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中小德育评价(DOC 19页).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九章中小德育评价(DOC 19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九章中小德育评价DOC 19页 第九 中小 德育 评价 DOC 19
- 资源描述:
-
1、第九章 中小学德育评价本章摘要:德育评价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科学地评价中小学德育工作及其质量,对德育工作者来说,一直是个难题。本章从分析中小学德育评价的概念、功能与任务入手,对中小学德育评价的基本过程、中小学德育评价方法作了简要的介绍。德育评价是德育过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优化控制和当今德育整体改革的现实,已越来越表明德育评价对整个德育过程的调控作用,表明加强德育评价及其研究对深化德育改革的关键作用。中小学德育方案可行与否;中小学教师的德育工作过程状况如何;效果和目标是否能够达到或者已经达到;中小学德育活动质量如何;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现状如何;中小学生接受教育
2、后是否发生了某种积极变化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是中小学德育评价必须解决的问题。第一节 中小学德育评价概述一、德育评价的涵义德育评价是评价者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途径,对德育工作及其效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通常认为,中小学德育评价包括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价和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测评两个方面。德育评价,作为一种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近年来随着教育评价的研究而正式提出并发展起来。实际上,中国德育评价的思想与实践活动源远流长。自从有德育现象、德育活动以来,就已存在德育评价。在古代,德育评价只不过是一种片面的、不很完备的主观性的结果评定,它仅用于鉴定、识别、选拔,属于终结性评价的
3、范畴。评定结果一出,作出调整和修正既不需要也不可能。然而,今天的德育评价则不同。在现代德育中,人们把思想品德的形成主要看作是人自身实践的结果,即自身不断调整、不断修正的过程。因此,人们重视运用科学方法,在现代德育观指导下对德育工作过程及其效果进行评价,目的在于能更好地了解德育工作,改进德育工作,为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比较客观的依据。因此,现代中小学德育评价表现出传统德育评价所不具备的独特性。其主要表现在:1、评价主体的多样性。教育者是评价主体,受教育者亦是评价主体,而有关指导、管理部门及其组织成员亦是评价主体。与之相对应,德育过程中的一切因素、活动及其影响,最后结果都属于评价
4、客体,或称评价对象。 2、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德育评价需在指导思想上树立现代品德观、教育观、评价观,需根据德育工作及效果的特点,借助一些的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同时客观地解释评价结果,使得评价工作更能体现科学研究的成分。特别是在评价的方法上,运用定性和定量、团体和个体、过程和结果等方面的结合,体现了德育测评的科学性。3、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由于德育评价建立在测量的基础之上,并运用了心理学中关于人格测量,社会学中的团体、社区实验,社会心理学中的小组、个体测量等方法,使得评价工作的结果更能真实、客观、准确地反映评价客体的状况,近于评价目标。 4、评价过程的动态性。评价本身只是一种促进德育工作、促进学生思想
5、品德发展的手段,评价的选择因而更加重视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而评价结果本身则是改进德育工作、调节和加强思想品德行为的依据,不是被看作为德育工作的终结和思想品德发展的阶段结果乃至鉴定、分类、选拔的依据。在鉴定、分类、选拔方面,评价虽然十分重要,但不再是一成不变,而是动态评价,体现出一定的弹性。尽管如此,德育评价目前依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要做到客观、公正,体现其动态性的人文特征,需要作更加深入、细致的探索,特别是在借用数理方法、自然科学方法的同时,更加充分地研究思想品德的内在结构,研究人的内外活动的机制,研究德育影响、各种社会影响与个体内在活动之间的复杂联系等问题,关注考虑、尊重思想品德研究的人
6、文性、社会性。 二、德育评价的功能 德育评价不仅有助于了解德育工作及其效果的现状,更有利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德育工作,有利于受教育者在教育引导下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教育。我们将其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评定功能 通过测量,对照有关标准,对德育工作及其结果予以评价,可以确定工作及其结果水平的高低。德育工作及其结果水平的高低,表现在两个侧面:一是以外在的客观标准作为准绳,它可以是社会的一定准则、规范,也可以是一定时期一定文化背景下所确立的工作及其效果标准,如德育课程标准、日常行为规范、职业道德规范等;另一方面则是存在于被测对象之内的相对标准,(即测量学中的“常模”),这在学生品德测评中使用
