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名师精品说课稿.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名师精品说课稿.doc》由用户(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初中 数学 年级 上册 doc 下载 _七年级上册(旧)_人教版(2024)_数学_初中
- 资源描述:
-
1、1 人人教教版版数学数学 七年七年级级上上册册 名名师师精品精品说课说课稿稿 (版(版权权所有,所有,违违法必究)法必究) 目目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有理有理数数 . 3 1.11.1 正正数数和和负数负数说课说课稿一稿一 . 3 2 1.11.1正正数数和和负数负数说课说课稿二稿二 7 1.2.1 有理数说课稿(一) 12 1.2.1 有理数说课稿(二) 18 1.2.2 数轴说课稿(一) 23 1.2.2 数轴说课稿(二) 28 1.2.3 相反数说课稿(一) 32 1.2.3 相反数说课稿(二) 36 1.2.4 绝对值说课稿(一) 43 1.2.4 绝对值说课稿(二) 50 13有理数的
2、加减法说课稿一 55 1.3有理数的加减法说课稿二 . 58 1.3.2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一 62 1.3.2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二) 65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说课稿一 . 73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说课稿二 . 79 1.4.1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一) 84 1.5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一 86 1.5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二 90 1.5.2 科学记数法说课稿(一) 92 1.5.2 科学记数法说课稿(二) 95 1.5.3 近似数说课稿(一) 97 1.5.3 近似数说课稿(二) 99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 102 21 整式说课稿一 102 21 整式说课稿二 106 22 整式
3、的加减说课稿一 109 22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二 115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 117 3.1.1 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一) . 117 3.1.1 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二) . 121 3 3 .1.2 等式的性质说课稿(一) 126 3 .1.2 等式的性质说课稿(二) 131 31 从算式到方程说课稿一 136 31 从算式到方程说课稿二 138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说课稿一 140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说课稿二 . 144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说课稿(一) . 146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一) .
4、 150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二) . 154 第 4 章几何图形初步 . 164 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说课稿(一) . 164 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说课稿(二) . 168 4.1.2 点、线、面、体 说课稿(一) 171 4.1.2 点、线、面、体 说课稿(二) 177 4.2 直线、射线、线段说课稿(一) . 180 4.2 直线、射线、线段说课稿(二) . 182 4.3.1 角说课稿(一) . 185 4.3.1 角说课稿(二) . 190 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说课稿(一) . 195 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说课稿 (二) 198 4.
5、3.3 余角和补角 说课稿(一) 203 4.3.3 余角和补角 说课稿(二) 209 4.4 课题学习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盒说课稿(一) . 214 4.4 课题学习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盒说课稿(二) . 217 第一章第一章 有理有理数数 1.11.1 正正数数和和负数负数说课说课稿一稿一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 1.1 正数与负数(板书) 。我将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阐 4 述: 首先,对教材进行简要分析。 1、说教材:正数与负数是七年级数学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 的知识。本节课是学生学过的自然数与分数的延续和拓展,又是后面研究有理数 的基础,因此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初中阶段
6、的第一节课,不仅要让学生 学会区分正、负数以及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 的兴趣和自信心。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的 重点确定为正、负数的概念;难点确定为负数的概念。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制订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2、说目标:让学生理解正、负数的概念,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 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零既不 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实际例子的引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 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 生活中
7、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了解负数的意义及 0 的内涵。 4、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在教法上采用了引导 启发法和讲解传授法相结合的方法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这是因为初一的学生个性活泼,学习积极性高,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讲解 和分析与学生自己归纳相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在学法上,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整个过程,对学生的回答与 表现给予肯定、表扬,由此保护并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积极性。 5、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方法和理念的引领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分为五个部分: (1)创 设情境,引入新课;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3)巩固
