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docx

  • 上传人(卖家):刘殿科
  • 文档编号:6075705
  • 上传时间:2023-05-25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53.03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docx》由用户(刘殿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河北省 石家庄市 期中 语文试卷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 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0分)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一项是()A. 唯君图之图:考虑B.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C. 又欲肆其西封封:疆界D. 阙秦以利晋阙:失去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以次进次:顺序B. 荆轲顾笑武阳顾:照顾C. 遂就车而去就:登上D.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引:举起3.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A. 且贰于楚也B.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C. 朝济而夕设版焉D. 越国以鄙远4. 下列加点词语活用不同类的一项是()A. 今太

    2、子迟之,请辞决矣群臣怪之B. 使使以闻大王若亡郑而有益于君C.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函封之D.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其人居远未来5. 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夫晋,何厌之有B.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C. 茅屋为秋风所破败D.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6. 下列古代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诗经的内容以风、雅、颂来划分,而赋、比、兴指诗经的艺术手法,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B. 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由西汉刘向编辑,是我国最早的文人诗集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C. 王羲之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又因为他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

    3、右军兰亭集序的书法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D. 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的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是五言诗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号称“五言之冠冕”7. 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英勇而机智的荆轲,策划了一个有始有终的行动方案,为了吸引秦王上钩,就必须砍下樊於期的头颅,作为晋见时奉献的礼品B. 幕后推手策划“贾君鹏”事件是为了钱,专业策划团队炒作其他人当然也有其目的,可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C. 为了能够成功地完成栽赃任务,他苦思冥想,终于决定图穷匕见,直接把夏言拉过来陪审,期望能够在公堂上有所突破D. 他这人很有意思,喜则开怀大笑,怒则切齿拊心,愁则发上指冠,乐则

    4、得意而忘形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8. 名篇名句默写(1)携来百侣曾游,_。(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_。(3)桑之落矣,_。_,三岁食贫。(4)总角之宴,_。_,不思其反。(5)_,杨柳依依。今我来矣,_。(6)亦余心之所善兮,_。(7)_,固前圣之所厚。(8)民生各有所乐兮,_。_,岂余心之可惩?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送进士下第归南海曹邺数片红霞映夕阳,榄君衣袂更移筋。行人莫叹碧云晚,上国每年春草芳。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应无惆怅沦波远,十二玉楼非我乡。【注】南海:今广州佛山一代。上国:指京城。蓝关、湘浦

    5、:地名,均为朋友归南海必经之地。十二玉楼:传说昆仑山有五城十二楼,是仙人居住的处所,多指隐居之所。(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_A“行人莫叹碧云晚”是劝路上行人不要因为暮云而叹息,借此表达对朋友的惜别之情;同时翻出新意,使朋友体会到友谊的温情。B首联写夕阳、红霞,点明了送别的时间,诗人挽着朋友的衣袖举杯相劝,这一联情景相生,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一片深情。C“每年春草芳”一语双关,表面上写京城年年会有明媚的春光,暗含了京城科举考试每年举行,中举的机会还有很多。D“应无惆怅沧波远”一句,是说朋友远涉江河,应该没有惆怅之情,给读者以轻快之感,表达了丰富的情谊,别具一格。E诗歌颈联对仗工整,

    6、承接上句“春草芳”,实写送别时的环境,雪过蓝关寒气减弱,虚写朋友南归会途经湘浦,意味深长。(2)这首诗表达了哪些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7.0分)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李清照现存的词曲中,有四分之一出现了与香炉、焚香相关的意象。为何李清照对香炉会如此情有独钟呢?这要从香炉的用途说起了。 专门为焚香而设计的香炉不知最早起于何时,也许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的青铜鼎。鼎用于烹煮肉食和祭祀,香炉里装的则是香料,都表达了对祖先和天地的尊敬。香炉真正的成型和发展,与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每日举行的敬佛礼佛的过程中,就包含了焚香的仪式,

    7、这使得焚香的习惯更广泛地进入到大众生活之中。到了宋代,焚香已经与烹茶、插花、挂画并列为当时生活中的“四艺”,成为文化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程式。宋代时,各种香炉除了供皇室、贵族和文人使用之外,也广泛出现在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了。不但敬神祭祖要用香炉,在厅堂卧室里要点燃香炉,甚至在各种高端的宴会、欢乐的庆典上,也要焚香助兴,而一些小型香炉更是成为文人们随身携带的物品。比如这幅宋代的槐荫消夏图,一个夏日的午后,一人在户外乘凉,慵懒地躺在槐荫之下,旁边的桌子上放着一只香炉,从他惬意的表情上,仿佛可以闻到空气里的清香。在汉朝,有一种“博山炉”已经在皇宫和贵族中流行了,炉体常用金属制作,呈青铜器中的容器豆的

