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环境教育校本课程资源成果材料(DOC 28页).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初中环境教育校本课程资源成果材料(DOC 28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环境教育校本课程资源成果材料DOC 28页 初中 环境 教育 校本 课程 资源 成果 材料 DOC 28
- 资源描述:
-
1、初中环境教育校本课程资源成果材料 正宁四中环境教育校本课程资源成果材料正宁四中是一所地处子午岭林缘地区的农村普通中学。建于1961年,占地26000m2,服务于周围四个乡镇和子午岭部分林区,现有学生1500多名,教职工94名。学校从1996年开始,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开展环境教育,经历了认识、实践、总结交流三个阶段,开创了一条普通中学摆脱困镜走向成功的新路子。认识:进行环境教育,建设绿色学校。(1)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人与自然和谐是未来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概念,进行环境教育,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进而促进人与社会和谐。(2)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循环经济是未来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可持续发展是未来社
2、会的主要发展形式。(3)解决环境问题的需要:从小培养人的环保习惯、环保素养,不再破坏环境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4)实现教育宗旨的需要:教育是为了人类的未来,环保是为了未来的人类,环保素养是未来人才的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5)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需要:环保的利他性是公民道德的重要内容。-实践:(1)实践途径:分类垃圾、生产沼气 、绿色生活、环保习惯、生态园建设及实验活动、农村调查、向家庭社会延伸等等。(2)理论学习:生物、地理、理化等学科渗透、专题讲座、影视学习等。-总结交流:1996年学校从“大环境”“大教育”角度全面审视学校环境教育,开始对环境与教育这一时代新命题进行探索,强化了“教育
3、自身需要环保,环保需要教育”的理念,在以后近10年中,学校组织了一系列环境教育与治理实践活动,把环境教育延伸到环境保护与治理并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以及环境问题的深层次研究中。1997年以后的多年中,学校组织了“认识子午岭、情系大自然”、“春野实践行”等一系列旨在贴近、体验、认识自然的环境实践活动,并逐步发展到以学科教学为依托、以兴趣活动为主体、以专题讲座报告与建设实践为载体的环境教育活动。1998年建设校园电视网,通过组织学生收视人与自然、绿色空间等电视节目和践行保护环境随手可做30件小事进行环境科普教育和宣传;2000年学校建设了“生态园、生化园、生物园”和环保操场,并对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在建
4、设与治理中增长了环保知识和理念; 2002年修建了保洁式厕所;2003年开展校园循环经济论证;2004年开始沼气生产项目建设,用厕所粪便和花草枯枝等生产沼气,同时集流利用雨水,创设了校园循环经济范式;2004年开始学科环境问题的专题研究和教育活动,把环境教育不断引向深入;在这诸多参与建设的活动过程中,全体师生开智慧思考,亲自参与、动手操作,全身心投入地创造,陶冶环保情操,体现为良好的绿色习惯,形成了环保、文明的理念。学校在环境教育实践中加强了环境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和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了对教师的环境教育知识的培训和提高,2001年与中湾林场、林科所开展环境教育资源共建工程,2002年对环境教育的
5、教学规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办法、管理方式等进行全面的研究,使其成为创建绿色学校的制度保障,2003年编写了环境教育校本教材和校园植物志,立足于教学和资源开发的研究。广大师生开拓创新,积极实践,不断探索,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总结得失,注重实效,走出了富有特色的环境教育和“绿色学校”创建之路。一、校本资源的开发(一)坚持每年开展“认识子午岭情系大自然”活动。子午岭位于四中附近,为充分利用这一自然生态资源进行环境教育和农科教结合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提高劳动和生存能力等,学校每年10月组织全体师生进行“认识子午岭情系大自然”活动。一、活动主要内容1、考察认识林区地形概貌。2
6、、归类统计子午岭林区的物种并对稀有物种的生存条件进行考察分析。3、掌握采集松籽的劳动技术并完成松籽采集任务。4、学会采集与制作生物标本。5、搜集考证整理关于子午岭、秦直道、雕翎关、练兵场、皇帝陵的传说。6、完成以“大山魂”为主题的至少一篇文字习作。7、保护子午岭林区之我见征文。二实践活动的主要收获 1、全校师生深入了解子午岭林区,接受大自然的熏陶,增强了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的意识。2、师生在这深山老林中的生活体验,克服了种种困难,采集松果 锻炼了意志,培养了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品质,掌握了劳动技能和在艰苦环境中生存的能力,全面提高了师生的综合素质。3、本次活动共制作生物标本200多件,
