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华夏意匠读书笔记讲解(DOC 14页).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6010798
  • 上传时间:2023-05-21
  • 格式:DOC
  • 页数:14
  • 大小:3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华夏意匠读书笔记讲解(DOC 14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华夏意匠读书笔记讲解DOC 14页 华夏 意匠 读书笔记 讲解 DOC 14
    资源描述:

    1、华夏意匠读书笔记 郑 山 2015年08月华夏意匠是李允鉌先生写的一本给建筑师们看的建筑史著作,这本书与其他的建筑历史著作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华夏”指古代的中国,“意匠”是建筑的设计思想,华夏意匠意即“古代中国的建筑设计思想”。此书一至三章相当于概论,第一章是对基本问题的探讨,第二章是总释,第三章是分类概述。在第一章中所提出的基本问题是没有确切的答案,比如“木结构发展的历史原因”便有各种各样的答案。而所谓“影响形制的特殊因素”便是第一章所讨论的影响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的各种因素。我认为这本书最有价值的是第四章的平面、第五章的立面,第八章色彩装饰与内檐装饰以

    2、及第九章的园林建筑。比如130页“在建筑历史的经验上,我们可以看到曾经有过两种不同的扩大建筑规模的方式:一种就是“量”的扩大,西方的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基本上是采用这种方式的,另一种就是依靠数的增加,中国古典建筑基本上是采取这一个方式,”以及“142-144在建筑布局上,一共只有两种基本的原则:一种是空间包围着房屋,另一种就是房屋包围着空间。”这种从设计手法的分析入手有助于我们将古今中外的建筑贯通起来理解。在弗莱彻总结的表示各种建筑形式主要成长或演进过程的“建筑之树”中,把中国建筑划归为早期建筑文明的一个次要的东方分支。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科学、系统的建筑理论,这显然不符合事实,因为早在宋朝,中国就

    3、有政府出台的建筑设计标准营造法式。华夏意匠一书的作者不仅驳斥了“欧洲中心论”的狭隘观点。还在确认东西方建筑设计理念存在差异的前提下,验证了中国古代的建筑设计已运用具有中国民族与地理环境特色的理论,许多设计思想与技法在世界上都居于领先地位,进而充分肯定了中国古典建筑设计理念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结晶,是世界建筑文化艺术宝库中难得的瑰宝。一、中国建筑和西方建筑的对比1、材料使用 中国古代勤劳睿智的匠师,在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封建社会,就能够充分利用力学原理,以柱网框架式结构从技术上巧妙地突破了木结构不足以构成重大建筑物要求的局限,这种中国建筑设计思想成就了中国许多建筑奇迹,也使中国走上木建筑为主流的设

    4、计道路;而西方则大量运用砖石材料,走的是发展承重墙式砖石建筑为主流的道路。至于木建筑与石建筑孰优孰劣,其实难分伯仲。木建筑结构轻巧,经济实用,工艺简单,施工迅速,但缺点也一目了然:抗“打击”能力较弱,不足以抵御地震、火灾等“不可抗因素”。石建筑外观宏伟,坚固,留存久远,缺点是笨重,昂贵,工艺复杂,建造周期长。从纯粹技术角度而言,中国的木建筑丝毫不逊于西方的石建筑。意大利的砖石比萨斜塔,建于1174年,塔高151.3英尺;而建于1065年的辽代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高度210英尺,比比萨斜塔高出了60英尺。木材的强度只是钢材强度的1/20,就是说在古代用木材建200多英尺的高塔相当于我们今天用钢铁建

    5、筑4000英尺高的塔,况且佛宫寺塔还不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高塔。中国的木制高塔,堪称世界木结构建筑技术的奇迹。2、设计思路中西两种不同的设计思路和结构风格,也导致中西方追求不同的建筑延伸取向。西方人在建筑上着重追求向空间扩展规模,中国人却主要致力于在平面上拓展。比如建筑年代相近的巴黎卢浮宫和北京的故宫,两者总的建筑面积相近,但西方人的设计意图是完成一座多层建筑物,故宫则是以广阔、深远的平面组织构成一个紧密的建筑群,它的基地面积几乎是卢浮宫的一倍。与此同时,中西两种不同的设计思路和结构风格,还使得欣赏中西方建筑的角度与规律也不相同。一般说来,人们通常可以从远、中、近三种不同的距离来观察、体会建筑物

