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新部编语文4年级上册说课稿.doc

  • 上传人(卖家):吉庆会
  • 文档编号:6039472
  • 上传时间:2023-05-23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87.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新部编语文4年级上册说课稿.doc》由用户(吉庆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新部编 语文 年级 上册 说课稿 下载 _四年级上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资源描述:

    1、新部编语文4年级上册说课稿(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篇观潮说课稿一、说教材观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第一课。这是一篇十分优美的写景的文章,描写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全文共5个自然段,先总写,然后从“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三个方面,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刻画了钱塘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有声有色,有景色的正面描写,也有观潮人的侧面烘托,使人读后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自古以来的“天下奇观”!可以说这是一篇很好的进行朗读训练的文章,也是进行写景类文章写作训练的典范。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

    2、笼罩、逐渐”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重点:积累语言,引导学生感受大潮的神奇壮观。难点:体会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三、说学情。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与人交流,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对潮汐的形成原因,和文中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仅凭想象深刻感受,需要教师提供直观的图像。四、说教法学法。基于对文本的把握和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我采用“创设情境法,多媒体辅助法”进行教学,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让每

    3、一个学生都能将自己想象成观潮人群中的一个,身临其境地融入学习活动中。同时我还采用了“朗读法”,因为阅读教学的重点要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实现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的方法的目的。在新课标的理念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他们在自主能动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学习的快乐,为此,我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五、说教学过程。我将本课分为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反复诵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顺序,弄清钱塘江的地形特点,感受钱塘江大潮的神奇雄伟。并引导学习生字。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通

    4、过联系上下文读懂重点语句,积累语言,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下面我主要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入1.出示钱塘江地形图。教师进行介绍:我国有许多名山大川,今天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一条有代表性的河流,那就是钱塘江。钱塘江是我国浙江省的第一大河,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南亚的恒河并称为“世界三大强涌潮河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钱塘江边一睹涌潮的景象吧。2.播放钱塘江大潮视频,板书“观潮”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在作者眼里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最能体现钱塘江潮特点的词语。3.

    5、理解奇观教师板书“天下奇观”,并引导学生理解“奇观”【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给学生形成视听冲击,让学生直接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磅礴雄壮的气势,学生的激情马上被调动起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顺理成章地引出关键词“奇观”。】(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1.采用多媒体形式出现本课生字词,指名读,重点强调“罩”“鼎”“崩”三个字的读音。再齐读巩固字音。2.让学生 那个字记起来有困难。帮助学生解决难字。3.多种形式读,如开火车读、赛读、男女生读等,进一步巩固生字词,这样既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设计意图:预习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自学

    6、能力、教给学生自学方法的有效途径。但预习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更要有指导,预习的基本要求是1.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出生字,画出词语,遇到难读字多读几遍,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不能解决的画问号。2.大声朗读,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3、边读边想,提出不理解的问题。程度好的学生还可以将自己的读书体会、感受写下来。】(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设计意图:在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好的朗读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更有感染力,也可以通过正确的朗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实现以读代讲的目的。】2.学生模仿读。3.指名读

    7、,然后进行评议,看好在哪儿,不足在哪儿,如何改进?【设计意图:评价的过程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因为只有自己入情入境地读了,才能评价别人,这样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学习的能力。】4.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潮来前 潮来时 潮来后【设计意图: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对课文的把握不同,会有不同的感受,所以他们的汇报过程正是体现他们独立获取知识的过程。】在这个环节中,我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走进文本,逐步提升学生的感悟,这样不仅保证了读的时间,读的形式,还保持了读的兴趣,更为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四)指

    8、导书写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书写能力,能独立识写大部分的生字,教师只需指导难写、易错字,为此,本课我重点指导了“罩”“顿”“震”三个字。六、作业设计。听了狮子妈妈的话,还有小朋友的话,懒狮子会怎么想,怎么做?请你说一说,想一想,画一画。选择完成一项作业:1.爱编故事的你,可把这个童话故事,继续往下编,讲给同伴、老师、家人听。2.假如课文有第3幅插图,会画些什么?爱画画的你,请接着往下画。3.假如课文有第8自然段,会写些什么?爱写文章的你,请试着写一写。七、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在力图简洁明了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突出文章脉络,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和布局谋篇的能力。 江面宽阔 潮来前

    9、薄雾笼罩 万马齐奔观 潮 潮来时 天下奇观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潮头过后 风号浪吼第二篇蝙蝠和雷达说课稿一、说教材蝙蝠和雷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的一篇精读课文。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分为三大部分。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告诉人们,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创造发明有所启示。文中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能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拓宽视野,并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二、说学情由于该年龄段的学生依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正向着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作为教者的我将帮助学生建构直观的、感性的认知

