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新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doc

  • 上传人(卖家):刘殿科
  • 文档编号:6053678
  • 上传时间:2023-05-24
  • 格式:DOC
  • 页数:45
  • 大小:146.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新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doc》由用户(刘殿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新部编人教版 中考 语文 说明文 阅读 专题 训练 答案
    资源描述:

    1、新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漫话对联 对联大家都不陌生。中华大地妙联佳对俯拾即是:“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是镌刻在岳阳楼上的名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是古代劝学的佳对;“虽然毫末技术,却是顶上功夫”是理发店的妙联。可见,生活处处有对联。 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一般由上联和下联构成。若有横批应对对联内容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对联通常粘贴或悬挂在门上或壁间的廊柱上。 根据内容和用途来划分,常见的对联有节日喜庆联、婚丧嫁娶联,名胜

    2、古迹联、自勉联、题赠联等。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改写的“贵有恒,何须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是很有名的 联。鲁迅先生写给瞿秋白的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则是充满革命情谊的 联。 对联源于何时?可远溯先秦。那时人们在大门上挂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能压邪。这种桃木板便叫桃符。相传五代后蜀君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谓之题桃符,即最早的春联,亦即最初的对联。宋代在门上张贴对联成为一种风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这一民俗的形象反映。到了元代,对联较之前朝显得冷落了些,流传下来的也很少。对联的真正鼎盛是在明清两

    3、代,到了康乾盛世,对联艺术日臻完善,涌现出纪晓岚、袁枚等对联高手。晚清还出现了一些对联知识专著,如楹联丛语等。进入20世纪,对联日益呈现出勃发繁荣的景象。 对联的内容丰富多彩,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那么如何撰写对联呢? 首先,要根据对象和场合,选择清新流畅的语言,表达有意义的内容。例如:“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志育才一代功”,可以送给辛勤的园丁;“枝头喜鹊歌新曲,雪里梅花报早春”,适合春节传达喜气;“皓月描写双燕影,寒霜映出并头梅”,经常出现在结婚喜庆时。 其次,撰写上下联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必须相连,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两联字数须相同,相同位置词语的词性应相同或相近,但不能出现四海对五湖之类的词

    4、义雷同情况,更不宜有石对石这样的同字相对;句式结构形式要相同,彼此对称;字音声调平仄相对,使对联念起来有一种音乐美。 对联还有一些特殊的写法,在此仅举两种。一是从古今诗词曲赋中取两句组成,如“夕阳无限好,高处不胜寒”,上联出自李商隐诗,下联出自苏轼词 , 这叫集句。二是摘句,就是把诗中的对偶句直接拿来使用,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的颈联。 对联不仅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而且是世界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和许多汉字学家的涌现,外国人也逐渐学会了用汉字来写对联。小小的对联还真的融合了大文化呢!它展现出汉民族语言得天独厚的优势。让我们把中华

    5、民族传统文化的这朵奇葩奉献给世界,使其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1)第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喜庆联/自勉联B.名胜古迹联/题赠联C.题赠联/喜庆联D.自勉联/题赠联(2)第段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其作用是_ (3)本文围绕对联,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介绍。 对联的定义和构成_ 对联的意义和影响(4)“据历史记载,光绪皇帝结婚时,英国女王送了一座自鸣钟,上面就刻有一副对联:日月同明,报十二吉祥如意;天地合德,庆亿万富贵康宁。”这段文字放在第几段合适?为什么? 【答案】 (1)D(2)举例子;具体说明了集句这种特殊对联的写法(3)对联的内容和用途;对联的起源与发展;对联的

    6、撰写和要求(4)放在第段合适。英国女王送给光绪皇帝的自鸣钟上有一副对联,这个事例能具体地说明第段中的“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和许多汉字学家的涌现,外国人也逐渐学会了用汉字来写对联”。 【解析】【分析】(1)根据第段“根据内容和用途来划分,常见的对联有节日喜庆联、婚丧嫁娶联,名胜古迹联、自勉联、题赠联等。”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改写的对联属于勉励自己努力学习的自勉联,鲁迅写给瞿秋白的则属于题赠联。故选D。 (2)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作用的把握。首先指出说明方法,然后结合语境写出作用。根据“如”字分析,是“例如”的意思。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举“夕阳无限好,高处不胜寒”,具体说明了集句这种特