    8、形状。炉子上面有高高尖尖的盖子,表面装饰着重叠雕刻的奇禽怪兽,像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因此这种香炉就称作博山炉。后来,逐渐出现了青瓷或白瓷做的瓷香炉,香炉的样子也不再是单一的仙山了。李清照在醉花阴中写道,“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这金兽便是做成动物造型的各式香炉。香炉是为了燃香取味,打造得小巧可爱,也可以装点室内陈设,这些金兽就有麒麟、狻猊、狮子、凫鸭、仙鹤等样子,看上去一定很萌。李清照这首词曲中的“瑞脑”,便是南宋文人焚香时用的香料了。汉朝时期博山炉都是有盖子的,应该是与燃香的原料和方式有关。在西汉之前,焚香用的都是屈原说的“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的茅香或蕙草,用法是将草放置

    9、在香炉中直接点燃。草叶燃烧后产生馥郁的香气,但有个毛病,就是烟火气比较大,烧太猛了还挺呛人的,所以得盖上盖子。 汉朝之后,南海地区树脂类的龙脑香和苏合香传入,香料被制成香球或香饼,在下面放上炭火,高温将这些香料一点点烫燃起来,香味也很浓烈,烟火却少了很多,于是香炉在造型上获得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在做成金兽等造型之外,也出现了各种敞开式的香炉。香炉的广泛应用促进其自身在宋朝获得了大发展,宋代的皇帝都喜好复古,重视旧礼器,特别是宋徽宗最喜欢素雅娴静的釉色,加上宋代文坛中古文运动,也追求文以载道,反对浮靡的风气,素雅而简洁之美成为当时最流行的风尚。 宋代重视金石之学,仿古蔚然成风。出现了各种青瓷仿制成

    10、商周青铜器的样子,而把它们缩小,便成了各种精致的敞开式小香炉,比如仿青铜鼎、鬲和樽的小香炉,还发展出高足杯式炉、敞口莲花炉、镂空覆盖式香炉,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可以方便地在室内移动,受到广泛的喜爱。 于是,追求雅趣的李清照自然会喜欢上当时广泛流行的香炉了。她将自己的忧伤化作精致的悲情,投射到了一切美的事物上,香炉便与春花、微雨一起,成了李清照最喜爱的审美选择。但是你会发现,在李清照的词曲中,虽然香炉、香烟屡次出现,却从未提到香枝,在槐荫消夏图中,也只见香炉不见香枝插在里面。其实线香在明代才出现,在宋代,燃香常用的方法还不是直接点燃,而是透过炭火的焙烤而取其香气。因此我们在宋代绘画中只见

    11、形象各异的香炉,却看不到插在炉中的线香。(选自方舒李清照的香炉:沉香玉炉袅残烟,有删改)(1)下列关于“香炉”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A佛教的传入,使焚香成为大众的生活习惯,这也促使香炉真正成型和发展起来。B香炉是专门用来焚香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当时,香炉与青铜鼎有相同的作用,都是表达对祖先与天地的尊敬。C宋代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出现了各式香炉,有些小型香炉甚至成为文人随身携带的物品,可见,在宋代香炉使用的普遍性。D早期的香炉炉体为金属制作,后来逐渐出现瓷质香炉,并且香炉的样子也不再单一,有了各种动物造型。(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A由于宋代皇帝都喜好复古,重视旧礼器,再加上

    12、当时提倡的古文运动反对浮靡的风气,所以香炉在宋代获得了大发展。B博山炉在汉代流行于皇宫和贵族中,炉体为金属制作,炉盖形状似海上仙山,故由此得名。C香炉不仅可以用来焚香,小巧可爱的各种造型还可以用来装点内室,如李清照“瑞脑销金兽”中的“金兽”即动物造型的香炉。D在宋代,焚香受众面广,并且适用的场合也广,敬神祭祖要焚香,厅堂卧室要焚香,一些宴会、庆典也要焚香。(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A在西汉之前,焚香用的都是茅香或蕙草。焚这种香需要直接点燃,但因烟火气大,就需要香炉上有盖子。B汉朝之后,由于所焚的香料有所改进,并且焚的方式也有所改变,烟火气较以前的燃香草少了很多,也就逐渐

