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名师指津:高考小说阅读考前查漏补缺.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名师指津:高考小说阅读考前查漏补缺.docx》由用户(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语文 小说 阅读 名师 考前 补缺 下载 _高中作文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名师指津:高考小说阅读考前查漏补缺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名师指津:高考小说阅读考前查漏补缺 一、高频考点 分析作品的题材特征和表现手法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二、知识体系 1、小说特征: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 文学体裁,所以小说三要素是指人物、情节、环境。 2、整体阅读:宏观入手,划分层次,梳理情节;微观研判,分析人物、环境,把握主题;研读题 干,比对文本,整合信息作答。 3、分析情节 (一)情节梳理 1)按时间: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高潮往往是矛盾冲突最
2、激烈最尖锐的阶段。 最后一课:上学路上上课之后上课经过宣布放学。 2)按空间(场面)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酒店遇故交市场买刀寻敌看管草料场山 神庙复仇。 3)按线索:人、物、事、情等。 清兵卫与葫芦 :弃葫芦痴葫芦玩葫芦卖葫芦(物 线) 。 我的叔叔于勒 :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情线) 。 (二)情节概括 1)基本格式: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 2)从某个角度概括: 枪口下的人格从主人公贝尔蒂的角度概括:俘敌护敌被俘 脱险赴死。 (三)情节作用 1)从情节方面说:点明题旨、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制造悬念、引出下文、做下铺垫、埋下伏笔、 照应前文、承上启下、推动情节、陡生波澜、意料之外、情理
3、之中、卒章显志、深化主题、留下现象 等等; 2)从人物方面说:表现人物心理、凸显人物性格、丰富人物形象 3)从环境方面说:描写自然环境、暗示社会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 4)从主题方面说:丰富、深化和突出主题 5)从读者方面说:激发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留下想象空间 (四)各种结局 1)出人意料的结局:陡生波澜、照应前文、突出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主旨、震撼读者心灵 2)令人伤感的结局:更好地深化主题、更好地体现人物性格、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索 3)令人喜悦的结局:留下想象空间,耐人寻味;符合人们阅读的心理预期,引人共鸣,给人以欣 慰、愉悦之感;符合大众对审美的追求,反映出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4、。 4)留下空白的结局:耐人寻味,留下空白让读者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 3、分析人物 1)分析人物形象 结合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分析 通过小说对人物的具体描写分析 结合人物关系、文中的议论和评价分析 结合具体情节分析 结合小说中的具体环境分析 结合小说的主题分析 2)概括人物形象 是一个外貌特征+品格、性格特征+身份地位+的人 注意:形象特点大于性格特点。 3)判断小说主人公 贯穿情节始终的、着墨最多、最能表现主题的人物。 4)主要人物的作用 推进情节、表现主题、社会意义 5)次要人物的作用 陪衬主要人物、贯穿全文的线索、凸显或揭示主题、推动情节 “我” :作为线索、推动
5、情节、衬托人物、突出主题、真实可信等等。 6)物象的作用 衬托人物、贯穿线索、推动情节、暗示环境、表现主题 4、分析环境 1)描写角度 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 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俯视仰视、远近高低内外等 2)描写技巧 渲染烘托、白描细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等 3)描写作用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奠定全篇的基调; 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 导引人物出场,推动情节发展; 揭示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情; 过渡和调整节奏,舒缓情绪; 作为象征,突出深化主题。 5、品味语言 (一)体会重要语句含意 表层意 深层意:抓关键词、
6、抓句子的位置、抓句子的手法 (二)品味语言特点 1)用词特点 感情色彩(褒贬) 语体色彩(文言词、口头语、书面语、方言) 炼字(叠词、关联词、动词、 形容词、副词等) 2)句式特点 整散句 长短句 修辞句 3)语言风格 豪放、婉约 直白、含蓄 质朴、华丽 庄重、诙谐 简洁、细腻 6、表达技巧 1)叙事角度 我:真实自然(有限视角) 你:亲切抒情 他:客观灵活(一般是全知视角,不加评论或心理描写 即为有限视角) 2)人物塑造 正面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 侧面描写:他人或环境的烘托 3)叙述方式 顺叙(脉络分明) 倒叙(制造悬念)插叙(丰富充实)补叙(补充交代)分叙(条理清晰) 4)情节技巧
7、 悬念(引人入胜) 抑扬(跌宕起伏)照应(结构紧凑)铺垫(蓄积气势)伏笔(合理严谨) 对 比(强调突出) 衬托(强调突出)突转(意料之中,情理之中)误会(戏剧效果)巧合(戏剧效果) 5)题目作用 自身角度:表层意,深层意,手法(多用比喻、拟人、双关、设问、象征等手法) 环境角度:交代时间、地点等,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情节角度:设置悬念,线索贯穿,推动情节,衔接照应。 形象角度:突出人物的形象或性格。 主题角度:寄托情感,突出主题,对主题表现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读者角度:引人思考,引发兴趣。 三、重点题型 1、巧妙的设置往往能使简单的情节尺水兴波。本文在情节设置上运用了哪些手法,请找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