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电接触理论选编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六章电接触理论选编课件.ppt》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接触 理论 选编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电器理论基础电器理论基础Fundamentals of Electrical Apparatus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王智勇2023-5-27第六章电接触理论第六章电接触理论2第六章第六章 电接触理论电接触理论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接触电阻的理论和计算,熟悉各种电接触,了解电接触内表面的物理图景;掌握接触点最高温升的计算,了解触头闭合过程的振动;掌握触头间的电动斥力、熔焊与焊接力,熟悉触头材料,了解触头质量的转移与磨损;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电器开关中接触电阻所涉及的因素,电器设计中接触点最高温升的计算,如何降低触头闭合过程中的振动。2023-5-27第六章电接触理论第六
2、章电接触理论3第六章第六章 电接触理论电接触理论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接触电阻的理论和计算;接触点最高温升的计算;斑点的温度m和接触电阻Rj的大小。本章教学基本内容:本章教学基本内容:概述电接触内表面的物理图景接触电阻的理论和计算-理论和接触电压触头闭合过程的振动分析触头间的电动斥力触头熔焊与焊接力触头的质量转移和磨损2023-5-27第六章电接触理论第六章电接触理论4第六章第六章 电接触理论电接触理论6-1 6-1 概述概述6-2 6-2 电接触内表面的物理图景电接触内表面的物理图景6-3 6-3 接触电阻的理论和计算接触电阻的理论和计算6-4 6-4 -理论和接触电压理论
3、和接触电压6-5 6-5 触头闭合过程的振动分析触头闭合过程的振动分析6-6 6-6 触头间的电动斥力触头间的电动斥力6-7 6-7 触头熔焊与焊接力触头熔焊与焊接力6-8 6-8 触头的质量转移和磨损触头的质量转移和磨损2023-5-27第六章电接触理论第六章电接触理论56-1 6-1 概述概述电接触(Electrical Contact)l电流从一个导体传向另一个导体,导体间的接触处称为电接触电接触的类型l固定接触l滚动和滑动接触l可分、合接触2023-5-27第六章电接触理论第六章电接触理论66-1 6-1 概述概述电接触的类型l固定接触l滚动和滑动接触l可分、合接触可分、合接触的工作条
4、件最苛刻,对其要求也最高l闭合状态:局部发热l分断、关合:产生电弧、触头烧蚀、触头材料损失、熔焊2023-5-27第六章电接触理论第六章电接触理论76-1 6-1 概述概述对电接触的要求l长期通过额定电流时,温升不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数值,而且温升长期保持稳定l短时通过短路电流或脉冲电流时,不发生熔焊或松弛主要研究内容l接触电阻l温升l熔焊l触头材料损失l可分、合接触在开断过程中,触头材料损失应尽量小l可分、合接触在闭合过程中,接触处不应发生不能断开的熔焊,且触头表面不应有严重的损伤或变形2023-5-27第六章电接触理论第六章电接触理论8第六章第六章 电接触理论电接触理论6-1 6-1 概述概
