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0年高考6月末最新信息卷 地理试题(解析版)01.docx

  • 上传人(卖家):cbx170117
  • 文档编号:606378
  • 上传时间:2020-06-29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806.43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年高考6月末最新信息卷 地理试题(解析版)01.docx》由用户(cbx170117)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0年高考6月末最新信息卷 地理试题解析版01 2020 年高 月末 最新信息 地理试题 解析 01 下载 _三轮冲刺_高考专区_地理_高中
    资源描述:

    1、2020 高考地理 6 月末最新信息卷 地 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1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手撕钢”是一种能够徒手撕碎的超薄不锈钢,其核心制造技术一直掌握在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手中。 近年来,我国 T 钢集团因自主研制出高于行业标准的“手撕钢”而受到市场热捧,产品已广泛应用到柔性显 示屏、传感器、储能电池等高科技领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T 钢集团的“手撕钢”受到市场热捧的原因是 A产品价格低 B技术水平高 C生产周期短 D应用范围广 2随着 T 钢集团的“手撕钢”批量生产,我国受益较大的行业是 A交通运输业 B水产

    2、养殖业 C食品加工业 D手机制造业 3T 钢集团成功研发“手撕钢”对我国其它钢铁企业发展方向的启示是 A加快产业升级 B扩大生产规模 C加大宣传力度 D消除环境污染 【答案】1B2D3A 【解析】1由材料可知“手撕钢”核心制造技术一直掌握在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手中,产品广泛应用到柔 性显示屏、传感器、储能电池等高科技领域。因此可以推断 T钢集团的“手撕钢”受到市场热捧的原因是技 术水平高,故选 B。 2由材料可知“手撕钢”广泛应用到柔性显示屏、传感器、储能电池等高科技领域。因此可以推断受益较大 的行业是手机制造业,故选 D。 3从 T 钢集团成功研发“手撕钢”可以看出,先进的技术才是企业的核心

    3、竞争力,而扩大生产规模、加大宣 传力度、消除环境污染对钢铁企业发展方向有影响,但不是其主要发展方向,故 A对,BCD 错。故选 A。 【点睛】 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对工业区位因素的掌握。工业区位因素主要是: (1)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土地、水源。 (2)经济因素;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农业基础、技术。 (3)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 (4)环境因素: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盛行风的下风向。有水体污染的企业应 布局在河流的下游区。有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远离城市和农田的郊外。 下击暴流是一种极端天气,其形

    4、成与雷暴云顶的上冲和崩溃紧密联系。随着上冲高度的增加,上升气 流不断被储存起来,一旦云顶迅速崩溃,巨大的乳状云从天而降,压向地面。气流到达地面后,会产生一 股直线型大风,越接近地面风速会越大,最大地面风力可达 15 级,研究表明:垂直高度 4580 千米,提 前预警的时间为 0;小于 20 千米或大于 80 千米的则无法准确预警。下图示意 2020 年 2 月 28 日澳大利亚珀 斯机场附近某摄影师拍下的下击暴流的画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下击暴流类似于前后叠加的两种天气系统分别是 A锋面、低气压 B反气旋、高气压 C低气压、气旋 D低气压、高气压 5目前很难对下击暴流准确预警的原因是 A时

    5、间极短,尺度极小 B卫星遥感分辨率低 C风力极大破坏性大 D天气系统变化剧烈 【答案】4D 5A 【解析】4根据材料可知,下击暴流的形成与雷暴云顶的上冲和崩溃紧密联系,上升气流不断被储存,云 顶迅速崩溃后, 下沉气流到达地面, 与之类似的是低压系统气流上升, 高压系统气流下沉, D正确。 故选 D。 5 材料中有“垂直高度 4580千米, 提前预警的时间为 0; 小于 20 千米或大于 80 千米的则无法准确预警”, 下击暴流难以预警,是因为其为极端天气,具有突发性、时间短、尺度小等特点,A 正确。目前卫星遥感分 辨率已较高,下击暴流难以预警,主要源于在一定分辨率中才能准确预警,B错误。风力大

    6、、天气系统变化 剧烈等均不是目前难以预警的主要原因,CD错误。故选 A。 2020 年 4 月,某电商平台推出的“数字粮仓”计划(下图) ,是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农业数字化方案,将 通过产地直供的模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打响农产品品牌,让上游生产者和下游消费者都能得到实实在在 的好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数字粮仓”的建设可以 增加商品流通环节 建立源产地的品牌 延长农产品保质期 扩大市场销售范围 A B C D 7“数字粮仓”让上游生产者得到的好处是 A减少农产品运输成本 B缩短农产品生长周期 C降低农产品仓储成本 D改善农产品生产环境 8下列地区最可能成为“数字粮仓”供应基地的核心省区是 A

