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四章-语法(语序、判断句、被动句).ppt

  • 上传人(卖家):最好的沉淀
  • 文档编号:6079999
  • 上传时间:2023-05-26
  • 格式:PPT
  • 页数:56
  • 大小:43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四章-语法(语序、判断句、被动句).ppt》由用户(最好的沉淀)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第四 语法 语序 判断 被动
    资源描述:

    1、第四章第四章 语法(二)语法(二)句法句法学习内容:学习内容:1.1.古代汉语中几种常见的古代汉语中几种常见的特殊语序特殊语序。2.2.古代汉语中古代汉语中判断句判断句的结构类型以及变化形式。的结构类型以及变化形式。3.3.古代汉语中古代汉语中被动句被动句的结构类型。的结构类型。4.4.其他常见的句子形式。其他常见的句子形式。第四章第四章 语法(二)语法(二)句法句法第一节第一节 古代汉语的特殊语序古代汉语的特殊语序v语序语序:又叫词序,是句子成分组合的前后次序。:又叫词序,是句子成分组合的前后次序。不同的语序表达的意思不同。汉语中的基本语序是:不同的语序表达的意思不同。汉语中的基本语序是:“

    2、(定语)主语(定语)主语+状语状语+谓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语补语”。第四章第四章 语法(二)语法(二)句法句法第一节第一节 古代汉语的特殊语序古代汉语的特殊语序v例:例:1.1.论语:论语:“贤贤哉,哉,回回也!也!”2.2.左传:左传:“臣实不才,又臣实不才,又谁谁敢敢怨怨。”3.3.荀子:荀子:“蚓无蚓无爪牙爪牙之(利),之(利),筋骨筋骨之之(强)。(强)。”返回返回返回返回返回返回一、谓语前置一、谓语前置为了强调谓语,把谓语提到主语的前面,叫做谓语前为了强调谓语,把谓语提到主语的前面,叫做谓语前置。谓语前置又叫置。谓语前置又叫“倒装句倒装句”。(一)疑问句中谓语前置。(一)疑问句中谓语

    3、前置。为了突出疑问对象。为了突出疑问对象。例:(例:(1 1)何何哉,哉,尔所谓达者尔所谓达者?(2 2)谁与,哭者?)谁与,哭者?(3 3)子邪,言伐莒者?)子邪,言伐莒者?(二)感叹句(二)感叹句中谓语前置中谓语前置。为了突出感叹中心。为了突出感叹中心。例:(例:(1 1)甚甚矣,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2 2)大哉,尧之为君!大哉,尧之为君!(3 3)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三)祈使句中谓语前置。为了突出祈使内容。(三)祈使句中谓语前置。为了突出祈使内容。例:(例:(1 1)帝曰:)帝曰:“格(来),汝,舜!格(来),汝,舜!”(2 2)勖哉,夫子!)勖哉,夫子!v

    4、为了押韵或平仄需要,诗词中的谓语前置现象比较为了押韵或平仄需要,诗词中的谓语前置现象比较常见。如:常见。如:v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流。竹喧。竹喧归归浣女,莲动浣女,莲动下下渔渔舟舟。”二、宾语前置二、宾语前置把宾语提到动词谓语或介词的前面,叫做把宾语提到动词谓语或介词的前面,叫做宾语前置宾语前置。(一)疑问句中,(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作宾语前置。1.1.动词宾语前置动词宾语前置例:例:(1)(1)吾吾谁谁欺欺?欺天乎?欺天乎?(2)(2)曰:曰:“奚冠?奚冠?”曰:曰:“冠素。冠素。”(3)(3)良问曰:良问曰:“大王来何操?大王来何操?”v古代汉语

    5、中的疑问代词主要有:谁、何、胡、奚、安、恶、古代汉语中的疑问代词主要有:谁、何、胡、奚、安、恶、孰、焉。孰、焉。v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例外情况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例外情况:例:(例:(1 1)子张曰:)子张曰:“子夏子夏云何云何?”(2 2)荀息)荀息谓何谓何?v谓语动词前有助动词,疑问代词作宾语常置于助动谓语动词前有助动词,疑问代词作宾语常置于助动词之前。词之前。例:(例:(1 1)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公公谁谁欲欲相?相?”(2 2)左传:)左传:“臣实不才,又臣实不才,又谁谁敢敢怨?怨?”2.2.疑问代词作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前置介词宾语前置例例:(1 1)学)学恶恶乎乎始?始?恶恶乎乎终?

