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线风险评估管理规程.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共线风险评估管理规程.docx》由用户(最好的沉淀)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共线 风险 评估 管理 规程
- 资源描述:
-
1、1. 目的 多产品共线生产需评估交叉污染或共线的相关风险,确定控制策略,使交叉污染、混淆、人为差错等风险最小化。本规程规定了进行多品种共线风险评估流程及方法,用于识别多产品共线生产活动中的交叉污染风险,并针对性的制定风险控制措施,以支持公司对多产品共线的管理决策。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小容量注射剂车间最终灭菌、非最终灭菌生产线多品种共线生产的风险评估。3. 职责 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实施多产品共线风险评估。生产车间负责参与多产品共线风险评估,并完成相关评估内容。质量管理部负责参与多产品共线风险评估,并完成相关评估内容。负责多产品共线风险评估过程指导和最终结果的审核批准。4. 定义参考文件4.1.
2、质量风险标准管理规程SMP-QA-Q-0014.2. 无菌药品GMP验证指南2010年版4.3、中国药典(2015年版)4.4、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版)5. 定义5.1. 共线生产:指在药品生产中,有多个产品使用共用的厂房、设施、设备等情况。5.2. 本规程所指的多产品包括以下情况:两种或两种以上完全不相同的产品,具体区分以公司产品代码为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相同的产品组分(如配液工序提供的液体),或中间产品等。5.3. 本规程所指的多产品共线包括以下情况: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在同一个生产厂房进行生产,受限于生产厂房的硬件条件,可能会共用某些公用工程系统,人流、物流通道,仓储设施
3、或其他配套设施。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在同一个(或多个)房间内生产,或共用同一台(或多台)生产设备生产。6. 内容6.1. 共线风险评估流程涉及到多产品共线生产的生产厂房、生产设备,应针对共线部分开展风险评估,识别其中可能存在的交叉污染风险,并针对性的制定风险控制措施,以降低风险。多产品共线风险评估不是一次性行为,在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全过程中,应不断实施或回顾。不同阶段开展风险评估的内容和特点如下所示:在多产品共线的计划阶段,应开展风险评估,预测其中的风险,并给出建议的风险控制措施。以此结果构建多产品共线生产期间的质量管理策略,同时为是否共线生产的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在多产品共线的实施阶段,应定
4、期对风险评估过程、结果,以及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回顾评审,审核其中可能存在的变化,并针对变化内容进行二次评估,以实现质量风险的持续性管理。风险评估流程多产品共线共线评估一般包括五个步骤:准备活动(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基础信息收集)、第一阶段风险评估(GMP合规性评估)、第二阶段风险评估(产品特性评估、产品工艺评估、生产计划评估)、第三阶段风险评估(厂房设施设备评估、工艺操作控制评估),风险评估总结。附件1提供了一个风险评估流程的示意图,供风险评估过程中参考使用。6.2. 风险评估准备工作6.2.1. 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多产品共线风险评估是一个跨学科的,多专业合作的管理活动,在开展此活动之前,应成
5、立风险评估小组。风险评估小组的成员应该至少包括:质量风险管理人员,生产管理人员,设备管理人员、清洁验证人员,质量保证人员等。在风险评估过程中,会应用到部分产品开发和临床试验的数据,如有必要,可邀请相关专业的人员加入评估团队。6.2.2. 资料准备在开展风险评估之前,风险评估小组应尽可能的收集和多产品共线生产相关的各项基础资料,以支持风险评估过程。如因某项资料不全,导致风险评估过程缺乏信息,风险评估小组应对此风险加以关注,并考虑是否有其他途径获取相关信息。资料包括:项目计划、产品清单和化学品安全说明书、工艺说明、厂房布局图(人物流向图)、工艺设备布局图等。详见附件2。7. 共线可行性评估7.1.