    7、殊对联的写法和特点。 (3)仔细阅读文本,根据文本内容概括即可。第段“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介绍了对联的含义,第段“根据内容和用途来划分,常见的对联有节日喜庆联、婚丧嫁娶联,名胜古迹联、自勉联、题赠联等。”介绍了对联的种类,第段“对联源于何时?可远溯先秦进入20世纪,对联日益呈现出勃发繁荣的景象。”介绍的是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历史,第段“对联的内容丰富多彩,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那么如何撰写对联呢?”以及下文三段介绍的是对联的写法,第段“对联不仅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而且是世界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的是对联的意义和影响。据此填

    8、空即可。 (4)仔细阅读材料,根据材料内容,从文本中找到与之相符的段落。材料中“英国女王送给光绪皇帝的自鸣钟上有一副对联”说明了对联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与第段“外国人也逐渐学会了用汉字来写对联”相符,故可以放在第段,用来当作例子,来说明“对联不仅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而且是世界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和许多汉字学家的涌现,外国人也逐渐学会了用汉字来写对联”。 故答案为:D; 举例子;具体说明了集句这种特殊对联的写法; 对联的内容和用途;对联的起源与发展;对联的撰写和要求; 放在第段合适。英国女王送给光绪皇帝的自鸣钟上有一副对联,这个事例能具体地说明第段中的“随着世界

    9、文化的融合和许多汉字学家的涌现,外国人也逐渐学会了用汉字来写对联”。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句意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具体语境中,每个词就只能有一个确定的意义;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根据语段中的一些关键词先来判断说明方法,熟记一些常见的说明方法,结合文段分析,在根据文章内容或者文章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其作用;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作答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所给语段,结合语段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衔接能力。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

    10、抓住前后的关键句进行即可解答。2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塑料袋真的应该抵制吗 2008年的一纸“限塑令”施行至今已有十年,其间围绕塑科袋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歇。由于不可降解,塑料袋早已成为多数环保主义者的眼中钉肉中刺,海龟和海鸟误食塑料袋后死亡的图片更激起人们对塑科袋的痛恨。 但其实,人们对塑料袋的认识,大多是错误的。 伤害海洋动物的是所有垃圾,而不仅仅是塑料袋。事实上,塑料袋在垃圾整体当中所占比例很低。2008年,北京每年产生废旧塑料包装垃圾14万吨,仅占整个生活垃圾的3%,在上海,这个数字是7%。 流行于环保主义者中间的一种说法是,塑料袋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造成10万只海洋哺乳动物和100万只海鸟的

    11、死亡。 不过这些健康风险并不会发生在所有的海鸟身上,它对于那些通过反刍喂养幼鸟的物种影响比较显著。而且,目前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塑科袋与海洋哺乳动物和海鸟的死亡率有相关关系,来自美国海洋哺乳动物委员会专家的研究表明,塑料袋对于海洋哺乳动物的伤害远没有被遗弃的渔网、渔具,缆绳等严重, 海洋哺乳动物的生存环境的确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塑料袋定是杀死海洋动物的凶手。一个名叫卡斯卡迪亚的专业动物尸检组织对2010年4月死于美国西稚图海滩的灰鲸进行解制之后发现,在鲸鱼的胃中存在塑料袋、小毛巾、手套。鞋子和其他垃圾,同时这只灰鲸头部还有一个明显的由螺旋浆造成的伤口。 海洋哺乳类动物误吞塑料袋的比