8、练习,熟练技能; (4) 总结反思,发展情意; (5)布置作业 (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首先我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三幅图,通过设置问题串,为学生复习小学学过 的自然数、零和分数,让学生了解到数是因为实际生活的需要产生的,同时增加 一个新的问题:某市某天的最高气温是零上 3,最低气温是零下 3,要表示 这两个温度,那么都记作 3,这样就不能把它们区别清楚。所以学生很容易就 发现,用以前学过的数不能简洁清楚地表示这两个数,由此需要产生一种新数, 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新课。这样的引入,既符合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又能够较好 地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欲忚。 (2)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接着, 我根据学生已经产
9、生的认知冲突及时地给出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具 有相反意义的量,进入合作交流,探索新知的环节,给出 4 个例子:学生练习, 教师巡视 例 1:气温有零上 3和零下 3; 例 2:高于海平面 8848 米和低于海平面 155 米; 例 3:收入 50 元和支出 32 元; 例 4:汽车向东行驶 4 千米和向西行驶 3 千米; 6 学生对以上例子中出现的每一对量进行讨论,由于学生的语文基础,很容易 就发现:零上和零下,高于和低于,收入和支出,向东和向西都是一对反义词。 于是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点:零上和零下,高于 和低于,收入和支出,向东和向西,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然后
10、我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 学生在阅 读课本后很容易就会回答:足球比赛中的净赢球和净输球;花生产量的增长和减 少; 体重的增加和减少等这些例子。这样的举例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 热情,另一方面也为新知的展开铺平了道路。 帮助学生理解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后, 我带领学生回到创设情境中产生的问 题:零上 3和零下 3应该如何表示?我将一边引导学生一边归纳总结:对于 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如果其中一种量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种量可以用负数 表示。通常地,我们规定盈利、存入、增加、上升为正。如零上 3和零下 3 可以表示成+3和3;收入 50 元和支出 32 元可以表示成
11、+50 元和32 元。这 里建立正数与负数的概念时,我会特别强调,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 数与负数的分界。同时指出,0 不仅仅是表示“没有”的意义,比如 0就是一 个确定的温度。 (3) 巩固练习,熟练技能 为了使学生实现由掌握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转化,教师将通过形式不同的练 习,让美好学生把知识转化成技能,如课本上的练习:判断正、负数以及用正、 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判断正、负数的时候,我将再一次强调学生的易 错点: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而其中一道练习:如果水位升高 3m 时水位 变化记作+3m,那么水位下降 3m 时水位变化就可以记作3m,水位不升不降时水 7 位变化可以记
12、作 0m。这里也要特别强调 0 表示的意义。由此让学生加深对正、 负数概念以及零的意义的理解,同时这种课内及时练习,反馈调整,又符合心理 学特征,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 (4) 而在总结反思,发展情意的环节 教师将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归纳总 结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是用正数与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零既不是正数也 不是负数, 从而起到了对本节课巩固深化的作用, 这样不但可以梳理学生的思维, 促进学生记忆,而且可以让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合理,更完善,更有所侧重。 (5) 布置作业 最后,针对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作业,并将作业进行分层,这样可
13、以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适应了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切实减轻了学 生的课业负担。 各位老师,以上说课只是我在短时间内设计出来的一种方案,一定存在很多 不足的地方,如果准备时间充分的话,我会在教学过程这一模块进行更多细节的 探讨,让本节课的内容讲授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 好了,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1.11.1正正数数和和负数负数说课说课稿二稿二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初中七年级数学的第 1 章第 1 节 人民教育出版社 正数与负数是在学生对温度有一定的认识,对负数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 8 上进行教学的。下面我将确定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教学
14、本节课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它们是怎样产生的, 数 0 表示着怎样的意义及能初步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因为授课的对象是初中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数学有了一定的概念,但 因每个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三类: 认知目 标 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 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负数。 能力目标 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情感目标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和从不同角度对有理数分类, 可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能力 和培养学生的分类思想。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着新课标,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
15、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负数的意义, 学会用正、 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 了解负数的意义及 0 的内涵。 二、教学对象分析 对象:初中七年级学生 学生特点: 学生刚刚升初中,基础不一,为了能让学生都吸收本节课的知识,我采取了 以下教法与学法 三、教法、学法分析 1)教学方法: 9 在本节课的讲解中,我采用了讲授法与发现法,主要包括以下方法: 情 境创设法:通过情境创设,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分析 法: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2)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法:研究实际问题认识负数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
16、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及数学的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如 下教学流程: (1)引入课题 (2)新课讲解 (3)课堂练习 (4)知识小 结 (5)布置作业 下面进行详细阐述: 1) 引入课题(3min) 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首先展示一张标有气温的地图,同时说“同学们有没有看过天气预报 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就接着说, “那你们看看这张地图上的数字,它们有着 怎样的区别呢?” 让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其特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 我及时提出: “那你们知道它表示什么意义吗?”观察学生的反应,引入本节课所要讲解的课 题。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 在情境中主