5、述6-2 6-2 电接触内表面的物理图景电接触内表面的物理图景6-3 6-3 接触电阻的理论和计算接触电阻的理论和计算6-4 6-4 -理论和接触电压理论和接触电压6-5 6-5 触头闭合过程的振动分析触头闭合过程的振动分析6-6 6-6 触头间的电动斥力触头间的电动斥力6-7 6-7 触头熔焊与焊接力触头熔焊与焊接力6-8 6-8 触头的质量转移和磨损触头的质量转移和磨损2023-5-27第六章电接触理论第六章电接触理论96-2 6-2 电接触内表面的物理图电接触内表面的物理图景景电接触l宏观平坦光滑l微观凸凹不平l电接触的表面状况与材料、加工方法、工艺有关2023-5-27第六章电接触理论
6、第六章电接触理论106-2 6-2 电接触内表面的物理图电接触内表面的物理图景景电接触的物理过程视在接触面积(大)实际接触面积(很小)接触点压强(很大)实际接触面积接触点压强氧化膜破裂导电斑点平衡视在接触面积实际接触面积导电斑点面积2023-5-27第六章电接触理论第六章电接触理论11第六章第六章 电接触理论电接触理论6-1 6-1 概述概述6-2 6-2 电接触内表面的物理图景电接触内表面的物理图景6-3 6-3 接触电阻的理论和计算接触电阻的理论和计算6-4 6-4 -理论和接触电压理论和接触电压6-5 6-5 触头闭合过程的振动分析触头闭合过程的振动分析6-6 6-6 触头间的电动斥力触
7、头间的电动斥力6-7 6-7 触头熔焊与焊接力触头熔焊与焊接力6-8 6-8 触头的质量转移和磨损触头的质量转移和磨损2023-5-27第六章电接触理论第六章电接触理论126-3 6-3 接触电阻的理论和计算接触电阻的理论和计算接触电阻(Rj)l电接触处存在的附加电阻l产生接触电阻的原因视在接触面导电斑点导电膜电流线收缩电流路径导电截面膜电阻收缩电阻接触电阻2023-5-27第六章电接触理论第六章电接触理论136-3 6-3 接触电阻的理论和计算接触电阻的理论和计算接触电阻(Rj)l实质一个接触元件的收缩电阻由电流线收缩而形成的附加电阻称为收缩电阻若实际接触面之间的薄膜能导电,则当电流通过薄膜
8、时有另一附加电阻,称膜电阻l接触电阻一般包含三个部分接触面间的膜电阻另一个接触元件的收缩电阻2023-5-27第六章电接触理论第六章电接触理论146-3 6-3 接触电阻的理论和计算接触电阻的理论和计算接触电阻(Rj)l接触电阻一般包含三个部分l收缩电阻对孤立导电斑点,总收缩电阻理论公式为收缩电阻的物理意义:收缩电阻的本质就是金属电阻,其大小与接触元件材料的电阻率成正比,与导电斑点的直径成反比n个并联导电斑点的收缩电阻导电斑点之间没有影响接触元件材料的电阻率导电斑点的半径n个导电斑点半径的平均值2023-5-27第六章电接触理论第六章电接触理论156-3 6-3 接触电阻的理论和计算接触电阻的
9、理论和计算接触电阻(Rj)l接触电阻一般包含三个部分l表面膜清洁的金属表面吸附一层气体,其中的氧气或其他活泼气体常与反应生成表面膜表面膜的类型绝缘膜:厚10-8 10-9 m,如金属表面氧化膜,颜色灰暗,又称为暗膜导电膜:厚度极薄、厚度为10-10 m,电子可借“隧道效应”透过薄膜而导电,又称为吸附膜面电阻率:m22023-5-27第六章电接触理论第六章电接触理论166-3 6-3 接触电阻的理论和计算接触电阻的理论和计算接触电阻(Rj)l接触电阻一般包含三个部分l表面膜金表面无暗膜,只有吸附膜。这种膜极易隧道导电,在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银不易氧化,但大气中有臭氧存在时,氧化成Ag2O(易于清除
10、,且在200时即分解),大量用于触头材料铜在空气中会由吸附膜发展为氧化暗膜2023-5-27第六章电接触理论第六章电接触理论176-3 6-3 接触电阻的理论和计算接触电阻的理论和计算接触电阻(Rj)l对于电接触,最关于的是膜的导电性和是否易于破坏l设电子透过势垒形成的电流密度为J,接触面之间的电压为U膜的隧道电阻率(面电阻率)膜电阻n个并联导电斑点的膜电阻l绝缘膜的破坏电的方法:击穿、熔解机械的方法:挤压、滚滑、碰撞2023-5-27第六章电接触理论第六章电接触理论186-3 6-3 接触电阻的理论和计算接触电阻的理论和计算接触电阻(Rj)l单个导电斑点的接触电阻ln和ap与接触力F有关ln
