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力读书笔记(DOC 28页).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游戏力读书笔记(DOC 28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游戏力读书笔记DOC 28页 游戏 读书笔记 DOC 28
- 资源描述:
-
1、游戏力读书笔记游戏力美劳伦斯科恩著 李岩译军事谊文出版社出版游戏力中文网站:www.youxili.org王甘序:为人父母,需要一种活力,一种自信,一种情趣,一种幽默。与其担心焦虑,不如把这个时间拿来同孩子玩耍。即使自己做错了什么,和孩子痛痛快快地玩一场,问题也就没有了。为人父母,最重要的是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即建立联结。与孩子一起游戏,用游戏的方式去处理问题,就是填满孩子的“爱之杯”的重要方法,通过一起游戏,孩子在欢乐与笑声中,用安全的方式,交流了情感,感受到了我们的爱。在本书的最后,作者还告诉我们,首先要蓄满自己的杯子。也就是说,为人父母,要与孩子共同成长。这种成长,不仅在于学习育儿的
2、知识,还在于,用我们的心去感悟,体验生命的乐趣与活力。当我们的爱之杯、生命之杯被蓄满时,我们就不会再去焦灼,而会对我们的孩子的成长充满感激,感激生命带给我们的启示和丰富了。第1章 游戏力育儿方式的价值游戏不仅帮助我们进入孩子的世界,而且帮助我们以孩子的方式,重新建立自信和亲情。游戏既能帮助孩子探索世界,又能帮助他们理解每天所接收到的信息,还能帮助他们从生活的挫折中重新振作起来。不过,游戏对于成人而言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我们早已失去了游戏的能力。教育与游戏,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概念,然而只需借助一点点外力,两者就可以联系起来。有一次,我带着九岁的女儿参加露天舞会,碰上了一对母女。这位妈妈
3、开始翩翩起舞的时候,儿子却把双手抱在胸前,怎么也不肯跳。男孩子大概六七岁。妈妈被孩子搞得很恼火,不停地数落:“你把我拉到这里来的,你自己现在又打退堂鼓了?!”男孩的双手抱得更紧,甚至连脚后跟都紧紧并拢了。假如情况发展下去,结果可想而知。于是我在一旁插嘴说:“咦,他发明了新式跳法吧?”我模仿着男孩的样子,抱起双手,并冲他灿烂一笑。他也回我一笑,手放松了一点,换了个姿势。我也认真学着他改变了姿势。那位妈妈的反应也相当快,马上如法炮制,学起了儿子的样子。我们都笑了。男孩开始随着音乐摆动起双肩,他妈妈喊道:“嘿,这跳法还真有创意!” “游戏力”的方式并不只限于传统的游戏时间。实际上,它随时随地都可能发
4、生。“游戏力”源于游戏,但其内涵要比游戏更为丰富。然而不幸的是,这些简单的互动,却时常因为我们自己心中的迷惑和低落,而变得遥不可及。我们成人常常觉得,现实生活中早就没有游戏的空间了,压力、责任与工作让我们很难再去发现乐趣。几乎所有的孩子天生都热爱游戏。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游戏都可以发生,在这个充满幻境与想象的世界里,孩子可以毫不费力地随意出入。游戏也是孩子交朋友、体验生活以及探索学习的主要途径。一般来说,一个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投入游戏活动的孩子,都有着必须重视的心理问题。游戏当然具有好玩的一面,但是,它同时具有深刻而复杂的重要意义。在生物界,智慧越高的动物,玩游戏的时间越长。与鼻涕虫和树木不同
