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法修正及其配套规章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职业病防治法修正及其配套规章课件.ppt》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病 防治 修正 及其 配套 规章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在职业病在职业病申报、诊断、鉴定、监督等多个环节,赋予安全生申报、诊断、鉴定、监督等多个环节,赋予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监督执法权限,以此来推动职业病的预产监管部门监督执法权限,以此来推动职业病的预防工作。防工作。治疗,所谓治疗就是涉及到体检、诊断和治疗,主要是由卫生行政部门及其相关的卫生医疗机构来承担这方面的工作,这块是以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为主,安监部门也会积极配合。保障,就是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工作,保障,就是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工作,治疗费用、工伤津贴等工伤保险,以劳动治疗费用、工伤津贴等工伤保险,以劳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主要负责,安监总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主要负责,安监总局和卫生部门积极配
2、合做好相关工作。局和卫生部门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用人单位已经不存在或者无法确认劳动关用人单位已经不存在或者无法确认劳动关系的职业病病人,可以向地方人民政府民系的职业病病人,可以向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和生活等方面的救助。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和生活等方面的救助。安监部门加入职业病监管体系,并被安监部门加入职业病监管体系,并被赋予监督执法权限赋予监督执法权限体制的调整体制的调整v增加了可对用人单位加以处罚的违法行为种类:增加了可对用人单位加以处罚的违法行为种类:包括未在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提供职业健康监包括未在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隐瞒、毁损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护
3、档案复印件;隐瞒、毁损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等相关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等相关资料,或拒不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资料等等。料,或拒不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资料等等。v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防治所需的资金投入,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防治所需的资金投入,不得挤占、挪用,并对因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不得挤占、挪用,并对因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果承担责任v提高了部分违法行为的罚款数额。提高了部分违法行为的罚款数额。v按照方便劳动者、简化程序的总体要求,按照方便劳动者、简化程序的总体要求,区别情况,运用劳动仲裁、行政判定等方区别情况,运用劳动仲裁、行
4、政判定等方式解决职业病诊断所需资料的争议问题。式解决职业病诊断所需资料的争议问题。v参考劳动者的自述参考劳动者的自述。v应进一步发挥工会组织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应进一步发挥工会组织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有关部门在制定调整与职业病防治相关作用。有关部门在制定调整与职业病防治相关内容的事项时,必须有工会组织参加,尊重工内容的事项时,必须有工会组织参加,尊重工会组织的意见,对不能采纳的意见,及时向工会组织的意见,对不能采纳的意见,及时向工会组织说明理由。制定或者调整职业病分类和会组织说明理由。制定或者调整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职业病诊断标准时,应当听取工会组织目录、职业病诊断标准时,应当听取工会组织
5、和公众的意见。安监部门在审核建设项目职业和公众的意见。安监部门在审核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时,也应当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时,也应当听取工会组织的意见,并通过网络、新闻媒体听取工会组织的意见,并通过网络、新闻媒体和政府网站公开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和政府网站公开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v将无法获得企业赔偿的职业病病人纳入到将无法获得企业赔偿的职业病病人纳入到政府救助的范畴中来,这凸显了政府对于政府救助的范畴中来,这凸显了政府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道义和责任,有助于化解社会弱势群体的道义和责任,有助于化解被迫游离在法律途径之外的职业病病人的被迫游离在法律途径之外的职业病病人的生
6、存困境,体现出立法对职业病病人权益生存困境,体现出立法对职业病病人权益的细致化保障。的细致化保障。v修改后的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对从事放射性、高毒、高危粉尘高危粉尘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v尘肺病基本都是高危粉尘所致。据统计,2010年共报告职业病27240例,其中尘肺病占报告职业病的87.4%,而新发尘肺病绝大多数是高危粉尘所致。因此,如果控制了高危粉尘所致职业病,也就基本解决了我国尘肺病高发的问题。v(一)将第二条第二款修改为:“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7、v第三款修改为:“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二)将第三条修改为:“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三)在第四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工会组织依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组织的意见。”(四)增加一条,作为第六条:“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五)将第七条改为第八条,修改为:“国家鼓励和支持研制、
8、开发、推广、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加强对职业病的机理和发生规律的基础研究,提高职业病防治科学技术水平;积极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技术、工艺、设备、材料;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国家鼓励和支持职业病医疗康复机构的建设。”(六)将第八条改为第九条,第二款修改为:“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确定的职责,负责全国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第三款修改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
9、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增加一款,作为第四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以下统称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v(七)将第九条改为第十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工作体制、机制,统一领导、指挥职业卫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加强职业病防治能力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落实职业病
10、防治工作责任制。”v第二款作为第三款,修改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应当认真执行本法,支持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八)将第十条改为第十一条,修改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防治的知识,增强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观念,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使职业卫生保护权利的能力。”(九)将第十一条改为第十二条,修改为:“有关防治职业病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制定并公布。“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开展重点职业病监测和专项调查,对职业健康风险进行评估,为制定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1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对本行政区域的职业病防治情况进行统计和调查分析。”(十)将第十二条改为第十三条,第一款修改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本法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有关部门收到相关的检举和控告后,应当及时处理。”(十一)增加一条,作为第十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要求,严格遵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落实职业病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十二)将第十四条改为第十六条,修改为:“国家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危害项目,接受监督。“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由
12、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十三)将第十五条改为第十七条,第三款修改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十四)将第十六条改为第十八条,第二款修改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设计,应当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施工。”增加一条,作为第十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要求,严格遵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落实职业病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十五)将第十八条改为第二十条,修改为:“国家对从事放
13、射性、高毒、高危粉尘放射性、高毒、高危粉尘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十六)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防治所需的资金投入,不得挤占、挪用,并对因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十七)、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八条:“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依法从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工作,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十八)将第三十一条改为第三十五条,第一款修改为:“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第三款修改为:“劳动者应当学