17、动、积极的接受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 学习,这样就可以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15min) 在创设了情境,明确了学习任务后,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本课的重点难点,教 师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出发,主要从以下方式进行讲解:从旧经验中引导新学 10 习 首先提出问题: “大家知道,数学与数是分不开的,它是一门研究数的学问, 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小学里已经学过哪些类型的数?”然后让学生思考讨 论,互相补充回答。接着,教师指出:小学里学过的数可以分为三类:自然数(正 整数)、分数和零(小数包括在分数之中),它们都是由于实际需要而产生的。日 常生活中,为了表示一个人、
18、两只手,我们用到整数 1,2;为了表示一半的事 物, 我们经常用 1/2; 为了更能准确的读取尺子上的数值, 我们经常要用到小数; 当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我们总是用 0 来表示。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量不能 用上述所说的自然数,零或分数、小数来温度、低于海平面某 地的海拔高度等等,我们如何去表示呢?某市某一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上 5,最 低温度是零下 5这两个温度,如果只用小学学过的数,都记作 5, 就不能把它们区别清楚,可它们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那我们又如何去区别 它们呢? 接着再进行课本内容讲解;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旧知识,同时也引导他们发现在 所学过的知识中, 没有找到相
19、关的知识来回答我所提出的问题,这样就进一步激 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在一个在一个积极、主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3) 课堂练习(20min) 教师活动: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再提问一两个同学 设计意图: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肯定答对的同学,纠正错误的同学 下面 是详细的阐述: 学生在明确了教学任务,掌握了一定的基本知识之后,就有一种跃跃欲试的 欲忚,这时教师应把握时机让学生独立练习,而在学生练习的同时,教师巡回指 11 导,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后提问一两个同学,肯定他们的能力及纠正其 存在的错误,这样学得好的学生感觉自己的能力得到肯定,会更加的努力,同时 可以让那些自学能力差的学生及时
20、的学到新知识,不至于掉队。 4) 知识小结(5min) 课堂小结: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知识。 详细阐述: 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用“这节课,我学会了” 、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 我会做了” 这样的形式来让学生总结,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纠正或提示学生, 并且显示相应的内容以课件形式展示出来。 为了检验和促进每个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对学生 的学习效果进行总结是必须的,也是有效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理解,使知识成为一个体系。 5)布置作业(2min) 拓展练习: 布置有点难度的作业,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详 细阐述:
21、 在本节课讲授结束后,我将给学生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较有难度的作业,让 学生在自我独立完成作业的同时,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也可以从中发挥他们的自 主创新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思维。 五、教学效果预测 上面是我对七年级数学的这一小节的授课方式,最后,我对本节课进行 预测, 总结如下: 1) 通过情境创设, 可以引起学生注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使用讲授法和发现法,让学生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 12 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负数;感受正、负数和 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和从不同角度对 有理数分类,可提高学生应用数学
22、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分类思想; 3)让同学们独 立完成练习,意在加深同学们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 4)最 后小结及布置作业,让学生掌握本课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1.2.1 有理数说课稿(一) 乐成镇三中 王铁放 一、一、 教教材分析材分析 1 1、 教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教材所处位置,是小学所学算术数之后数的范围的第一次扩充,是算术 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 算的基础. 2 2、 教学教学目目标标 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然性、合理性及有理数的分类; 能辨别正、负数,感受规定正、负的相对性; 体验中国古代在数的
23、发展方面的贡献. 3 3、 教学教学重点和重点和难难点点 教学重点: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和有理数概念. 教学难点:对负数概念的理解和有理数的分类. 二、二、 教学教学分析分析 鉴于初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能力不强,精神不能长时 13 间集中, 但思维比较活跃。 我决定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及情感教学, 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用大量的实例和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节学习情 绪。 本节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然性、合理性,通过合作探 索,理解有理数的分类,精心设问,适时、适度采用激励性语言,提高学生学习 积极性,从而较好地完成有理数概念的建构,达到教学目标
24、。 三、三、 学学法指法指导导 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活动,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互动合作,解决 问题;归纳概括,形成能力。恰如其分的问题设计,真正的让学生进行探究,突 出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 四、四、 教学教学程序程序 (一) 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家里都见过存折吧,使用存折有什么好处呢?老师也开了个存折, 谁知道“880.00 元” , “-2,000.00 元”这两个量分别表示什么呢?“-”读做负 号. 存入、支出意义相反,因此称存入 880.00 元,支出 2,000.00 元为具有相反 意义的量. 如果去掉存折中的“-”号,会出现什么后果?都表示存入,因此我们以前学 过的数无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