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一章写作感知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ziliao2023
  • 文档编号:6043221
  • 上传时间:2023-05-23
  • 格式:PPT
  • 页数:38
  • 大小:72.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一章写作感知课件.ppt》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第一章 写作 感知 课件
    资源描述:

    1、 第一章 写作的基础积累感知聚材*第一章 写作的基础积累:感知聚材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感知处在整个写作活动的起始位置,也是写作活动最初级的发轫过程,是构成写作者的理解、想象、情感活动的基石。*第一节 感知的静态分析 感知是人类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是一切复杂的心感知是人类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是一切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基础。离开感知所提供的感性信息,人们就理活动的基础。离开感知所提供的感性信息,人们就不能进行思维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不能进行思维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一、感觉的个别性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这种个别属性是指客观事物某一

    2、方面的物理、化学特征。如我们看到某种颜色,听到某种声音,闻到某种气味,尝到某种味道,感到不同的气温,都是通过眼、耳、鼻、舌、身(皮肤)等感官而获得的感觉,反映的都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第一节 感知的静态分析 任何一种感觉产生都需要具备两方面的客观条件:一是直接作用于人体的、具有一定能量的客观刺激物;二是要有接受刺激的相应的感觉器官,经感觉器官的活动,能把客观刺激物转变为主观映像,产生感觉。*人们通过不同的感觉器官获得对外界事物或自身变化的不同感觉,可分为两大类:外部感觉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内部感觉反映人体本身各部分运动或内部器官发生的变化,包括平衡觉、运

    3、动觉、机体觉。随着人类社会、历史、文化的不断发展,人的各种感官变得日益敏锐、随着人类社会、历史、文化的不断发展,人的各种感官变得日益敏锐、富于理性和有创造性。富于理性和有创造性。人的各种感觉虽然和意识的自由联想没有关系,但并不排除直接而迅人的各种感觉虽然和意识的自由联想没有关系,但并不排除直接而迅速的情感和理解的渗透和参与。它以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造成的生理感受速的情感和理解的渗透和参与。它以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造成的生理感受为基础,实现的外部物理结构、生理感受结构、社会认知为基础,实现的外部物理结构、生理感受结构、社会认知情感结构情感结构的直接契合。的直接契合。“冷冷”色彩色彩冰冷、畏惧冰冷、畏惧孤

    4、僻、冷酷无情、望而生畏孤僻、冷酷无情、望而生畏 “暖暖”色彩色彩温暖、热情温暖、热情亲和、热心、热烈亲和、热心、热烈*第一节 感知的静态分析 感觉的个别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事物具有分解功能。这种分解功能表现在写作活动中,就便文章呈现的某个事物的某些方面、组成部分或细枝末节更加具体、清晰、可感。茅盾的白杨礼赞中写到白杨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一律向上紧紧靠拢的丫枝,片片向上的叶子,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的树皮,就是通过视觉对一棵白杨树的分解,将它的各个部分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棵树的部分特征以及整体形象就清晰起来,成了人们感觉中的树,进人了人的意识掌握之中。*第一节 感知的静态分析 二、

    5、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特征形状、色彩、光线、空间、张力等要素组成的完整形象的整体性反映,甚至还包括其具备的种种含义和情感表现性的把握。是多种感觉相互联系和综合的结果。知觉的整体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个体知识、经验及各种心理特点的制约,如主体的兴趣、需要、动机、情绪等等,都会对知觉的形成产生一定影响。*第一节 感知的静态分析 根据知觉的对象可以把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物体知觉包括两类:一类是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和触知觉。一类是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它们是较 为复杂的知觉,需要多种感觉器官的参与。*第一节 感知的静态分析 社会知觉是个体在

    6、生活实践过程中,对他人、对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社会知觉是人对人的知觉,它不仅是对人的外部特征(外貌、姿态、言谈、举止)的知觉,而且要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对人外部特征的知觉,判断人的内部动机、兴趣、个性和心理状态等等,从而形成对人的认识、印象和评价。社会知觉包括三类:一是对他人的知觉;二是自我知觉;三是人际知觉。*第一节 感知的静态分析 无论是物体知觉还是社会知觉,它们所反映的都是对知觉对象的整体认识。知觉的整体性特点,说明知觉具有整合的功能。在知觉的过程中,各种感觉信息按事物的联系和关系,被整理、组织成一个完整的印象。这种整合功能在写作活动中的表现是显而易见的。正是感觉的分解功能和知觉