    6、的风韵和美。中国建筑对远景效果十分重视,多有着严密和谐的整体规划,呈现优美、柔和的外轮廓线,不同于西方几何图形的“盒子式”的外形。在中距离上,西方建筑以丰富的体量,凹凸变换的平面构图给人留下明确、深刻的印象。而在更近的距离,人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中国建筑画梁雕栋、栌栾交错的构造,细致精巧的装饰和鲜艳夺目的色彩。因此,观察中国和西方建筑,观察者所处的位置和视角有差异,效果也是不同的。3、设计思想如果定义国外建筑是“造以致存”,那么中国建筑则是“造以致用”。中国古建筑生来就像人类短暂的生命般,不是永恒的。中国的现存古建筑比欧洲少得多,但其他古代文化遗产无论是工艺品还是文字或者绘画,来龙去脉可以说是清清

    7、楚楚,大体上是不存在断档的。这样比较下来古中国建筑凸显得尤其悲哀,人们似乎将建筑和文化剥离了般似的,建筑被彻底的差别对待,中国建筑历史给人留下了许多空白。单对于这种建筑文化断层的现象,我想,可以用“灵魂”二字对其进行解释。古代中国建筑的特点是构造框架,适应性强,选材以经济实用的木材为主,“礼制”作为一种纲领性的存在一直束缚着建筑的设计风格。古代中国建筑设计风格与中国儒家思想崇尚的“中庸”、“礼治”、“德治”、“人治”总能找到千丝万缕的联系。“神”是区分中西方世界观最重要的分水岭,也是最明显的标志,儒家思想不承认神的存在,儒家思想则是种“无神”的学说。既然无神,那就“以人为本”,当主导思想被“以

    8、人为本”所占据时,建筑设计就开始带有了较强的目的性,相辅相成的是建筑物的实用性也会大大提高。背道而驰主导西方的宗教思想是以神为中心,许多建筑物生来就是为长期供奉神明,以石料建成的古埃及金字塔或是雅典奥林匹克宙斯神殿是最好的例子,在中国建筑师眼里,这些气势恢宏的用石块构成的庞大建筑是很难想象的,一个为己,一个为崇敬的神明,前者总是被人活动范围局限性所制约,后者却因为供奉的是根本不曾存在的神时,便可以尽情自由发挥了。所以古代中国建筑常直观给人一种保守、千篇一律的视觉感受。4、文化差异东方文化相比西方文化向来是显得更为沉稳内敛,单从古建筑表面上很难看出其中蕴藏着的知识结晶。文化遗产仅仅为后人所观、所

    9、想、所阅,从量的角度,后人根本无法估量华夏五千年文化底蕴是何等浑厚,古老的从前充满着与未知的将来等量的神秘感。木的材料特性使得它不易于被遮挡。将梁、网架等构件通通暴露在外,褪去原木拙野本色,尽显华美,相比传统现代建筑崇尚把结构元素置于墙土中,了无生气。古典中国建筑的柱、雀替、斗拱、隔扇、藻井.从结构上看,皆是因构造要求而合乎情理的存在,并无画蛇添足之嫌,却以如此美轮美奂的形态呈现,雕刻功力与色彩选用在此刻被工匠们淋漓尽致的发挥,随之袭来的是精巧细腻、富丽堂皇从不显做作的美感,我不得不拜服古人的别具匠心。对比中西方诸如桥梁、城墙或引水渠之类的纯功能性设施。西方引水渠曾被评论为“带来大量水的那一种

    10、必要的结构的模样”,对其美的表现总显得差强人意,因结构而随之结构。相反的是,古代中国拱桥或是城楼无一不是巧妙地将理性与感性融合在一起,汴京城东水门与赵县安济桥最能带给人们来自视觉元素上的精神冲击。纵观人类建筑,肉眼容易触及之处一直是艺术家们展示精神文化的宝地,中外匠师乐于在设计中加入人物、动物、神佛,寄托情感愿景的同时更赋予造物灵魂与内涵。屋顶无论远近从来逃不出人们的视线,古代中国向来主打“务实”理念的建筑,在屋檐上添置精美的“套兽”,古老精深的雕刻技法得以借地发挥,这样,给以死气沉沉的房屋加入少许生机,行色匆匆的路人也易于与工匠们进行短暂思想交流。不幸的是,处于“皇帝陛下,仁俭生知”的基本政