7、比较普遍,也是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本质特性在德育测评中的反映。 德育评价的评定功能,在实际中可以表现出几种正向作用:一是描述作用,即对德育工作及其结果的描述,说明此个时刻的状态和位置;二是教育作用,特别是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对比描述,以及在描述基础上进行的价值判断,能够使受教育者相对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教育自己;三是导向作用,对工作及其结果如何评价,即作出何种价值判断,对错与否,善恶与否,美丑与否,其标准本身便有导向的性质,能够使德育工作者有意识调整工作方向与工作重心,也能够使受教育者根据评价状态及标准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及时纠正自己或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品行。 (二)诊断功能德育评价是基于
8、测量基础之上的、对德育工作及其结果的诸种因素的综合考察,因此,其评价结果能够说明效果优劣、水平高低,并分析出优劣、高低的原因,即可以作出诊断。德育评价的诊断功能的发挥恰当,具有这样几种作用:一是咨询作用,即根据评价结果,了解有关德育工作及其结果的状态,分析成败与否的原因,由此掌握改进工作、强化活动的必要信息;二是决策参谋作用,尤其是对德育方案、计划及教育措施的决策,提供基本依据;三是警示、预告作用,提醒教育活动主体关注什么,密切注意什么,下一步的选择应当重点抓住什么,等等。 (三)预测功能预测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测评之中。在时空上对学生及其群体品行特征和倾向的描述,在一定程度上来预测
9、学生及群体可能的发展趋向,尤其是对其生长环境作出可能的预测之后更是如此。预测功能主要反映在选拔作用的发挥上,是终结性德育评价的主要功能。 (四)反馈与调控功能 整个德育评价,无论何种形式的评价,其结果一旦及时告知德育主体,并引起了德育主体的关注,便是评价信息反馈回路的接通。评定、诊断功能的发挥都有赖于反馈回路的接通,否则便很难体现德育评价作为德育过程重要环节的意义。 除用于选拔的评价以外,大多数德育评价结果都应根据评价目的反馈给德育活动主体。何种评价结果反馈给何种主体(学校领导、教师或学生),须充分考虑德育及思想品德的特性,尤其是关于学生思想品德测评的结果,尤须慎重反馈。反馈是为了改进德育工作
10、,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因此,对于教育者来说,便可以依此来对工作方案、计划、措施作出调整,而学生亦可以在教育者指导下对个人的思想品德发挥方向、改进方式等作出调节、控制,这些反映的都是德育评价的调控功能。(五)强化与传导功能一旦反馈到位,无论德育主体是否自觉,评价结果都可以通过其价值判断强化某些品行、某些做法,包括积极的强化(即主张、颂扬什么)和消极的强化(即批评、贬斥什么)。通过德育网络,学校、家庭、社会以及个人与集体之间都能够取得对德育工作及其结果的某个(或某些)侧面的了解、认识,形成他们共同探讨、密切联系的重要传导中介。即使网络不健全,沟通渠道不畅通,对受教育者的共同关注和关心亦可能使
11、各方面通过德育评价信息得到沟通。 三、中小学德育评价的任务和内容 (一)中小学德育评价的任务从完整的德育过程看,德育工作评价贯穿于整个过程之中。为了使中小学德育工作落到实处,需要通过评价其整体决策和工作方案,实施德育方案的可行性评价;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为了使组织工作具有针对性,使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必须对每个侧面实施问题或情况诊断,以求尽可能避免走弯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必须对构成德育活动的各个要素进行评价,对他们的活动状态及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以便为实施过程的调节、控制、协调提供信息依据,有针对性地改进德育工作。此外,为了最终达到工作目标,实现教育目标,还必须对一次相对完整的活动进行效
12、果评价,一方面为最终结果的评价提供信息,另一方面也是对业已完成的各项工作的评判。和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状态这一最终教育结果相比,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评价更重视可行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鉴于此,我们可以将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价的任务归结为以下几点: (1)对德育工作决策和实施方案作出可行与否的判断。 (2)对德育工作过程的各要素及整体构成作出价值判断。 (3)对德育工作的各环节、各阶段及各类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作出评判。 (4)为德育工作实施的主体及各部分提供修正、调节、提高的信息,有利于工作机制的正常、有效地运行。 (5)为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水平的评价在教育环境分析上提供测评的重要依据。
13、(二)中小学德育评价的内容德育评价内容即是对评价对象的具体分析。我们从有利于指导德育实践出发,从德育的管理对象角度来叙述德育评价的对象和内容。依此,我们可以将德育评价的对象分为三个侧面,各个侧面具有各自不同的评价内容。 一是对学校德育整体工作的评价,其评价内容包括:学校德育实施方案,学校德育管理过程,师资队伍,校园建设,教育教学资源与设备,校风校纪,校外联系情况,德育基地建设,等等。其评价主体主要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相关的决策、咨询部门,也可以是学校自身。 二是对学校德育实施过程的评价。其评价内容包括:德育课程的教学,课外活动的组织规章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工作常规的落实,班风、班纪、班级舆论,教
14、师育人职责的履行,师德修养,德育环境等等。其评价主体主要是学校主管领导和部门,也可以是上级有关主管部门,还可以是学校全体教师和学生(或学生代表)。 三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发展状况,思想品德的知、情、意、行的水平,日常表现,等等,评价主体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包括家长及其他校外教育工作者。除了他人评价之外,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我评价。以上只是按不同评价对象对评价内容作了大致归纳。在德育评价的实践中,评价内容远非如此简单,它需要根据我们的测评目的、测评范围和测评者自身素质来选择。可以说,一切与学校德育工作相关的因素,乃至教育环境中一切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受教育者思想品德
