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颅脑损伤-课件.ppt》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颅脑 损伤 课件
- 资源描述:
-
1、1ppt课件前 言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其发生率占全身损伤的10%15%,仅次于四肢损伤,占第二位,而死亡率却居首位。2ppt课件 一、机理一、机理 多数由暴力直接作用头部引起,也可是头部在运动中撞击于外物的结果。另还可见间接暴力损伤。如自高处坠地、臀或足先着地,外力由脊柱传至头而损伤。二、分类:二、分类:1、轻型:单纯脑震荡,无颅骨骨折,表现为昏迷在半小时以内,有轻度头痛、头晕等症状,NS检查(一),腰穿 csf(一)。2、中型:轻度脑挫裂伤或伴有局限性颅骨骨折,有蛛网膜下腔出血。昏迷在12hr以内,有轻度NS(+)征体,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有轻度改变。3、重型:有颅骨骨折,广泛脑挫
2、裂伤或脑干损伤或有急性 颅内血肿。深昏迷或昏迷达12hr以上,或有再度昏迷;有明显NS(+)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有显著改变。以上各型损伤可因血肿、水肿等继发性病变而加重或变型,常能互相转化。3ppt课件l1、头皮损伤:、头皮损伤:l(1)浅筋膜血肿;l(2)帽状腱膜下血肿;l(3)骨膜下血肿。l2、颅骨损伤:、颅骨损伤:l(1)骨折;l(2)颅缝分离。l3、颅内损伤:、颅内损伤:l(1)脑膜损伤: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硬膜下水瘤;蛛网膜下腔出血。l(2)脑损伤:脑内血肿(常见部位:脑叶周边部位血 肿,特殊部位,脑干、胼胝体及丘脑出血);脑室内出血;脑挫裂伤;脑水肿(低)、肿胀(等D)
3、;脑疝。4ppt课件l4、血管神经损伤、血管神经损伤l5、多发性复合损伤:、多发性复合损伤:(1)混合性血肿;(二种以上的血肿)(2)多发性血肿(同一部位或不同部位形成三个以上血肿)(3)复合性脑损伤(血肿挫伤、水肿、肿胀);同一患者常存在多种、多部位损伤,仅以一种或两种为主同一患者常存在多种、多部位损伤,仅以一种或两种为主而己。而己。5ppt课件 颅部软组织颅部软组织:共五层:共五层 皮肤 皮下组织(浅筋膜)帽状腱膜 帽状腱膜下松疏结缔Tiss 骨外膜 脑膜:分三层脑膜:分三层 硬脑膜 蛛网膜 软脑膜6ppt课件l(一)浅筋膜血肿:(一)浅筋膜血肿:l 浅筋膜由脂肪和粗大而垂直的纤维束构成,
4、纤维束把脂肪分隔成无数小格。除脂肪外还含有神经、血管、纤维束,紧密连接皮肤和帽状腱膜。浅筋膜血肿闭合损伤很局限,不易扩散。l1、x线线:血肿常在头的顶部、额部或枕部呈D增高半园形阳影,切线位上显示最佳,其范围及大小,常呈鸡旦大或乒乓球大小,不受颅缝限制。l2、CT表现表现:头皮局限性巨状外突,中心部位为新鲜血液D,CT值6080Hn,外缘光整,此属血运丰富,血肿吸收相对较快,一般不需外科处理。7ppt课件l1、概念:、概念:帽状腱位于浅筋膜深层,很厚实、坚韧,与浅筋膜皮肤连接紧密,而与颅骨借腱膜下薄层疏松结缔组织连接,这种连接很不紧密,因此帽状腱膜下血肿导致这一层严重的弥漫血肿,可以蔓延至整个
5、颅部。这层内还有导血管将头皮和板障的静脉血引流至颅内的硬脑膜上穹,如合并感染则可继发颅骨骨髓炎或颅内感染;l2、CT:(1)头皮新月形异常增厚,范围大而弥漫,可累及整个颅外帽状腱膜下,跨越骨缝到颅顶近似环形,CT值高于灰质(80120Hn),边缘光滑、锐利。(2)如是开放性损伤有帽状腱膜的断裂则可由于减压,血肿范围相对小些,但可合并帽状腱膜下积气,CT值低于皮下脂肪即可确定诊断。(3)头盖部的头皮呈广泛均匀地缝起,头皮厚度增厚,全貌如毡帽状,套在颅盖上,隆起部分不受颅缝限制。8ppt课件(三)骨膜下血肿(三)骨膜下血肿l1、概念:、概念:颅骨外膜薄而致密与颅骨借少量结缔Tiss相连,故易剥落。
6、但在骨缝处骨膜与骨缝连接很紧密,故骨膜下血肿仅限于一块颅骨的骨膜下,不向四周扩散。四周扩散。l2、X-ray:(1)早期:血肿中呈D增高突出形,隆起范围常为一块骨的大小,不越过骨缝;(2)如两侧顶部同时发生呈“蜻蜓眼”征。l3、CT:骨膜下血肿较少见(1)形态与帽状腱膜下血肿相仿,也呈新月形,但范围小;(2)近骨缝处逐渐变细、变尖,从不跨越骨缝。(与帽状腱膜下血肿鉴别的重要依据)(3)然而与少量帽状腱膜下血肿鉴别也较困难,需手术病理证实。9ppt课件l一、一、CT较平片有如下优点较平片有如下优点(1)可更加精确地测量出凹陷性骨折的深度,帮助外科确定是否手术。(2)准确发现粉碎性骨折,描述碎骨片
