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最新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1月月考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doc

  • 上传人(卖家):刘殿科
  • 文档编号:6049369
  • 上传时间:2023-05-24
  • 格式:DOC
  • 页数:16
  • 大小:16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最新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1月月考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doc》由用户(刘殿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最新 北师版八 年级 物理 上册 11 月月 质量 检测 试卷 答案
    资源描述:

    1、最新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1月月考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学校: 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全新的2B铅笔长度约18mB正常人的心率是每小时60次C成人手指指甲盖的宽度大约是1cmD成人的手臂长度约为1dm【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一根2B铅笔的长度与此差不多,在18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正常情况

    2、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1min跳动的次数在70次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钢笔杆直径约0.7cm,成年人手指指甲盖的宽度略大于此数值,大约是1cm。故C符合实际;D、成年人的步幅约70cm,成年人的手臂长度略小于此数值,在60cm6d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够传递信息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闻其声而

    3、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分析】(1)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2)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3)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在传播中、在人耳处;(4)根据声调、响度、音色的不同特点做出判断。解:A、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A错误;B、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其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40m/s,故B错误;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正确;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我们对声音的应用、声音的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特征的判断等,属声学综合题意。

    4、3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人在太阳光下地面上形成的影子B小孔成像C日食和月食的形成D人能看见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分析】(1)由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较多,如日月食、影子、激光准直等;(2)我们之所以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的反射。解: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应用的实例有:日食、月食、影子的形成、瞄准器等。所以A、B、C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人能看见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所以选项D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的具体生活实例,掌握三种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5、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光的反射:镜子、倒影、潜望镜;光的折射:看水中的物体、隔着玻璃或透镜看物体。4“神舟”飞船在太空中高速飞行,而坐在其中的航天员认为自己是静止的。这是因为,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飞船B地球C月亮D太阳【分析】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关键看选取的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就是运动的;位置如果没有发生改变,就是静止的。解:A、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和飞船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了变化,符合题意;B、以地球为参照物,航天员相对于地球位置发生了变化,不合题意;C、以月亮为参照物,航天员和月亮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航天员是运动的,不合题意;D、以太阳为参照物,航天员和太

    6、阳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航天员是运动的,不合题意。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5光学实验课时,小叶用激光灯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会出现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B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C地面对光发生漫反射D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分析】此题无非是在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之间进行选择,如何区分并进行判断,就要理解“粗糙的墙壁上会出规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这句话的含义。解

    7、:用激光灯对着光滑的大理石照射时,由于大理石表面比较光滑,光线会发生镜面反射将大部分的光射向墙面,从而在光滑的地面上形成一个很暗的光斑;当平行光束被反射到粗糙的墙壁上时,不再平行,会射向各个方向,从而形成了一个明亮的光斑,这是漫反射的缘故;综上可知:只有B最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区别,平行光束经反射后是否仍然平行,是两者的最大区别所在。6弦乐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请调音师进行调音,调音师通过调节弦的长度将琴音调准,在此过程中调音师改变了琴弦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解:调节琴

    8、弦的松紧,就会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所以“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故选:B。【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频率与音调的关系分析解答。7一同学从距竖直平面镜前10米的地方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地沿平面镜法线方向向平面镜走去,经5秒后,该同学与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距离是()A5米B10米C20米D15米【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虚像和实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实体到镜面的距离就等于所成的虚像到平面镜的距离。解:当同学经5秒后,走过的距离为1米/秒5秒5米,即现人到镜的距离为1055米,所以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为5米,则人与像的距离就为物距与像距之和为5+510米,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

    9、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应用。8如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3cmB将凸透镜向左移,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C蜡烛和光屏互换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D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得到清晰像,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物距大于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且成实像时,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解:A、观察图示可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则u26cm2f,解得f13cm,故A错误;B、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故B正确;C、

    10、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故C错误;D、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物距增大,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减小像距,光屏应靠近凸透镜,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探究的是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是今后学习光学,研究光现象的基础,应该熟练掌握,并注意加以区分,不能混淆。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9(2分)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全世界电视观众均可通过卫星传输的信号在家里收看开幕式盛况,这种卫星被称为地球同步通信卫星,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相对于地球静止(填“太阳”或“地球”)【分析】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转动的速度与地球自转的速度相等,相对地球的位置不变。