11、个并联导电斑点的接触电阻经验公式与接触形式有关点接触线接触面接触m增大与材料的电阻率和硬度有关2023-5-27第六章电接触理论第六章电接触理论19第六章第六章 电接触理论电接触理论6-1 6-1 概述概述6-2 6-2 电接触内表面的物理图景电接触内表面的物理图景6-3 6-3 接触电阻的理论和计算接触电阻的理论和计算6-4 6-4 -理论和接触电压理论和接触电压6-5 6-5 触头闭合过程的振动分析触头闭合过程的振动分析6-6 6-6 触头间的电动斥力触头间的电动斥力6-7 6-7 触头熔焊与焊接力触头熔焊与焊接力6-8 6-8 触头的质量转移和磨损触头的质量转移和磨损2023-5-27第
12、六章电接触理论第六章电接触理论206-4 6-4-理论和接触电压理论和接触电压由于接触电阻的存在,电流通过时,接触处的温度最高l单位体积的发热功率:电接触区域的散热l接触内表面气隙很小,对流的作用可忽略l空气的热导率很小,热传导可忽略l电接触处绝对温度不高,辐射可忽略l电流收缩区的热量只能通过两接触元件传导出去关心的问题?l在一定的电流下,斑点的最高温度以及收缩区的温度分布直流测量的难点l接触导电斑点尺寸非常小,且分布于接触内表面之中-理论:给出了接触压降与接触点温度的关系2023-5-27第六章电接触理论第六章电接触理论216-4 6-4-理论和接触电压理论和接触电压l在-相同的边界条件下,
13、两接触元件收缩区中热流(温度场)与电流(电位场)完全重合l求解原理:导电(导热)薄层中的能量平衡方程2023-5-27第六章电接触理论第六章电接触理论226-4 6-4-理论和接触电压理论和接触电压l在,相同的边界条件下,两接触元件收缩区中热流(温度场)与电流(电位场)完全重合l求解原理:导电(导热)薄层中的能量平衡方程m:导电斑点温度0:收缩区外导体温度 Uj:接触电压降:热导率(温度的函数):电阻率(温度的函数)l测得0,j即可求得斑点温度m2023-5-27第六章电接触理论第六章电接触理论236-4 6-4-理论和接触电压理论和接触电压l在,相同的边界条件下,两接触元件收缩区中热流(温度
14、场)与电流(电位场)完全重合l求解原理:导电(导热)薄层中的能量平衡方程m:导电斑点温度0:收缩区外导体温度 Uj:接触电压降:热导率(温度的函数):电阻率(温度的函数)l测得0,j即可求得斑点温度m但、的平均值一般很难得到可利用魏德曼弗朗兹(Wiede-Mann-Franz)定律2023-5-27第六章电接触理论第六章电接触理论246-4 6-4-理论和接触电压理论和接触电压l魏德曼弗朗兹(Wiede-Mann-Franz)定律l求解原理:导电(导热)薄层中的能量平衡方程任何纯金属材料在理论上与温度T成线性关系L:洛仑兹(Lorenz)系数,与金属材料的种类和温度都无关,理论值为在Tm远大于
15、0时:接触电压是反映斑点温度的主要参量2023-5-27第六章电接触理论第六章电接触理论256-4 6-4-理论和接触电压理论和接触电压l电接触的j-Uj静特性直流稳态电流下,改变I,保持I不变,测量接触电压和电流,所得到的接触电阻Rj=Uj/I 与接触电压Uj之间的关系清洁交叉铜棒接触的静特性2023-5-27第六章电接触理论第六章电接触理论266-4 6-4-理论和接触电压理论和接触电压l电接触的j-Uj静特性abIUjTaRj曲线上升b点软化点铜的软化电压:0.12对应的软化温度:180C清洁交叉铜棒接触的静特性软化点对应的接触电压称为接触材料的软化电压2023-5-27第六章电接触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