    7、的整合功能,才使眼前的事物在我们的头脑中得以逐步显现。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写作主体才有可能把它们诉诸笔端,给读者既具体、清晰,又全面、整体的印象。*第一节 感知的静态分析 三、感知的综合性 感觉和知觉在日常生活中是密不可分的,因此统称为感知。简单说,感知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反映,它是认识活动的开端,是人类一切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基础。感知的作用在于从外部客观世界或从自身获取信息,以便让更高级的心理活动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评定,对自身的反映和自我状态做出评价,认识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活动,以及获得新的知识。感知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写作活动中的感知,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感知比一般的感

    8、知更为复杂,它往往渗透写作主体的情感,伴随联想、想象,比其他感知显得更为活跃、敏锐、自由。*第一节 感知的静态分析 感知的综合性,还体现在感知的客观普遍性和主观差异性方面。一方面,感知具有客观普遍性。这是因为感知是从感觉开始的,感知主体通过感觉从外界获得的有关刺激物的信息是客观的。*第一节 感知的静态分析 另一方面,感知具有主观差异性。这是因为知觉作为感知的结果,具有整体性。而整体性融人了主体的理解因素,理解的基础是主体己有的经验和知识,由于主体知识经验的不同,知觉就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过去的经验的知识积淀在心中形成种种“图式”,支配着人的感知活动。由于环境和目的性行为造成的特定的“期望”又会

    9、决定究竟去选择哪些“图式”,强化事物的一些属性,舍弃或抑制另外一些。而这种“期望”又和特定时代、阶层、文化的思想情感方式、生活模式联系在一起。其基本原理是“同化”。即内在思想情感模式与外在形式结构的直接契合。“差异原理”:与内在图式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有一定关联又不完全雷同)的形式,最能激起人的感知的敏感。*第一节 感知的静态分析 感知是客观普遍性与主观差异性的统一综合体。感知的客观普遍性和主观差异性在文章写作中,特别是文学创作和阅读欣赏中广泛存在。由于感知的客观普遍性,文章所描述的人、事、景、物才被人们读懂接受,从而引发联想,产生共鸣。而由于感知的主观差异性,才使写作更富于个性和创造性。*感知

    10、是人认识客观事物的感性阶段,生活中每一个人都随时在进行着不同的感知。但是,只有当主体将他的感知过程或感知结果纳入写作过程时,他的感知才会具备写作品格。否则,所具有的感知仍然只是一般性的感知。感知的写作品格就是指由感知的主要特点所决定的其在写作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第二节 感知的写作品格*第二节 感知的写作品格 一、积累写作素材 (一)素材及其相关的概念 素材是指主体在写作之前从生活中感知、摄取得来的,还没有经过加工改制的原始材料。它是写作活动得以进行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生活中的客观事物只有经过一走的加工、改制过程之后才能被纳人写作活动而成为文章的内容。这种被纳入文章的材料就叫题材。*第二节 感知的

    11、写作品格 (二)素材在写作活动中的作用 素材是文章写作最基础的东西。对于说理性的文章写作来说,只有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才有可能概括出深刻、正确、具有针对意义的论点,并且也只有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才有可能选择出足以说明论点的论据。对于记叙性文章来说,只有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才有可能向读者提供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也只有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才可能在文章中寄托主体对生活的感受。*第二节 感知的写作品格 素材的作用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鲁迅说他的小说人物是“拼凑起来的角色”,“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老舍说:“我生在北平,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和卖酸梅汤、杏儿茶的吆喝声,我全熟悉。一闭眼

    12、我的北平就是完整的,像-张彩色鲜明的图画浮立在我心中,我敢放胆的描绘它。它是条溪,我每-探手,就摸上条活泼的鱼儿来。*第二节 感知的写作品格 二、提高写作素养 写作素养是指主体本身所具有的进行写作活动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及达到的水平。它包括思想素养、知识素养、审美素养、技能素养等,它们直接制约着文章的质量。*第二节 感知的写作品格 知识素养是写作的基础。因为写作是一种智能活动,它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储蓄,丰富的知识是任何类型的文章写作所必备的基础。秦牧认为:“除了不断提高思想水平,比较敏锐的发现问题外,我觉得积累大量知识,对提高写作水平关系很大。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都要大量吸收。”“只有直接知识和间接知