    13、出现了敞开式的香炉。C由于宋代仿古蔚然成风,所以出现了各种精致的青铜小香炉,这也使追求雅趣的李清照喜欢上了这样的小香炉。D由最初的点燃香草,到后来的通过炭烧焙烤取其香气,直到明代点燃线香,这基本上是焚香发展的历史。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爱国科学家邓叔群经过清华学堂八年苦读,邓叔群于1923年经考试公费留学美国。两时去的同学大多选择学习外交、银行、军事、法律等专业,只有他不听别人劝告,为了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一心入读康奈尔大学的农林专业。留学期间,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视,这激发了他为国争光的民族自尊心,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他不仅主科成绩都是A,而且荣获了全美最

    14、高科学荣誉学会颁发的两枚金钥趣证幸。正当他博士论文接近完成时,国内岭南大学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导师惠凑推荐了他,但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邓叔群却认为,学到先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当即回国。 在回国后的十年中,为搜集我国第一手真菌资料,他手提竹篮,攀山入林,一样一样地采集,逐一鉴定,定名分类。他先后研究鉴定的真菌种类达一两千种,分隶于数个属,其中首次发现的新属5个,新种121个,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库增添了新标本,在世界真菌学史上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的第一章,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有自己的真菌科学。在世界著名真菌分类学家考尔夫教授总结的康奈尔大学120年来作出突出贡献的4

    15、1位真菌学家中,他是唯一的东方人。 抗战开始不久,为了使自己的研究与国计民生关系更为直接,邓叔群转向了林业研究。他带领助手深入云南、西康、四川一带,勘察森林资源状况。他们冒风雨,顶烈日日,忍饥寒,摸清了该地区森林资源的组成、分布、蓄积量及病虫害等情况,给制了中国的早期林型图,并提出了合理经营、开发和管理原始森林的研究报告,为大后方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其中森林的材积估算、轮伐期、更新方法、造林方针等,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后来,邓叔群拒绝就任农林部副部长,而在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张心一的支持下,举家奔赴甘肃,开始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成功创办洮河林场及三个分场,建立了一整套保证森

    16、林更新、营造量大于采伐量的制度,创建了以科学的方法经营和管理森林的新模式。邓叔群认为,水利和林、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要根治黄河水患,就必须三者并重。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理论。 1948年,邓叔群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随后,中央研究院要求全体高级研究人员迁往台湾或去美国。他不仅自己明确表示决不离开,还动员其他同宁共同抵制。他对家人说:“别忘了自己是中国人,要为民族富强而奋斗终生,我决不跟腐败的国民党去台湾,也不去美国。”其实在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后来,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区领导委托,特地到上海邀请他去东北筹办农学院

    17、,他欣然接受邀请,并在半年的时间内,带病编写出一整套农林大学的教材钢要。作为沈阳农学院创建总指挥,他辛勤工作,调度有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建设设务。 邓叔群生活俭朴,不图物质享受,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抗日战争前在南京购建的花园洋房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抗美援期时,他将自己的积蓄捐作军用。1960年,他受林业部委托,举办森林病理学培训班,为各省培训出教十名专轰技术骨干。培训结束后,他谢绝巨额酬金,只留一张结业合影作纪念。邓叔群一生的选择,都从人民和祖国的需要出发,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科学报国的埋想。(摘编自中03真菌学先驱-邓叔群院士【相关链接】 邓叔群(1902-1970),中国

    18、真菌学家。福建福州人。曾任岭南大学、金酸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任沈阳农学院和和东北农学院院长、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主要著作有中国的高等真菌中国的真酋等。(摘自辞海第六版) 我自幼被外祖母严氏收养。她教我劳动,晓我勤俭,并以民族英雄岳飞、成继光、林则徐等人的事迹勉勘我;教我做人要坚贞不屈、清正廉洁、光明磊落,这一切促使我从小就立志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奋斗终生。(摘自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邓叔群)(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因为种族歧视使邓叔群深受伤害,激发了他的民族自荨心,他决心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为

