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内伤发热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五节内伤发热课件.ppt》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节 内伤发热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内伤发热内伤发热.概述概述 一、定义:一、定义:以内伤为病因,由于脏腑功能失调,以内伤为病因,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损所导致的以发热为主气血阴阳亏损所导致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内伤发热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区分内伤发热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区分外感发热。外感发热。.概述概述 二、发热的基本概念二、发热的基本概念 临床发热诊断标准:临床发热诊断标准:口温:口温:37.3;腋温:;腋温:37.0;肛温:;肛温:37.6;或昼夜体温波动;或昼夜体温波动1。临床分类标准:临床分类标准:临床上将发热分为低热(口温临床上将发热分为低热(口温37.4 38)、中等度热()、中等度热
2、(38.1 38.9)、高热()、高热(39 39.9)和超高热()和超高热(40)。)。慢性低热:慢性低热:体温升高在体温升高在37.5 38(口温)并排除生理性(口温)并排除生理性原因,持续原因,持续2周以上者。周以上者。热型分类:热型分类:稽留热,驰张热,双峰热,间歇热,波状热,不规则热等稽留热,驰张热,双峰热,间歇热,波状热,不规则热等.概述概述 二、沿革:二、沿革:1 1内经内经详于详于“阴虚则内热阴虚则内热”素问素问 至真要大论至真要大论“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对气虚发热也有所论及:对气虚发热也有所论及:素问素问 调经论调
3、经论“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奠定了甘温除大热的理论基础。奠定了甘温除大热的理论基础。2 2金匮要略金匮要略 血痹虚劳病脉证治血痹虚劳病脉证治“虚劳里虚劳里急急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之。”开甘温除热之先声。开甘温除热之先声。.沿革沿革 3 3太平圣惠方太平圣惠方对烦热的病机、治疗对烦热的病机、治疗有较全面的阐述。有较全面的阐述。“阴气偏少,阳气暴阴气偏少,阳气暴胜,则热乘于心,故烦热也。胜,则热乘于心,故烦热也。”柴胡散、柴胡散、地骨皮散。
4、地骨皮散。4 4脾胃论脾胃论详于气虚发热,其治疗详于气虚发热,其治疗“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甘寒以泻其火。”并创造了甘温除热的并创造了甘温除热的代表方代表方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汤。.沿革沿革 5 5清清 秦景明秦景明症因脉治症因脉治 内伤发热内伤发热最先提出最先提出“内伤发热内伤发热”这一病名,且这一病名,且将其分为:气分发热、血分发热。将其分为:气分发热、血分发热。(明明.龚廷贤龚廷贤寿世保元寿世保元妇科专著妇科专著)6 6证治汇补证治汇补 发热发热将外感之外的将外感之外的发热分为十一类,较为详尽。发热分为十一类,较为详尽。.沿革沿革
