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读《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有感.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完整版)读《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有感.doc》由用户(刘殿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 完整版 作为 教育 任务 数学 有感
- 资源描述:
-
1、读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有感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这本书在我的桌子上闲置了半月,之间也翻了几次,刚打开又放下,实在难“啃”,似乎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幸亏有大问题教学群的专家领读,大家相互鼓励和借力,否则,难以坚持下去。总有一些词忽明忽暗地闪现。郁达夫说“因为开得迟,所以经得久”。在一知半解的阅读中,某些词沉淀到心里,突然会在自己的课堂实践中“冒”出来。灰色的理论一旦在实践中扎根,就凸显了活力,问题也迎刃而解。比如,前段老师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我想到了“再创造”一词。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可以归结为“底乘高”,由此已发联想,当有个老师问我怎
2、么教学三角形面积时,我想到三角形也有底和高,它的面积是否也和底和高有关系呢?然后在准备好的学具上标上底和高,以便于观察。然后联系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想到剪拼或拼组的方式完成转化,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了新问题。这个过程中,也是学习的“再创造”过程。关于“再创造”,大问题主研专家黄爱华的总结很到位:再创造并不是老师教出来,而是学生“悟”出来的。一种由此及彼的“探路”,实际是考量人的思维结构。“再创造”的路子:1.由旧知到新知;2.由错误到正确;3.由别人的观点启发新的观点。仔细想想,其实这些路子平时也经常在我们的课堂中运用,现在找到了理论的支撑。在前几天的课堂上我遇到了一个细节我对“可
3、学的”这个词有了新的理解。我讲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练习中我出了一道“35673讨论如何快速试商”,学学生都说到了“要多练习”“把73看成70,试商5不行再把商调小”,但这时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说“不用调商,直接商4,因为已经看小了5个3,明显商5不行”这句话一下子触到了关键处。那就是对学生来说,比计算方法更“可学的”是对数感的准确把握和遇到一个问题时思考、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对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些工具性的东西,他学完以后可以一辈子享用的财富。关于“可教的”,我讲一件事。前几天某农村小学请我去听老师的课,一个教师讲负数的初步认识一节课。听了半节课,我都没明白到底想讲什么,来回串,没有任何规律和科学性,听
4、课的老师迷糊了,学生转懵了,有的跟着老师机械地走,有的自己玩起来。课后我问她为啥要这样处理,她说讲 “温度”没啥可讲,于是补上自己想的内容,干脆直接教学负数。我们有些教师总认为什么认识课没什么讲,如三角形认识等,其实还是没有认真把握教材,没有对“可教的”的课程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在例1一节中,借助学生熟知的天气预报引入零度、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观察这些温度的表示形式,引入正负号。然后借助观察温度计上的数字安排感知零度的上面和下面的数字是对应的,体验到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另外零下温度之间的比较是一个难点,还可以借助温度计比较大小,理解为什么零下温度越大反而越低。整体来讲,这节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