    12、例并不比误食其它垃圾高,靠限制塑料袋保护海洋动物并不比限制鞋子、手套更有效, 环保组织常用吞下了塑科袋的海龟照片来证明海龟是白色污染的受害者。不可否认,这种情况也许确实存在,但是图片的超强冲击力也不能直接证明塑料袋对海龟的影响。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在2008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塑料袋极少是海龟死亡的主要原因。如果要减少对海龟的伤害,禁止钓鱼比限制使用塑料袋更有用。根据美国海洋渔业局的统计,造成海龟非正常死亡最多的人类活动是渔业而非塑料袋制品污染。 因此,对海洋动物而言,塑料袋并不是环保主义者口中的“冷血杀手”。 除了伤害海洋动物之外,塑料袋对大气、土壤、水的污染和对石油的消耗也一直为人诟

    13、病。然而真相出乎人们意料。 2005年,苏格兰政府发布了全面评估塑料袋和纸袋对环境影响的报告,结果认为属于环境友好型的纸袋和布袋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环保,生产时,纸袋要比塑料袋多消耗10%的能量,耗水量更是塑科袋的四倍,生产纸袋所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塑科袋的33倍。结束使用周期后,纸袋还会造成27倍于塑料袋的固体废弃物。 同时,塑料袋使用的便捷已经让许多家庭主动对塑料袋进行“绿色处理”。他们会把超市和菜市场的塑料袋拿回家储存,在套垃圾桶和装东西时拿出来二次甚至多次使用。 不可降解性被认为是塑料袋的原罪,然而它的破坏力往往与低回收利用率绑定在一起,“不可降解”四个字听起来十分骇人,但事实上,除了

    14、塑料制品外,金属制品和玻璃制品也不可降解,玻璃制品自然腐烂需要1000年左右,是塑料制品的5倍。 人不可能把这些材料的使用都一并禁止,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不可降解的材料能否被妥善地处理。塑料袋处理的尴尬在于焚烧会污染大气,填埋又污染土地,回收利用就成为它最好的去处。 国原本塑料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成为制塑的原料,发热发电的材料,从此变废为宝,改过自新,然而低回收率却阻碍了这一切。欧洲国家塑料的回收率在45%以上,德国和日本的回收率都在60%以上,可中国的回收率却仅有25%, 限制塑科袋对环保的作用远不如人们预期的那么大,只要回收利用得当,塑料袋也并非罪大恶极。摘自青年文摘2018年第9期(有删

    15、改)(1)为什么说“对海洋动物而言,塑料袋并不是环保主义者口中的冷血杀手”?请结合选文说明理由。 (2)文段中划线的“也许确实”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段作简要分析。 (3)选文第段和第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选择其中任意两种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 (4)结合选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请你谈谈塑料袋是否可用,为什么? 【答案】 (1)塑料袋在垃圾整体当中所占比例很低,被遗弃的渔网、渔具,缆绳等对海洋动物伤害更大,海洋动物误食其他垃圾更多,人类渔业活动是最大的杀手。(2)不矛盾。因为,“也许”是表推测,因为作者觉得没有确凿可信的证据证明这是事实,但也知道海龟吞食的垃圾中确有塑料袋,海龟的死塑料袋脱不了干系。

    16、所以两词连用表示这样一种事实,就更准确。(3)第段主要用了举例子,第段主要用了打比方。(4)我认为可用。塑料袋方便、便宜,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我认为的可用,也应该加以宣传和引导,一是尽量少用,不用或重复利用;二是做好垃圾分类,让塑料能二次三次,甚至循环利用,三是开发可快速降解的塑料袋。这样,就能化解矛盾,既保护环境,也有利人类生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说明文的整体阅读能力,涉及的考点有筛选概括文章内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方法和理解拓展等。(1)本题考查整合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有效提取信息,然后准确表达。阅读第段,可以提取到该问题的有

    17、效信息:从第段概括出“塑料袋在垃圾整体中所占比例很低”;从第段概括出“被遗弃的渔网、渔具,缆绳等对海洋动物伤害更大”,从第段概括出“海洋动物误食其他垃圾更多”;从段概括出“人类渔业活动是最大的杀手”。(2)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明确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说明文的语言有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的区别,二者的说明都遵循准确、科学的前提,只不过后者比前者在说明时或穿插传说、趣闻,或进行描写,或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将说明对象介绍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本文属于平实说明。平实的语言中同样包含着说明语言的准确和科学,这里“也许”和“确实”看似矛盾,实则是有机的统一,符合实情,科学准确。(3)本