5、,人类对于世界和自身的了解,都是通过主动的探索和实践来进行的。人类的童年期之所以越来越长,为的就是使人拥有更多的游戏时间,即学习时间。简单的一个游戏也可能隐藏着强烈的情绪暗流。游戏的意义:首先,游戏是孩子尝试成人角色和技巧的途径,就像幼狮们从厮打当中获得的学习一样。不同的是,人类世界的儿童们不仅学习相互争吵,也学习和谐相处。通过游戏,孩子一边探索着世界,一边尝试着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能力,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变得越来越自信和成熟。游戏也是孩子学习如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甚至如何与别人重归于好的方式,游戏可以满足人们对亲密情感联结的无尽需求。第三个意义,可能也是人类特有的,就是从情感创伤中得到康
6、复。我们能够以游戏的方式,或是更感性的方式来互动,不管是做家务、运动、做功课、看电视,还是建立规则。有些孩子孤独时会默默地躲在角落里,与人相处时却变得蛮不讲理、横行霸道。他们的不安与恼怒甚至惹人生厌,但那其实都在表达,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怀与帮助。这些情况发生时,我们需要为孩子创造更多的游戏时间,而不是惩罚了事,或者索性撒手不管。对于孩子的孤独感,大人最有可能的反应是生气或担忧。我们大都会把重点放在恼人的表面行为上,而看不到他们内心深处所掩藏的痛苦;或者,我们清楚地看到了痛苦,但自己却也无能为力。对任何父母而言,这些都是最艰难的时刻。我们需要的,是打开封闭孩子心灵之门的那把钥匙,帮助孩子重新回到快
7、乐的世界。大孩子将游戏定义为自己与朋友一起做的任何事情,而对学龄前儿童来说,游戏却是他选择去做的任何事情。游戏之所以有魅力,部分原因应归结为这种主动选择。如果做什么你都能主动选择,你就更可能完全投入进去。当我们看到一个孩子表现出恐惧心理,暴力倾向,情绪失控时,我们自己却不能冷静下来,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联系起来并分析一下。我们不会反思,孩子最近有合理而足够的发泄渠道吗?有讲述心事的充分机会吗?我们通常只停留在行为问题的表象层面,因为那是最让我们生气和担忧的,但绝不去想用游戏的方式把问题解决掉。第2章 加入孩子的世界快乐和笑声是进入孩子世界的入场券,我们需要学习怎么能让自己开心一点。(很多家庭的生活
8、很正常,但就是缺了些热情和欢乐)当我们不停地对孩子耳提面命,告诉他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时候,孩子并没有得到自己思考的空间,他只能被迫做出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要么口服心不服地接受批评,要么明目张胆地公开反抗。游戏有助于孩子反思自己,甚至是在一些严肃的问题上。也许我们都发过誓,绝不会像其他大人一样严厉对待孩子。但就在孩子最需要我们的时候也就是他们发脾气、骂人、行为不端时,我们一怒之下,施以惩罚,或是因为觉得受伤而把他们拒之门外。 我们暂时性地忘记了孩子还很脆弱这个事实,就像他们暂时忘了应该合作、分享、保持镇静和遵守规则一样。与孩子游戏时,除了自己的情绪外,我们常常还会被游戏本身的无聊搞得厌烦不
9、堪,或是自己疲倦得一点都不想动。厄普戴克经常写到身为丈夫和父亲的孤寂感:“如果男人跟孩子连话都不讲讲,他们就不是人类了,而是吃东西的赚钱机器。”他在这里暗示,父亲的责任远不只是说话而已,同时也准确地抓住了父亲已经离开家庭中心位置的社会特征。为什么会这样?这是为了使男人更好地成为社会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父亲的教育功能很少受到社会承认,更别说鼓励了。父亲是男人,也是双亲之一。不幸的是,他们被训练成为男人,而非父亲。男性化的磨练有些反而成为扮演父亲角色的累赘,尤其是在做游戏时,以及深层情感交流的方面。由于缺少锻炼,男人们觉得自己在育儿方面有心而无力,大部分的男人都不喜欢这种无力感。女性在全职工作之外