    6、终?(2 2)胡为至今不朝也)胡为至今不朝也?(3 3)曷曷为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2.2.否定句中,有否定词否定句中,有否定词“不不”、“莫莫”、“未未”、“毋毋”,代词代词作宾语前置。作宾语前置。例:(例:(1 1)不患人之不)不患人之不己己知知,患不知人也。,患不知人也。(2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 3)我无尔诈,尔无我虞。)我无尔诈,尔无我虞。v先秦时代,有比较多的例外情况。先秦时代,有比较多的例外情况。例:(例:(1 1)知我者,谓我心忧;)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者,谓我何求。(2 2)西伯将何之?无)西

    7、伯将何之?无欺我欺我也。也。到了汉代,后置的现象就更多了。到了汉代,后置的现象就更多了。3.3.动词前面有结构助词动词前面有结构助词“之之”、“是是”、“焉焉”等。等。例:(例:(1 1)姜氏(何)姜氏(何)厌厌之之有有?(2 2)惟陈言之务去。)惟陈言之务去。(3 3)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4 4)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5 5)其一人专心致志,唯弈秋之为听。)其一人专心致志,唯弈秋之为听。(二)介词宾语前置(二)介词宾语前置例例:(1 1)楚国楚国方城方城以以为城,为城,汉水汉水以以为池。为池。(2 2)许子许子奚奚为为不自织?不自织?

    8、(3 3)曷曷为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练习:练习:1.1.分析下列句子中的谓语前置或宾语前置现象。分析下列句子中的谓语前置或宾语前置现象。(1 1)不吾知也。)不吾知也。(2 2)彼且奚适也?)彼且奚适也?(3 3)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亦太甚矣,先生之言!(4 4)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5 5)日月逝兮,岁不我与。)日月逝兮,岁不我与。练习:练习:2.2.下列句子中属于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是(下列句子中属于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是()A.A.幸无我逐也。幸无我逐也。B.B.日月逝兮,岁不我与。日月逝兮,岁不我与。C.C.硕鼠,硕鼠,无食我

    9、黍!硕鼠,硕鼠,无食我黍!D.D.三岁贯汝,莫我肯顾。三岁贯汝,莫我肯顾。三、定语后置三、定语后置为了强调定语,把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叫为了强调定语,把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叫定语后置定语后置。(一)定语后置的特点(一)定语后置的特点例:(例:(1 1)如有周公之才之)如有周公之才之美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矣。,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矣。(2 2)蚓无爪牙之)蚓无爪牙之利利,筋骨之,筋骨之强强,。(3 3)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4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三、定语后置三、定语后置(一)定语后置的特点(一)定语后置的特点1.1.意义上,意

    10、义上,作后置定语的词或词组,只表示作后置定语的词或词组,只表示修饰修饰意义。意义。2.2.结构上,结构上,单音节后置定语前有助词单音节后置定语前有助词“之之”作标志。作标志。(二)哪些词可以作后置定语(二)哪些词可以作后置定语1.1.名词或名词词组作后置定语名词或名词词组作后置定语例:(例:(1 1)从弟子女十人所,)从弟子女十人所,立大巫后。,立大巫后。(2 2)毋发民男女哭临宫殿。)毋发民男女哭临宫殿。2.2.动词或动词词组作后置定语动词或动词词组作后置定语(1 1)汉马死者十余万。)汉马死者十余万。(2 2)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3.3.形容词或形容词词组作后置定语

    11、形容词或形容词词组作后置定语(1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君。(2 2)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善以自)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善以自为,举贤以自佐。为,举贤以自佐。四、数词的语序四、数词的语序(一)表名量的数词的语序(一)表名量的数词的语序v将数词直接放在名词后面,表示人或事物数量。将数词直接放在名词后面,表示人或事物数量。例:(例:(1 1)服剑)服剑一一,封书而谢孟尝君。,封书而谢孟尝君。(2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一石。(3 3)于是长安君约车)于是长安君约车百乘百乘,

    12、质于齐。,质于齐。(二)表动量的数词的位置二)表动量的数词的位置1.1.一般方法一般方法将数词直接放在动词之前作将数词直接放在动词之前作状语状语。(1 1)禹八年于外,)禹八年于外,三三 过其门而不入。过其门而不入。(2 2)子墨子)子墨子 九九 距距之。之。2.2.强调方法强调方法表动作的词语后加表动作的词语后加“者者”,将数词置于句尾作谓语。,将数词置于句尾作谓语。(1 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者三三。(2 2)鲁仲连辞让)鲁仲连辞让者者三三,终不肯受。,终不肯受。综合练习:指出下列句子中出现的特殊语序现象。综合练习:指出下列句子中出现的特殊语序

    13、现象。1.1.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2.2.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3.3.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4.4.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5.5.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将子无怒,秋以为期。6.6.贤哉,回也!贤哉,回也!7.7.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唯其疾之忧。8.8.汝颍以为险,汉江以为池。汝颍以为险,汉江以为池。9.9.诗曰: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其是之谓乎?