7、考证整理出关于子午岭、秦直道、雕翎关、练兵场、皇帝陵的历史考古文章15篇,评选出以“大山魂”为主题的优秀作品30篇,保护子午岭林区之我见优秀论文23篇,子午岭林区写生40余幅。总之,这次活动由于学校组织严密、安排具体、较好的完成了各项活动任务,实现了教学工作、环境教育、德育教育、劳动技能教育的有机结合与提高,培养和提高了师生的综合素质,取得了预期效果。(二)加大对环境教育的宣传和导向力度。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认识子午岭,情系大自然”和“春野实践行”活动,在活动中贴近、体验、认识自然,获得生态知识,形成生态环保意识;同时,开展环保知识讲座,收视人与自然、绿色空间等节目;以学科为依托,组织学生建立环
8、保兴趣小组,动手收集环保信息,整理资料,采集标本,养花护鸟等生态治理实践活动,在兴趣活动中获得环保技能。学校进行环保知识竞赛、环保节日宣传和环境问题征询活动,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类,定为不同的主题,把提出同一问题的同学组成一个专题小组,对这一问题进行跟踪研究。 在这诸多参与建设的活动过程中,全体师生开发智慧思考、亲自参与、动手操作、全身心投入地创造着自己杰出的作品。这些具体的活动所陶冶出来的环保情操,在行动上体现为良好的绿色习惯。在实践中获得教育,培养环保理念,在教育中促进实践的深入,我校就是在环境问题的教育与实践的互动中,实现了师生环保意识行为及绿色学校创建的双赢,保证了社会的认可和好评。(三
9、)重视学生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学校以班为单位,成立环保小组,每周对学校的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和环保意识。通过长期的努力,师生环保活动意识大为增强。校园内无乱扔果胡、纸屑的现象,杜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校园干净整洁。(四)校园垃圾的分类与处理及利用。学校有垃圾分类室,对校园内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回收分类再利用。校园垃圾分为土、柴禾、纸、玻璃、金属、电池、塑料、剩饭菜、填埋物等。购置相应的垃圾分类箱,每天由学生轮流负责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实现了“无垃圾”校园,对回收的废物进行再利用。尘土和柴禾埋入花园,化为有机肥,废纸、塑料、玻璃等可制成各种小作
10、品或利用或者变卖,变废为宝。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垃圾的种类日趋增多,产量也不断增大。如何处理掉这些垃圾,变废为宝是摆在全校师生面前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问题。庆幸的是我们已经意识到它的严重危害性,我校早已跨出了第一步,创建了国家级绿色环保学校。另外如何合理处理垃圾,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理论课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在学校课题组的统一领导下,我们开展了垃圾处理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调查与研究,现将部分情况总结如下: 首先让学生调查讨论,我们确定了三个阶段:1:调查校园垃圾的形成和来源;2:对垃圾按照它的种类进行分类;3:垃圾的合理利用;在确定这三个阶段后,我们充分调查了校园,
11、街道等垃圾的种类,来源,经调查垃圾目前来源主要有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然后将这些垃圾分为金属,玻璃,塑料,废电池,砖块,其他类。最后对这些垃圾进行分类利用,对塑料,金属,玻璃等有用物品进行整箱整袋集装,将它卖给废品收购点,每年创造捌佰余元经济收入。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为学校创点收入,支援学校建设,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说明环保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另外如对废电池的集中科学处理,避免了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同时也建议政府建立较多的废电池回收点。再例如对废品回收再利用,如对废塑料,在本期举行的教具制作中,我们用废塑料罐,废吊带,废针管等,制作了“火箭升空
12、”,“铁树开花”,自制-84-消毒液等实验教具,还用废吊带对花棚进行滴灌。最后对如炉渣,废橡胶等,进行填埋处理。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发现处理方式还很简单,设想了几种方法:1:设想用炉渣制炉渣砖块,用于建筑,减缓对土地的侵占。2:建立更多更全的废品收购点,减缓污染,变废为宝。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我们培养了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了环保意识,更使学生把书本知识和垃圾处理的具体操作应用很好的结合起来,达到一石三鸟的作用。(五)水的循环利用学校自建九个水窖,将院子里的天然雨水汇集到水窖里,用水泵打到小山顶形成喷泉,形成小涧溪流,形成瀑布,瀑布下的小池中养鱼。窖水可洗衣、洗澡,还可用来洒地、冲厕