10、,还必须承担大部分的家务,帮孩子检查功课或是照料孩子。这种现象的确对女性很不公平,但对被排除在外的男人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不幸!真正的父亲必须在日常生活里切实担当起父亲的责任来。令人感到讽刺的是,一些男人是在离婚后才真正做起了父亲的这些日常工作。男人们有一种倾向,倾向于不愿相信自己对于他人的价值,也不愿相信别人对自己的爱;他们倒能坦然接受被取代和被交换的命运。我很同情地听过许多男人讲述他们过了很多年后,才吃惊地发现,家庭多么需要自己。父亲,更宽泛地说就是男人,对孩子的一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孩子需要父亲们发挥传统意义的特长,还需要男人们能拓展能力,有更多花样,拥抱、安慰、过家家,越多越好。孩子
11、们需要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他们需要培养独立性。这都没错,但他们还是需要我们时刻倾听他们的感受,关心他们的发现。我们该关注些什么呢?第一,要注意孩子需要什么。父母需要的翻译机,是要把孩子恼人的言语和找麻烦的行为,在脑袋里转换成更有意义的语言。在游戏力亲子方式中,如果你能把所闻所见,都能翻译成亲密或孤寂、自信或无力,那么将会非常有用。当孩子的行为不合常理时,我们就需要试着用这样的方式进行翻译。例:原话:“这个作业真是蠢透了。”翻译:“我觉得很沮丧,因为我还不会做分数的习题,你可以帮我吗?”明智的回应:“我很愿意帮你一起弄懂分数。”对准情绪频率来关注孩子,并不表示我们要过问孩子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反
12、之,我们可以先说一件自己今天发生的事,然后孩子可能会以一个自己的故事来回应。包括我自己在内,成人们常犯的一个错误,便是孩子在说“无关紧要”、“无意义”的事,或者不断重复时,我们横加打断。然后,我们又期望他们说出我们想知道的事。这很不公平。即使孩子说的事似乎不重要,听上去很蠢,我们仍然必须耐心倾听。这一点很好理解,因为他们首先想确定我们是否认真在听,会不会打断或责骂他们,然后才决定告诉我们一些重要的事情。第3章 建立联结在自己独处的时候,具有安全依附感的孩子可以安慰自己,可以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能够集中注意力,与同伴形成良好的联结,对自己和世界有积极的看法。有些父母去幼儿园接孩子时,经常被孩子的
13、号啕大哭弄得困惑不已,老师们明明说他一天都很乖啊。老师们也不知道孩子为什么哭。其实,这正表明孩子有不错的安全依附感。当孩子和陌生人或老师在一起时,有安全依附感的孩子可以把所有不好的感受都暂时储存起来,等到和主要依附对象见面时,再表达出来“谢天谢地,你终于来接我了。”孩子故意行为乖张,因而受到惩罚,可能也是孩子自我蓄杯的一种方式。眼见大人给自己蓄杯已经无望,他只能铤而走险。我想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孩子宁可要大人负面的注意力,也不愿意被大人完全忽略,就像老话说的那样,“令人嗔目,胜过无人注目”。不幸的是,大人们常常还是不予理睬,使他们蓄杯的要求更为绝望。对于婴儿及其照料者,杯子里最早的水,也就是依附
14、感。如果照料者没有及时蓄杯,甚至连自己那个蓄水池也空了(或者吝啬成性,不愿多给),就难以满足孩子的依附感诉求。孩子甚至会把这些不安、害怕的情绪埋入内心深处,而一到游戏场上就大打出手,变成混世魔王。杯子破裂了的孩子早已习惯了杯子里空空如也,所以他们看上去也是一脸的冷漠和空虚。他们心不在焉,或者变得非常忧郁,也可能充满恶意。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我们要尽我们所能,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爱与尊重,意识到自己是不可或缺的,自己是受人欢迎的。不断蓄满孩子的杯子,是亲子联结的根本。真正的蓄杯,只会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电视和电脑永远都不可能满足孩子的这个需求,不管它们的互动技术进步到何种程度。电子屏幕做不了鬼脸,不能