    14、10.10.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特殊语序主要知识点总结:特殊语序主要知识点总结:一、谓语前置一、谓语前置(一)疑问句中(一)疑问句中 (二)感叹句中(二)感叹句中 (三)祈使句中(三)祈使句中二、二、宾语前置宾语前置(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三)助词(三)助词“之、是之、是”作标志,宾语前置作标志,宾语前置三、定语后置三、定语后置四、数词的位置四、数词的位置 第二节第二节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一、古今汉语判断句的差异一、古今汉语判断句的差异v古汉语

    15、判断句大多不用判断词古汉语判断句大多不用判断词“是是”,靠主语与谓语间的语,靠主语与谓语间的语义关系进行判断。义关系进行判断。v有时用语气词有时用语气词“者者”或或“也也”帮助判断,否定判断句用副词帮助判断,否定判断句用副词“非非”。v谓语是名词性的词或短语。谓语是名词性的词或短语。例:例:1.1.千金,重币千金,重币也也。2.2.子子非非鱼,安知鱼之乐也。鱼,安知鱼之乐也。二、古汉语判断句的形式二、古汉语判断句的形式(一)根据是否用(一)根据是否用“者者”、“也也”,判断句共有四种基本形式。,判断句共有四种基本形式。1.1.主语主语+者,谓语者,谓语+也,构成也,构成“者,者,也。也。”的形

    16、式。的形式。例:例:(1 1)兵)兵者者,凶器,凶器也也。(2 2)南冥)南冥者者,天池,天池也也。(3 3)陈胜)陈胜者者,阳城人,阳城人也也。2.2.主语,谓语主语,谓语+也,构成也,构成“,也。也。”的形式。的形式。例:(例:(1 1)制,岩邑)制,岩邑也也。(2 2)其巫,老女子)其巫,老女子也也。(3 3)虢,虞之表)虢,虞之表也也。3.3.主语主语+者,谓语,构成者,谓语,构成“者,者,。”的形式。的形式。例:(例:(1 1)天下者,高祖天下。)天下者,高祖天下。(2 2)陈轸者,游说之士。)陈轸者,游说之士。4.4.主语,谓语,构成主语,谓语,构成“,。”的形式。的形式。例:(例

    17、:(1 1)贾生,洛阳之少年。)贾生,洛阳之少年。(2 2)夫鲁,齐晋之唇。)夫鲁,齐晋之唇。(二)用副词表示。(二)用副词表示。常用副词常用副词“乃乃”、“即即”、“则则”、“非非”等,构成等,构成“(副)(副)”的形式。的形式。例:(例:(1 1)吾)吾乃乃梁人也。梁人也。(2 2)梁父)梁父即即楚将项燕。楚将项燕。(3 3)此)此则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之大观也。(4 4)身)身非非木石。木石。注注: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副词,不是对名词或名词词组的修: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副词,不是对名词或名词词组的修饰限制,是对谓语的修饰限制,在句子中作状语。饰限制,是对谓语的修饰限制,在句子中作状语

    18、。(三)用判断词的判断句(三)用判断词的判断句1.1.用判断词用判断词“为为”表示判断表示判断例:(例:(1 1)夫执舆者)夫执舆者为为谁?子路曰:谁?子路曰:“为为孔丘。孔丘。”(2 2)公子姊)公子姊为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为为”多用作动词,含义广泛。多用作动词,含义广泛。例: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例: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为夫子。夫子。(三)用判断词的判断句(三)用判断词的判断句2.2.用判断词用判断词“是是”表示判断表示判断例:(例:(1 1)余)余是是所所嫁嫁妇人之父也。妇人之父也。(2 2)问今)问今是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19、魏晋。“是是”还常用在句中作还常用在句中作“指示代词指示代词”。例例:(:(1 1)八佾八佾舞于庭,舞于庭,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可忍,孰不可忍也?(2 2)是是鸟也海运将徙于南冥。鸟也海运将徙于南冥。(3 3)今子食我,今子食我,是是逆天帝之命。逆天帝之命。(4 4)富与贵,富与贵,是是人之所欲也。人之所欲也。“是是”在古汉语判断句中作主语,复指上文出现的内容。在古汉语判断句中作主语,复指上文出现的内容。三、判断句的活用三、判断句的活用 句子采用判断句的形式,但在语义上不表达判断的内容,句子采用判断句的形式,但在语义上不表达判断的内容,我们称之为我们称之为“判断句的活用判断句的活用”。例:百

