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创新教学研究:《阿房宫赋》《六国论》联教联读教学设计.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语文创新教学研究:《阿房宫赋》《六国论》联教联读教学设计.docx》由用户(丹乡武阿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阿房宫赋 六国论 语文 创新 教学研究 阿房宫 联教联读 教学 设计 下载 _小学语文综合_语文_小学
- 资源描述:
-
1、语文创新教学研究:阿房宫赋六国论联教联读教学设计【素养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赋”与“论”的特点;积累文言字词;背诵两篇文章。思维发展与提升:诵读文章,把握两篇文章的观点,理清文章论证思路,学会辩证分析。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文章的说理艺术,感悟两位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情怀,感受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文化传承与理解:养成大胆质疑、缜密推理的批判思维习惯,感受杜牧、苏洵忧国忧民的情怀。【教学重点】比较文章思路的不同,并联系相关历史背景探究两篇文章各有怎样的针对性。【学习难点】为鉴赏文章的说理艺术,学会辩证分析。 【课时安排】2课内2课时+课外2小时【学习资源】1.诗行天下之杜牧-落魄江湖载
2、酒行,天才简史-苏洵视频;2. 苏辙的六国论、 贾谊的过秦论。 【课前预学】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作者简介杜牧生不逢时,半生荒凉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现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诗人。因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故后世称他为“杜樊川”“樊川先生”。京兆杜氏自魏晋以来就是名门世族,杜牧的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杜牧于唐文宗大和二年(828)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在江西、淮南等地军府任幕僚多年。后任黄州、池州、湖州等地刺史。在地方任职时,改革弊政,成绩卓著。最后官至中书舍人。杜牧的文学创作中,诗歌的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人们将他和杜甫作比
3、,称他为“小杜”;又将李商隐与他合称为“小李杜”。苏洵行者与学者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号老泉,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写作背景阿房宫赋写作背景:杜牧所处的时代,唐王朝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而且藩镇跋扈,吐蕃、南诏、回鹘等纷纷入侵,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杜牧针对这种形势,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侵略,巩固国防。但唐敬宗李湛好游猎,喜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六国论写作背景:北宋建国后
4、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2.诵读课文,初步感受赋和论的文体特点
5、。赋,是一种文学性很强的文体,有一个长期的发展变化的过程。概括来说,它是在诗经铺陈言志的手法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起于战国,兴盛于汉代,流行于两晋,每个时期又有不同的特点。到了唐代,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发展成为“文赋”。 赋的特点主要有两点:铺陈文采辞藻,极力渲染夸张,这是其形式上的特点;咏物说理,即通过对山水、风物、宫苑、鸟兽乃至车旗仪仗、音乐舞蹈等实物的描写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意图,这是其内容上的特点。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因此,尽管赋很讲究词的巧丽,但一定要服从表现内容的需要。“写志”是立赋的根本。 唐代的“文赋”较之战国时期的骚赋、汉代的汉赋、两晋的骈赋而言,不大讲求对偶、音律
6、,而句式错落多变,章法灵活,押韵比较自由。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是文赋中颇具代表性的优秀之作。宋代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也都继承了唐代文赋的特点,成为千古佳作。 阿房宫赋是千古传诵的名篇,历来得到很高的评价。元代祝尧曰:“至杜牧之阿房宫赋,古今脍炙”清代金圣叹曰:“穷其极丽,至矣尽矣!却是一篇最清出的文字。文章至此,心枯血竭矣。逐字细读之!”。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3.通读全文,校正字音,准确断句;结合书下注释,借助工具用书,自行翻译课文,标记出不能理解的实词词义、虚词用法、句
7、子意思。文章的说理艺术,学会辩证分析。 【教学过程】通读课文,释言解文学生活动1:诵读课文,完成重点字句段的翻译,与师合作解决翻译中的疑惑之处,疏通文意并思考:阿房宫赋六国论两篇文章各表达了什么样的观点?请从文中找出表达观点的语句。参考:阿房宫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细读文章,理清思路学生活动2:杜牧与苏洵两位作者是怎样得出自己的观点的?参考:阿房宫赋:先铺叙阿房宫的奢华及毁灭,后得出观点。第一部分(第段)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第段:从背景、耗资、规模、布局、宫中人物活动等
8、方面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第段:从宫人来源、宫中生活、珠宝陈设等方面铺叙统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第二部分(第4段)议论分析,指出“秦爱纷奢”不恤民力自然会导致灭亡的命运,得出结论。第段:从横征暴敛、挥霍无度、纵欲纷奢、秦皇无道指出秦必亡之命运。第段: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六国论:开头直接提出观点,而后论证观点。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二部分(第23段)围绕中心论点,提出两个分论点“赂秦而丧”、“不赂者以赂者丧”分别从正方两方面论证;第三部分(第45两段)总结六国破灭之教训,劝谕当朝统治者“无使为积威所劫”。研读文
9、章,溯源探旨学生活动3:结合背景,合作探究:两位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写?参考:目的:阿房宫赋:规谏统治者不能大兴土木,要爱惜民众。(文章最后一句)六国论:劝谕当朝统治者“无使为积威所劫”。(文章最后一段)原因:阿房宫赋写于公元825年(唐敬宗宝历元年),杜牧23岁。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他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而事实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唐穆宗李恒以沉溺声色送命。接替他的唐敬宗李湛,荒淫更甚,“游戏无度,狎昵群小”“视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进见”。又“好治宫室,欲营别殿,制度甚广”,并命令度支员外郎卢贞,“修东都宫阙及道中行宫”,以备游幸(资治通鉴
10、卷二四三)。对于这一切,杜牧是愤慨而又痛心的。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明白地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见阿房宫赋的批判锋芒,不仅指向秦始皇和陈后主、隋炀帝等亡国之君,而主要是指向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平。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契丹派使者到宋朝
11、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桥(在河北省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作者意在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赏读文章,品悟人格学生活动4:杜牧生活在唐代,苏洵生活在宋代,两人为什么会选择写秦和六国?这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怀?参考:“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的话言犹在耳,这是历代骚人墨客富于历史责任感的一种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