出一声长鸣,咣当咣当地跑出隧道,外面的雪似乎有些大了

    22、,山坡上、树枝上落满 了白茸茸的雪花。 女人醒了。她揉了揉眼睛,惊喜地叫道:“老公,雪下得好大,雪花真美。” 男人轻描淡写地说:“这算什么,老家的雪比这漂亮多了。” 女人撒起娇来,搂着男人的脖子说:“老公,我想吃鸭脖。” “你就是个馋猫。”男人从背包里拿出一个袋子,又拿出两瓶冰红茶。女人像饿狼扑食一样自顾自地 吃起来。 男人抬头看了看肖锦云,试探着问:“大姐,你喝点儿水吧。” 肖锦云摇摇头说:“谢谢,我不渴。” “喝点儿吧,坐了几个小时了。”男人把水硬塞给肖锦云。 肖锦云推辞不过,只好接住。她没有打开瓶子,只是怅然地望着窗外。 女人吃了几口,好像要吐的样子,男人急忙拍着她的后背问:“老婆,怎么

    23、了?是不是吃得太猛了?” 女人喝了口水,娇嗔地说:“傻瓜,你要当爹了。” “真的?”男人高兴得有些忘乎所以,一下子紧紧地抱住女人。 肖锦云听着他们的轻声私语,闭上了眼睛。 男人紧握着女人的手,温柔地说:“你说,咱儿子长得像谁?取什么名呢?” 女人说:“我生的,当然像我,姓也得跟我的。” 男人不服气地说:“凭什么?孩子都跟爸爸的姓。” “既然跟爸爸的姓,那爸爸怎么不生呢?”女人一副蛮不讲理的样子。 男人气呼呼地说:“真是不可理喻。” 小两口儿争吵完,都噘着嘴,相互不理睬。 肖锦云听他们吵完了,问道:“刚结婚吧?” 男人说:“是的,结婚半年。” 媳妇还是个孩子,挺任性的。肖锦云看着女人。 男人笑了

    24、笑,问道:“大姐,你怎么一个人?” 肖锦云长长地叹了口气说:“我跟先生一起来的我先生是一名缉毒警察,常年奔走在边境线上,我们结 婚六年,先生第一次回家。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可以好好地陪我了。” 男人好奇地问:“那你先生呢?” 肖锦云指着怀里的包裹说:“在这里。他太累了,睡着了。” 男人瞪大眼睛怔怔地看着肖锦云半天:“大姐,对不起。” 肖锦云微微一笑说:“没什么。” “老公”女人紧紧地抓住男人的胳膊,眼眶里溢满了泪水。男人把她揽进怀里。 火车进了一个小站,缓缓地停下了。肖锦云说:“我到站了。”肖锦云抱着包下了车。不远处,两位老 人等在风雪中。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

    25、正确的一项是 A. 肖锦云眼睛里流出一种不知喜的奇妙神色,脸上呈现出不知羡慕还是嫉妒的复杂表情,是因为丈夫的牺 牲让她感到生活无助,人生茫然。 B. 列车上的年轻夫妻,生活中虽有小小的争吵,更多的却是宠溺与关爱、温馨与甜蜜,从他们身上可以看 到生活的幸福和美好。 C. “女人紧紧地抓住男人的胳膊,眼眶里溢满了泪水。”这里既写出女人深切感受到肖锦云内心无法言说 的痛苦,也暗含着她对自己幸福生活的重新认知。 D. “回家”一词意蕴丰富,既指肖锦云带着牺牲的丈夫回家,也暗示警察的牺牲换来了无数人能够回到温 馨的家庭,拥有幸福的生活。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运

    26、用语言、动作等描写手法,塑造了一个单纯、率性、善良、内心充满幸福的新婚女子形象。 B. 肖锦云一家是英勇牺牲的缉毒警察家庭的一个缩影,小说以小见大,突出主题,引发读者对现实生活的 思考。 C. 小说尾段叙写了两位老人在风雪中等待儿子回家的情景,既呼应了题目,又增强了小说的悲凉色彩。 D. 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对发生在火车上的故事进行全知视角的叙述,细致地展现两对夫妻的生活经历,塑 造了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 8. “雪”在小说中多次出现,请结合小说内容淡谈它的丰富内涵。 9. 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 【答案】6. A 7. D 8. (1)美丽轻盈、晶莹剔透的雪花喻指宁静、美好的现实生活