5、7 7医林改错医林改错、血证论血证论对对瘀血发热的论述渐趋完善。瘀血发热的论述渐趋完善。.概述概述 三、范围三、范围 凡非感受外邪所致的发热均属于内伤发热。凡非感受外邪所致的发热均属于内伤发热。或初有感受外邪,久而导致脏腑失调、气血亏虚或初有感受外邪,久而导致脏腑失调、气血亏虚引起发热,亦可按内伤发热辨治。引起发热,亦可按内伤发热辨治。西医:西医:功能性低热、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病、功能性低热、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病、慢性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及某些原因不明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及某些原因不明的发热。发热。.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59%):细菌、病毒、真菌细菌、病毒、真菌 结核、艾滋
6、病结核、艾滋病FUO FUO 肿瘤肿瘤(占第(占第2 2位):血液系统,实体瘤位):血液系统,实体瘤 血液病血液病:溶贫,出血性疾病,骨髓坏死:溶贫,出血性疾病,骨髓坏死 非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 风湿病风湿病:SLE,RA,still,DM/PM,SS 内分泌疾病内分泌疾病:甲状腺疾病,下丘脑综合:甲状腺疾病,下丘脑综合 征,更年期综合征征,更年期综合征 功能性低热功能性低热:感染后低热,术后低热,:感染后低热,术后低热,神经功能性低热神经功能性低热不明原因发热不明原因发热(FUOFUO)的病因分类的病因分类.病因病机病因病机 病因:病因:内伤:内伤:包括情志、饮食、劳倦、禀包括情志、饮食、
7、劳倦、禀赋、久病、外伤出血等赋、久病、外伤出血等 病机:病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病因病机病因病机 1 1、肝气郁结:、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气郁化火实实 2 2、瘀血阻遏:、瘀血阻遏:气血壅遏而发热气血壅遏而发热 壅结阻遏壅结阻遏 3 3、内湿停滞:、内湿停滞:脾胃受损,运化失司,脾胃受损,运化失司,而发热而发热 水湿蕴积化热水湿蕴积化热 4 4、中气不足:、中气不足:脾胃受损,中气下陷,脾胃受损,中气下陷,阴火内生阴火内生虚虚 5 5、血虚失荣:、血虚失荣:阴血不足、不能敛阳,阴血不足、不能敛阳,阳气亢旺阳气亢旺 阴阳失衡阴阳失衡 6 6、阴精亏损:、阴精亏损
8、:水不制火水不制火 而发热而发热 7 7、阳气衰惫:、阳气衰惫:火不归原,虚阳外浮火不归原,虚阳外浮 注意虚实兼挟证型注意虚实兼挟证型.气虚发热的机制 脾胃虚弱,化源不足,阴血亏虚所致;气虚卫外不固,外感邪气,正邪相争所致;脾虚气泄,中焦虚寒,虚阳外越所致;气虚下陷,阳气内郁而不能外达所致。.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中曰:“是热也,非伤寒邪皮毛间发热也,乃肾间脾胃下流之湿气闷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燥热。阴火即相火,因于劳倦伤脾,耗损脾胃之气,脾胃气虚则清气不升,浊阴不降,水谷精微反下流成湿,闭塞下焦,抑遏下焦阳气,使之郁而生热上冲。.诊断诊断 1 1、特点:特点:起病缓、病程长、反复发热。起病缓