    11、策下,土木艺术可谓在夹缝中求生存,受到太多的限制。5、建筑装饰西方古典建筑的装饰以雕刻为主,中国古典建筑的装饰以色彩为主,其中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材料的性能。木材料为了长期保存,上漆是最好的方式,而漆天然具备各种颜色,于是色彩的装饰成为中国古典建筑的一大特色。而后配合上琉璃瓦,在阳光照耀下琉璃瓦显得五光十色,让建筑更多了一份色彩斑澜。6、风景园林中国园林,从早期的苑囿,提供游猎、种植的场所,到明清的园林,形式上可能有一些变化,但是其中的核心思想一直没有改变,那就是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用水池代表湖泊,假山代表山川,树木代表森林,追求一种人工的自然化。西方的早期园林,通过对自然

    12、的整理,树木、草皮的修剪,体现一种自然的人工化,强调人在自然中的主观能动性。虽然后来受到一些东方的影响,还是没有改变他们的核心内容。哲学理念的不同带来了结果的不同。二、中国古典建筑的营造1、文字与建筑之前并未想过文字和建筑之间的密切关系。中国的文字起源于“象形”,也就是说本来就是一种“图画”,将具体的事物形状表示出来,将“图画”减略到不可少的程度就成为“字体”。因为房屋是具体的物体,在创制文字的时候,文字本身就将“建筑”的情况,包括它的外形和内容“记录”了下来。2、通用式设计思想在中国传统的设计思想上,对一切房屋、车服、礼器等的制作都是采用一种灵活性很大的通用式设计。例如中国古代的服装都很宽大

    13、,虽然在颜色、图案上不一样,功能上却很相同,衣服和人体之间并不要求完全吻合,不会因胖了和瘦了便不合穿。中国人对一切人工物品的设计、对使用的要求都保持很大的灵活性,预计到使用情况有了变化时也可以应用。包括房屋在内的任何物品都很少做严格地或者说作过分地追求“大猫走大洞,小猫走小洞”式的与实际的事物完全吻合的考虑,这一点也许和“中庸”及“留有余地”等思想有一定的关系。这也是中国实用主义和人本精神的体现吧。现代建筑的千篇一律并不是抄袭西方,而更多的是沿袭传统。3、关于间、架和院用“间”、“架”的数量来表示房屋平面或者面积的大小并不仅限于建筑专业中使用,在古代,甚至可以说直至本世纪,已经成为常用的表示房

    14、屋形式和规模大小的一种数量单位。间、架相当于一种度量单位。以“院”为中心的建筑群组织方式发展成为中国古典建筑的主要形式最大的原因就是“院”这种性质的空间为所有人服务。性质上,“院”是外界环境和室内环境的一个过渡;在生活中,人的思想感情是要求有这种过渡性质的环境的。院的重要性必需和房屋的重要性完全相等,否则分散分布的单座建筑就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的整体了。古代的房屋建筑是以“间”作为表示数量的单位的,对于建筑群来说则以“院”来表示,关于整群建筑规模的描述便常用“几院几间”来说明。可见,“院”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长期被认为是建筑群的构成单位了。在平面布局上,构成有屋顶的房屋和没有屋顶的房屋是同样重

    15、要的,这就是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十分巧妙的“二重性”。4、关于观赏距离有时,中国建筑对于景象考虑的范围的广阔,是“远”得使人难以置信的。建于16世纪明代的十三陵的石牌坊,它的中轴线是正对着十公里外天寿山主峰之巅,用于作为这个举世占地最广的建筑群的起点。北京中心的景山、颐和园的万寿山,它们都是经过人工加工而成的小山。景山上的五座亭子、万寿山上的佛香阁,它们最大的用意还是要构成一个包括自然景色在内的壮丽雄伟的远景。在视觉上这些建筑物都是只有在远处才能体会到其布局的巨大和气魄的,到了接近的时候,反而平平无奇了。中国古典建筑是没有充分注意中距离的视觉效果的,原因就是很少建筑物在中距离中充分地显示自己的全貌