7、范围、数目、大小及位置情况。(碎骨片最远点至颅骨内板间距1cm,应考虑手术)(3)发现并发颅骨内、外的血肿。(4)更易发现颅底骨折l但有些颅底骨折及顶部的线状骨折,但有些颅底骨折及顶部的线状骨折,CT仍难发现,仍难发现,需需x线平片参阅线平片参阅 10ppt课件l二、二、CT表现表现l(一)直接征象:骨折线缝分离(一)直接征象:骨折线缝分离l CT对骨折中较深的凹陷性骨折,粉碎性骨折及穿通性骨折都能清晰显示,还可较有把握地测量骨碎片的深度,(即碎骨片的最深点至骨内板或假想骨内板连线的最小直线距离)、数量、位置及有无异物,还可帮助外科准确定位。但显示骨折仅占50%。l 颅底骨折因沟、裂较多,有时
8、显示有一定困难,但比较起来,CT还是最为优越的,诊断颅底骨折要点:1)扫描时要摆正位置;(2)在熟悉解剖的基础上 双侧对比:(3)在未发现骨折线的情况下,要注意 寻找骨折的间接征象。l缝分离:缝分离:双侧对比 一般标准为:(1)颅缝双侧相差1mm以上。(2)单侧缝间距大于12mm,成人大于1.5mm即可诊断,儿童不应2mm。以人字缝为多见。11ppt课件l(二)间接征象(二)间接征象 1、颅内积气:气体可进入蛛网膜下腔,脑池或脑室内。2、窦腔积液:额、筛窦积液:常见于前颅窝骨折蝶窦积液:常见于中颅窝骨折乳突气房积液常见于后颅窝骨折12ppt课件颅底骨折合并颅内积气颅底骨折合并颅内积气13ppt
9、课件l一、病理:一、病理:1、硬膜外血肿:指外伤血积聚在硬膜外腔的血肿,由于颅骨内膜和硬脑膜融为一体,所以硬膜外血肿也即颅板下骨内膜外血肿大多数属急性。肿将颅骨与硬脑膜分开。由于颅骨内膜 与硬脑膜融为一体,而因这层膜与颅骨连接紧密,故血肿范围局限,易形成双凸透镜形。2、硬膜下血肿:最常见的颅内血肿。(1)桥V撕裂(2)蛛网膜在脑挫裂伤时易破裂,故脑表浅V出血也积聚于硬膜下腔。(1)急性硬膜下血肿:3天内发生的硬膜下血肿,病情较重。由于血肿属于硬膜与蛛网膜之间,蛛网膜无张力与硬膜连接很薄弱,故与硬膜外血肿比较血肿范围较广,形状呈新月形或细带状,高密度。14ppt课件(2)亚急性硬膜下血肿:伤后4
10、d3w,出血较慢,症状较 晚。呈新月形或半月形等D。(3)慢性硬膜下血肿:伤后3w以后,只有轻微外伤史,中状较晚。中老年人常见。出血量小而慢,早期不形成占位,而缓慢扩散,伤后3w血肿周围逐渐形成纤维包膜,血肿液化,红细胞分体为较小的分子,使束内渗透压吸收血肿外液进入束内,致血肿体积成为半月形或双凸透钳形。15ppt课件二、临床表现二、临床表现1、硬膜外血肿、硬膜外血肿(1)多为单发,多发者较少见,可与硬膜下血肿并存。(2)成人多见,小儿少见。(3)较典型的表现为:昏迷清醒再昏迷。即常可见中间清醒期。(4)严重者出现脑疝。2、硬膜下血肿:、硬膜下血肿:急性者:病情多危重,发展迅猛,很少出现中间清
11、醒期,颅高压、脑疝出现早。亚急性:临床表现与急性相似,但症状出现较晚,较缓和.慢性:常发生于脑萎缩的老年人,出血性疾病,脑 积水的婴儿,只有轻微外伤史,出现相应部位的体征(定位)。又因呈慢性过程,临床类似肿瘤表现。16ppt课件l三、三、CT表现:表现:l1、硬膜外血肿:l(1)颅骨内板下脑表区局限性梭形或半月形高D影,多见于骨折处,其厚度与穹窿之弧度有关,大小 依出血量而决定。l(2)多者可见两个以上双凸形高密度影汇合。l(3)周围脑实质内有低密度水肿,中线结构间对侧偏移。l(4)随时间的推移,血肿密度由周边至中心逐渐减低,2w以上的血肿密度可略高于脑组组,也可呈等密度或低密度(等密度血肿可
12、依据其占位效应,作出判断)。l(5)+C:常见血肿的内壁呈弧线形增强,有利于确诊。17ppt课件硬膜外血肿18ppt课件右额颞部硬膜外血肿左颞部硬膜外血肿19ppt课件右侧颞顶部硬膜外血肿20ppt课件右颞部硬膜外血肿右额部硬膜外血肿21ppt课件l2、硬膜下血肿:、硬膜下血肿:l颅骨内板下高沿脑表分布的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范围较广泛,少数血肿可呈低密度或混合密度影。l血肿若发生在一侧,可使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同侧脑室受压。l若血肿发生在二侧,中线结构可无移位,但侧脑室前角及后角被推向内侧,使两侧脑室呈平行状态。l急性血肿:为高密度。l亚急性血肿:2w后,可为等密度,不能直接辨认,极易漏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