    27、。 (2)寒风中的雪暗指肖锦云一家遭受重大 变故,以及充塞心中的悲痛。 9. 参考答案一:缉毒警察。情节安排:以“警察回家”作为小说主线贯穿始终;人物塑造:肖锦云、 年轻夫妻、老人都是侧面衬托伟大的缉毒警察;主题表达:小说的主旨是赞美缉毒警察的伟大,引发人 们对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深刻思考。 参考答案二:肖锦云。情节安排:以“肖锦云带丈夫回家”作为小说主线贯穿始终;人物塑造:小 说用大量笔墨从正面、侧面刻画了肖锦云的形象。主题表达:小说是通过默默付出、隐忍坚强的肖锦云, 表达对英雄家人的崇高敬意这一主题。 【解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

    28、,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 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思想内容的 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A 项,“是因为丈夫的牺牲让她感到生活无助,人生茫然”错误,结合小说的情节可知,肖锦云抱着丈夫 的骨灰回家,“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可以好好地陪我了”,肖锦云的内心是悲伤的,却并非无助茫然。 故选 A。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小说艺术 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分析每个选项中涉及的内容、手法以及效果,再与文本进行比 对。 D

    29、 项,“全知视角的叙述”错误,所谓“全知视角”是指叙述者并无固定视角,像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 洞察一切,简言之即叙述者所知大于作品中人物所知;而就本文可知,文中虽然是采用第三人称,但完全 是从肖锦云的视角来写,写肖锦云的所知、所见,所以应该是有限视角。 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内涵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 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雪 在小说中多次出现,请结合小说内容淡谈它的丰富内涵”,然后到小说中找到描写“雪”的内容,分析其 特点,再结合具体的情境来分析其内涵。 如开头“雪花零零散散地从天空飘落下来,像飞,像蝉翼,清澈洁净,晶莹剔透”以及火车跑出隧道时

    30、“外 面的雪似乎有些大了,山坡上、树枝上落满了白茸茸的雪花”,这两处的“雪”美丽、轻盈,结合小说中 所描写的对面小夫妻的情形来看,“好像刚结婚不久,女人依偎在男人的怀里,甜甜地睡着了。从她嘴角 露出的微笑,足以证明,她正做着美梦。男人一手楼着女人,一手拿着手机,拇指不停地在手机屏幕上滑 动着,女人动了一下,盖在身上的衣服掉了下去。男人放下手机,捡起衣服盖在女人的身上”“女人醒了。 她揉了揉眼睛,惊喜地叫道”“女人撒起娇来,搂着男人的脖子说”“男人从背包里拿出一个袋子,又拿 出两瓶冰红茶”,这生活宁静甜蜜美好,所以此处的“雪”喻指宁静幸福美好的生活; 、 如肖锦云回忆中“下了半个月的雪丝毫没有停

    31、下来的意思”和结尾“不远处,两位老人等在风雪中”,这 两处的雪可以说是寒冷的,结合肖锦云丈夫的牺牲和肖锦云带着丈夫的骨灰回家来看,这“雪”是指肖锦 云一家的变故以及他们心中的悲伤。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的方向指向小说的主人公。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 本题“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然后找出小说中涉及的人物,分析人物的特点,接着梳理小 说的情节,把握小说的主旨,看哪个人物与情节、主旨相关,以此确定主人公。 首先看小说写了哪几个人物,有肖锦云、缉毒警察(肖锦云的丈夫) 、小夫妻等; 然后梳理小说的情节,小说的标题是“回家”,开头写肖锦云抱着“包裹”

    32、回家,中间写肖锦云的丈夫没 有时间回家,最后写肖锦云带着丈夫回家,由此看来,“肖锦云”和“丈夫缉毒警察”都与情节相关,如 从肖锦云角度来看,全篇是围绕“肖锦云带着丈夫回家”展开,如从丈夫缉毒警察的角度来看,全篇是围 绕“缉毒警察回家”展开; 接着分析人物形象,文中缉毒警察没有出场,但由肖锦云回顾六年前丈夫因工作性质推迟婚期以及对面小 夫妻的幸福宁静的生活来看,可以看出缉毒警察的伟大,因为如果没有缉毒警察的牺牲就没有这样宁静美 好的生活,而作为缉毒警察妻子的肖锦云,丈夫没有时间回来结婚,她亲自去,丈夫牺牲了,她亲自带回 家,整个过程中肖锦云是平静的,由这些内容可以看出肖锦云的默默付出和隐忍坚强;

