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笔记(DOC 22页).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社会心理学笔记(DOC 22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心理学笔记DOC 22页 社会心理学 笔记 DOC 22
- 资源描述:
-
1、实用标准文档社会心理学(侯玉波)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导论一、 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一) 认识自己(二) 认识他人:“大五”人格理论、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三) 认识社会(四) 认识生活的价值二、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一)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二) 社会心理学与常识(三)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1、 个体过程2、 人际过程3、 群体过程三、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脉络(一) 学派时期的社会心理学1、 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社会观2、 行为主义眼中的心理与社会3、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人的自我实现(二) 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产生阶段(1895-1934)2、起步阶段(1935-1945)3、发展阶段(1
2、946-1969)4、危机阶段(70年代)5、繁荣阶段(80年代之后)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一、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一) 假设与理论(二)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两种取向(三)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1、 社会层面2、 个人层面3、 人际层面二、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一) 如何提出问题(二) 如何阅读文献(三) 研究方法选择1、 相关研究2、 实验研究(四) 收集数据的方法1、 观察法2、 调查法3、 实验法4、 档案研究法5、 元分析方法(五) 研究的设计(六) 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七) 论文的撰写三、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一) 生物理论(二) 学习理论1、 学习理论的机制:
3、联结、强化、模仿2、 学习理论的特点(三) 诱因理论1、 理性决策论2、 交换理论3、 需求满足论(四) 认知理论1、 认知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2、 一些重要的认知理论:归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五) 角色理论第三章 自我概念一、 关于自我研究的历史二、 和自我有关的概念自我图式、自我觉知、自尊、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认、自我效能、自我表演、自我障碍、自我检控、自证预言、体像三、 自我偏差(一) 焦点效应(二) 自利偏差(三) 盲目乐观(四) 虚假一致性和虚假独特性四、 自我与文化(一) 独立型自我与依赖型自我(二) 东西方文化下自我概念的差异性(三) 自我的三成分模型(四) 华人自我四元论第四章 社会
4、认知一、 社会认知(一) 分类(二) 图式分类:个人图式、自我图式、团体图式、角色图式、剧本作用:三方面(三) 社会认知法则1、 便利法则2、 象征性法则3、 基础比例信息4、 锚定与调整法则(四) 社会认知对健康的影响1、 社会认知与寂寞2、 社会认知与焦虑3、 社会认知与生理疾病(五) 社会认知研究中的内隐联想测验二、 个人知觉(一) 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1、 第一印象评定人或事物时的三个基本维度2、 整体印象的形成(1)平均模型 (2)累加模型 (3)加权平均模型3、 个人知觉中的偏差(1)晕轮效应 (2)正性偏差(二) 个人知觉的线索1、 情绪2、 非言语线索(1)人际距离 (2)身体
5、姿态 (3)目光接触三、 归因(一) 对他人行为的归因理论1、 Heider的归因理论2、 Weiner的归因理论3、 归因风格理论4、 Kelly的三维归因理论5、 对应推论理论(二) 对自己的归因1、 对自己态度的归因2、 对自己动机的归因3、 对自己情绪的归因 (三)基本归因错误第五章 社会行为一、 人类社会行为的基础(一) 遗传与环境的作用(二) 遗传因素在行为发展中的作用1、 生物学理论的观点2、 遗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三) 环境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影响1、 家庭环境2、 文化环境(四) 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1、 遗传建构环境的观点被动型、唤起型、主动型2、 行为遗传学的证据3、 概率渐