    19、国争光。B、考虑到岭南大学开学在即,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邓叔群听从导师的建议当即回国,全然不顾自己即将得到的博士学位。C、邓叔群采集、鉴定的中国真菌标本,填补了世界真菌研究领域的空白。他本人也因为在真菌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而得到世界同行认可。D、抗战时期,邓叔群与助手开展森林勘察,其研究成果不仅支持了当时的大后方建设,其中不少内容至今仍有参考价值。E、邓叔群基于水利和林、牧并重的思想而提出的森林生态平衡理论,使得黄河上游的水土得以保持,并减轻了下游的水患灾害。(2)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3)作为一位爱国科学家,邓叔群有哪些突出表现?请结合

    20、材料谈谈你的理解。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9.0分)12. 文言文阅读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彷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

    21、是非。”家丈人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嚯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注】社稷幸得血食:国家或许得到保存。血食,享受祭祀。庸保:帮工,伙计。庸,同“佣”。被雇用的人。家丈人:东家,主人。嚯其目:弄瞎他的眼睛。嚯,熏瞎。(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A举

    22、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B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C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D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A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B皇帝,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自己的封号。C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D诸侯,周初的诸侯由中央统一

    23、控制。春秋时,诸侯强大,周王室衰微,诸侯脱离周天子控制并出现割据纷争的局面。汉以后也称分封的诸王和列侯为诸侯。(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A秦王被燕国派刺客的行为激怒,立即增派军队前往赵国,并在十个月后攻克了燕国的都城蓟。B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人搜查燕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高渐离改变姓名藏匿在宋子做佣工。C高渐离在得知别人知道了他的身份后,不再担心受怕地躲藏了,于是换上了自己原来的行装。D秦始皇怜惜高渐离擅长击筑,于是赦免了他的死罪,熏瞎了他的眼睛,让他击筑。(4)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

    24、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13. 请以“倾听”为题,写一篇内容具体的记叙文,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1)倾听天籁之音,可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宁静;(2)倾听长辈忠告,可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3)倾听逆耳之言,可利己之行;(4)爱倾听的人,才会有心灵的朋友;会倾听的人,才会悟到生活的意义。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D阙:毁伤译文为:毁伤秦国对晋国是有利的故选:D此题考查了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实词的记忆方法:1联系课文内容记忆;2记少不记多,即对自己熟悉的,能联想到的义项可以不必记忆,要记平时不熟悉的义项;3注意举一反三,多迁移运用2.【答案】B【解

    25、析】B顾:回过头译文为:荆轲回过头来对秦武阳笑了笑故选:B此题考查了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实词的记忆方法:1联系课文内容记忆;2记少不记多,即对自己熟悉的,能联想到的义项可以不必记忆,要记平时不熟悉的义项;3注意举一反三,多迁移运用3.【答案】C【解析】例句:名词作状语,在东边;A数词活用作动词,从属二主;B名词活用作动词,驻军;C名词作状语,在晚上;D形容词用作名词,边远的地方;故选:C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现象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辨别词语的词性,然后再看其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语的词性,最后辨别该位置需要一个什么词性的词语,由此确定其活用类型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1名词活用为动词,

    26、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2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3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4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辨别词类活用最好的方法是进行成分分析,即把句子的成分先划出来,然后去分辨各个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正常的词类位置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4.【答案】C【解析】解析:A项,都为意动用法,迟:认为动作迟缓/怪:认为奇怪;B项,都为使动用法,闻:使听闻,禀告/亡:使灭亡;C项,鄙:意动用法,把当做边邑/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D项,都为形容词作名词,乏:缺乏的东西/远:远方;答案:C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现象,解答此题目时,首先辨别词语的词性,

    27、然后再看其在之后词语的词性,最后辨别该位置需要一个什么词性的词语,由此确定其活用类型古代汉语中的常见的词类活用主要有:1、名词的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2、动词的活用:动词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为动用法;3、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4、数词的活用:数词作动词、数词作形容词辨析词类活用最好的方法是进行成分分析,即把句子的成分先划出来,然后看相应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正常的词类位置一致,不一致可能是词类活用5.【答案】A【解析】A、宾语前置,应为:夫晋,有何厌翻译: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B、被动句,“

    28、为”被的意思翻译:你的父族母族的亲戚全都被杀害C、被动句,“为所”表被动翻译:茅屋被秋风损坏D、被动句,“见”表被动翻译: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答案:A本题考查特殊句式结构要注意每种句式的特殊标志谓语放在主语前的现象叫做“谓语前置”或“主谓倒装”,宾语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前面的现象叫做“宾语前置”,定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做“定语后置”,介词短语即状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做“介词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6.【答案】B【解析】B、“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错,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故选B考查文学常识,要结合教材和课外阅读强化记忆加强课外阅读,广泛阅读名作,详细了解作家作品,做到深入、具体,避