    33、 最后分析小说的标题,如果从缉毒警察的角度来看,小说是赞美缉毒警察的伟大,告诉人们幸福生活的来 之不易,如果从肖锦云的角度来看,小说是表达对英雄家人默默付出的崇高敬意。 考生可以选择一个人物,从这些方面作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吕公著,字晦叔,幼嗜学,至忘寝食。恩补奉礼郎,登进士第。神宗立,召为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 司。司马光以论事罢中丞,还经幄 。公著封还其命曰:“光以举职赐罢,是为有言责者不得尽其言也。”诏 以告直付阁门。 公著又言“制命不由门下, 则封驳 之职, 因臣而废, 愿理臣之罪, 以正纪纲。 ”帝谕

    34、之曰:“所 以徙光者,赖其劝学耳,非以言事故也。”公著请不已,竟解银台司。 起知河阳, 召还, 帝从容与论治道, 遂及释老 , 公著问曰:“尧、 舜如此道乎?帝曰:“尧、 舜岂不知?” 公著曰:“尧、 舜虽如此, 而惟以知人安民为难, 所以为尧、 舜也。 ”帝又言唐太宗能以权智御臣下。 对曰:“太 宗之德,以能屈己从谏尔。”帝善其言。未几,同知枢密院事,有欲复肉刑者,议取死囚试之,公著曰:“试 之不死,则肉刑 遂行矣。”乃止。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及兵 兴,秦、晋民力大困,大臣不敢言,公著数白其害。元丰五年,以疾丐去位。 哲宗即位,以侍读还朝。太皇太后遣使迎

    35、,问所欲言,公著曰:“先帝本意,以宽省民力为先。而建议 者以变法侵民为务,与己异者一切斥去,故日久而弊愈深,法行而民愈困。诚得中正之士,讲求天下利病, 协力而为之,宜不难矣。”又乞备置谏员,以开言路。 元祐元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司马光同心辅政,推本先帝之志,凡欲革而未暇与革而未定 者,一一举行之,民咸以为便。光薨,独当国,除吏皆一时之选。右司谏贾易以言事讦直诋大臣,将峻责, 公著以为言,止罢知怀州。退谓同列曰“官所论,得失未足言,顾主上春秋方盛,虑后有进谀说惑乱者, 正赖左右争臣耳,不可使人主轻厌言者也。”众莫不叹服。 节选自宋史吕公著列传 )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36、正确的一项是 A. 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 B. 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 C. 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 D. 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经幄,即经筵,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特设的御前讲席。 B. 封驳,意为封还皇帝失宜的诏令,驳正臣下奏章的违误。 C. 释老,指释迦牟尼,因其为佛教创始人,所以“释”泛指佛教。 D. 肉刑,残害肉体的

    37、刑罚,古时指黥、劓、刖、宫、大辟等刑罚。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吕公著正直敢言。神宗时,对司马光因论事被解职一事,他坚持己见,一再向皇上进言;兴兵西夏后, 唯有他敢于指出兴兵之害。 B. 吕公著善于进谏。在与神宗悠闲谈论时,他趁机劝说神宗施行尧舜“知人安民”、唐太宗“屈己从谏” 的治国之道,得到神宗认可。 C. 吕公著识虑深敏。有人打算恢复残酷的肉刑,他提出不同意见,阻止了此事;朝廷要讨伐西夏,他立即 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D. 吕公著重视吏治。他以侍读身份回朝廷后,通过分析新法颁布后产生的弊端, 指出提拔正直官员的作用; 其后,又点明设置谏员的必要性。