    7、黑龙江 B甘肃 C四川 D浙江 【答案】6D 7C 8A 【解析】6由题中“是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农业数字化方案,将通过产地直供的模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可 知,直销减少了商品流通环节,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错误。建立原产地的品牌,提高市场认 知度和竞争力,正确。直销消费者追求的是农产品的新鲜,产地直销农产品保质期不会因销售方式发 生延长,错误。电商不受展销位置限制,方便消费者了解,可以扩大市场销售范围,正确。D 正确。 故选 D。 7“数字粮仓”通过生产者直销的方式,让产品以最快的方式到达消费者手中,减少农产品收获后的长期储 存, 让生产者降低农产品仓储成本, C 正确。 直销消费者每单需求数

    8、量有限, 小规模运输运输成本有所升高, A 错误。直销对缩短农产品生长周期和改善农产品生产环境影响不大,BD 错误。故选 C。 8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平原,黑土广布,土壤肥沃,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较高,是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 A 正确。甘肃气候干旱区面积大,粮食产量有限,B 错误。四川和浙江人口密度大,粮食外销数量有限, CD 错误。故选 A。 受突发灾害影响,某河道两个观测点的横截面水深发生骤变(如图所示) ,上图为较上游观测点一,下 图为较下游观测点二,这两点距离较近。灾害发生一段时期后,两观测点水位恢复至正常水平。据此完成 下面小题。 观测点一 观测点二 9引发该河段两个观测点横截面水

    9、深骤变的原因是 A上游大坝开闸泄流 B滑坡土石阻塞河道 C地震迫使河流改道 D强降雨致山洪暴发 10此次灾害的生消过程中,该河段下游水量 A不断增加 B不断减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加 11此河道水位恢复至正常水平之前,该河段下游地区应 A迁离沿岸居民 B清理河道淤泥 C拦蓄河水防旱 D开挖渠道引流 【答案】9B10D11A 【解析】9读图可以看出,观测点一断面为正常状态的河流断面,河床侵蚀岸水位较深,但水位最深处可 以达到 14 米,较深,堆积岸水位较浅;而观测点二整个河床水位变浅,最深处才 3 米,而且河床中部水位 很浅。由此可推断应该是滑坡土石阻塞河道,使得上游观测点一水位升高,

    10、下游观测点二水位下降,B 对; 故本题选 B。 10此次灾害产生后,开始时,由于滑坡土石阻塞河道,阻隔水流向下游流动,上游储水增多,所以下游 水量先减少;当上游储水量不断增多压力不断增大时,堆积在河床的滑坡体被流水冲垮崩坍,所以流向下 游的流量增加,D 对,故本题选 D。 11河道断面骤变至水位恢复正常水平期间,由于上游储水量不断增多,压力不断增大,可能会导致河堤 决堤,威胁下游沿岸地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河段下游应该迁离沿岸居民,A 对;故本题选 A。 二、非选择题:共 56 分。第 3637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344 题为选考题,考生 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

    11、题:共 46 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甘肃陇山以东的黄土高原地形相对完整,以拥有面积广大的塬、梁而著称,其中庆阳市的董志塬是我 国面积最大、土层最厚的大塬。据史料记载,董志塬唐代时南北长 110km,东西平均宽 32km,而现在南北 长大致如故,东西平均宽仅 18km,最窄处只有 50m。图为董志塬地形与古城分布图(局部) 。在这片大塬 上有诸多中华文明的原初记忆:周祖遗陵、正宁黄帝冢、庆城药王洞、宁县义渠戎国都城结合现代考 古,很多学者认为建立周王朝的周人始祖就是在这里发展壮大起来的农耕部族。以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 远古时期的黄土土质疏松、分布均匀、土层深厚,具备土壤的腐殖质层,是

    12、一种优质农业资源。 (1)推测远古时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非常微弱的原因。 (2)分析远古时期黄土的典型特征为当时人们发展农业生产提供的便利条件。 (3)据图描述,随时间推移,黄土高原地区聚落分布特征的变化及原因。 (4)简析黄土地貌对当地现代交通联系的影响。 【答案】 (1)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覆盖率高;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强。 (2)土质疏松更便于耕作(农具不发达的早期人类耕作) ;分布均匀,耕作面积大,利于农业活动展开进 行;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利于长期耕作,实现定居。 (3)古时,聚落主要分布在黄土塬上,沿陆上主要交通线分布,因为塬上土层深厚、土地宽阔平坦,农业 发展条件优越;后来随

    13、人口增加,聚落更为密集,粮食需求加大,开发加剧,导致黄土塬被流水进一步侵 蚀,塬面变小。当前聚落在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川地、河谷分布。 (4)单个黄土塬面上地形平坦,城镇间彼此联系方便,对交通限制比较小;黄土塬面与黄土川之间地形陡 峭,对交通限制较大,线路较远,建设成本较高;地形破碎,聚落彼此间距大(隔着黄土梁、峁) ,联系不 便。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黄土高原的变迁,主要考查对材料的阅读和提取信息能力,难度较大。 【详解】 (1)远古时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非常微弱的原因主要有: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覆盖率高,植被有涵养 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因此,水土流失微弱。 (2)根据材料可知,远古

