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突破必备知识-常考文言实词推导记忆.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最新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突破必备知识-常考文言实词推导记忆.doc》由用户(刘殿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高考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突破 必备 知识 文言 实词 推导 记忆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文言文阅读突破必备知识二、高中语文教材常考文言实词推导记忆1.国(u):国都,首都国家推导提示:古代的“国”本义是“国都、首都”的意思。“国都”是一个国家的代表,所以又引申出“国家”的意义,并成为后来的主要意义。如: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常考用法归纳梳理】(1)国都、京城(名)则有去国怀乡。(范仲淹岳阳楼记)(2)国家(名)忧劳可以兴国。(欧阳修伶官传序)(3)诸侯国(名)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4)汉以后王侯的封地(名)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范晔张衡传)2.亡(wn,w)推导提示:“亡”的本义是“逃跑”。作名词则为“逃亡的人”。“逃跑”即人“失掉”;
2、国家“失掉”即“灭亡”;生命“失掉”即“死亡”;东西“失掉”当然就“没有”了。【常考用法归纳梳理】(1)读“wn”:逃亡,逃跑(动)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司马迁鸿门宴)灭亡(动)燕虽小国而后亡。(苏洵六国论)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失去,丢失(动)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苏洵六国论)(2)读“w”:通“无”,没有(动)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3.说(shu, shu, yu, tu)推导提示:“说”的本义是“说明,解说”。经过“解说”,就能“说服”别人;还可形成自己的“学说,主张”。说服别人,当然很高兴,故又有“喜悦”之义,后写作“悦”字。【常考用法归
3、纳梳理】(1)读“shu”:讲,谈(动)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文体的一种。侧重议论,多用于说明事物,讲述道理(名)作师说以贻之。(韩愈师说)言论,说法(名)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司马迁鸿门宴)(2)读“shu”:劝说,说服(动)鲰生说我曰。(司马迁鸿门宴)(3)读“yu”:通“悦”,喜欢,高兴(动)秦王必说见臣。(荆轲刺秦王)(4)读“tu”:通“脱”,摆脱(动)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诗经氓)4.解(ji)推导提示:“解”的本义是“分解(动物)”。“解释、解说”道理时需要条分缕析;解说之后就会让人“理解、领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思考,就会形成自己的“见解”
4、。“分解(动物)”义后又引申为“解开”一切纠结之物,故有“解放、解脱”的意义,解开纠结之物后,纠结之物就会“松弛”下来,进一步引申为“懈怠”(心理上的松弛,后写作“懈”)。解开心中的结,就是“和解”。【常考用法归纳梳理】(1)分解动物的肢体(动)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2)解除(动)可以解燕国之患。(荆轲刺秦王)(3)理解、明白(动)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4)解释(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5.除(ch)推导提示:“除”本义“台阶”,特指“宫殿的台阶”。“任命、授职”,不正是在“宫殿的台阶”下进行的吗?“台阶”要经常打扫,故又引申出“清除,去掉”之义;岁月“
5、去掉”,则是岁月“流逝、过去”了。【常考用法归纳梳理】(1)台阶(名)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朱子家训)(2)殿阶(名)扶辇下除,触柱折辕。(班固苏武传)(3)任命,授职(动)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李密陈情表)(4)清除,除去(动)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6.遗(y,wi)推导提示:“遗”本义“失掉,遗失”。用作名词指“遗失之物”;遗失东西往往是因为“忘掉,忽略”了;失掉了的东西只好“留下来”给别人拣;由“失掉之物”的意义又可特指“排泄大小便”。由“留”义引申出“死者留下的”“送给”“送信”“赠送”等义。【常考用法归纳梳理】(1)读“y”:遗失、丢失(动)秦无亡矢遗钅族
6、之费。(贾谊过秦论)抛弃(动)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遗留(动)蒙故业,因遗策。(贾谊过秦论)排泄(大小便)(动)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司马迁史记)(2)读“wi”:给予、赠送(动)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荆轲刺秦王)7.少(sho,sho)推导提示:“少”的本义是“多的反面”。“稍,略微”指程度轻;“时间短暂”就是时间少,进一步引申出年龄小的“少年,青年”的意义;把人看“小”了,就是“轻视,瞧不起”。【常考用法归纳梳理】(1)读“sho”:不多(形)险以远,则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缺少(动)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减少(动)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
7、不加多。(寡人之于国也)轻视、看不起(动)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秋水)不多时、一会儿(副)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苏轼赤壁赋)稍微(副)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王)(2)读“sho”:年轻(形)沛公曰:“孰与君少长?”(司马迁鸿门宴)年轻人(名)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王羲之兰亭集序)8.被(bi,p)推导提示:“被”原意为“被子”。由这一意义引申出“覆盖”义,既而比喻引申出“遭受,遇到,蒙受”的意义,因这几个意义运用在人与人的交际之中,且暗含被动,因此,进一步引申为表被动。既用于覆体,覆体物必定要散开,铺平,所以逐渐引申为“披散,散开”之意。【常考用法归纳梳理】(1)读