    29、免浅尝辄止7.【答案】B【解析】A有始有终:有开头也有收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望文生义,误解为“计划周密、完整”;B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C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用在这里语境不符,不是“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D发上指冠: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极度愤怒。不能用来形容悲伤。故选:B。此题考查了正确使用词语对成语的考查,主要是要求我们能根据具体的语境判断成语的运用是否恰当而要正确判断成语运用是否恰当,就必须了解成语的意思,明确成语的使用范围、对象及褒贬色彩等情况在复习中,只要针对这些情况,从了解成语的特点出发,加强

    30、练习,勤于积累,就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成语辨析题的设错角度 一、望文生义有些成语可以直接从字面去理解;而绝大部分成语需要透过字面意义去深刻地理解,如果对成语意义不加认真推敲,仅从字面去简单、肤浅地理解,就会造成望文生义的毛病二、断词取义成语的意义具有完整性如果只注意某些语素,而忽视其他语素,就会破坏整个成语的意义三、轻重失度有些成语词义有轻重之别,切不可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四、语义重复成语的意义比较精练,使用得当,可以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但如果不注意成语意义和整个句子语义的比照,就可能造成成语意义和句子语义的重复五、自相矛盾如果不注意成语的意义和整个句子语义的比照,也极有可能使成语的意义和句子的语

    31、义矛盾六、形近混淆有些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上极可能混淆七、不合对象有些成语的使用有其特定的对象和范围,不能随意搬用八、褒贬颠倒成语往往含有不同的感情色彩,一般说来,褒词不能贬用,贬词不能褒用,否则会影响感情的正确表达九、谦敬错位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用于己方,不能用于对方;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用于对方,不能用于己方如果辨别不清,就会造成谦敬错位十、语法不通各个成语的词性是不同的,所以其语法功能也不同如果对成语的词性把握不清,就会造成句子的语法错误十一、性别色彩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或只能用于男性,或只能用于女性,或共用于两性如果把握不准,就会造成误用

    32、 十二、数量色彩 在表数量的成语中,有的只能用于多数,用在表单数的句子中就成了误用8.【答案】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皆白衣冠以送之;其黄而陨;自我徂尔;言笑晏晏,;信誓旦旦,;昔我往矣;雨雪霏霏;虽九死其犹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解析】(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重点词:峥嵘、稠)(2)皆白衣冠以送之(重点词:白、冠)(3)其黄而陨,自我徂尔(重点词:陨、徂)(4)言笑晏晏,信誓旦旦(重点词:言晏晏,誓、旦、晏)(5)昔我往矣,雨雪霏霏(重点词:矣、霏)(6)虽九死其犹未悔(重点词:其、犹)(7)伏清白以死直兮(重点词:伏、清、直兮)(8)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

    33、兮(重点词:修、常、犹兮)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A级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句和名篇要领悟句子的含义,突破生僻难写字,注重形近、音近词名句名篇主要靠的是点滴积累,聚沙成塔,只有厚积才能薄发要突破生僻难写字,规范书写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中的“羁”极易写错,必须多写几遍,达到熟能生巧,强化记忆的目的这些字在名篇中大量的存在着,这也是命题人“设伏”的热点这就要求应该特别注意这些异义词,通过分析比较,知其音,辨其形9.【答案】AE【解析】解析:(1)AE,A项,“路上行人”理解错误,“行人”在这里指的是诗人和即将南归的朋友,并不是已经在路上;E项,“实写送别时的环境”错误,诗歌颈联都是虚

    34、写,想象朋友的行程所经之地(2)结合诗句分析,“榄君衣袂更移筋”表达出的是惜别之情,揽君衣袂,依依惜别“行人莫叹碧云晚,上国每年春草芳”表达出诗人对朋友的鼓励和劝慰,一生中科举的机会很多,没必要为失败气馁“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通过情景交融的写法,表达对友人的牵挂与关怀-蓝关过后,天气变化时要注意衣着,到湘浦后也不要叹息“应无惆怅沦波远,十二玉楼非我乡”句则充满期待和祝愿,期待朋友在沧海中不要惆怅,不要归隐居,而要积极进取答案:(1)AE(2)鼓励劝勉之情:诗歌领联劝勉朋友中举的机会很多,不必为一次失败而消沉关怀牵挂之情:颈联遥想友人经过蓝关之后,寒气减弱,衣着须注意;湘浦雁回,思念