    38、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谕之曰:“所以徙光者,赖其劝学耳,非以言事敌也。”公著请不已,竟解银台司。 (2)推本先帝之志,凡欲革而未暇与革而未定者,一一举行之,民咸以为便。 14. 右司谏贾易诋毁朝廷大臣,将要被严厉责罚,吕公著为何替他说情?请简要说明。 【答案】10. B 11. C 12. B 13. (1)神宗告诉他说:“调动司马光官职的原因,是依赖他劝勉人们学习,不是因为言事的缘故。”吕 公著不停地请求, (但)最终被解除掌管通进银台司的职务。 (2)依据先帝的意愿,凡是打算变革却没来得及予以变革以及已经变革而未形成定例的,一一全部实行, 百姓都认为便利。

    39、14. 为了不让国君轻易厌恶敢说话的人。因为皇上还年轻,需要直言规劝国君的臣子,以防有人谄媚惑乱 皇上。 【解析】 【10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 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 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幽”是动词,宾语是“其主”,“将”是副词,修饰“大举讨之”,故从“主”和“将”中间断开,排 除 AC两项; “得”是动词,宾语是“人”,故在“人”后断开,排除 D 项。 故选 B。 【11 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

    40、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 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 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 答。 C项,“释老,指释迦牟尼”错误,“释老”是释迦牟尼和老子的并称,亦指佛教和道教。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 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 B项,“他趁机劝说神宗施行尧舜知

    41、人安民、唐太宗屈己从谏的治国之道”错误,“趁机劝说”错 误,由第二段“帝从容与论治道,遂及释老,公著问曰:尧、舜如此道乎?帝曰:尧、舜岂不知? 公著曰:尧、舜虽如此,而惟以知人安民为难,所以为尧、舜也。帝又言唐太宗能以权智御臣下。对 曰:太宗之德,以能屈己从谏尔。帝善其言”可知,二人只是谈到尧舜“知人安民”、唐太宗“屈己 从谏”的治国之道,并没有趁机劝说。 故选 B。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 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 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

    42、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1)中,“谕”,告诉;“所以”, 的原因;“劝”,劝勉;“赖”,依赖;“已”,停止;“竟”,最终;“解银台司”,被动句,被解除 掌管通进银台司的职务。 (2)中,“推本”,依据;“暇”,空闲,“未暇”,没有来得及;“举”,都, 全;“咸”,都;“便”,便利。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右 司谏贾易诋毁朝廷大臣,将要被严厉责罚,吕公著为何替他说情?请简要说明”,然后到文中找到“右司 谏贾易诋毁朝廷大臣,将要被严厉责罚,吕公著替他说情”这一内容,再筛选出他为何这样做的原因,理

    43、 解其意思并进行概括。 从文中来看,本题的信息在最后一段,“右司谏贾易以言事讦直诋大臣,将峻责,公著以为言,止罢知怀 州”;接着看吕公著的解释 “官所论,得失未足言,顾主上春秋方盛,虑后有进谀说惑乱者,正赖左右争 臣耳,不可使人主轻厌言者也”,意思是“谏官对问题的议论,对与不对不值得说。但皇上还年轻,担心 今后有人进谀说惑乱,正要依赖左右诤臣,不能让国君轻易厌恶敢说话的人”,考生可以根据这一内容进 行概括。 【点睛】考生可以借助如下特点进行断句,借古代文化常识断句。要给文言断句,常常需借助古代的文化 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历史、官职、科举、姓名等。根据互文、对偶、排比等断句,文言中常有对

    44、偶句、互文句、排比句,抓住这个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断开几处的效果。根据前后相承关 系断句,文言文多写得紧凑严密,行文中多使用前后相承句。根据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关系断句,文言文 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掌握了这个写法,对断句定有帮助。根据韵文的特点断句,有的文言 文是韵文,韵文有一定的用韵规律。按照这个规律去断句,常常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借助对话的标志断句, 文言对话常用“日”、“云”等字,根据这些有标志的词去断句,也能收到好的效果。根据反复结构断句, 文言文中常有些反复的句子结构,根据这个特点去断句,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借助文言虚词断句, 文言行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

    45、情。如句首就常用如下语气助词:夫、盖、盍、若夫、嗟夫等,句末 常用如下语气助词:者、也、矣、乎、哉、耶、耳、而已、欤(与)等,借助这些文言虚词,就可帮助断 句。借助误法结构断句,文言语法中有一些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科”、“何 之有”,“孰与乎”“为所”、“受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文言文参考译文: 吕公著字晦叔。从小嗜好学习,以至废寝忘食。凭恩荫补奉礼郎,登进士第。神宗即皇帝位,召吕公 著为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司马光因论事被解除御史中丞的职务,回到经幄。吕公著原封不动地退回 诏令说:“司马光因为履行职责而被罢免,这是让有言事职责的人不能畅所欲言。”神宗把诏书直接交给 閤门