    16、。西方建筑因为给人最大、最多的机会就是位于中距离去欣赏,因此,在立面的构图上就全部为求得最佳效果着想了,就会通过体量和阴影效果去追求视觉上的变幻。我们细心地分析一下中国建筑的立面构图原则,我们马上可以体会到:它有丰富变化甚多的外轮廓线,易于远观;同时,也有十分细致精巧的构造和装饰,适合近处欣赏;至于不远不近,设计上就很少为此时的效果而着想了。5、平面及总平面的布局在中国房屋建筑中,“院”十分重要,在平面构图中,基本都是围绕着“院子”组织构成的建筑群。以“院”为中心的建筑群组织方式发展成为中国古典建筑的主要形式最大的原因就是“院”这种性质的空间为人所必需。人自从生活在人工环境之中后就开始和自然有

    17、了一种分隔。而“院”是外界环境和室内环境的一个过渡;院子成为中国古典建筑平面组织的一个重要内容。房屋设计的目的似乎十分明显地是为了建立两种不同性质的空间:一种是有屋顶的四周封闭的室内空间,一种是没有屋顶的四周同样是封闭的室外空间。因此,房屋的外立面又成为了院子的内墙,这是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中巧妙的“二重性”。在“庭院式”的平面形制中,建筑主体被关闭在院墙和大门之内,因此房屋的立面都是作为“内院”的背景,并不构成为大街上的景色。立面在性质上似乎只是一种“对内”的表现,与“室内设计”的目的十分接近。中国的房屋建筑总平面布局都十分平淡,布局精神和主要设计意念并不落在平面的形式上,紧紧掌握和控制的却是它

    18、的“组织程序”。布局中程序的安排是中国古典建筑设计艺术的灵魂,由于它们控制人在建筑群中运动时所得到的感受,景象大小强弱次序的安排就成为表达完美的意念的重要手段。即使是在同一组建筑群中,完全相似的重复的“院落”,它们每一个封闭空间所产生的景象和格调很多时候都常常完全不一样。设计的注意力大部分是落在不同空间之中的景色的变化和转换上,把整个过程纳入一个总的组织程序之中,使人从一个层次进入另一个层次的时候,由视觉的效果而引起一连串的感觉,并且产生情感上的变化。设计创作的意图就是控制人在建筑群中运动时所感受到的“戏剧性”的效果。在总平面的布局上不得不提的是明清北京故宫,明清故宫称为“紫禁城”,周围有护城

    19、河环绕。城墙四面辟门:南面正门曰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分别为东华门和西华门。宫殿内部分外朝、内廷两大部分。外朝包括三朝,文华殿,武英殿三个部分。外朝三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三殿共立白石台基上,一律红墙黄琉璃瓦,色调鲜丽,其中太和殿用重檐庑殿顶,中和殿用攒尖顶,保和殿用重檐歇山顶,使建筑体型主次分明,富于变化。乾清门以北为内廷,内三殿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紧靠乾清宫两侧为东六宫,西六宫,乾东五所,乾西五所。这种布置附会天象:乾清宫象天,坤宁宫象地,东西六宫象十二星辰,乾东、西五所象众星,形成群星拱卫的格局。北京故宫在利用建筑群组合来烘托皇帝的崇高与神圣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的主要

    20、手法是在1.6公里的轴线上,用连续的、对称的封闭空间,形成逐步展开的建筑序列来衬托出三大殿的庄严、崇高和宏伟。北京故宫从大清门起经过6个封闭庭院而后达到主殿。大清门北500余米长的“千步廊”组成一个狭长的前院,再接一个300余米长的横向空间形成丁字形平面,北端高耸着天安门,门前配有华表,金水桥,形成第一个建筑高潮;进入天安门是一个较小的庭院,尽端是体量、形式和天安门相同的端门,这种重复使天安门的形象得到加强,通过端门进入一个深300余米长的狭长院落,尽端的午门以其丰富的轮廓和宏伟的体量形成第二个高潮;午门以北是太和门庭院,宽度达200余米,至此豁然开朗,过太和门,是一个面积4公顷多的近似正方形