    18、题主要考查说明方法的辨析和理解。解答此题要掌握说明文所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并能准确辨析每种说明方法的不同特点和它相应的作用。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本题第段拿一个名叫卡斯卡迪亚的专业动物尸检组织2010年4月一次解剖的事实来说明本段的中心海洋生物的死塑料袋作用很小。第段用“眼中钉肉中刺”来比喻环保人士对塑料的恨。(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拓展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结合文章,结合实际,写出自己有建设性的看法。避免空话、熟话、套话。【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说明文内容的能力。作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仔细审题的基础上,筛选出

    19、与问题相关的答题区域,再进行提炼概括,就可得出答案。(2)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特色的分析能力。解答这类题,先解释这个词的本义,再解释该词语在这个句子中所起的作用,最后说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3)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方法的判断。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以及作用是说明文常考的题型。解答此类题型,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来分析说明方法。(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拓展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结合文章,结合实际,写出自己有建设性的看法。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太空环保”彰显中国担当张保淑 近日,绕地球飞行6年半的“天宫一号”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再入大气层,绝大部分器件

    20、在空中分解并烧蚀销毁。社交网络上有外国网友晒出“天宫一号”残骸进入大气层燃烧的影像:先是有几块闪亮的碎片在空中快速滑行,不久后碎片燃烧起来,在天空拖拽出数道耀眼的光轨。与之前一些外国媒体所担心的完全不同,天宫一号完美谢幕,既没有对地面造成任何威胁,也没有制造太空垃圾。 说起太空垃圾,人们可能首先会想起那些从太空坠落的人造飞行物残骸。事实上,几乎每周都有航天器残骸落入大气层,其中大部分都会在再入大气层时燃尽,基本不会对人类构成威胁。真正危害巨大的太空垃圾是那些在地球轨道中掉不下来的废弃物。火箭科学家称之为空间碎片或轨道碎片,指宇宙空间中除正在工作着的航天器以外的人造物体,包括航天器发射过程中产生

    21、的碎片、航天器表面脱落的太阳能面板和油漆、火箭和航天器爆炸碰撞产生的碎片,甚至是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失手落下的手套。这些碎片在地球轨道上以3-8公里每秒的速度高速运动,碰撞时相对速度可达每秒10公里以上。 太空碎片的危害早已不再只是一种“担心”而是活生生的“现实”,给世界航天事业发展造成了严重损害。1983年,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与一块直径0.2毫米的涂料块相撞,导致舷窗被损,只好停止飞行。1986年,欧洲空间局的“阿丽亚娜”号火箭进入轨道之后不久便爆炸,爆炸残骸成为太空垃圾,致使两颗日本通信卫星遭到毁坏。1991年9月15日,美国发射的“发现者”号航天飞机差一点与苏联的火箭残骸相撞,当时两

    22、者仅仅相距2.74千米,幸亏地球上的指挥系统及时发来警告信号,否则后果不堪设想。2009年2月10日,美国铱星公司的通信卫星“铱星33”与一颗报废的俄罗斯军用卫星相撞,产生2000多片碎片,每个碎片都如同一发炮弹,能够轻易摧毁任何昂贵设备。 作为航天后起之秀,中国一直高度重视“太空环保”工作。早在1995年,中国国家航天局就正式加入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从2000年起,中国启动了“空间碎片行动计划”,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提供了空间碎片监测预警技术服务。根据该行动计划,开发了高性能防护材料和先进防护结构,颁布了空间碎片减缓与防护管理办法,对现役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施末级钝化处置,并多次对废弃