9、、病程长、反复发热。2 2、热型:热型:多为低热多为低热(T38.0),少数高热,少数高热(T39.1),或仅自觉发热而体温不高。,或仅自觉发热而体温不高。3 3、恶寒:恶寒:不恶寒,或仅怯冷,加衣被可减。不恶寒,或仅怯冷,加衣被可减。4 4、伴随症:伴随症:可兼有情志改变、瘀血、湿郁征象,及气、可兼有情志改变、瘀血、湿郁征象,及气、血、阴、阳亏虚症状。血、阴、阳亏虚症状。5 5、病因:病因:情志所伤、外伤、产后、久病、饮食、劳倦所情志所伤、外伤、产后、久病、饮食、劳倦所伤等病史。伤等病史。6 6、辅助检查:辅助检查:病原学、造血系统、免疫学、内分泌、病病原学、造血系统、免疫学、内分泌、病理学
10、、影像等。理学、影像等。.鉴别诊断内伤发热内伤发热外感发热外感发热病因病因内伤内伤外邪(六淫或疫毒)外邪(六淫或疫毒)病机病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亏虚正邪交争正邪交争起病起病缓缓急急病程病程长、反复发作长、反复发作短短热型热型多为低热、少数高热,或多为低热、少数高热,或仅自觉发热仅自觉发热多有高热,热型有差异多有高热,热型有差异恶寒恶寒无,或仅怯冷,加衣被可无,或仅怯冷,加衣被可减减初多恶寒,加衣被不减初多恶寒,加衣被不减兼症兼症有实有虚,虚证居多有实有虚,虚证居多外感症状外感症状(头身疼痛、鼻塞、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流涕、咳嗽),),实证为主实证为主.辨证论
11、治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一、辨证要点:1 1、辨虚实:、辨虚实:病因、症状、舌脉病因、症状、舌脉 实实:气滞、血瘀、湿郁气滞、血瘀、湿郁 虚虚:气、血、阴、阳亏虚气、血、阴、阳亏虚 2 2、辨轻重、辨轻重 病程长,热势亢盛,持续发热,病程长,热势亢盛,持续发热,反复发作、久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胃气衰败、正气虚甚、兼夹其他病证治不愈、胃气衰败、正气虚甚、兼夹其他病证重重.辨证论治辨证论治二、治疗原则:二、治疗原则:调理阴阳,补虚泻实调理阴阳,补虚泻实 行气行气 实火宜泻实火宜泻 活血活血 适当配伍清热适当配伍清热 除湿除湿 益气益气 虚火宜补虚火宜补 养血养血 适当配清退虚热适当配清退虚热 滋
12、阴滋阴 温阳温阳 慎用慎用 发散:发散:伤津耗气伤津耗气 苦寒:苦寒:败脾胃、伤阴化燥败脾胃、伤阴化燥.分证论治分证论治 一、气郁发热一、气郁发热(一)辩证依据(一)辩证依据1 1、主症:、主症:低热或午后潮热,热势随情绪波动而起伏低热或午后潮热,热势随情绪波动而起伏2 2、兼症:、兼症:精神抑郁不欢、喜太息,或烦躁易怒,胸精神抑郁不欢、喜太息,或烦躁易怒,胸胁胀满而痛,咽干口苦;或纳食不香,大便干结;胁胀满而痛,咽干口苦;或纳食不香,大便干结;或月经不调、乳房发胀或月经不调、乳房发胀3 3、舌象:、舌象:舌红或边红、苔黄或苔少舌红或边红、苔黄或苔少 4 4、脉象:、脉象:脉弦数或弦细数脉弦数
13、或弦细数.气郁发热气郁发热(二)辩证分析(二)辩证分析 情志所伤,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情志所伤,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发热,随发热,随情绪波动而起伏,烦躁易怒,咽干口苦,大便情绪波动而起伏,烦躁易怒,咽干口苦,大便干结;干结;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肝失疏泄,气机郁滞精神抑郁不欢,胸协精神抑郁不欢,胸协胀痛,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胀痛,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肝郁化火,日久伤津肝郁化火,日久伤津舌红或边红、苔黄或舌红或边红、苔黄或苔少,脉弦数或弦细数。苔少,脉弦数或弦细数。.气郁发热气郁发热(三)治法:(三)治法:疏肝理气、清肝泻热疏肝理气、清肝泻热(四)方药:(四)方药:丹栀逍遥散丹栀逍遥散 丹皮