    21、的大广场,正中高台上的太和殿有10余座门、楼和廊庑环列拱卫,至此达到全局的最高潮。明清北京故宫在布局上的特点值得我们学习,首先是利用平矮而连续的回廊衬托高大的主体建筑,造成相当开朗而主次分明的艺术效果;其次,依靠中轴线布置大量建筑,严格保持对称布局;再次,空间组织上,由大清门到坤宁宫,中轴线上共8个庭院,形式不同,纵横交替,有前序有主体;此外还有许多小庭院轴线与主轴线平行,并且与主要建筑具有密切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6、立面组织从立面组成来看,房屋由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组成。从外形设计中,屋顶的设计最受重视。屋顶位于房屋中的最高位置,常常从围墙顶上伸出来,成为远观的视线焦点,并构成城

    22、市的天际线,所以也需要考虑视觉效果。屋顶的特点是出檐远,装饰性构件多和屋面呈曲线。出檐远是木结构的优势,后来的部分石结构和砖结构就无法到达这种效果,同时它也是对木结构屋身防火防雷防水的一种保护。而装饰性构件多,又成为另一个特色,斗拱、雀替相互结合,让屋檐出檐更远。屋面的反曲线是中国古典建筑的特色,优美的弧线让建筑多了许多韵味,是古代先人从外形上追求屋顶两侧翘起,像鸟类张开翅膀要飞的姿势的结果。木结构的框架设计,让房屋没有承重墙的概念,于是屋内空间的分隔就更加自由。通过屏风、帷帐、隔断和罩自由的分隔空间。7、构造及装饰在古代赞美建筑装饰和反对奢华的文学作品都不断涌现,实际上出现建筑装饰就是这种矛

    23、盾的意念支配下的产物。在“皇帝陛下,仁俭生知”的基本政策下,建筑上的构件和构造是很难纯粹以美观的名义和艺术的目的添加上去的,更多时候装饰都因象征主义的理由而存在。从建筑的很多设计来看,更多是基于实用、力学和意喻的初衷,有些会借风水之名。立柱在外缩进的屋身是一种对木材料屋身防水的保护。斗拱的出现则是力学上构件的需要,而后慢慢偏向于装饰意味。在方形坐斗上用若干方形小斗和若干弓形的栱层叠装配而成。最初用以承托梁头、枋头,还用于外檐支承出檐的重量,后来用于构架的节点,出檐深度越大,斗栱层数越多。具有结构和装饰的双重作用,统治阶级以斗栱层数的多少来表示建筑物的重要性,作为制定建筑等级的标准之一。至迟在周

    24、朝初期已有柱上安置坐斗、承载横枋的方法,汉朝斗栱大量用于重要建筑中,形式不止一种;经两晋南北朝到唐朝,斗栱式样逐渐统一,并用栱的高度作为梁枋比例的基本尺度,后来这种基本尺度逐渐发展为周密的模数制,即宋营造法式所称的“材”;宋代木构架开间加大,柱身加高,房屋空间扩大,斗栱逐步减小,到明清这种趋向更加显著,几乎丧失结构功能。雀替也是出于力学的需要,而后慢慢发展成花牙子等装饰需求。屋脊上的两端有兽角般弯起作为构图的收束,这部分后来被称为“正吻”,开始多是鲸鱼尾巴的图案,寓意屋顶为海不会着火,而后才把很多象征吉祥的瑞兽搬到屋顶。画梁也是为了防水的意喻,画上些许绿色的水草“藻”来防水,后来慢慢演变成绿色

    25、的其他图案。三、园林建筑1、房屋建筑与园林建筑的对比大体我们可以将中国古代建筑分为两种建筑类型。一是房屋建筑,这类建筑是为了日常生活需要,受礼制的约束,有详细的建筑限制和规划要求。按照不同的阶级官品,历代对房屋建筑的各种设计、规模和尺寸都有详尽的规定,不可轻易逾越。木结构的标准化在这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优势,但也限制了建筑本身的发展和人们丰富的情感需求。于是另一种建筑类型发展起来,就是园林,园林不受到礼制方面的限制,可根据人们的文化喜好自由的发挥设计。很多当时园林的设计都有文学家、画家的参与,他们把文学中追求的意境融入到园林设计中,希望将诗情画意变成具体的现实,同时园林本身又成为后来文人吟诗作画的