    23、卫星实施离轨处理。2004年10月,“中国科学院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研究中心”成立,并把“积极研发空间目标与碎片的探测、识别等应用技术,建成中国空间目标与碎片的实测和研究基地”列为宗旨之一,建立了管理和数据处理中心,架设了观测设备和数据通信网。2008年12月,“中国科学院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重点实验室”成立,并在卫星动力学、空间碎片碰撞预警计算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在“神舟”系列空间碎片监测预警任务中得到重要应用。 2015年,中国国家航天局空间碎片监测与应用中心正式成立。它具备航天器发射预警、空间物体安全再入、航天器解体分析、空间碎片环境评估等能力。其成立有利于推进中国空间碎片技术发展,提

    24、升空间碎片管理和服务能力,保障航天器在轨运行安全,维护中国外空发展权益。据统计,该中心成立当年就发出“有碰撞风险”的红色预警达87次。 2016年6月25日,“太空环保”迎来历史性时刻:“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携带“遨龙一号”空间碎片主动清理飞行器发射成功。“遨龙一号”是世界上首个主动的轨道碎片离轨清除实验项目,它装载了一台机械臂,模拟抓取废弃卫星和太空碎片,并将它们带到大气层烧毁。这是中国在世界航天领域独领风骚的杰作。(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选文从叙述“天宫一号完美谢幕”写起,有何妙处? (2)选文第四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3)我国在“太空环保”方面彰显担当的具

    25、体表现有哪些?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 【答案】 (1)从大家熟知的重大新闻事件“天宫一号完美谢幕”写起,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自然进入下文对太空垃圾等有关情况的说明,同时也以这个事件充分说明了中国政府对太空垃圾的科学处理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2)举例子。以时间为顺序以翔实的例子说明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太空环保”工作。(3)从2000年起,中国启动了“空间碎片行动计划”,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提供了空间碎片监测预警技术服务。2008年12月,“中国科学院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重点实验室”成立,并在卫星动力学、空间碎片碰撞预警计算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携带“遨龙一号”空间

    26、碎片主动清理飞行器发射成功。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开头语段在文章中的作用。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如果文章以列举或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一般是为了引出说明的对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文章从大家熟知的重大新闻事件“天宫一号完美谢幕”写起,引出说明对象太空垃圾,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用这个事件说明了中国政府对太空垃圾的科学处理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此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辨析及作用。解答时首先要知道有哪些,其次要知道其特征及作用。另外,说明方法的作用是由效果的关键词和其内容上的作用两部分组成的。效果关键词如:准确、具体、形象生动、条理清晰。内容上一般证明

    27、的是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之前的句子,而且大多证明本段的中心句。第四段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列举了我国在“太空环保”方面所做的工作,这是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太空环保”工作。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并概括的能力。回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在审清题干的基础上找到答案范围,然后精读该语段,根据理解得出切题的答案。根据第四段的内容可提炼出“从2000年起,中国启动了空间碎片行动计划,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提供了空间碎片监测预警技术服”和“2008年12月,中国科学院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重点实验室成立,并在卫星动力学、空间碎片碰撞预警计算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根据第六段的内容可得出“长

    28、征七号运载火箭携带遨龙一号空间碎片主动清理飞行器发射成功”。故答案为:从大家熟知的重大新闻事件“天宫一号完美谢幕”写起,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自然进入下文对太空垃圾等有关情况的说明,同时也以这个事件充分说明了中国政府对太空垃圾的科学处理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举例子。以时间为顺序以翔实的例子说明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太空环保”工作。从2000年起,中国启动了“空间碎片行动计划”,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提供了空间碎片监测预警技术服务。2008年12月,“中国科学院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重点实验室”成立,并在卫星动力学、空间碎片碰撞预警计算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携带“遨龙一号”空

    29、间碎片主动清理飞行器发射成功。【点评】此题考查开头语段在文章中的作用。答题时应注意,从“天宫一号”说起,引出说明对象“中国重视太空环保”,引起阅读兴趣。此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辨析及作用。答题时应注意,首先点明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强调“具体说明”和“时间为顺序”。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并概括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通读全文,准确概括说明内容不要遗漏,语句简练,引用关键词句从三方面作答。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四海为家”的微塑料杨舒 在距离人类生活圈最远的南极海水中,微塑料的身影再次被科学家“捕获”。科学家们认为:“这基本可以证明,微塑料已遍布于全球海洋,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塑料在生活中很常见,