    11、解: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转动的速度与地球自转的速度相等,其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因此,以地球为参照物,同步卫星是静止的。故答案为:地球。【点评】本题考查了参照物,应知道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转动的速度与地球自转的速度相等,相对地球静止。10(4分)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如果不爱护眼睛容易患上近视眼,矫正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填“凸”或“凹”)。视力正常的眼睛,远近景物都能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填“实”或“虚”)。【分析】(1)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眼球过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错后会聚到视网膜上。(2)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

    12、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解: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我们看物体时,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故答案为:凹;实。【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的理解,以及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11(6分)渔民在叉鱼时

    13、,看到的鱼的虚像在真实的鱼的斜上方,这是因为鱼反射出的光从水斜射到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的缘故。渔民看到鱼时,鱼也看到渔民,这是因为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分析】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其实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解:鱼儿是在水中的实际物体,是由于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折射进入了人的眼睛,我们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由于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鱼的实际位置要比看到的位置要深,我们看到的鱼的虚像在真实的鱼的斜上方。渔民看到鱼时,鱼也看到渔民,这是因为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故答案为:上;反射;折射;可逆。【点评】光的反射和折射都

    14、可以成像,反射只能成虚像,折射还可以成实像;无论折射还是反射,光路都是可逆的。12(2分)李明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以下是他所记录的数据:17.86cm、17.88cm、17.68cm、17.87cm、17.8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该是17.87cm。【分析】(1)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就是说分度值所对应的数据(倒数第二位)是准确的,分度值所对应的下一位数据(最后一位)是估读的;(2)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错误读数,取其余4个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即为测量结果,根据刻度尺的读数方法确定准确值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平均值求取的时候,小数的位数还应该保留到分

    15、度值的下一位。解:(1)观察5个测量值数据发现,数据17.68cm与其余四次记录的数值偏差太大,此测量数据是错误,应去掉。(2)物体的长度:17.87cm。故答案为:17.87cm。【点评】此题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平均值的求取及误差的不可避免性。13(4分)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光屏上像未给出),则该像为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应用这一规律可以制成照相机(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保持透镜不动,将蜡烛向左移动,为使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左移动(选填“左”或“右”)。【分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6、,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解:如图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物距u25cm,凸透镜的像距是v10cm,uv,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将蜡烛向左移动,物距增大,为使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相距应减小,所以同时将光屏也向左移动,遵循:物近像远,物远像近。故答案为:缩小;照相机;左。【点评】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以及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三、简答题(每题3分,共9分)14人们在挑选西瓜时,总是要轻轻

    17、地拍一拍,听听声音来分辨西瓜的好坏,你觉得这里面有什么物理道理吗?【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答:人们在挑选西瓜时,总是要轻轻地拍一拍,听听声音来分辨西瓜的好坏,是根据不同的西瓜其内部结构不同,则在拍打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可以通过听声音的音色可挑选质量优的西瓜。【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15请说说电影银幕为什么用白色粗布的道理。【分析】白色可反射所有的色光;

    18、当光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答:电影银幕一般用粗糙的白布制作。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白色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使所看到的像更加逼真,而黑色是吸收所有的光,银幕不反射的话我们就什么也看不见;二是白布表面粗糙(不光滑)能产生漫反射,使光线向各个方向传播,以便使坐在不同位置上的人都能看到。【点评】本题考查了漫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16中国高铁世界领先,可是高铁列车停站上下旅客很浪费时间,你能想一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分析】可以从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角度,思考使高铁不用停靠就可以使旅客上下车的方法。答:在高铁站附近建设另一条轨道与高铁轨道并行

    19、,让另一列列车与高铁同向并行,当高铁驶入时,使两者速度相同,保持相对静止,这样就可以实现在高铁不停靠的情况下让旅客顺利上下列车了,可节省上下车的时间。【点评】能利用运动与静止相对性的特点来做出解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四、作图题(每题2分,共8分,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17(2分)作出物体ABC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C【分析】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知,成的像是虚像,且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分别做出A、B、C三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然后连接,就是物体ABC在镜中的像。解:分别作A、B、C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A、B、C,然后用虚线连接A、B和BC,就是物体ABC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点评】作平面镜成的像

    20、,注意留下的作图痕迹,对应点连线要用虚线,像要用虚线,连线与镜面之间一定要垂直。18(2分)作出点光源S发出经平面镜OM、ON依次反射后经过A点的光线【分析】先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S的像;再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可知,反射光线所有的反向延长线都会过S的像;连接像点SS,则与平面镜的交点为入射点,再完成光路即可。解:由题知,点光源S发出经平面镜OM、ON依次反射后经过A点,即发生两次反射后的光线会通过A点;分别作出发光点S关于平面镜OM的对称点S,A点关于平面镜ON的对称点S,则S、S分别为S点、A点在平面镜OM和ON中的像;然后连接SS,分别交平面镜OM于点O、O;再连接SO、OA,则SO为入