    26、素材。中国的园林建筑是凝固了的中国绘画和文学,它比一般建筑蕴藏着更大、更多的艺术目的。园林在明清时期得到了发展的高峰,清朝帝王继承了完美的紫禁城,于是不再需要大费精力重建宫殿,就把精力投入园林的建设,颐和园、圆明园、热河避暑山庄都在这一阶段完成。皇帝的极大热情也带动了民间的建园热情,于是江南园林在明清盛极一时。可以说房屋建筑是儒家意念所形成的,规则、对称、直线条、等级森严、条理分明,重视传统的一种人为的形制。而园林有典型的道家观念所构成,不规则的、非对称的、曲线的、起伏和曲折的形状,对自然本来的一种神秘的、本源的、深远和持续的感受。即便规模不大,中国园林都在追求唤起对原始自然的联想,以由此而引

    27、导出来的原则来模塑园林的风格;避免笔直的、一览无遗的园径和视线,无论何处都要使之望之不尽,尽量不要千篇一律;制造假山和起伏的地形,放置石块以及经常引入流水。园林成为一种成功的事物,它就是游山玩水经验的反映和模拟的创作。2、园林建筑艺术说及建筑艺术不得不谈谈园林,“人类建筑,有两个目的;其一为生活所必需,其一为娱乐所主动”两者有着修建出发点本质的不同,园林属于后者,因“乃娱乐之设备也”,从而便摆脱了“规矩准绳”的约束,园林作为中国建筑历史上一个单独的分支,形制到规模统统乃是种根本性的变革,且建筑师逃脱“礼制”以及官方种种规限,终于厚积薄发,在原始自然的刻画或是布景格局的设计注入压抑已久的醇厚功力

    28、。工匠意在将游园过程塑造得更为悠然、闲适,设计的层面上便有所举措,用以延缓行人步伐兼扩大视线范围,“庑廊之所以成折线,桥之所以为九曲”,再且,通过造景手法的妙用,达到移步异景,给人“柳暗花明又一村”、“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视觉体验。中国园林艺术与绘画、文学自成一体,彼此相融产生共鸣。在传统园林设计建造中其各种构成要素是一座园林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点。各部分要素恰到好处的组成就决定了这座园林的内在品位。这些要素既是园林的内脏更是观赏者的观赏感受对象。如果说园林是一座房子的话布局就是坯房而构成要素则是房屋室内陈设装饰。所以其更能看出设计者和造园者的独道之处。构成要素可以单体或者群组形式存在。这些造园要素

    29、可以经过设计者的艺术转换,广泛运用于现代街头绿地道路绿化的小品设计当中。此外我们的市政设施设计也可以从中汲取设计灵感。因为这些园林组成要素具有很强的文化代表性所以将其运用在街头绿地道路绿化和市政设施这些开放性景观上更具有传统文化的表现和宣传作用,开拓思路,拓展中国园林的设计领域。中国传统园林讲究因地制宜,疏密有致,小中见大的布局手法,区别于西方规矩对称式园林布局手法。西方园林多以面域广而取胜。而我们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灵活性比较大不拘泥于庭院范围,通过借景扩大空间视觉边界,使园林景观与外面的自然景观等相联系、相呼应,营造出整体性园林景观,追求空间视觉效果的无限外延。古代造园家们将大自然中的各种美

    30、景的典型特征提炼剪裁,把峰峦沟壑再现于小小的园林中,在二维的园址上突出三维的空间效果。“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借自然之景,创山水真趣,得园林意境”。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加以借鉴的。四、房屋以外的建筑物这类建筑主要包括城,桥,塔,陵。它们在中国建筑的历史中占据着相当重的分量,是中国建筑主要成就之一。城一般就是指的城墙,古代的城市和城墙是分不开的,城墙的主要用途就是一种军事性的防御工程,同时城墙也表现出城市的平面形状和立面的面貌。中国在历史上有座桥很著名,就是建于隋大业年间隋代的河北赵县的“安济桥”,这是世界上第一座“空撞券桥”,就是大券之上每端还有两个小券,单券净跨达一百二十三英尺,它的结构方