15、拥抱,更不能提供人类在内心深处所最需要的安全感。打开孤独之门的关键,就在于把他的表面攻击,翻译成为建立联结的内心请求。有多少父亲,当他们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家里,儿女将他一把推开,拒绝联结时,他们会想:“去你的,算了。”我们很容易忽略的一个事实是:当孩子看似不要我们管他时,实际上是在渴望着联结。孩子心里想:爸爸比较在乎工作,不在乎我。而且,想念他很痛苦,所以我要装酷,让他来找我。爸爸想:我只是赚钱的机器,算了,如果他想跟我玩,他会来找我的。第4章 培养孩子的自信“无力感”的两种表现:1、处世消极,性情压抑,胆小恐惧,以及怨天尤人。2、“虚张声势的力量”,它是对力量的无效模仿,表现为恐吓、伤害他人
16、的言语行为,专横跋扈的态度,小偷小摸的行为,对安危满不在乎的姿态。游戏力将帮助孩子从这两种无力感的困境中挣脱出来,获得真正的力量,让自信力和竞争力得到平衡健康的发展。天然的发育过程,有利于大部分孩子在适应这个世界的经历中,获得一波又一波积极的力量感。第一波自信力,来自孩子在刚刚出生时,获取基本生存需要的能力:他们凭借着弱小可爱和楚楚动人的样子,就足以从照料者那里换取可口的食物、安全的庇护,以及无私的爱心和关怀。由此,婴儿获得了对于这个世界最初的信心:我一哭,就能喝到奶;我一笑,就有人跟着笑。婴儿所有的学习几乎都是在互动中完成的。亲子之间的身体接触,彼此间眼神的交流,声调的高低变化,都在教授孩子
17、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知识其他人类成员会怎样。第二波自信力,来自孩子在蹒跚学步时,发现自己可以对别人说“不”,并坚持自己的意见,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如果这种力量感得到尊重,受到爱的约束,而非被权威镇压,那么成长中的孩子就可以维护他的自我认同,而不会伤害任何人,包括他自己。孩子会以惊人的速度学习新东西,使自己融入世界。对于这种日渐成长的独立和坚持,有些父母心存疑虑,甚至为之恐惧,因此他们可能会采取高压手段,慑服孩子的心灵。有关虐待儿童的研究一致发现,孩子长到十八个月至两岁时,人身虐待的案例即大幅上升,而这时其实正是孩子开始产生独立意志的时期。成人之所以使用暴力,是因为他们把孩子身上冒出来的
18、任性行为,看成了无礼挑衅和故意作对,而没意识到它也是迈向独立意志的积极动力。于是他们认为从重处罚是必需,暴力管教是必要。这个极端当然不对。但是另一个极端也不可行,如果父母不设置任何界限,孩子的无法无天会让他自己觉得失控,进而感到茫然,最终造成另一类无力感。平衡的做法,是承认、乃至欣赏孩子身上出现的这种独立性,同时,又清楚地告诉孩子,他的界限在哪里,怎么做才是安全的。第三波自信力,贯穿于孩子在这个世界中寻找自己位置的过程,尤其是在同龄人的世界。不可避免地,每个人的童年都会经历一些坎坷,产生一些消沉、无力的负面情绪,这不足为怪。教育的意义在于,能够帮助孩子战胜这些负面情绪,使他逐渐培养起自信力和竞
19、争力,这也是游戏力的价值所在。骂人能让孩子感到很有“力量”:既有“力量”支配自己的言行,又有“力量”伤害别人的感情。我为此发明了两个简单的游戏。当孩子叫我“臭狗蛋”时,我说:“嘘!千万不要把我的小名告诉别人啊。”几乎就是条件反射一样,他们会立刻喊起来:“科恩的小名叫臭狗蛋!”我说:“嘿嘿!我是闹着玩的!我真正的小名是米饭团。”(越傻的名字效果越好,因为此时的目的在于,用玩笑来消除导致骂人行为的情绪压力)那些孩子当然又喊:“科恩的小名叫米饭团!”于是我就哀求道:“不要,求求你,求求你,不要告诉别人!”这个游戏我们通常能玩上很长时间。还有一个游戏也很简单。孩子说了一些父母不乐于听到的字,主要是脏字