    46、使,吕公著又说:“制命不由门下省,那么封驳的职责,因我而废弃。希望治我的罪,以端正纪纲。” 神宗告诉他说:“调动司马光官职的原因,是依赖他劝勉人们学习,不是因为言事的缘故。”吕公著不停 地请求, (但)最终被解除掌管通进银台司的职务。 起用他执掌河阳,又召回朝廷。神宗悠闲时同吕公著谈论为治之道,于是涉及佛教、道教,吕公著问 道:“尧、舜知道这些学说吗?”神宗说:“尧、舜难道不知?”吕公著说:“尧、舜虽然知道这些学说, 但仅把知人和使百姓安居作为难事,所以成为尧、舜。”神宗又说唐太宗能用权术智谋驾驭臣下。吕公著 回答说:“唐太宗的德行,是能使自己放下架子听从劝谏而已。”神宗对他的话表示赞许。不久

    47、, (与人) 共同执掌枢密院事。有人打算恢复肉刑,建议取死囚试验割掉鼻子、砍掉脚的酷刑,吕公著说:“如果试 了不死,那么肉刑就会实行了。”于是停止。西夏囚禁了他们的国王, (宋朝趁机)将要大举征讨西夏。吕 公著说:“问罪的军队,应当首先选择主帅,如果没有合适的人,不如不出兵。”等到出兵后,秦、晋民 力大困,大臣们不敢说,吕公著多次陈述兴兵的害处。元丰五年,吕公著因病乞求离开职位。 哲宗即皇帝位,吕公著以侍读的身份返回朝廷。太皇太后派使臣迎接,询问他所想要说的,吕公著说: “先帝本意,把宽省民力作为第一要务。但建议的人以变法侵夺百姓为务,与自己意见不同的统统被排斥, 因此日久而弊端更深,新法颁行

    48、而百姓更加困苦。果真能得到公允正直的人,谈论寻找天下的利弊,同心 协力来做,应该不难。”又请求备置谏员,以广开言路。 元祐元年,被授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司马光同心辅政,依据先帝的意愿,凡是打算变革却没 来得及予以变革以及已经变革而未形成定例的,一一全部实行。百姓都认为便利。司马光去世,吕公著独 自当权,所任命的官吏都是当时挑选出的佼佼者。右司谏贾易因言事攻击别人短处直接诋毁朝廷大臣,将 要被严厉责罚,吕公著替他说话,仅降为怀州知州。吕公著退朝对同事说:“谏官对问题的议论,对与不 对不值得说。但皇上还年轻,担心今后有人进谀说惑乱,正要依赖左右诤臣,不能让国君轻易厌恶敢说话 的人。”众人没有

    49、不叹服的。 (二)古代诗歌阅读(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贺新郎杜子昕凯歌 刘克庄 尽说番和汉。这琵琶、依稀似曲,蓦然弦断。作么一年来一度,欺得南人技短,叹几处、城危如卵。 元凯 后身居玉帐,报胡儿、休作寻常看。布严令,运奇算。 开门决斗雌雄判。笑中宵、奚车毡屋,兽惊禽散。个个巍冠横尘柄,谁了君王此段。也莫靠、长江能 限。不论周郎并幼度 ,便仲尼、复起嗟微管。驰露布,筑京观。 【注】元凯:泛指贤臣、才士。幼度:东晋名将谢玄的字。微管:代称管仲露布:帛制旗子,多用来 传递军事捷报。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词风格豪迈慷慨,表达了作者对宋军最终力挫强敌、得胜归来的喜之情。 B. 上阕写琵琶然弦断,渲染了紧张气氛,暗胡人再次侵汉,战事爆发。 C. “报胡儿、休作寻常看”意指南宋城池,几处危急,胡人攻势凶猛,不可小看。 D. 下阕运用比拟,引用典故,赞扬杜子昕英勇善战、指挥若定、功勋不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4月统一质量检测(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60974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