8、“bi”:被子(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杨修之死)遭受,遇到,蒙受(动)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2)读“p”: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动)将军身被坚执锐。(司马迁陈涉世家)9.私(s)推导提示:“私”的本义是“自己的”,“个人的财产、利益、欲望等”就是自己的事物,对自己的事物当然“偏爱”;如果对别人的事物“偏爱”,就会“私下,偷偷地”想去“掠夺”,变为自己“私人占有”的事物。私:自己的偏爱私人占有,掠夺偷偷地【常考用法归纳梳理】(1)私人的、自己的(形)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李密陈情表)(2)偏爱(动)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3)私下、偷偷地(副)燕王私握臣
9、手曰,“愿结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10.要(yo,yo)推导提示:“要”在古代即“腰”字(甲骨文是两手叉腰形)。腰子就是肾,古人认为肾是生命之本,是人体最基本的部位,故引申出“基本的东西,要点”,基本的东西都是“简要的”。腰子处在人体的中间,故又引申出“在半路上拦住”,后来写作“邀”。往褒义发展为“邀请”;往贬义发展为“要挟”,往中性发展而为“求得,设法获得”。【常考用法归纳梳理】(1)读“yo”:相约(动)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通“邀”,邀请(动)张良出,要项伯。(司马迁鸿门宴)要挟、威胁(动)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方苞狱中杂记)(2)读“yo”:重要、显要(形
10、)文书下行直省,多潜易之,增减要语。(方苞狱中杂记)简要,切要(形)可谓要言不烦也。(三国志管辂传)11.坐(zu)推导提示:“坐”的本义是人在席子上的跪跽之形,即“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后跟上”,既是“坐”自然就有“座位”,“坐”是不动的,故又有“止息,停留”义。【常考用法归纳梳理】(1)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臂部压在脚后跟上。(动)项王、项伯东向坐。(司马迁鸿门宴)(2)座位。通“座”(名)因击沛公于坐。(司马迁鸿门宴)(3)因犯罪,因而获罪(动)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使楚)(4)因为,由于(介)停车坐爱枫林晚。(杜牧山行)(5)徒,空(副)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12.道(d
11、o)推导提示:“道”本义是“大路”。路的作用是“引导”人到某地,故有“引导”之义(后写作“导”);抽象意义即“途径、方法”;又特指“正当手段”(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途径和方法往往是一种“道理、规律”;道理和规律需要“述说”,而后成为“思想、学说”。【常考用法归纳梳理】(1)道路(名)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2)途径(名)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苏洵六国论)(3)说、讲(动)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4)方法(名)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贾谊过秦论)(5)规律,道理(名)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6)主张,学说(名)于是废先
12、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贾谊过秦论)(7)取道,经由(动)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司马迁鸿门宴)13.期(q,j)推导提示:“期”的本义是“一定的时间、期限”。所以引申出“时间、日期”“约会、约定”“限度、限量”。由“日期”引申出“一整年、一整月”的意思。由“约会”又引申出“期望”的意义。【常考用法归纳梳理】(1)读“q”:约定的时间,期限(名)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氓)约会(动)与佳期兮夕张。(屈原湘夫人)期望、期求(动)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读“j”:一周年(名)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名)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李密陈情表)1
13、4.兴(xn,xn)推导提示:“兴”的本义是“起来,起身”。事物“起来”就是“出现”“发动”的形象表达,由“出现”进一步引申出“创立”之义。【常考用法归纳梳理】(1)读“xn”:起,起来(动)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氓)兴起,发生(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赤壁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创办、建立(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兴盛(动)忧劳可以兴国。(欧阳修伶官传序)发生,引起(动)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王羲之兰亭集序)(2)读“xn”:兴趣,兴致(名)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王勃滕王阁序)诗歌的一种表现方法(名)赋、比、兴。15.却(qu)推导提示:“却”的本义是“退”。“
14、退”是“拒绝,推辞”的形象描绘。“退后”自然会“回头”,进一步虚化为“还,再”之义。【常考用法归纳梳理】(1)退,退回(动)相如因持璧却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却坐促弦弦转急。(白居易琵琶行)(2)使退,击退(动)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贾谊过秦论)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苏洵六国论)(3)拒绝,推却(动)却之为不恭。(孟子)(4)表将要重复或继续。还,再(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16.奇(q,j)推导提示:“奇”的本义是“异乎寻常”。“异乎寻常”说明是与众不同的,独特的,故有“单数,不成双”之义。在战争上,则特指“军事上或斗争策略上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