20、,甚至下流话,我会说:“好吧,你随便说什么都可以,但是如果你敢叫我大胡子小矮人的话,你就是自找麻烦。”“大胡子小矮人!”我说:“嘿!你麻烦大了!”说这话时,我的声调轻松夸张,并不严肃。孩子被我追着满屋跑。偶尔有些羞怯的孩子需要我轻声暗示他们,可以说出“大胡子小矮人”,不必担心我找他们麻烦,我只是装腔作势而已。很简单,不是吗?但它很有效。他们喜爱这个游戏,会咯咯地笑个不停,重要的是,他们治好了说脏话的强迫症。“臭狗蛋”的游戏让孩子体验到两种“力量”的存在,一是话语权的力量,二是闯禁区的力量。与其让他们拿别的孩子作为迫害对象(那会伤害到别人),还不如让你自己当他们的“受气包”和“垃圾桶”。这样可以
21、帮助我们与孩子一起走出力量争斗的不快,享受游戏的愉悦。对胜负输赢的极端强调,已经渗出透在孩子的童年,甚至儿童游戏本身也是如此。在这个充满课程、运动团队、收费游乐场、电视和电脑的时代,自然的游戏已经消逝无踪。自从专家们发现游戏对学习的好处后,我们的社会就想尽办法确保游戏具有教育性、丰富性和竞争性。成人擅长把学习的乐趣变得无影无踪,不管学习的对象是游泳还是数学。更糟糕的是,我们有批评孩子的倾向。因为它发生得过于频繁,以至于我们根本注意不到。批评是一种危险的习惯,并且很难改正。它的作用,只是在孩子的脑袋里装时一个小小的声音(有时候又震耳欲聋),不断在孩子的生命中无情地批评着他们。也许,我们自己的脑袋
22、里也常驻着同样的声音。孩子总会这样做贬损自己的作品或是能力。他们也会毫不留情的批评别人(当然会了,因为他们从我们这里学到的)。李伯蔓(alicia Lieberman)提到,游戏“提供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空间,让他依照自己的意志来实验,暂时放下现实空间和真实社会中的规则与限制。”第5章 跟着笑声的脚步“跟随笑声的脚步”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件事能把孩子逗得咯咯笑,那就应该再来一次。一而再,再而三,一做再做。所有的笑都是好的,但是咯咯咯的笑声所传达出的愉悦太富有感染力了,因此也就被当作了判断游戏成败的指标。如果有两个大人在场,假装争夺孩子也会很有趣。“我要头。”“哈哈,我拿到脚了,这是最棒的地方。”“不
23、行,他的全身都是我的,我好爱好爱他。”这个人身拔河游戏,是另一个能结合身体接触和笑声的例子,还有夸大感情的成分。孩子有个有趣的地方,那就是不管我们多急切地表达了我们的爱,他们仍会感觉自己不被爱或者没被爱够。许多父母和孩子会用这种滑稽的方法,夸张地表达爱和情感。这对蓄满杯子很有帮助,因为滑稽的部分是如此出其不意。用模仿加入孩子,跟随他们的步调,表达你想接近他们的急切渴望。一起大笑吧!真的威胁,愤怒的说教,会吓到孩子,结果肯定是他们把你拒之门外。假威胁,特别是针对自己的,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一旦放松下来,你更容易获得孩子的合作。真威胁传递的信息是,我很生你的气,这都是你的错,你最好赶快改过自新。可
24、以预见的结果,是孩子的自我防卫和亲子间的冲突。假威胁混合了幽默,传递的信息是,对于我们两个之间现在的情况,我并不开心,而我想要改变这种情况。这样的结果是紧张状态的解除,以及各自退让。亲子之间大多数的难题,其症结的根源是缺乏联结。处罚是把坏的感受锁起来,而分享笑声则把它解放出来,让亲子间可以重新找到彼此。把尊严放下,对父母来说是很高的要求,有很多大人没有办法摆脱自己的日常角色。婚姻关系专家哈维勒认为“面对面的乐趣才最有效”。像孩子一样地游戏,就意味着你需要笨拙地犯错,夸张到极致,把严肃的心情放松,试着去享受乐趣。父母的工作很辛苦,而不快乐的心情,则会雪上加霜。大多数的父母都绷得很紧,有些人甚至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