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新版(五年高考)地理备战:第22单元-自然灾害与防治.doc

  • 上传人(卖家):刘殿科
  • 文档编号:6089529
  • 上传时间:2023-05-26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66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新版(五年高考)地理备战:第22单元-自然灾害与防治.doc》由用户(刘殿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五年高考 新版 年高 地理 备战 22 单元 自然灾害 防治
    资源描述:

    1、新 版 地 理 精 品 资 料 2019.4第二十二单元 自然灾害与防治考点一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与防御1.(2015山东文综,45)【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56年1月23日24时左右,陕西关中地区发生8.0级以上地震。据明史五行志记载:“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渭南、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廓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数震,或累日震不止。河、渭大泛,华岳、终南山鸣,河清数日。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奇。”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解析根据材料判断,该地震震级高,烈度大,破坏性强,而且地震发生在午夜

    2、,人员来不及躲避灾害,加剧了地震的危害程度。地震波及的范围广、人口多,房屋倒塌严重。引发的次生灾害也是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原因。答案地震震级高,烈度大;地震发生在午夜,人员来不及反应;地震波及的范围广、人口多,房屋倒塌严重;次生灾害(水灾)严重。2.2015天津文综,13(3)读图,回答问题。上图所示甲、乙两地2014年先后发生了地震,相关情况见下表。 地点地震时间震级震源深度地形状况植被状况人员财产损失甲8月6日16:306.5级12 km高山峡谷稀疏大乙10月17日21:496.6级5 km丘陵为主茂密小甲地损失比乙地大,主要是由于甲地的地震引发了_灾害,此灾害是如何形成的?请利用表中两条信

    3、息加以说明。解析据表分析,甲地地震震级小于乙地,震源深度大于乙地,而地震损失大于乙地,说明甲地地震引发了次生灾害,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滑坡、崩塌的发生不一定要有水的参与,而泥石流的发生必须有水的参与,表格中的地震时间可用于判断降水状况。滑坡发生的机制是不稳定的山坡形态、软弱面的存在、破坏平衡的触发作用;泥石流发生机制是充足的水、足够多的堆积物、足够的地表和沟谷坡度;崩塌发生则要求有一定坡度和凌空面的存在。本题中关于次生灾害的形成原因,可根据三种次生灾害的发生机制,提取甲地地震时间、地形状况、植被状况加以分析说明。答案滑坡(崩塌、泥石流)。A信息:高山峡谷地区:说明:山体坡度大,岩体不稳定。

    4、B信息:植被稀疏;说明:地表松散物质裸露,容易滑落。C信息:地震发生时间为8月:说明:正值雨季,降水多。若答滑坡,则ABC任答两条。若答崩塌,则AB必答。若答泥石流,则C必答,AB任答一条。3.(2014课标全国,43)下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解析地处断裂地带,岩石破碎,这里山高谷深,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域,此次地震造成岩体松动,降雨又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答案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

    5、,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4.(2014课标全国,43)福建省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下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解析由图可知该地每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且6月份最多。暴雨是诱发泥石流的重要原因,福建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所以6月份最多,7月份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旱天气,降水少,地质灾害较少,而8月份东南沿海开始出现台风,所以8月较7月多

    6、。答案特点:各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夏季多,冬季少)58月相对集中,其中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原因: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6月,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7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减少。5.(2012福建文综,40B)红层地貌是地质历史时期红色砂砾岩等岩层上发育的侵蚀地貌,多陡崖,岩性具有软硬互层特点。如图示意中国某区域红层地貌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示红层地貌区由外力作用引起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该类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2)简述红层地貌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危害。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可以看出,红层地貌区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在

    7、一些山区陡崖区、断裂构造区及沿海分布尤为集中,所以地质灾害较多,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该类灾害的成因主要从地质地貌和气候特征方面综合考虑。第(2)题,红层地貌区地质灾害的危害有很多,分析时要说明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以及后续的生态破坏问题。答案(1)崩塌、滑坡、泥石流。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多河谷,地形坡度大;气候湿热,风化强,多暴雨。(2)加速地表侵蚀,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破坏农田、城镇与村庄、工矿企业、道路等;造成人畜伤亡。考点二 气象灾害的成因、危害与防御1.(2015新课标,43)自然灾害与防治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涝灾的现象时有发生。读上图,分析M市易出现重