    10、世界,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从而达到积累、运用的目的。三、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飞蛾、蚊子、横竖、研究、驾驶”等词语。2.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飞机能在夜间安全飞行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知道蝙蝠和雷达之间的科学联系。3.培养学生乐于读书,查阅搜集资料的能力。四、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1.抓住重点词句,弄懂科学家是怎样发现蝙蝠飞行的奥秘的。2.了解雷达和蝙蝠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弄清飞机夜间安全飞行和蝙蝠之间的关系。五、说教法和学法根据本文的特点,我采用以讲读法为主,辅之于提问法、读书法、直观图示法、拓展延伸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动眼观察,动口讨论、朗读

    11、,动脑思考,尝试分组讨论,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六、说教学过程:简单概括为三句话:1.反复诵读,静心默读,在体悟感受中把握科普文语言的逻辑性; 2.边读边画,删减对比,画示意图,在学法探究中把握科普文的科学性;3.课外扩展,迁移写作,在仿写课文中把握语文味。(一)复习导入1.在漆黑的夜空,飞机怎么能安全的飞行呢?它不怕出危险吗?继续学习本课,通过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期待的心情去学习课文,十分自然的进入新课教学。(二)深入分析,找出原因。为了弄清楚飞机到底是靠什么安全飞行的,科学家们发现蝙蝠在夜里飞行,无论情况多么复杂,它都不会和任何东西相撞,它靠的是什么?寻找该问题的

    12、答案,有如下几个环节:1.先让同学们读几遍课文,然后小组合作讨论,按照试验顺序、方式、结果、证明的问题四步填写PPT上的表格。试验顺序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试验方式把蝙蝠的眼睛蒙上把蝙蝠的耳朵塞上把蝙蝠的嘴封住实验结果铃铛一个也没响铃铛响个不停铃铛响个不停实验结论蝙蝠飞行不靠眼睛蝙蝠飞行要靠耳朵蝙蝠飞行要靠嘴巴通过这个表格,学生们马上就明白了 蝙蝠在夜间飞行靠的是嘴巴和耳朵。2.比较这两个句子,学习第六自然段,同时让学生自然地过渡到:蝙蝠的嘴和耳机是怎样配合起来探路的?这个问题,引出第七自然段。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

    13、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来探路的。3.学习第七自然段A.边默读边思考,边画出重点语句。B.让学生上黑板画出蝙蝠探路的示意图。并结合示意图说说蝙蝠飞行过程。C.引导同桌看着示意图互相讲述蝙蝠的探路过程。 这个过程不仅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书本上蝙蝠是如何将嘴和耳朵结合起来探路的,更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D.通过提问科学家们又是怎样揭开这个秘密的?引出“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这个句子,反复阅读后发现关键词“反复终于” 用造句的训练方法体会科学家经过不懈努力才解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的。(三)明白原由,启发创造A.弄清楚蝙蝠是运用嘴和耳朵配

    14、合起来探路的原理,让学生浏览课文第八自然段,然后仿造蝙蝠探路示意图,画出雷达的工作原理图。B比较雷达的工作原理和蝙蝠探路的方法有什么相似之处,完成书后填空练习。比较蝙蝠和雷达的工作原理,学生们能得出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嘴巴)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嘴巴发出的超声波)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耳朵)。此环节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举一反三,教学效果较好。(四)拓展训练 “纸上得来终觉浅”,语文应该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丰富学生学习,拓展学习,开辟资源空间。大自然是人类的好老师,人类的许多发明都是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让同学们通过自己阅读查找,从动物身

    15、上得到启示,得到其他的发明创造呢?(这个环节不仅拓展学生知识面,而且也提高了学生们的模仿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五)布置作业1.根据课标要求“要注意课内和课外的联系”,这堂课布置学生看有关仿生学书籍,观察身边的动物、植物,想一想能从它身上得到什么启示,想发明什么,然后动笔写一写。2.积累本课让你感受深刻的句子。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直观地体现了本课时的重点也是难点内容,弄清楚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并且在学生上黑板板书的同时也达到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让内容和形式相得益彰。第三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一、说教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本文采用倒叙的方式讲述了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

    16、,魏校长提出“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周生的回答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少年的他有这样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是因为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都无处说理,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胸怀、疑惑、训斥、屈辱”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四、说教法学法。

    17、“教有多法,但无定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在本课中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朗读感悟法、讨论法和多媒体辅助法进行教学,从而让生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五、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课激趣。1. 以谈论自己成长中的故事为题,引入少年周恩来的成长故事,揭示课题,板书课题。2. 指导学生学习课题中的“崛”字。通过查字典理解“崛起”及“崛”的意思。(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本文围绕着少年周恩来写了哪几件事?并找出相关段落。引导生以“地点、人物、事件”为线索进行概括,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互