    30、“微塑料”又是什么?它为何引发科学家频频关注,又将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危害? 科学界关注海洋微塑料污染最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直到2004年,英国科研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海洋水体和沉积物中塑料碎片的论文,才首次提出“微塑料”的概念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者薄膜。 海洋中的微塑料可分为“原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两大来源。“原生”微塑料是指在生产时就是细小的,可直接作为产品或原料使用的塑料微粒,如用于清洁剂、洗面奶,以及工业研磨料、去角质、药物和纺织物的塑料原料等。“次生”微塑料是指在自然环境中,由大块海洋塑料污染物因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层层分解破碎而成的细小塑料颗粒。 微塑料难

    31、降解,除此以外最大的特性就是粒径细小,数量巨大,非常容易被海洋浮游生物所摄入,它的尺寸越小,危害越大,容易堵塞生物食道。微塑料另一个特性就是高疏水性,加之有较大面积,容易吸附海水中的多环芳烃等疏水性污染物,并产生富集作用。而这些疏水性污染物基本都是持久性有机物,大都具有较大生物毒性,能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并通过生物食物链进行累积。 最让科学家们担心的是,通过食物链,这些被海洋生物摄取的微塑料最终会进入生物链顶端人类的体内,威胁人体健康。 科学家们普遍呼吁,世界各国应一道提高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率,并减少使用塑料制品,以降低塑料垃圾对海洋的污染。(光明日报,有删改)(1)请在文中找出一处运用“下定义

    32、”说明方法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2)简要概括微塑料具有哪些特性。 (3)“微塑料已遍布于全球海洋,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这句话中“可能”一词有什么具体作用? 【答案】 (1)“微塑料”的概念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者薄膜。“原生”微塑料是指在生产时就是细小的,可直接作为产品或原料使用的塑料微粒。“次生”微塑料是指在自然环境中,由大块海洋塑料污染物因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 层层分解破碎而成的细小塑料颗粒。(2)难降解;粒径细小;数量巨大;容易被海洋浮生物所摄入;高疏水性。(3)“可能”一词表示微塑料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推测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解析】【分析】(1)此

    33、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辨析及作用。辨析说明方法首先要全面掌握说明方法的分类及各种说明方法的语言标志。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种概念) 是的(属概念)。例如第四段对“原生”微塑料是和“次生”微塑料的说明就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2)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并概括的能力。回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在审清题干的基础上找到答案范围,然后精读该语段,根据理解得出切题的答案。根据第五段“微塑料难降解,除此以外最大的特性就是粒径细小,数量巨大,非常容易被海洋浮游生物所摄入,它的尺寸越小,危害越大,容易堵塞生物食道”提炼关键词语即可解答。(3)此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掌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体现

    34、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上,主要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等词语。“可能”表估计,表示微塑料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推测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故答案为:(1)“微塑料”的概念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者薄膜。“原生”微塑料是指在生产时就是细小的,可直接作为产品或原料使用的塑料微粒。“次生”微塑料是指在自然环境中,由大块海洋塑料污染物因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 层层分解破碎而成的细小塑料颗粒。(2)难降解;粒径细小;数量巨大;容易被海洋浮生物所摄入;高疏水性。(3)“可能”一词表示微塑料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推测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35、【点评】(1)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是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能准确揭示事物 的本质,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精练、更严密。三方面,“微塑料”的概念:直径小于5毫米、塑料纤维、颗粒或者薄膜;“原生”微塑料;“次生”微塑料。(2)这道题是归纳说明对象的特征,抓关键语句,在一篇说明文中,说明的中心内容有时集中在一两句话,这些关键句有可能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和中间。提取关键词语,有时文章的某一内容要点分散在一些段落中,提取这些段落中的关键词语,进行归纳总结。特点有,本质上难降解;外形:粒径细小、数量巨大;危害性:容易被海洋浮生物所摄入、高疏水性。(3)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首