    8、度涝灾的自然原因。解析洪涝灾害产生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天气系统、地形等方面分析。答案地处平原,地势低平,受南部山区洪水和河流上游汇水的共同影响:排洪通道少,易受到潮水和其他河流洪水的顶托,排水不畅:处于台风过境或登陆区,台风常带来强降雨。2.(2014山东文综,4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农业生产以草地畜牧业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耕地面积比重增加。该地区是我国冰雹天气多发地区,但近60年来冰雹天气次数呈下降趋势,冰雹成灾次数却呈明显上升趋势。下图为三江源地区19502011年各月雹灾累积次数统计图。(1)简述三江源地区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特征。(2)分析近60年来三

    9、江源地区冰雹成灾次数呈上升趋势的原因。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有的月份多,有的月份少,年内分布不均,集中在59月。第(2)题,从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耕地面积扩大,种植业易受冰雹危害。答案(1)年内分布不均(雹灾发生在410月,其他月份无雹灾);主要集中在59月;8月最多。(2)冰雹对种植业的危害大于畜牧业;该区种植业面积增大。3.(2013福建文综,40B)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解析第(1)题,可从影响农业产量和农田设施方面分

    10、析。原因可结合图中相关信息,P地三面环山向北侧敞开,强大的冷空气南下受南部山地的阻挡在P大量堆积,造成严重冷冻灾害。第(2)题,措施可从预报、加强管理、培育良种方面答题。答案(1)农业减产(农作物、牲畜、林木、渔业减产);农田基础设施被破坏;寒潮南下受地形影响,冷空气堆积;地势较高,气温低。(2)加强天气监测与预报;加强减灾防灾管理,做好防冻措施;培育与推广耐寒品种。考点三水文灾害的成因、危害与防御1.(2015福建文综,40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近海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某省超警戒风暴潮平均发生次数的逐月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1)指出该省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其原因。(2)简述该省防御风暴潮灾害应采取的主要措施。解析第(1)题,由图示可以看出风暴潮次数相对集中于710月,属于夏秋季节;解答形成风暴潮的原因,可以抓住大风的动力作用,夏秋季节,沿海地区台风多发,容易形成大风,同时河流入海径流增多,对海水的顶托明显。第(2)题,防灾减灾措施可以从工程、技术、生物、宣传教育等展开。答案(1)季节:主要集中夏、秋季节。原因:该省沿海夏、秋季节多台风活动,易形成超警戒风暴潮;河流入海流量大,对风暴潮起顶托作用(或与天文大潮相逢),增加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次数。(2)加强风暴潮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加固堤防;保护生物(

    12、红树林、珊瑚礁)海岸,营造沿海防护林;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御风暴潮灾害的意识。(其它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2013新课标全国)【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示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解析原因:结合材料和等高线地形图可知图中居民点位于河流下游谷底河边,江南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可推出该居民点易遭受洪灾的原因为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居民点地处谷底河边,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暴雨时流水在谷底汇集,河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由于该居民点地处河流下游谷地河边,所以要避免洪灾影响只能迁往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

    13、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或者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答案原因: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居民点地处谷底河边,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暴雨时流水在谷底汇集,河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措施: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或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3.(2012山东文综,33)如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解析第(1)题,A地区位于长江流域的巫山地区,降水主要是来自夏季风,特别是梅雨季节会形成连续性降水,容易产生洪灾。第(2)题,A地位于山区河谷地带,因此防洪措施主要是保护植被和修建一些水利工程设施;B地位于洞庭湖平原,因此要退耕还湖,同时要加固堤坝等。答案(1)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2)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B地: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版(五年高考)地理备战:第22单元-自然灾害与防治.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608952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