    18、动,理清课文结构,明确:本文围绕着少年周恩来写了三件事。1.周恩来在修身课上,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19)2.周恩来来到沈阳,与伯父的对话。(1014)3.周恩来在租界里亲眼目睹妇女受人欺凌却无处说理。(1517)【这一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把握课文结构,理清课文思路】(三)精读课文,感受少年周恩来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共四个部分来教学1.课文第一部分,引导学生体会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的抱负和胸怀。“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到“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什么而读书?”同学们各有想法,而这位同学的回答

    19、却让魏校长为之一振。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所有所思”“坚定”这些词语,试想这位学生的回答绝不是出于一时冲动,而是在此之前经过了认真充分的思考才立下了远大志向,他的志向异常坚定,以后也不会有丝毫动摇。推想一下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什么,让学生谈一谈或写一写自己感受到的少年周恩来的内心世界。2.课文的第二部分,用指导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如,在读周恩来与伯父的对话时,“那不是我们中国的地方吗?为什么不能去呢?”要读出不解和追问的语气,体会周恩来对这些事情的关注和思考。3.第三部分,周恩来亲眼见到中国人在租界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这是他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远大志向的直接导火索,这件事不但

    20、使他真正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而且引发了他更深入的思考,逐渐明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课文中的情景。如,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再让学生谈一谈作为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体会当时我国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社会现实,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不振”的具体含义,体会周恩来当时的心理感受。4. 引导学生在对比中理解,思考周恩来读书的目的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有什么不同,使学生体会到,为家父、明理、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21、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在这样的对比中,使学生感受到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让学生谈谈课文哪些部分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畅谈自己读文后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自己读书是为了什么,在相互交流中提高认识,升华情感。(通过交流,让生明白,人不能仅为自己活着,应该活得更有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明确远大的方向。)第四篇西门豹治邺说课稿一、说教材西门豹治邺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讲的是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

    22、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二、说学情对于封建迷信活动,四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西门豹是一篇传统的历史故事性课文,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学生能在领悟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充分的读,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体会人物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三、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2.会读、会认本课的12个生字、会写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西门豹的语言、行为,了

    23、解他为人民做的好事,体会他为民除害,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为百姓除害的。教学难点:理解西门豹办法妙在哪里。五、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本节课我准备采用的是“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分为五大环节,分别是:激情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巩固拓展。(一)激情导入在这一环节中,我运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提供图片、文字等信息,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名人,他们解除百姓疾苦,为民造福,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激发情感。主要让学生了解西门豹在历史上的影响。(二)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初

    24、步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自己概括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理解能力。2.提出文中不明白的问题,主要解决“西门豹向老大爷了解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分两步进行,一是让学生找找西门豹问了老大爷哪几个问题,学生有困难的是西门豹问的第一个问题,因为书上并没有直接些西门豹是怎么问的,所以我建议学生联系上下文看看第一个问题是怎么问的。第二步是让学生同桌读读两人对话,说说从对话中了解了哪些情况。我采用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自问自答,引导学生运用思、说、读、悟的学习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领悟课文的主要内容,大胆质疑然后在通过老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开展讨

    25、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最后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确定重点研究问题。(三)合作探究1.从课文哪句话可以看出西门豹一到邺地就进行调查?画出文中相关的句子。2.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几件事?为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是谁要给河伯娶媳妇的?新娘从哪儿来?漳河有没有发大水?3.从老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了解到哪些情况?课文中又是怎样描写的?画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4.西门豹是怎样将计就计地严惩巫婆和官绅的?(在这一环节,我采用抓住重点句子,体会当时当时的实景,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学习利用人物语言,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难点,因为当时老百姓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巫婆官绅

    26、的真面目,西门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广大百姓利用河伯娶媳妇的现场受到深刻的教育,从迷雾中觉悟起来。进而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所达到的效果,为以后兴修水得,打下坚实基础,从而更有效地理解课文重点。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精讲点拨1全文主要写了西门豹的什么事?2.通过全文的理解,你们认为西门豹是怎样的人?通过自读课文,学生自然而然就明白,若不兴修水利,破除迷信将不会彻底。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五)巩固拓展1.摘录西门豹言行巧妙的语句。2、练习排演课本剧。目的是鼓励学生在表演中创造性地加进一些语言和动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六、板书设计。 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发生、发展 调查原因、掌握证据 体察民情惩邪恶西门豹治邺 高超:严办首犯,教育百姓 兴修水利造福多 结局:兴修水利,改变面貌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部编语文4年级上册说课稿.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603947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