    13、识都很丰富,写起东西来,才能得心应手,触类旁通。*第二节 感知的写作品格 红楼梦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就是因为这部巨著包含了十分广泛驳杂的知识,除了形形色色的人物,盘根错节的故事情节外,大凡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建筑、医药、占卜、烹调、宴饮、庆吊、官场、商肆、茶馆、酒家、大千世界,应有尽有。*第二节 感知的写作品格 知识只能从感知中来,从直接感知中积累,从间接感知中获取。直接感知:要求主体广泛接触生活,观察、体验生活,积累丰富的生活知识,这是首要的,是别的途径无法替代的。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天下事未经历者,必不如经历者之能稍知其理也,经历四、五周者,又不如终身练习其事者之熟知其理

    14、而能圆通不滞也。”巴金说:我最主要的一位老师是生活,中国社会生活,我在生活中的感受使我成为作家。*第二节 感知的写作品格 三、诱发写作灵感 灵感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思维现象,在科学和艺术创作活动中,有时候会出现突如其来的顿悟,产生平时无法得到的思维成果,诸如新发现、新思想、新形象等等。这种突如其来的顿悟和思维勃发状态就是灵感。*第二节 感知的写作品格 灵感的特点:其一,突发性。其二,独创性。其三,机遇性。许多写作活动的开始、突破、升华以至达到更高的境界,常常靠灵感的促进。写作主体都希望自己能突发灵感,从而文思泉涌,妙笔生花。*第二节 感知的写作品格 灵感是怎样产生的呢?灵感是主体经过长期努力积累

    15、而通过感官对某一外物的刺激反应得来的。在这里,有两个条件必不可缺少,那就是主体的内部积累和外部刺激。*第二节 感知的写作品格 内部积累指主体对某一方面的生活、知识、情感的积累。这种积累是产生灵感的基础。托尔斯泰创作中篇小说哈泽穆拉特时也有过这样的情况。他在1896年7月19目的日记中写道:“昨天,我走在翻耕过两次的休闲地上。放眼四望,除了黑油油的土地看不见一根绿草。尘土飞扬,灰蒙蒙的大道旁却长着一丛挞靶木(牛劳),只见上面绽出三根枝芽:一根已经折断,一朵乌涂涂的小的花垂悬着;另一根也受到损伤。污秽不堪,颜色发黑,脏呼呼的茎,杆还没有断;第三根挺立看,倾向一边,虽也让尘土柒成黑色,看起来却那么鲜

    16、活,枝芽里泛溢出红光。这时候,我回忆起哈泽穆拉特来。于是产生了写作愿望。把生命坚持到最后一息。虽然整个田野就剩下它孤单单的一个,但它还是坚持住了生命。”*第二节 感知的写作品格 我国现代作家王汶石在答(文学知识)编辑部问中也曾谈到这个问题,他说:“作家在生活阅历中,积累了大大小小的数也数作家在生活阅历中,积累了大大小小的数也数不清的人和事,经验和积累了各种感情,产生和积累了丰富的生活思想不清的人和事,经验和积累了各种感情,产生和积累了丰富的生活思想(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常被初学者忽视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常被初学者忽视),它们像燃料似的保存在作家的,它们像燃料似的保存在作家的记忆里和感情里,就像石油

    17、储存在仓库里一样,直到某一天,往往由于记忆里和感情里,就像石油储存在仓库里一样,直到某一天,往往由于某一个偶然的机遇某一个偶然的机遇(比如听了一个报告,碰到一个人或与某人的几句闲谈,比如听了一个报告,碰到一个人或与某人的几句闲谈,甚至只是到了一个新地方或旧地重游,等等甚至只是到了一个新地方或旧地重游,等等),忽然得到了启发,忽然得到了启发(人们通人们通常把这叫做灵感常把这叫做灵感),这就像,这就像-支擦亮了的火柴投到油库里,一切需用的生支擦亮了的火柴投到油库里,一切需用的生活记忆都燃烧起来活记忆都燃烧起来”王汶石把产生灵感的外部刺激称为”机遇“,认为这种”机遇“像擦亮了的火柴,可以引起一系列的