    31、式被十分广泛的推广应用。此外,桥和房屋建筑综合起来也是中国的桥的一个很大特色,这就是指廊桥、楼桥、亭桥以及屋桥。塔是从印度传入,开始主要是由佛经带来塔的一些概念或者制度,并没有带来真正的印度建筑形式。中国建筑中塔的特点有两个,一个是较早、较普遍使用永久性的结构材料,因而今日尚存的古建筑以塔为多。其次,塔是中国建筑中独有的向高空发展的,与其他建筑物形成对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陵也就是陵墓,陵墓的设计包括在礼制范围内。陵墓对于整个古典建筑,说明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中国古代在建筑技术上已经掌握了砖石构造的技术;其二,由墓室的情况可大体推断当时的地上的房屋情况。在陵墓中不得不提明十三陵。明永乐以下诸帝

    32、除景泰帝外其余十三帝都葬于北京北郊昌平天寿山麓,统称十三陵。十三陵以天寿山为屏障,三面环山,南面敞开,形势环抱。神道南端左右各有小丘,如同双阙,使整个陵区具有宏伟开阔的气势,选址极为成功。十三陵总神道稍有曲折,长约7公里。最南是石牌坊,其北1公里是陵园大门(大红门),门内碑亭,四隅华表。亭北是石望柱、石兽、石人,再北是龙凤门。十三陵以永乐的长陵为中心,分布在周围的山坡上,每陵各占一山趾,其陵门、享殿、明楼的布置大体参照长陵制度,而尺度则较小。陵体称宝城,正前为明楼,下为灵寝门。神宗的定陵地宫埋于宝城下约30米处,用白石作拱券顶结构,墓室以中间三进为主,后进是帝后椁室;两侧各有纵向的东西配室,组

    33、成各室相通的地下宫殿。这是地上庭院式布局的反映,主室和配室就是正殿和配殿,三个前室代表三进院子。五、 城市规划古代中国的建城思想和建筑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中国古代城市三个基本要素:统治机构(宫廷、官署);手工业和商业区;居民区。城市形态发展四个阶段:城市初生期:原始社会和夏、商、周三代,城市处于萌芽状态,城市各要素散漫无序。里坊制确立期:春秋至汉,第一个城市发展高潮,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限制在定时开闭的市中,统治者的宫殿、衙署占有最有力的地位,并用城墙保护,全城实行宵禁,城市总体布局比较自由,形式多样。里坊制极盛期:三国至唐,布局规则严整,功能分区明确,城市面貌壮观,封闭里坊。开放

    34、式街市期:宋代以后,取消夜禁和里坊制。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在选址、防御、规划、绿化、防洪、排水等方面积累了经验。重视都城选址,勘察地形与水文情况;为了保护统治者的安全,有城与郊的设置;城市道路系统大多数采取以南北向为主的方格网布置;城市居民的娱乐场所,从南北朝到唐代多依靠佛教寺院以及郊区的风景区;重视都城绿化;城市排水的处理,汉长安已采用陶管和砖砌下水道。唐长安基本沿用隋的城市布局。由于主要宫殿向东北移至大明宫,后来又在城东建兴庆宫,并于城的东北部和东部建夹道使芙蓉园与大明宫相连接,朝臣、权贵集中到东城,使城市重心偏于一侧。长安城的里坊大小不一,四周设围墙和门,坊内有东西横街或十字街通向各住户。权贵、官吏的府第和寺院可直接向坊外开门,不受夜禁制度的限制。各里坊内有若干商店。长安城街道宽,街两旁植成行的槐树(称为“槐衙”),开排水沟。里坊制束缚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和经济的发展。对于华夏意匠这本书,我读的还是不够透彻,以上的几点是我参照了一些书籍和论文总结出来的,我认为这几点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琢磨。对于中国古典建筑,我们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并不是几本书的阅读就能学到的,我想我需要将中国古典建筑的设计思想和理念运用到我以后的设计中去,在设计中不断地去理解中国古典建筑的精髓。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华夏意匠读书笔记讲解(DOC 14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601079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