    36、先解释加点词语的大意,然后根据其所在的句子,说明带有加点词和去掉加点词句意发生的变化,最后一句话点明加点词对说明语言准确性所起的作用。“可能”表示或许、推测、估计,表示微塑料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推测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如果去掉太绝对。5阅读生命与气候,完成后面小题。生命与气候林道之 你能想到吗?千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的斗争所决定的。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则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如果哪一方占上风,那么地球就会面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 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

    37、炸”时期,地球被各种各样的生物占领着。当时的士壤中到处都是把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节肢动物,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当时的气候极其温暖。 但是,植物很快进行了反击。化石显示,4.5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植物首次出现,木质素使细胞壁坚硬,这样植物就得以长大,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树木。随看全球的植物空前大量生长,毫无约束的光合作用使植物从空气中吸取着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减少,而不能吸收木质素的、饥饿的节肢动物对此无能为力一地球进入了严寒期。动物次通过进一步进化进行了回击。当时的主角是白蚁和恐龙,它们学会了如何食用木质素,如何繁荣昌盛。它们粗重的呼吸及对植被的破坏使空气中的二氧化

    38、碳含量高达今天的3倍,地球大部分地区酷热潮湿,又恢复了温室效应。 然而植物并没有被消灭。在6500万年前,恐龙因为小行星的碰撞或其他灾难而彻底消失后,植物抓住了这一机会,突破点是第一批草地的出现护青草本身不会保存很多二氧化碳,但能形成软土。软土可以保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事实上,草地生态系统含有的碳比森林生态系统还多。 过去约4000万年,大量草地布满全球,取代了许多年以前的森林地带。在草地的影响下,地球逐渐降温,终于在200万年前进入冰川期。 大约1万年前,由于人类活动的显著增强,地球上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再度升高。尤其是近百年来,地球的温室效应愈来愈明显。 也许,

    39、地球上的整个生物圈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个体调节其体内环境那样,不停地调节着地球的大气环境是在主动地调节环境,使气候能适合地球上生物生存进化的需要。换句话说,地球的生物圈,而不是在被动地,适应环境。 果真如此 , 数十亿年的气候变迁不仅仅是太阳或地球的原因,生物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深深参与其中了。 (选自大科技2018年第3期,有改动)(1)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气候与生命的关系。 (2)贯穿全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它与说明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3)本文最后一段中划线的词语“果真如此”能否删去,为什么? (4)联系本文内容,调动知识储备,请你谈谈若干年后,地球的气候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并简述理由。 【

    40、答案】 (1)生命与气候相互依存,相互制约。(2)时间顺序。说明内容(生命和气候)就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化的。时间验证着生命和气候的关系;生命和气候的斗争推动着时间向前。(3)不能删去。说明的准确要求我们表述的必须和事实是一致的。果真如此,是因为人类存在的时间之前的历史,还没有得到完全的科学论证,还含有推断的成份。所以不能删去。(4)如果人类都能像中国一样承担责任,保护生态,若干年后,地球气候可能会比现在更好;如果都像美国那样退出世界气候协定,不愿为保护世界生态出力献力,若干年后,地球气候可能会风暴肆虐,海平面上升,很多低海拔国家消失 【解析】【分析】(1)细读文章,发现答案应该从第一段中找,

    41、由关键句子“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的斗争所决定的”“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如果哪一方占上风,那么地球就会面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概括作答即可。(2)说明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三种。抓住本文表示时间的词语“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化石显示,4.5亿年前”“在6500万年前”“过去约4000万年”“大约1万年前”可知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本文内容是生命与气候的共同进化,进化过程是按照时间进行的,所以采用时间顺序。(3)“果真如此”的意思是“如果的确这样”,也就是说前面的观点如果成立,会产生后面的结果。如果删去,与原文意思不符,