15、发展的因素及其各自构成的具体层次、具体侧面,都可以作为测评的内容。第二节 中小学德育评价的基本过程 中小学德育评价是一个完整的连续过程,就其某个层次、某个侧面的内容来说,又是一次相对独立的活动。由于中小学德育评价以德育测量为基础,所以,这里将二者结合起来,具体阐述一下德育评价的基本过程及其一般原理。 一、中小学德育评价的目的的确定 设计一次评价方案,在拟定之前,首先必须明确本次测评的活动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测评体现德育测评的意义和特点,才能使本次测评能够得以顺利进行,并按预定的目标去设计、实施评价方案。 确定评价目的之后,便应相应地推演出本次评价的作用,它通过确立评价的具体对象和内容确定评价
16、类型、选择测评方法等得以体现。如:属于工作评价还是结果评价,总体评价或部分评价,团体测评或个体测评,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或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或定量评价,等等。二、中小学德育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指标是目标的具体化、操作化,它具有一致性(与目标及子目标的一致)、可测性(具体化、操作化)、独立性(指标之间相对独立)、完备性(指标体系必须尽可能反映测评目标,反映品德生成的诸种环境)和可比性、可行性的特点。指标体系的确立,要符合德育工作及其结果的性质,依据有关的研究成果,考虑社会价值观、学生工作特点、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与水平和年龄特征。指标体系的设计大致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一)选择设计类型 指标设
17、计类型一般分为总体设计、局部设计、单项设计。总体设计用于对德育工作、德育效果、学生思想品德的总体状况测评,它是从整体结构到指标层级、网络的全面设计,更具有诊断性和终结性评价的特点,适用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咨询参谋部门对学校德育以及学校自身的全面考核与评定;局部设计是对德育工作的结果或学生思想品德结构中的某个侧面进行评价设计,如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的评价,对学校德育环境的评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价等的设计;单项设计是对德育工作或结果或学生思想品德的某个指标或某几个指标的单个项目的设计,如:学校德育物质环境的优化评价设计,对学生的劳动观的评价设计等。前者为一般设计,后二者为特殊设计,通常需要根据具体
18、的测评目的而定。(二)设计方法 1头脑风暴法 通过组织开会,让有关专家、学者和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自由陈述己见,如对某一年龄阶段学生人际交往与合作品质的陈述。在对这些自由陈述进行综合归类之后,进行统计处理,由此初步确定德育测评的指标体系。一般来说,采用“头脑风暴法”要注意:邀请参加会议的专家人数不能太多,最好在10人以内;主持会议的人不能轻易发表意见,而是想方设法让专家们畅所欲言;要忠实专家意见,并且不要忽略不同意见,特别是与设计者相反的意见。2问卷调查法 设计者将需要设计的指标和指标体系,以问题的形式编成表格,邮寄或分发给有关人员填写的一种搜集信息的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的表格分为开放型(自由作
19、答)和封闭型(限定正确答案)。问卷回收后再进行统计归类和分析。 3榜样研究法(或典型设计法) 榜样研究法即根据少数典型对象的工作特征或思想品德表现和特征进行系统研究来确定测评指标体系的方法。在榜样研究中,首先要确定研究项目的目的;其次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再次是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榜样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是类推法;最后是对研究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设计方案。 4目标分解法通过对管理目标或德育工作目标、德育目标、德育课程标准等来研究,将各个目标进行分解(多个层次的逐级分解如下图)。它一般用于总体设计或局部设计。总目标分目标1 131111分目标2子目标子目标子目标子目标子目标子目标5多元统计法通
20、过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从较多数量的初拟指标中找出关键性的指标体系(是教育、心理测量中的项目反应理论的体现)。适宜用于大样本和计算机软件处理。 (三)评价标准的编制 评价标准即测评时衡量每项具体指标表现程度的标准。它包括确定测评等级和编制测评标准两方面。 1确定测评等级 确定测评等级,主要应考虑两点。一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测评等级,分级太少则分辨力差,太多则增加测评难度和结果分析的困难。一般地,用于学生品德测评的等级宜在310级之间,学校德育工作的测评视具体内容而定,原则上比品德测评等级要少一些。二是在测评等级少时,最好采用五级制测评,如:最好、较好、一般、较差、最差这五个等级,等等。这需依
21、使用的量表类型来确定。选择测评标记格式应简单易行,在选择项上划“”或填入括号等均可。 2编制测评标准 为了使德育测评能在等效操作下进行,减少随机的、人为的误差,在确定测评指标体系和测评等级之后,还需制定一套与评定等级相匹配的等级参照标准评语。测评标准形式很多,如分段式标准、评语式标准、量表式标准、对比式标准、行为式标准、目标管理式标准、情景模拟式标准等。这里仅介绍品德测评中常用的等级评语式标准。(1)积分评语标准。就是将指标分解为若干个测评标准,给每个测评标准分派独立的分数,各测评标准得分相加即为该指标的测评。积分测评标准有等分积分和累计积分之分。所谓等分积分,系指每个测评标准的标度都是相等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