    35、之情当会萌生期冀、祝愿之情:尾联希望友人不必在江海沧波之中惆怅留连,不要作出世隐居之想,应该积极入世进取惜别之情送别朋友时回故乡时,揽君衣袂,依依不舍译文:数片红彤彤的晚霞照映着西下的夕阳,牵揽着你的衣裳却依依不舍远行的你不要总是叹息时光已晚,京城年年都会有明媚的春光经过蓝关之后寒气减弱,大雁回归湘浦时也请不要有太多惆怅你远涉江海沧波应无惆怅之情,仙人居住的十二楼并非你我的故乡赏析:诗人曹邺所存的一些咏史诗、赠别诗乃至写景诗,都有一些佳作其中一些作品亦曾受到历代读者的热爱送进 士下第归南海一诗是曹邺送别诗的名作,晚唐诗人韦庄在他的著名唐诗选本又玄集中,选录了这首诗可见这首诗在当时就受到人们的欢

    36、迎景色明丽的初冬傍晚,夕阳斜照,天边飘着几片红霞,和夕阳相互映衬着诗人和即将南归的朋友, 手挽着手 ,在路边设酒宴送别他们饮了一杯又一杯,送了一程又一程在轻快明丽的景色衬托下,友朋宴别的感情显得深情而明朗诗的后三联是关怀劝勉友人的诗句“行人莫叹碧云晚 ”借江淹“ 日暮碧云 ”之语 ,一是表示惜别 ,一是劝勉友人不必因为下第而感叹语气委婉舒缓 ,使失意的朋友感到友谊的温情“上国每年春 草芳”承接前一句,进一步鼓励朋友,诗意仍然是委婉含蓄“上国”是京城的代语,“每年春草芳”用暗喻手法,意思是京中每年都举行科举考试,中举的机会很多,正不必为一次失败而消沉这一句描绘了明丽美好的春光,对前途充满信心,给

    37、友人更大的鼓励与安慰颈联中诗人转而想念友人此行之前途“雪过蓝 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情意深长南海,今广州、佛山一带,蓝关、湘浦是友人前往南海必经之地遥想友人经过蓝关之后,寒气减弱,衣着须注意;湘浦雁回,思念之情当会萌生 这里既关怀友人漫长途程,又以体察入微的态度理解友人心情,给人如获知音的亲切感尾联以更深一层的劝勉作结十二楼,传说昆仑山有五城十二楼,是仙人居住的处所,此处借指出世隐居希望友人不必在江海沧波之中惆怅留连,不要作出世隐居之想 ,应该积极入世进取这里回应了“上国每年春草芳”一句,对友人充满了期冀、祝祷的真情厚意,使整首诗的含意更为超凡、脱俗古人送别诗,多是渲染别

    38、情的孤楚、悲苦,曹邺这首诗没有一般送别诗的悲叹,不仅仅沉浸在别离的凄苦中 ,它在色泽明丽的背景下,有安慰、有关怀、 有理解、有鼓励、有期待.,意境鲜明、语气亲切委婉、格调清新明丽,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诗作(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表现手法等鉴赏的能力(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诗歌鉴赏“五必看”: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必看关键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

    39、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10.【答案】B;A;C【解析】(1)B项说法绝对化,原文第二段说“也许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2)A项强加因果,根据原文倒数第四段中的”香炉的广泛应用促使其自身在宋朝大发展“可知香炉在宋代获得大发展的原因是香炉自身的广泛应用(3)C项偷换概念,由原文倒数第三段中“出现了各种仿制成商周青铜器样子的青瓷”可知,“出现了各种精致的青铜小香炉”表述错误答案:(1)B(2)A(3)C解答理解和分析此类题,可从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文段中作者的观点,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作者观点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40、取舍推断题是实用文整体阅读中的重点、难点,不但要求考生有较强的判断推理能力,而且还必须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因此,必须帮助学生熟悉命题者的思维规律,避开设题雷区,提升推断技能就一般推断选项的干扰陷阱而言,主要是推断失据、故意曲解、超前肯定、强加因果、因果倒置、充分必要条件误用、不合事理、以偏概全、偷换概念、发挥失度、张冠李戴、是非颠倒等解答推断题的关键仍然是立足文本,先在原文找好对应信息的语句,然后将相关选项与之仔细对比,区别备选项的似是而非与似非而是11.【答案】(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项“邓叔群听从导师的建议当即回国”错误,从文中可知,不是“建议”他“当即回国”C项“填补