    21、射光线,OO为反射光线,也为入射到平面镜ON上的入射光线,OA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点评】本题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原理来完成光路。一定要注意物与像关于镜面是对称的。19(2分)眼睛在A点看到水下发光点S的像S点,请画出这条光线【分析】由于光的折射,人看到的发光点S的像S点,比光源的实际位置要浅一点,故可先连接AS,与水面的交点即为入射点,再连接入射点和S,标出光的传播方向。解:人之所以能看到水中的像点S,是由于光线经水面折射后进入人眼,因此光的传播方向为水空气;发光点S的像S是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到的,所以直接连接AS(即为折射光线),与水面的交点O为入射点;由于人看到的虚像S比S的实际位置

    22、偏高,所以S在S的下方,据此找出S点的大致位置;连接S点和入射点即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定律,是一道光学作图的基础题型。注意法线要用虚线,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也要用虚线。20(2分)作出一条单色光线通过三角形玻璃砖的大致光路图【分析】光线通过玻璃砖再进入空气发生两次折射:第一次是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砖,折射光线应该靠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第二次是从玻璃砖斜射进入空气,折射光线应该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光线通过玻璃砖再进入空气发生两次折射,第一次是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砖发生折射,先过入射点O垂直于玻璃砖的左表面作出法线,再在玻璃砖内部法线的另一侧作出折射

    23、光线,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第二次是从玻璃砖斜射进入空气发生折射,先过O点垂直于玻璃砖的右表面作出法线,再在玻璃砖的下侧空气中作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图所示:【点评】画光的折射光路图应首先明确在介质转换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变化情况,确定光线是远离还是靠近法线,这样才能更准确地表示出光的传播路径。五、实验探究题(每题9分,共27分)21(9分)小刚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了如下数据,请根据所给数据完成下列问题:(1)小车从B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是4cm/s。(2)小车在运行的过程中是做加速(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24、3)小刚学认为做实验时斜面的倾角不能太大,你认为这样做的理由:斜面的倾角越大,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4)在实验前要熟练掌握使用停表,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AF的平均速度将会偏大(选填“偏大”、“偏小”、“一样”)。理由是: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过晚,使所计时间偏小。小车的位置ABCDEF距A点距离/cm0.010.020.030.040.050.0小车运动时间/s059121415【分析】(1)由表中数据得出从B到F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根据公式v可求小车的平均速度。(2)比较小车在各段通过的额路程和所用时间得出结论

    25、;(3)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这样小车滑下的速度较小,时间较长,便于测量;(4)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过晚,使所计时间偏小。解:(1)从B到F的距离:S50cm10cm40cm,所用的时间t15s5s10s,小车的平均速度:v4cm/s。(2)由表格数据可知,小车在AB、BC、CD、DE、EF各段通过的路程相等,所用时间越来越少,根据v知,小车的速度越来越大,故小车做加速运动;(3)斜面的倾角越大,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的倾角应较小,不宜太大;(4)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晚,所记时间偏小,

    26、根据公式v知求出的速度偏大。故答案为:(1)4;(2)加速;(3)斜面的倾角越大,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4)偏大;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过晚,使所计时间偏小。【点评】“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一定学会读出路程和时间,按平均速度的定义代入v算出平均速度。22(9分)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然后将与A等大的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虽是做平面镜成像实验,但小明在实验中却用平板玻璃代替了平面镜,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确认物像的位置。(2)选

    27、用两支等大的蜡烛是为了判断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玻璃板竖直放置(与水平面垂直),如何判断平板玻璃与水平面是否垂直(写出具体的判断依据):如像与物不能重合,则平面镜与水平面是不垂直的。(3)玻璃和蜡A的位置不动,当玻璃放得不竖直(玻璃倾斜)时,蜡烛在B点不能(填“能”或“不能”)和A所成的像重合根据这一实验结论,请说明小轿车驾驶室前的挡风玻璃倾斜放安装的理由是:如果挡风玻璃竖直,车内人通过玻璃在司机前方呈现虚像,干扰司机正常的判断,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分析】在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为了确认物像的位置及大小。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