6、成论二、 人类的侵犯行为(一) 侵犯行为概述1、 什么是侵犯行为考虑三方面、工具性侵犯、敌对性侵犯2、 侵犯行为的生理基础3、 文化与侵犯行为4、 愤怒与侵犯行为(1)遭到他人攻击或烦扰 (2)遭受挫折 (3)归因的影响5、 对侵犯行为的学习(二) 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1、 温度2、 兴奋转移3、 侵犯性线索4、 去个性化5、 饮酒6、 社会赞许与模仿(三) 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1、 利用惩罚2、 降低挫折与学习抑制自己的侵犯行为3、 替代性攻击与宣泄4、 示范非侵犯行为5、 培养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巧(四) 传播媒体与暴力行为1、 影视暴力对孩子暴力行为的影响去抑制、形成侵犯剧本、认知启动2、 传
7、播媒体中的性暴力3、 电子游戏与暴力行为玩电子游戏对人的五点影响三、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一) 对利他与助人行为的理论解释1、 进化心理学2、 社会进化论3、 学习理论4、 社会交换理论5、 移情与利他主义(二) 影响利他与助人行为的因素1、 情境因素(1)文化差异 (2)他人的存在(责任扩散、情境的不明确性、评价恐惧)(3)环境条件因素 (4)时间压力因素2、 助人者的特点(1)助人者的人格因素 (2)助人者的心情 (3)助人者的内疚感(4)个人困扰与同情性关怀 (5)宗教信仰 (6)性别影响3、 求助者的特点(1) 是否受他人喜欢 (2)是否值得他人帮助 (3)性别的影响(三) 增加助人行为
8、1、 利他主义的社会化(1)树立利他主义榜样 (2)通过做出具体的帮助行为来学习 (3)利他主义的内在动机2、 增加旁观者干预的可能性3、 积极心理学与亲社会行为第六章 态度与偏见一、 态度概述(一) 态度的定义和功能1、 什么是态度2、 态度的心理成分及关系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3、 态度的心理功能效用功能、知识功能、自我保护功能、价值表达功能(二) 从态度预测行为的影响因素1、 态度的特殊性水平2、 时间因素3、 自我意识4、 态度强度5、 态度的可接近性6、 行为的主动性水平7、 心境的影响8、 情境的作用(三) 态度的测量1、 直接测量(1)利克特量表 (2)瑟斯顿量表 (3
9、)语义区分量表2、 间接测量(1)投射技术 (2)生理指标测量 (3)反应时测量二、 态度的形成(一) 态度形成与学习(二) 情感因素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三) 态度形成中的认知理论(四) 文化对态度形成的影响三、 态度改变(一) 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1、 Heider的平衡理论2、 认知失调理论(二) 支持认知失调理论的证据1、 不充足理由与认知失调2、 自由选择与认知失调3、 努力与认知失调4、 决策后失调5、 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三) 对认知失调理论的批评四、 说服模型(一) Hovland的说服模型(二) 说服的中心和外周路径模型(三) Sears的说服模型(四) 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1
10、、 说服者的因素(1)专家资格(2)可靠性(3)受欢迎程度2、 说服信息的因素(1)说服信息所倡导的态度与被说服者原有态度之间的差距 (2)信息唤起的恐惧感 (3)信息的呈现方式 (4)信息的呈现顺序和关联性3、 被说服者的因素(1)被说服者的人格特征 (2)被说服者的心情 (3)被说服者的卷入程度(4)被说服者的动机水平 (5)被说服者自身的免疫情况 (6)个体差异(7)综合因素 (8)自我在说服中的角色4、 情境因素(1)预先警告 (2)分散注意(五) 从双加工模型到单加工模型五、 偏见(一) 偏见概述1、 偏见定义2、 偏见产生的理论(1)团体冲突理论 (2)社会学习理论 (3)认知理论
11、 (4)心理动力理 (5)人格理论(二) 偏见的影响与克制1、 偏见的影响(1)对知觉的影响 (2)对自身和他人行为的影响2、 消除偏见的方法(1)社会化 (2)受教育 (3)直接接触第七章 人际关系一、 人际吸引(一) 人们相互吸引的两个原因1、 人类天生就具有亲和动机2、 克服寂寞(二) 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1、 强化原则2、 社会交换原则3、 联结原则(三)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1、 个人特质(1)个人的温暖 (2)能力 (3)外表的吸引力2、 相似性(1)人口特征的相似性 (2)态度的相似性 (3)外表相似性(4)伴侣与自己理想自我的相似性3、 互补性4、 熟悉性5、 接近性二、 亲密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