    20、乘,显使也。例:百乘,显使也。1.1.表达表达比喻内容比喻内容例:(例:(1 1)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2 2)曹公,豺虎也。)曹公,豺虎也。2.2.表达表达因果关系因果关系例:(例:(1 1)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2 2)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3.3.表达表达压缩的内容压缩的内容例:(例:(1 1)夫战,勇气也。)夫战,勇气也。(2 2)百乘,显使也。)百乘,显使也。六、判断句的辨别六、判断句的辨别(一)(一)结构上结构上,由名词或名词词

    21、组充当谓语的句子,由名词或名词词组充当谓语的句子(二)(二)意义上意义上,主语和谓语表达的概念关系为同一关系,或从,主语和谓语表达的概念关系为同一关系,或从属关系。属关系。例:(例:(1 1)尔母,)尔母,婢婢也。也。(2 2)虎者,)虎者,戾虫戾虫。(3 3)粟者,)粟者,民之所种民之所种。练习:练习: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1.下列句子中,用下列句子中,用“也也”字帮助判断的判断句是(字帮助判断的判断句是()A.A.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B.B.不及黄泉,无相见也。不及黄泉,无相见也。C.C.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D.D.责毕收乎?来何疾

    22、也?责毕收乎?来何疾也?2.“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句中的句中的“是是”充当充当()A.A.谓语谓语 B.B.主语主语 C.C.状语状语 D.D.定语定语AB练习:练习:一、选择题一、选择题3.3.下列各句中的下列各句中的“非非”字不是用于判断句的是(字不是用于判断句的是()A.A.管仲非仁者与?管仲非仁者与?B.B.是非君子之言也。是非君子之言也。C.C.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D.D.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ABD练习:练习:二、说明下列句子中的

    23、二、说明下列句子中的“是是”字的词性及在句子中的意义。字的词性及在句子中的意义。1.1.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风马牛不相及也。2.2.岂不榖岂不榖是是为?先君之好为?先君之好是是继。继。3.3.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是问。问。4.4.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是寡人之过也。寡人之过也。5.5.巫妪、弟子巫妪、弟子是是女子也。女子也。第三节第三节 被动句被动句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是主语发出的,叫做主动句;不是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是主语发出的,叫做主动句;不是主语发出的,而主语是谓语动词的承受者,叫被

    24、动句。主语发出的,而主语是谓语动词的承受者,叫被动句。例:(例:(1 1)宰予宰予昼昼寝寝。(2 2)君能补过,)君能补过,衮衮不不废废矣。矣。(3 3)郤克郤克伤伤于矢。于矢。一、被动句的产生一、被动句的产生在在殷商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没有发现被动句。时代的甲骨文中,没有发现被动句。西周西周金文中已经发现了被动句,但数量很少。金文中已经发现了被动句,但数量很少。春秋春秋战国战国时代,被动句就用得比较普遍了,而且有时代,被动句就用得比较普遍了,而且有多种形式。多种形式。二、被动句的表示方式二、被动句的表示方式(一)意念被动句(一)意念被动句形式上跟主动句相同,它的形式上跟主动句相同,它的“被动

    25、被动”意义只能靠主语和谓语之意义只能靠主语和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来确定。间的语义关系来确定。例:(例:(1 1)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2 2)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兵挫地削,亡其六郡。(3 3)屈原放逐,乃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离骚。(二)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式(二)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式1.“1.“于于”字句字句v动词谓语后面的动词谓语后面的介词介词“于于”引进主动者引进主动者例:(例:(1 1)故内惑)故内惑于于郑袖,外欺郑袖,外欺于于张仪。张仪。(2 2)先发制人,后发制)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于人。人。(3 3)隐公慈而杀)隐公慈而杀于于弟。弟。(4 4)劳

    26、心者治人,劳力者治)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于人。人。学习学习“于于”字被动句的注意点:字被动句的注意点:(1 1)在一些句子中,)在一些句子中,“于于”字可以省略字可以省略例:(大树)不例:(大树)不夭夭(砍伐)斤斧,物无害者。(砍伐)斤斧,物无害者。(2 2)介词)介词“乎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宋)万尝与庄公战,获例:(宋)万尝与庄公战,获乎乎庄公。庄公。学习学习“于于”字被动句的注意点:字被动句的注意点:(3 3)注意与)注意与“于于”字引进处所名词相区别:字引进处所名词相区别:例:例:孔子围孔子围于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百里奚举百里奚举