    41、了世界真菌研究领域的空白”原文无依据E项“使得黄河上游的水土得以保持,并减轻了下游的水患灾害”无依据,没有成为现实故选AD(2)此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概括的能力和分析人物形象及人物精神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文本和“相关链接”中筛选有关“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信息,然后提炼出关键词句分条作答比如,文本第一段写到的邓叔群先生放弃博士论文回国,文本第四段写到的举家迁到甘肃,文本最后一段写到的捐花园洋房、主动提出减薪、捐献积蓄、谢绝巨额酬金、他带病编写教材纲要、筹建沈阳农学院辛勤工作等等(3)此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概括的能力和探究人物形象及精神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紧扣“作为一位爱国科学家”,在

    42、文本和“相关链接”中筛选提炼出其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再概括作答例如,文本第1段写的为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选读农林专业,文本第2段写的对真菌研究取得的成果,文本第3段写的邓叔群为国计民生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文本最后一段邓叔群为新中国农林业的发展,努力培养专业人才等,均属于他的突出表现组织答案时,要结合着具体语句,不可笼统作答答案:(1)AD(2)当他得知国内岭南大学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时,他为了报效祖国,放弃即将得到博士学位,当即回国他带领研究小组顶烈日、冒风雨勘察森林资源情况拒绝就任农林部副部长,举家迁往甘肃,进行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抗日战争前在南京购建的花园洋房

    43、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抗美援期时,他将自己的积蓄捐作军用此外,他还谢绝了巨额酬金(3)为了报效祖国,在祖国需要自己的时候牺牲个人利益果断回国为了搜集第一手资料进行科学研究,他不惧艰险,深入实地考察,辛勤工作为国家付出自己的一切:捐献家产和巨额酬金,主动提出减薪等不为官位和金钱所诱【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2)此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概括的能力和分析人物形象及人物精神的能力(3)此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概括的能力和探究人物形象及精神的能力纵观全篇把握主旨解题方法: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44、,甚至徒劳无益因此,阅读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对文章内容的主旨是否能正确把握那么,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呢?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其次还要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这样解题就心中有数了12.【答案】B;A;C【解析】解析:(1)解答本题首先要通读全段,了解段落大意;然后逐句分析,寻找断点的标志词,常见如下:句首语气词“其、盖、唯、盍、夫”等;句末语气词“矣、耶、焉、兮、耳、而已”等;句首关联词,如“苟”“纵”“是故”“纵使”“然则”等;

    45、句首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既而”“俄而”等;序数词,如“一、二、三”等根据修辞技巧断句(比喻、排比、重复、对偶等);根据特殊句式、固定格式断句,如:“者也”、“非则(必、即)”、“如(奈、若)何”等再联系上下文进行整理断句分析此句,“举坐”作定语修饰“客”,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选项;高渐离被尊为“上客”,即上宾,中间不应断开,“击筑而歌”的主语应是举坐客,而不是“高渐离”,排除C选项正确断句: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句子翻译:满座宾客大吃一惊,离开座位用平等的礼节接待他,尊为上宾请他击筑唱歌,宾客们听了,没有不被感动得流着泪而离去的(2)A项,“有时

    46、也可指其他儿子”错,太子,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法定继承人的称谓,被定为王位、皇位继位者的人需要注意的是秦始皇之前的太子,不能称皇太子,仅帝制时代的太子,才可称皇太子(3)C项,“高渐离在得知别人知道了他的身份后,不再担心受怕地躲藏了”有误,根据原文原文“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意思是高渐离考虑到长久地隐姓埋名,担惊受怕地躲藏下去没有尽头(4)重点字:使使:派遣使者;献之秦:应为“献之(于)秦”,把他的人头献给秦王;复:又;句子翻译:燕王就派使者杀了太子丹,准备把他的人头献给秦王,秦王又进军攻打燕国重点字:客:做客;于:表被动,被;高渐离也:判断句式;句子翻译:宋子城里的人轮流请他去做客,这消息被秦始皇听到秦始皇召令他进见,有认识他的人,就说:“这是高渐离”答案:(1)B(2)A(3)C(4)燕王就派使者杀了太子丹,准备把他的人头献给秦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607570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