13、。冲厕后的水做沼气的稀释料和封闭料。这不仅给学校师生用水带来了方便,而且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和水资源。仅水资源循环利用一项每年为学校节约资源三千余元。(六)生态园建设学校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校园建设。2000年由校长赵维桢主持策划,总务处选择规划地址,生物组老师带领生化兴趣小组学生进行设计,形成书面报告。设计建成了生态园、生物园和生化园。生态园体现子午岭自然状态和园林结合特征,依据生物群落垂直结构,栽植子午岭特有的乔、灌木和草本植物,辅以高山流水和泉池,体现环境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统一。“生物园”以星状辐射分小区种植各种代表植物,以生物间的影响共生共存,体现生物间的动态平衡;“生化园”在原有垃圾污染区垦
14、土造园,栽种植物,与其他园区植物生长进行对比,观察差异、分析成因。“三园”下面均有雨水集流窖。2002年8月由工匠完成砖混工程,9月全体师生参与,用建水窖挖出的土堆起假山,完成三园土建工程。2003年3月以后,师生亲手植树种草,绿化治理和上水。建成后的“三园”融环境教育、劳动实践、生化实验和观赏为一体,成为四中校园师生环境教育的一块实践活动基地。学校定期开展“小观察、小培育、小实验”活动,充分发挥了其教学功能和育人功能。 学生定期观察生态园各种植物生长发育特点,写观察日记,命名认养,写心得体会,还编撰了校园植物志,已命名植物49种,未命名植物13种。在小池养鱼养蛙,观察其生长繁育,了解其生活习
15、性,给生物课提供活标本。在生化园对不良土壤养分进行测定化验和理化性状分析,实验土壤无公害化治理,为当地农业提供参考。学生参加生态园建设,增强了他们的劳动感情和劳动技能,结合家乡实际,从种植业,养殖业角度,寻找优势,既懂得了生态园建设的内涵,美化了校园,也丰富了课外生活。 二、校本资源的利用 学校以人为本,立足实际,充分利用样本资源,组织学生进行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促进环境教育与活动课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近年来师生部分实践活动案例九则:“开展绿色教育培育生态卫士”实践主题活动(一)时 间:2005年主 持 人:丁小峰参与人员:袁晓峰 冉秀娟 各班“生态卫士”
16、成员研究目的与方向:1、提高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2、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活动内容、研究进程及效果说明:1、活动准备工作:召开会议,成立“生态卫士”小组,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学习有关活动的意义、要求及小组活动的基本知识。包括组织学生观摩学习,观看有关专题录像,收视广播电视节目。2、活动内容:制作悬挂生态鸟巢;对校园现有生物跟踪观察,记录生物活动规律;进行野外生物及环境观察;开展实践调查;搞好“三园”建设;配合环保节日,做好环保知识宣传;认养及采集:校园认养活动:每个小组成员认养校园至少一种植物
17、,并悬挂命名认养标志,加以保护;野外采集活动:组织学生去子午岭林区和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3、活动进程及效果:3月10日成立生态卫士”小组,宣传动员,观摩学 习,做好准备工作(图1);3月15日制作悬挂了生态鸟巢;5月14日开展了“池塘水源污染对生物的危害”(图2),观察、写出书面观察报告25篇;6月5日,结合世界环境日 图2进行了环保知识宣传;7月2日7月15日对校园植物进行分类观察命名,并悬挂标签,共分类认养植物58种;9月12日开展植物标本采集(图3),制作标本215件;10月14日采集校园花木种子;11月19日对校园植物越冬前生理变化进行观察记录;12月2日召开总结会。 图3本次活动安排
18、具体,准备充分,活动内容丰富,取得了丰硕成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调查校园的各类植物”实践主题活动(二)时间:2004.3-2005.10.指导老师:丁小锋调查目的:1.知识方面:了解校园的主要植物名称,用途和分布特点,知道植物对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并能影响环境。2.能力方面:进一步巩固调查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3.思想情感方面:通过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调查步骤:1.对校园裸子植物的种类、名称、用途、分布环境的调查。2.对校园被子植物:木本植物的名称、用途、分布环境。草本植物的名称、用途、分布特点。花卉类的名称、用途、分布环
19、境的调查。3.对孢子植物的种类、名称、用途、分布环境的调查。4.收获与体验:(要求记录、总结、交流、汇报)生物名称地方名门纲目科属种观察者生物学特征:5.提出进一步保护校园植物的建议:活动结果:1.现已调查我校有裸子植物5种,命了名称,分析了用途,分布特点,被子植物38种包括草本,灌木,花卉类,部分命了名称。孢子植物6种,同时也调查了各类植物的花期和花期的长短,其余的有待于进一步调查,撰写了正宁四中校园植物志。2.学生各自表述了收获与体验,提出了进一步保护校园植物的建议。3.评出优秀奖(赵慧娟、秦怡、李婷、巩红利)4名,给以奖励。 “让小鸟有个家”实践主题活动(三)时间:2004.3-7.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