    28、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解:(1)在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既能成像又能透光的特点,故目的是:便于确认物像的位置;(2)选用两支等大的蜡烛是为了判断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因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则平面镜与水平面是垂直的,如像与物不能重合,则平面镜与水平面是不垂直的;(3)将玻璃板不竖直,倾斜了一定角度,像的位置会上升或下降,使蜡烛A的像和蜡烛B不能完全重合。小轿车身高度低,如果挡风玻璃竖直,车内人通过玻璃在司机前方呈现虚像,干扰司机正常的判断,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所以小汽车的挡风玻璃需要倾斜45度角安装。故答案

    29、为:(1)便于确认物像的位置;(2)大小;如像与物不能重合,则平面镜与水平面是不垂直的;(3)不能;如果挡风玻璃竖直,车内人通过玻璃在司机前方呈现虚像,干扰司机正常的判断,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23(9分)(1)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把蜡烛放在如图所示光具座的30m处时,在另一侧的7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则该透镜的焦距是20cm。(2)小华将凸透镜C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5cm处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根据这一原理做成了照相

    30、机。(3)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把蜡烛移至光具座15cm处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放大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根据这一原理做成了投影仪。(4)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烛焰移至光具座上45cm刻线处时,烛焰将的像是放大、正立(选填“正立”或“倒立”)的虚像,根据这一原理做成了放大镜。【分析】(1)当u2f,物体经过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由此可求得焦距;(2)(3)(4)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31、。解:(1)已知在光屏上接收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像,物距为u70cm30cm40m,所以凸透镜焦距为fu40cm20cm;(2)小华将凸透镜C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5cm处时,此时物距u50cm5cm45cm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了此原理;(3)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把蜡烛移至光具座15cm处时,此时物距u50cm15cm35cm,2fuf,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这一原理做成投影仪;(4)烛焰在光具座上45cm刻线处时,即此时的物距是5cm,小于1倍焦距,所以此时光屏上不能成像,能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根据这一

    32、原理做成了放大镜。故答案为:(1)20;(2)缩小;照相机;(3)放大;(4)正立;放大镜。【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凸透镜成像基本规律的掌握,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根据成像情况会判断属于哪一种应用,根据物距判断成像情况。六、计算题(共14分,第24题6分,第25题8分)24(6分)小光从厦门乘坐某次航班来武夷山旅游,厦门机场起飞的时间是7:20,抵达武夷山机场的时间是8:05,飞机飞行路程约为396km求:(1)全程飞行的时间是多少小时?(2)全程飞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时?【分析】(1)根据飞机起飞时间和抵达时间,求全程飞行的时间;(2)又知道飞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v求全程飞行的速度

    33、。解:(1)根据飞机起飞时间为7:20,抵达武夷山机场的时间是8:05可得飞行时间:t8:057:2045min0.75h,(2)飞机飞行的平均速度为:v528km/h。答:(1)全程飞行的时间是0.75h;(2)全程飞行的平均速度是528km/h。【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能根据起飞和抵达时间求出飞机飞行时间是本题的突破口。25(8分)研究发现: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23倍,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看到意外情况到踩刹车需要的这段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如图所示,某人酒后驾车沿马路直线行驶,车头中央距马路边沿3m,车在到

    34、达某位置时,发现一人正从路边出发闯红灯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速度为15m/s,距离人的行走路线为30m,若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2s,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行驶,再经过1.3s刚好驶到人的行走路线。(1)求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2)若人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走,请通过计算说明汽车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提示:该车的宽度约1.8m)(3)请你为司机和行人各提出一条文明交通的警示语。【分析】(1)已知速度和时间,利用v可求汽车的反应距离;(2)已知反应时间和刹车制动时间,求出人在这段时间内经过的路程,再与车的宽度相比较即可得出结论。(3)严谨酒后驾车,遵守交通规则。解:(1)由v可得,汽车的反应距离:svt15m/s1.2s18m,(2)汽车从某位置到行人的行走路线用时:t总t反+t1.2s+1.3s2.5s;由v可得,在这段时间内,行人行走的路程:s人v人t总1.5m/s2.5s3.75m;( 3m0.9m)3.3m( 3m+0.9m)由于车存在一定的宽度,汽车会撞上行人;(3)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严禁酒后驾车;答:(1)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是18m;(2)通过计算可知汽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3)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严禁酒后驾车。【点评】本题考查路程、时间等的计算,关键要知道司机有反应时间,汽车有制动时间,可很好的防止车祸的发生,再就是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最新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1月月考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604936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