14、、栀子丹皮、栀子清肝泻热清肝泻热 白术、茯苓、甘草白术、茯苓、甘草培补脾土培补脾土 当归、白芍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养血、柔肝 柴胡、薄荷柴胡、薄荷疏肝解热疏肝解热.气郁发热气郁发热(五)临床应用(五)临床应用 胸胁疼痛胸胁疼痛加郁金、香附、青皮:加郁金、香附、青皮:行气解郁行气解郁 热甚、舌红、便秘热甚、舌红、便秘去白术、加黄芩、龙胆草:去白术、加黄芩、龙胆草:清肝泻火清肝泻火 持续低热持续低热加地骨皮、白薇:加地骨皮、白薇:增强退热增强退热 月经不调月经不调加泽兰、益母草:加泽兰、益母草:活血调经活血调经.气郁发热气郁发热临床辨识:临床辨识:常用于功能性低热、甲亢伴发热、更年常用于功能性低热
15、、甲亢伴发热、更年期综合症等有效期综合症等有效.二、瘀血发热二、瘀血发热(一)辨证依据(一)辨证依据1 1、主症:、主症:午后或夜间发热,或自觉身体午后或夜间发热,或自觉身体局部发热局部发热2 2、兼症:、兼症:口干咽燥,但不多饮;躯干或口干咽燥,但不多饮;躯干或肢体有固定痛处或肿块;肌肤甲错、面肢体有固定痛处或肿块;肌肤甲错、面色萎黄或晦暗色萎黄或晦暗3 3、舌象:、舌象:舌质暗,或青紫、瘀点、瘀斑舌质暗,或青紫、瘀点、瘀斑4 4、脉象:、脉象:脉弦或涩脉弦或涩.瘀血发热瘀血发热(二)辩证分析:(二)辩证分析:瘀血阻滞,气血壅遏瘀血阻滞,气血壅遏全身或局部发热,有固全身或局部发热,有固定痛处
16、或肿块;定痛处或肿块;血分属阴血分属阴午后或夜间发热;午后或夜间发热;瘀血阻滞,津不上承瘀血阻滞,津不上承口干咽燥不欲饮;口干咽燥不欲饮;瘀阻脉络,肌肤失养瘀阻脉络,肌肤失养肌肤甲错、面色萎黄或肌肤甲错、面色萎黄或晦暗;晦暗;瘀血内结瘀血内结舌质暗,或青紫、瘀点、瘀斑,脉舌质暗,或青紫、瘀点、瘀斑,脉弦或涩。弦或涩。.瘀血发热瘀血发热(三)治则:(三)治则:活血化瘀活血化瘀(四)方药:(四)方药: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l桃仁、红花、牛膝桃仁、红花、牛膝活血祛瘀活血祛瘀l当归、川芎、赤芍、熟地当归、川芎、赤芍、熟地养血活血养血活血l柴胡、枳壳、桔梗柴胡、枳壳、桔梗理气行气理气行气l甘草甘草调和诸药
17、调和诸药.瘀血发热瘀血发热(四)临床应用四)临床应用l发热甚发热甚加丹皮、秦艽、白薇:加丹皮、秦艽、白薇:清热凉血清热凉血l肿体肿痛肿体肿痛加丹参、郁金、玄胡、三七:加丹参、郁金、玄胡、三七:活血活血散瘀散瘀临床辨识:临床辨识:l常用于术后发热、肿瘤发热、外伤后发热、产后常用于术后发热、肿瘤发热、外伤后发热、产后发热等发热等 .三、湿阻发热三、湿阻发热 (一)辨证依据(一)辨证依据1 1、主症:、主症:低热、午后明显,热难速已,或身热不扬低热、午后明显,热难速已,或身热不扬2 2、兼症:、兼症:胸闷脘痞、全身困重,头痛如裹,纳呆、胸闷脘痞、全身困重,头痛如裹,纳呆、渴不欲饮、甚或呕恶、大便不爽
18、或便溏。或见寒热渴不欲饮、甚或呕恶、大便不爽或便溏。或见寒热如疟,口苦厌油,身目发黄。如疟,口苦厌油,身目发黄。3 3、舌象:、舌象:舌红,舌苔白腻或黄腻舌红,舌苔白腻或黄腻4 4、脉象:、脉象:脉濡或濡数脉濡或濡数.湿阻发热湿阻发热(二)辩证分析:(二)辩证分析:发热发热 湿邪内生,蕴而化热湿邪内生,蕴而化热;午后发热明显午后发热明显 湿为阴邪,旺于阴分湿为阴邪,旺于阴分;热难速已,身热不扬热难速已,身热不扬 湿性粘滞湿性粘滞;全身困重,头痛如裹全身困重,头痛如裹 湿碍清阳,气机不畅湿碍清阳,气机不畅;.湿阻发热湿阻发热 胸闷脘痞,纳呆、渴不欲饮、甚或呕恶胸闷脘痞,纳呆、渴不欲饮、甚或呕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