    42、和事实情况也有明显不一致,因此不能删去。(4)根据文章内容,对今后气温的变化进行预测,抓住关键点“气候是由两大生命系统的斗争决定的”进行推断。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绝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语言通顺、有条理。故答案为:(1)生命与气候相互依存,相互制约。(2)时间顺序。说明内容(生命和气候)就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化的。时间验证着生命和气候的关系;生命和气候的斗争推动着时间向前。(3)不能删去。说明的准确要求我们表述的必须和事实是一致的。果真如此,是因为人类存在的时间之前的历史,还没有得到完全的科学论证,还含有推断的成份。所以不能删去。(4)如果人类都能像中国一样承担

    43、责任,保护生态,若干年后,地球气候可能会比现在更好;如果都像美国那样退出世界气候协定,不愿为保护世界生态出力献力,若干年后,地球气候可能会风暴肆虐,海平面上升,很多低海拔国家消失【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答题时应注意,通读全文,准确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归纳中心句,主要从第7段概括主要内容。(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说明顺序。答题时应注意,2到6段开头都有时间从古到今演变的词语,很容易判断是时间顺序。(3)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掌握。答题时应注意,先解释词语,再分析句子的意思,说明删去此词句子的意思的改变,最后强调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4)本题考查的是内

    44、容的延伸和应用。答题时应注意,由文章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中相关现象进行解释。进行合理性的推断和大胆想象。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迁移到文段 中来。6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人工智能时代,天气如何预报 天气预报的发展,经历了从定性预报、描述性预报向数字化、网格化预报的过程。比如,我国气象部门原来发布的城镇天气预报,内容只包括2400多个城镇的天气现象、高低温和风速风向预报,频次也只是一天三次,预报的时间精度和空间精度不够高。 2012年,国家气象中心推出了一个新的预报产品,即大城市精细化预报,该产品把全国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24小时内的天气预报进行细化,每6小时开展一次预报,降水量

    45、可以预报到毫米。但即便这样也不够精细,不能满足各行业及公众的需求。 于是,“网格预报”这一概念被引进到我国的精细化预报业务中。如何理解它呢?可以这样比喻,就像地球上的经纬网一样,我们可以把中国以及每个城市所在的区域分解成许多个5公里5公里甚至1公里1公里的网格,而公众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个网格中,每个网格中的天气情况也会有所差异。与原来的定点预报相比,它在空间上更加精细,也更具针对性。拿北京的预报来说,原来的预报只是以南郊观象台这一个点的气温、降水等来代表整个城市的天气情况,但通过开展网格化预报,北京的天气不再由一个定点来反映,针对北京的气象服务和天气预报可以精细地反映在整座城市每个不同的网格

    46、之中。网格化预报的精细程度不仅体现在空间上,还反映在可以每天以更高频次更新和发布上。原来一天的天气预报只会涉及一种天气现象,现在网格化预报可以做到全国范围内逐3小时预报。随时随地,公众都能了解到自己当前所处的网格未来是什么样的天气,能够清楚地了解气温、降水、风等多个基本气象要素。除了对陆地上的网格进行预报外,气象部门还将我国的责任海区划分为多个10公里10公里的网格,并进行海上能见度、海上大风等要素的精细化预报。 在原先的预报产品中,公众接触较多的就是气温、风和天气现象这三个要素,而当前的陆地和海洋预报产品就已细化到四大类_个气象要素。第一类是基本要素,即气温、降水、降水相态、风、云量、相对湿度等。以前,12小时的预报中就只反映一个要素值,现在有了更精细的逐3小时预报,可以反映不同时段的要素值。第二类是环境气象要素,包含雾、霾、沙尘暴、能见度等。第三类是灾害性天气要素,包含短时强降水、雷暴、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预报。第四类是海上气象要素,在产品中具体体现为海上大风、海上能见度、海上天气现象等预报。 与以前的天气预报相比,网格预报是精细定量的数字化预报。在方便公众获取更精准更精细的天气预报之余,还将有助于预报员开展高影响天气预报和气象灾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605367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