    14、时期的黄土土质疏松、分布均匀、土层深厚,具备土壤的腐殖质层。疏松的土质, 透气性好,便于耕作;分布均匀,有利于大面积种植农作物;土层深厚,有腐殖质,有利于提高农业产量。 (3)从图上可知,古时,聚落主要分布在黄土塬上,沿主要的交通线分布。原因是黄土塬上土层深厚,土 壤肥沃、土地平坦开阔,便于耕种,收成好,农业条件优越;后来人口增多,开垦增多,植被减少,水土 流失加剧,黄土塬面积减少,当前,聚落主要分布在河川谷地。 (4)黄土塬地表面积大,地形平坦,交通联系方便;黄土塬面与黄土川之间的河川谷地,地形破碎,沟壑 纵横,交通建设难度大,聚落之间距离远,联系不便。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

    15、019年末至 2020年初,全球有两大自然灾害让人揪心,一是澳大利亚的超大火灾,导致 10 亿多生物 死亡;二是东非的沙漠蝗虫引发的蝗灾。导致多个国家和地区共 26万多公顷受灾,多个国家和地区面临严 重的粮食危机。沙漠蝗虫喜温暖干燥,湿度 10% 20% 的土壤最适合其产卵,雌蝗一生(大约 3 个月)可 产卵 2001000 粒,虫卵最长可存活十年,一旦条件合适,蝗实就会爆发蝗虫由干旱地方成群迁往低洼易 涝地方。 研究发现,这两大自然灾害与印度洋偶极现象密切相关。印度洋偶极子是一种海溫异常状态,它由印 度洋两个区域(可能是单极,或双极)的海面温度差定义,西极在西印度洋的阿拉伯海,东极在印度尼西

    16、 亚南部的东印度洋。当西极的海面温度和东极相同时就是正常现象;当西极的海面温度比东极高时,就 叫做正偶极: 当西极的海面温度比东极低时, 就叫做负偶极 (如下图) 。 印度洋偶极子会导致正常风向改变, 深刻地影响着澳大利亚以及非洲的气温和降水。 (1)指出引发东非和澳大利亚灾害的印度洋偶极现象需要的条件,并绘制此时印度洋偶极环流示意图。 (2)简述印度洋偶领于引发东非地区蝗灾的过程, (3)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澳大利亚灾对整个地球环境的不利影响。 (4)2020年 2月,东非的沙漠蝗虫向南成大的出向南亚迁徒影响巴基斯坦和印度。但当时就有专家椎断此 次沙漠蝗虫不会对我国造成大的危害。请说明理

    17、由, 【答案】 (1) 印度洋西侧海面温度明显高于东侧。 绘图如下所示 (印度洋东西两侧大气环流呈顺时针方向) 。 (2)印度洋正偶极发生后,东非高原降水增多 :降本有助于植物生长,并为沙漠蝗虫产卵繁殖创造了有利 条件,沙漠蝗虫数量剧增;沙漠蝗虫趋水喜洼,由干早区向低湿地迁徙聚集,而非洲低湿地正是其主要农 业区和牧业区农牧业损失巨大,因此形成蝗灾。 (3)森林燃烧释放大量 C02 ,并减少对 C02 的吸收增强全球的温室效应 ;烧死众多生物,减少地球生 物多样性 ; 燃烧的灰尘随大气环流飘浮至其他区域, 加剧全球环境污染; 森林燃烧破坏了原有的大气环流, 引发地球极端天气现象。 (4)沙谟螅虫

    18、原生沙漠地带对我国西南地区的湿润气候适应性差 ;南亚与我国有高大的喜马拉雅山作为 屏障,沙漠螅虫难以飞越 ;我国农业技术先进,防螅虫的科技先进,水平高。 【解析】 【分析】本题以材料为背景,涉及热点问题,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画图能力、区域认知能力 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详解】 (1)据材料可知,东非发生的是蝗灾、澳大利亚发生的是火灾,这两大自然灾害与印度洋偶极现 象密切相关。印度洋偶极是一种海溫异常状态,东非印度洋西侧海面温度明显高于东侧,由于海面冷热不 均,引起的一种热力环流现象,西侧海面气温高,大气受热膨胀、垂直方向上产生上升气流,东侧海面气 温低,大气受冷收缩,垂直方

