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心理学》课程标准.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康复心理学》课程标准.docx》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康复心理学 康复 心理学 课程标准
- 资源描述:
-
1、三年制康复专业康复心理学 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 言一、课程背景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健康概念的改变,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使得对医学生进行医学心理学教育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也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医学心理学已被列为全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康复心理学也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成为康复专业学生必修的医学课程针对康复专业的特点,将教学重点着眼于使学生掌握现代医学模式的特征,了解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康复、转归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残疾人的心理特征,了解康复治疗手段对康复对象心理的影响,真正把我们服务的对象看成是人,而不仅仅是残疾,用全面、整体的观点看待和服务于患者,并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2、,促进其全面康复,维护健康。使患者真正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真正地提高生活质量。二、课程性质康复心理学是研究残疾人和病人在康复过程中的心理规律的科学。康复心理学属于医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备高等康复治疗技术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康复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康复心理学为三年制大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必修课,是康复医学的基础课程。学习本课程的基础是康复医学导论、内科学、外科学等先修课,学生为高中毕业生。介绍康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康复内容、研究范围及我国康复心理学发展状况。重点学习病残人康复过程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常见行为问题的处理、康复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社会因素在康
3、复过程中的作用。三、课程基本理念1康复心理学是康复医学的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直接为临床康复治疗工作服务。通过学习掌握对病残人进行心理康复教育的原理与基本方法,指导病残人发展健全人格,以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来提高、调动机体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各项功能,提高病残人的病残后的康复率与生活质量。2康复心理学课程内容设置强调紧贴临床康复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必需、够用”的前提下,突出“精简、新颖、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康复心理学的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康复心理学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
4、能力、科学精神、协作精神的培养。主张以“研究性学习” 、“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方法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必备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严谨、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4康复心理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和职业素质,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尊重患者、关爱生命的职业意识。通过贴近临床的教学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临床实践(心理治疗) ,使学生认真体会康复治疗师的角色,增强对康复治疗师职业的热爱,树立关爱患者的意识,将关爱患者的意识逐渐转化为一种职业习惯。5康复心理学的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积累,还要注重学习过程和技能
5、,更要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其过程中的努力。 注意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三、课程设计思路1康复心理学课程总学时为30 学时,理论24 学时,实验6 学时,在第3 学期开设。各校可根据其具体情况适当调整。2康复心理学课程框架及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1学时序号主要内容论实验总计理第一章概述22第二章心理学基础33第三章应激与应激障碍11第四章心理生理障碍11第五章变态心理学11第六章临床心理评估224第七章心理治疗22第八章求医行为与医患关系22第九章康复科常见的心理学问题112第十章康复治疗与心理112第十二章常见残疾的心理康复
6、11第十三章老年病患者的心理康复11第十四章残疾儿童的心理康复11第十五章精神疾病的康复11第十六章康复心理咨询222考查2合计24630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基本知识教育目标1、熟悉病残人康复过程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常见行为问题的处理、康复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社会因素在康复过程中的作用。2、掌握对病残人进行心理康复教育的原理与基本方法。二、能力教育目标1具有观察病残人康复过程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常见行为问题的能力。2具有对病残人进行心理康复咨询和宣教能力。3具有在康复治疗中合理运用不同的疗法发挥其心理效应的能力。三、态度教育目标1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创业,并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2培养救死扶伤
7、、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尊重患者、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第三部分课程标准序号工作任务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学时活动设计理论实践第一章概述1、熟悉医学心理学的概念及分支20通过典型案例或进入2第二章心理学基础第三章应激与应激障碍第四章心理生理障碍第五章变态心理学第六章临床心理评估2、熟悉康复、康复医学的定义3、熟悉康复心理学的概念及其在康复医学中的作用4、了解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新的医学模式在现代医学中的意义5、了解医学心理学的发展简史及主要学派6、了解康复心理学的发展、 康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1、熟悉心理学、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人格的概念2、熟悉认识过程(感觉、知觉、学习、记忆
8、、遗忘、思维、注意) 、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的概念、气质、动机、挫折的定义3、熟悉感觉的一般特性、 知觉的基本特征、记忆的基本过程4、熟悉动机冲突的概念和类型5、熟悉感觉分类、记忆的类别、遗忘的分类、遗忘症、气质类型6、了解心理的实质;学习理论、情绪理论1、掌握应激的概念、 应激源的概念、分类和强度评估2、掌握心理防御机制和应对的定义3、理解应对策略与健康的关系4、熟悉应激反应、应激障碍5、了解心理防御机制和应对的具体表现形式1、掌握心理生理障碍的概念及病因2、掌握心身障碍的诊治原则3、熟悉心身障碍的中介机制4、了解临床常见的心身障碍(睡眠障碍、进食障碍)1、熟悉变态心理学的定义2、熟悉正常与异
9、常心理的判断标准3、了解精神病性障碍、 抑郁性障碍、人格障碍的定义、精神病性症状及常见神经症性障碍1、熟悉心理评估的定义、 心理测验的定义和特点2、熟悉心理测量工具的品质3、熟悉心理量表应用的基本准则4、熟悉智商、人格测验、神经心理测验、症状评定量表5、了解心理测验的分类临床(如有条件的话) ,使学生明确康复心理学的具体任务,理解康复心理学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提高学生对学习康复心理学重要性的认识。30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理解心理学的基础知识。10通过典型案例,解释应激与应激障碍、心理防御机制和应对的概念,理解其与健康的关系。10通过典型案例,解释心理生理障碍的概念、病因及诊治原则。10通过典型
10、案例,了解变态心理学的基本知识。22通过心理测量工具的实际使用,结合临床案例,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3第七章心理治疗第八章求医行为与医患关系第九章康复科常见的心理学问题第十章康复治疗与心理第十二章常见残疾的心理康复第十三章老年病患者的心理康复第十四章残疾儿童的心理康复第十五章精神疾病的康复第十六章康复心理1、掌握心理治疗的概念2、掌握心理治疗产生疗效的共同要素3、掌握心理医生应具备的条件4、熟悉各种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及方法1、掌握疾病、病感、求医行为、患者角色、医患关系的定义2、掌握求医行为与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3、熟悉病人常见的心理反应和处理原则4、熟悉医患关系的模式5、了解医务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