    18、心理活动,由此可见,外部刺激在灵感形成的过程中起了引爆作用。*第二节 感知的写作品格 可以说,灵感生根于长期的生活实践,蕴含于某目标的不懈追求,出现于某一中介环节的启示触发。尽管主体的内部积累和引发灵感的外部刺激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但在产生灵感的过程中,感知这一条件是必备的,这一环节是不可逾越的。*第三节 感知聚材的方式 一、直接感知 感知是外界事物在人的大脑中的反映。那么,外界事物不凭借任何中间媒介面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形成一定映像的感知,就是直接感知。根据感知主体的主观性方向,感知可分为有意感知和无意感知。*第三节 感知聚材的方式 (一)有意感知 有意感知是主体为写作需要自觉的、有预定目

    19、的的感知,是主体感知外界事物的一种主动形式。由于有意感知是自觉的感知,其感知过程受感知主体意识和动机的控制,是主体对感知对象的集中注意。如曹禺创作剧本日出;托尔斯泰创作复活。*第三节 感知聚材的方式 观察和体验是两种重要的有意感知形式。二者的不同:观察者的立足点往往侧重于局外,而体验比观察更深人,有着更强的参与性,是一种更加重要约有意感知形式,几乎每个作家都有体验生活的经历。柳青创作创业史;*第三节 感知聚材的方式 有意感知的局限性:1、容易造成主客体之间的分离,很难达到物我交融的状态。2、主体在感知之前就必然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形成体验的某种准备性和倾向性,容易导致对客体感知的空白。*第三节

    20、感知聚材的方式 (二)无意感知 无意感知是相对于有意感知而言的,是指主体不经意非自觉的一种感知。如主体在生活实践中,通过接触人和事获得的表象、经验、感受;工作之余、茶余饭后随兴阅读书刊,观看影视、收听广播或与人闲谈所获得的知识、信息等。可以说,人类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大部分部属于无意感知。*第三节 感知聚材的方式 无意感知之所以对写作活动具有比有意感知更加重要的作用,关键就在于它克服了有意感知的局限性。首先,无意感知的主客体之间是相互交融的,其深度和广度是任何有意感知都不可比拟的。其次,无意感知具有开放性、广泛性的特点,无意感知能弥补有意感知造成的表象及感受的空白。如柳青创业史中的梁生宝与梁三老汉

    21、的形象 *第三节 感知聚材的方式 二、间接感知 间接感知是相对于直接感知而言的。实际上,间接感知并不是真正的感知。因为感知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也就是说,感知本身就应该是直接的,而不应该有直接、间接之分。但是,由于每个人活动的区域和时间总是有限的,人对外界事物的了解不一定都是客观存在物直接作用于感官的结果,有时则需要通过一些中间媒介才能获得。我们就不妨把这种经过媒介的客体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称之为间接感知。间接感知主要有调查采访和查阅资料两种基本方式。*第三节 感知聚材的方式 (一)调查采访 调查采访是通过口头或书面询问当事人或向知情者了解情况,收集事实或数据材料的活动。

    22、如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文章写作主要依靠调查来访获得写作素材。我国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理由说过:报告文学的生命在于奔跑。他写作报告文学的经验就是:六分跑,三分想,一分写。*第三节 感知聚材的方式 为了获得对外界物的正确感知,就要求每一项调查活动都要广泛深人,周密细致,系统全面。这是进行调查采访时所必须注意的。*第三节 感知聚材的方式 (二)查阅资料 查阅资料就成为间接感知的一个重要类别。尤其是一些学术、论辩、考据及历史性、资料性的文章写作,都要求作者从书面资料中去获取间接感知。查阅资料要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料室和网络。查阅资料还要学会运用图书馆索引和目录。查阅资料还要学会记卡片。记卡片要注意记下资料的出处:书刊名、作者、出版者、版本及页码。*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一章写作感知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604322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