    27、于于市。市。(二)为字句(二)为字句2.2.动词前面加介词动词前面加介词“为为”,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例:(1 1)卒为天下笑。)卒为天下笑。(2 2)适为虞人逐。)适为虞人逐。(二)为字句(二)为字句2 2.动词前面加助词动词前面加助词“为为”,构成,构成“为为+助词助词”的形式。的形式。例:例:(1 1)父母宗族,皆)父母宗族,皆为为戮没。戮没。(2 2)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为禽矣。禽矣。(二)为字句(二)为字句3.3.介词介词“为为”与助词与助词“所所”搭配使用搭配使用例:例:(1 1)先即制人,后则)先即制人,

    28、后则为为人人所所制。制。(2 2)大月氏王已)大月氏王已为为胡胡所所杀。杀。(3 3)不者,若属皆且)不者,若属皆且为所为所虏。虏。(4 4)官军加过,屡)官军加过,屡为所为所败。败。(三)(三)“见见”字句字句1.1.动词前面加助词动词前面加助词“见见”,构成,构成“见见+动词动词”例:(例:(1 1)百姓之不)百姓之不见见保,为不用恩焉。保,为不用恩焉。(2 2)盆成括)盆成括见见杀。杀。(3 3)厚者为戮,薄者)厚者为戮,薄者见见疑。疑。(三)(三)“见见”字句字句2.2.动词前面加助词动词前面加助词“见见”,动词后面加介词,动词后面加介词“于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例

    29、:(例:(1 1)吾长)吾长见见笑笑于于大方之家。大方之家。(2 2)然而公不)然而公不见见信信于于人,私不人,私不见见助助于于友。友。(四)(四)“被被”字句字句v“被被”字本义是字本义是“被子被子”的意思,后来引申为动词的意思,后来引申为动词“覆盖、遭受覆盖、遭受”的意思。的意思。例:(例:(1 1)光)光被被四表。四表。(2 2)秦王复击轲,)秦王复击轲,被被八创。八创。(四)(四)“被被”字句字句“被字句被字句”在战国未期出现,汉代较为普遍,但不在战国未期出现,汉代较为普遍,但不能引进动作的主动者,只是表示被动的能引进动作的主动者,只是表示被动的助动词助动词。1.1.助词助词“被被“+

    30、动词动词例:(例:(1 1)虽万)虽万被被戮,岂有悔哉?戮,岂有悔哉?(2 2)信而见疑,忠而)信而见疑,忠而被被谤谤2.2.介词介词“被被”+名词(施事者)名词(施事者)+动词动词例:(例:(1 1)臣)臣被被尚书召问。尚书召问。(2 2)举体如)举体如被被刀刺,叫呼而终。刀刺,叫呼而终。练习:练习:v请把被动句找出来,并译成现代汉语。请把被动句找出来,并译成现代汉语。1.1.以勇气闻于诸侯。以勇气闻于诸侯。2.2.(梁父)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梁父)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3.3.(不违农时)榖不可胜食也。(不违农时)榖不可胜食也。4.4.尚复被水旱之灾。尚复被水旱之灾。5.5.臣诚恐见欺于王

    31、而负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6.6.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7.7.操吴戈兮被犀甲。操吴戈兮被犀甲。阅读并翻译下面的短文:阅读并翻译下面的短文:孔子谓子路曰:孔子谓子路曰:“汝何好?汝何好?”子路曰:子路曰:“好长剑。好长剑。”孔子曰:孔子曰:“非此之问也。谓以汝之所能加之以学,岂可及哉?非此之问也。谓以汝之所能加之以学,岂可及哉?”子路曰:子路曰:“学亦有益乎?学亦有益乎?”孔子曰孔子曰“夫人君无谏臣则失政,士无教友则夫人君无谏臣则失政,士无教友则失失德。御狂马不释其策,操弓不反于德。御狂马不释其策,操弓不反于檠檠。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毁仁恶士且近于刑。君子不可以不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毁仁恶士且近于刑。君子不可以不学。学。”子路曰子路曰“南山有竹弗南山有竹弗揉揉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又何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又何学学为乎?为乎?”孔子曰:孔子曰:“括括而羽之,而羽之,镞镞而砥砺之,其入不益深乎?而砥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子路拜曰:“敬受教哉!敬受教哉!”注:(注:(1 1)檠:古代校正弓弩的器具。)檠:古代校正弓弩的器具。(2 2)揉:使木条弯曲或变直。)揉:使木条弯曲或变直。(3 3)括:同)括:同“栝栝”,箭的末端。,箭的末端。镞:箭头。镞:箭头。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四章-语法(语序、判断句、被动句).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607999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