    19、向上产生下沉气流,水平方向上产生气压差,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在印度 洋东侧和西侧间形成热力环流,印度洋东西两侧大气环流呈顺时针方向。 (2)据材料可知,这两种灾害都和印度洋的偶极现象有关,当印度洋正偶极发生后, 印度洋西侧异常高 温,盛行上升流,比正常年份降水多,使东非高原降水增多 ,降水有助于植物生长,土壤湿度适宜,为沙 漠蝗虫产卵、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蝗虫产卵量大,虫卵存活的时间长,沙漠蝗虫数量剧增,沙漠蝗虫趋 水喜洼, 一旦降水增多,蝗虫就会爆发,由干旱地方成群迁往低洼易涝地方,而非洲低湿地正是其主要农 业区和牧业区,蝗虫对庄稼、草类植被的破环速度惊人,经济损失巨大,形成蝗灾。 (3)

    20、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是指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当一个要素发生 变化时会引起其它要素的变化。澳大利亚发生森林大火,烧毁树木、释放大量的 CO气体,森林的减少同 时会减少对 CO的吸收,温室效应增强,使全球变暖加剧,森林大火会烧死大量生物,使生物的多样性减 少,破坏生态平衡。燃烧的灰尘随大气环流飘浮至其他区域,加剧全球的环境污染,森林燃烧使气温异常, 破坏了原有的大气环流,引发地球极端天气现象和旱涝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4)据材料可知,沙漠蝗虫喜温暖干燥,原生沙漠地带,而我国西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降 水较多,沙漠蝗虫对湿润的气候适应性较差 ,由于地缘关系,沙漠

    21、蝗虫能就近呈大规模向南亚迁徒,影响 巴基斯坦和印度,但南亚与我国之间有高大的喜马拉雅山作为天然屏障,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沙漠蝗虫 难以飞越 ,很难影响到我国,再加上我国农业技术先进,防治蝗虫经验丰富、水平高,对蝗虫有相应的防 控措施。 (二)选考题:共 10 分。请考生从 2 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3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10 分) 今年疫情期间,许多人在家中玩起了“云旅游”: 打开网站,点着鼠标进入景区,沿途每一个景点都和 真实的一样。从图文语音到虚拟 VR 赏景逛馆,再到能够互动的视频直播,可以达到沉浸式体验的效果。有 人认为,5G 时代的到来,已经

    22、为“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准备和市场培育基础,应大力发展,对此,也 有部分专家提出不同意见。 (1)与传统旅游相比,说出游客参与“云旅游”的优势。 (2)有专家认为过度发展“云旅游”对旅游区经济发展来说并非好事,试说明原因。 【答案】 (1)节约时间,减少开支;参与方便,受外部条件限制少;减少旅途劳累,旅游参与安全性高; 轻松获取专业讲解。 (任答 3 点) (2)可能导致实体(线下)游客减少,影响旅游业收入;与传统旅游相比“云旅游”难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 展。 【解析】 【分析】考查“云旅游”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与传统旅游的优点与影响。难度一般。 【详解】 (1)游客参与“云旅游”的优势可从时

    23、间、费用、体验等分析。“云旅游”利用网络就能实现,节约费 用开支;短时间内就能畅游,节约时间;避免因交通、气候等条件影响正常的游玩,受外部条件限制少; 同时减少旅途的奔波劳碌;旅游安全性高;可以在网上享受专业的讲解。 (2)“云旅游”的过度发展可能会导致实体景区游客减少,影响经济收入;“云旅游”是一种虚拟的旅游,难 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造成配套设施资源浪费,减少收入来源;云旅游的过度发展,可能会导致中小型 旅游企业的倒闭或经营困难。 44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10 分) “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 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弃物

    24、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降至 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无废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是两个“最低”,即对环境 影响降到最低和垃圾填埋量降到最低。2019 年 1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 海南省三亚市是全国首批 1 无废城市”试点之一。 分析三亚市为实现“无废城市”的建设目标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加强宣传教育,倡导绿色生活和消费方式,减少垃圾排放;引导居民垃圾分类,有效回收和处理, 减少填埋量;建立垃圾焚烧发电厂和以垃圾为原料的工厂,实现废物利用资源化;政府加强技术、政策和 资金支持。 (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25、) 【解析】 【分析】本题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考生获取 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详解】 从源头减量、 资源化利用和政府支持等角度分析三亚市为实现“无废城市”的建设目标应采取的主要 措施。“无废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是两个“最低”,即对环境影响降到最低和垃圾填埋量降到最低。从源头减 量来看,加强宣传教育,倡导绿色生活和消费方式,减少垃圾排放;从资源利用角度看,引导居民垃圾分 类,有效回收和处理,减少填埋量;建立垃圾焚烧发电厂和以垃圾为原料的工厂,实现废物利用资源化; 海南省三亚市是全国首批 1 无废城市”试点之一,有政府的支持,政府加强技术、政策和资金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年高考6月末最新信息卷 地理试题(解析版)01.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606378.html
    cbx170117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