14、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增强职业病防范意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十九)将第三十四条改为第三十八条,第一款修改为:“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调查处理;必要时,可以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做好医疗救治工作。”(二十)将第三十七条改为第四十一条,第一款修改为:“工会组织应当督促并协助用人单位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和
15、培训,有权对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依法代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与用人单位就劳动者反映的有关职业病防治的问题进行协调并督促解决。”(二十一)增加一条,作为第四十三条:“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护管理措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二十二)将第三十九条改为第四十四条,修改为:“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病诊断,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内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名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
16、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二)具有与开展职业病诊断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三)具有与开展职业病诊断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四)具有健全的职业病诊断质量管理制度。“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不得拒绝劳动者进行职业病诊断的要求。”(二十三)将第四十条改为第四十五条,修改为:“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二十四)将第四十二条改为第四十七条,第一款第二项修改为:“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第二款修改为:“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
17、应当诊断为职业病。”(二十五)将第四十三条改为第五十一条,修改为:“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确诊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还应当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依法作出处理。”(二十六)将第四十八条修改为:“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监督检查和督促用人单位提供上述资料;劳动者和有关机构也应当提供与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的资料。“职业病诊断、鉴定机构需要了解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时,可以
18、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也可以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十日内组织现场调查。用人单位不得拒绝、阻挠。”(二十七)增加一条,作为第四十九条:“职业病诊断、鉴定过程中,用人单位不提供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的,诊断、鉴定机构应当结合劳动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和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并参考劳动者的自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的日常监督检查信息等,作出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有异议,或者因劳动者的用人单位解散、破产,无用人单位提供上述资料的,诊断、鉴定机构应当提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
19、调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对存在异议的资料或者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作出判定;有关部门应当配合。”(二十八)增加一条,作为第五十条:“职业病诊断、鉴定过程中,在确认劳动者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时,当事人对劳动关系、工种、工作岗位或者在岗时间有争议的,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接到申请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并在三十日内作出裁决。“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主张有关的证据的,仲裁庭应当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劳动者
20、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用人单位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职业病诊断、鉴定程序结束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期间,劳动者的治疗费用按照职业病待遇规定的途径支付。”(二十九)将第五十条改为第五十七条,第一款修改为:“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三十)将第五十三条改为第六十条,修改为:“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该用人单位承担。”(三十一)将第五十四条改为第六十一条,第二款修改为:“用人单位在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时,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
21、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三十二)增加一条,作为第六十二条:“用人单位已经不存在或者无法确认劳动关系的职业病病人,可以向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和生活等方面的救助。“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其他措施,使前款规定的职业病病人获得医疗救治。”(三十三)将第五十五条改为第六十三条,修改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依照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依据职责划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三十四)将第六十二条改为第七十条,第一项修改为:“未按照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或者未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或者职业病危害预评
22、价报告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开工建设的”。第三项修改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或者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施工的”。(三十五)将第六十四条改为第七十二条,增加一项,作为第五项:“未依照本法规定在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的。”(三十六)将第六十五条改为第七十三条,将第九项修改为:“拒绝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监督检查的”。增加二项,作为第十项、第十一项:“(十)隐瞒、伪造、篡改、毁损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等相关资料,或者拒不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资料的;“(十一)未按照规
23、定承担职业病诊断、鉴定费用和职业病病人的医疗、生活保障费用的。”(三十七)将第七十五条改为第八十三条,修改为:“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不按照规定报告职业病和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由上一级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虚报、瞒报的,对单位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三十八)增加一条,作为第八十四条:“违反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有关部门擅自批准建设项目或者发放施工许可的,对该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监察机关或者上级机关依法给予记过直至开除的处分。”(三十九)将第七十六条改为第八十五条,修改为:“县级以上
24、地方人民政府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未依照本法履行职责,本行政区域出现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直至开除的处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不履行本法规定的职责,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的处分;造成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四十)增加一条,作为第八十六条:“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四十一)将第七十八条改为第八十八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劳务派遣用工单位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用人单位的义务。”(四十
25、二)增加一条,作为第八十九条:“对医疗机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控制的监督管理,由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本法的规定实施。”(四十三)将第一条中的“促进经济发展”修改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将第六条、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二条中的“工伤社会保险”修改为“工伤保险”。将第十九条第一项中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修改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将第二十一条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修改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将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九条、第六十八条第一项中的“技术、工艺、材料”修改为“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删去第三十条第三款中的“或者终止”。将第三十二条第一款、第六十四条第四项中的“如实告知”修改为“书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