6、 初始考虑初始考虑是为了判断拟开展的多产品共线生产是否违背了GMP及相关法规的规定。如GMP及相关法规已经明令禁止该产品组的共线生产,风险评估将直接结束,给出不能共线生产的结论。如GMP及相关法规对该产品组的共线生产给出了明确的要求(如:阶段性生产),应视为可以共线生产,并继续开展后续的风险评估活动。附件3给出了一份GMP合规性评估的法规来源和结果举例,供风险评估过程中参考使用。7.2. 可行性评估因素拟共线生产产品可行性评估应包含产品特性、工艺、预定用途等因素。7.2.1. 产品特性评估产品特性评估是通过比对拟共线生产的多个产品的各项特性,以评估是否具备共线生产的可能性。拟共线生产品种特性相
7、似或相近,可多产品共线。拟共线生产品种特性具有特殊性,不可多产品共线。产品特性评估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应对产品的类别、剂型、性状等条件进行比对分析,分析多个产品的相似化程度,是否支持共线生产。应对产品的毒性、致敏性、生物活性、ADE指标进行对比评估,分析多个产品研发或临床试验数据是否充分,是否对共线生产造成负面影响。ADE指标的核算参见相关法规指南的要求。7.2.2. 拟共线生产产品工艺分析共线生产产品工艺分析应至少包括以下因素:拟共线生产产品的工艺情况、无菌药品的灭菌方式(最终灭菌或非最终灭菌)、采用生物过程进行生产、生产过程中所用物料的特性。拟共线生产产品的工艺情况根据拟共线生产产品的工艺流
8、程,结合实际设置的工序(包括辅助工序),逐个品种分析进行差异性分析,判断各工序能否满足拟共线生产产品工艺要求。对拟共线生产产品所用物料的特性信息,包括物料分类、性状、溶解性、酸碱反应、有毒有害、易产尘、高活性、有机溶媒等情况进行比对分析,分析多个产品的相似化程度,是否支持共线生产。7.2.3. 拟共线生产产品预定用途应对产品的适用人群、临床适应症、服药方式、药物相互作用等指标进行对比评估,分析多个产品之间是否存在明显的药物冲突,是否对共线生产造成负面影响。拟共线生产品种预定用途相似或相近,可多产品共线。拟共线生产品种预定用途具有特殊性,不可多产品共线。附件4-7给出了可行性各因素评估的举例,供
9、风险评估过程中参考使用。8. 厂房、设施、设备适用性分析应对共线使用的厂房、设施、设备等进行评估,分析是否能够适用并满足拟共线生产产品的工艺要求。适用性分析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8.1. 厂房适用性人流、物流、废物流、工艺流、产品流、样品流、特殊区域等。8.2. 空调净化系统适用性洁净区级别设计、洁净区分区情况、温度和相对湿度、房间压差、换气次数等。8.3. 公用系统适用性纯化水、注射用水、纯蒸汽、氮气、压缩空气、消毒液等。8.4. 设备适用性称量设备、辅助设备、灌装设备、灭菌设备、包装设备。附件8给出了厂房、设施、设备适用性分析的举例,供风险评估过程中参考使用。9. 厂房、设施、设备共用风险识
10、别9.1. 厂房设施设备评估应对共线使用的厂房、空调、制药用水、制药用气等公用工程系统进行评估,分析是否可能出现交叉污染的事件,并针对可能发生的交叉污染事件进行评估,必要时制定风险控制措施,降低风险。应对共线使用的生产设备和工器具进行评估,分析是否可能出现交叉污染的事件,并针对可能发生的交叉污染事件进行评估,必要时制定风险控制措施,降低风险。分析交叉污染事件时,应基于可能发生交叉污染的各个来源或方式进行充分的评估。推荐评估的来源或方式包括:机械污染、空气扩散、残留、混淆等四种方式。评估交叉污染事件时,推荐使用FEMA工具进行分析,并基于当前的风险控制措施分析,从可能性、严重性、可检测性等多个维
11、度分析是否接受当前风险。如不可接受,应补充风险控制措施。附件9给出了一份厂房设施设备评估的举例,供风险评估过程中参考使用。9.2. 工艺操作控制评估应以生产工艺的工序为单位,逐个工序分析是否可能出现交叉污染的事件,并针对可能发生的交叉污染事件进行评估,必要时制定风险控制措施,降低风险。 分析交叉污染事件时,应基于可能发生交叉污染的各个来源或方式进行充分的评估。推荐评估的来源或方式包括:机械污染、空气扩散、残留、混淆等四种方式。评估交叉污染事件时,推荐使用FEMA工具进行分析,并基于当前的风险控制措施分析,从可能性、严重性、可检测性等多个维度分析是否接受当前风险。如不可接受,应补充风险控制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